第276章 決斷
重生晚唐,從節度使之子開始 作者:逆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鄩猶豫許久,坦言道:“節帥,恕末將直言。而今魏國已盡吞奉國軍、山南軍故地,鋒銳之盛,天下諸侯莫能與之爭。節帥欲割據平盧與之相抗,隻怕勢所不能。這中原齊魯,早晚都是魏國的……”
“末將為節帥計,此次我等出兵,已成事實,自然不可能輕易退兵,但得到密州所地的金帛子女後,若能將城池退還魏國,再遣使謝罪,奉表稱臣,從此以魏國附屬自居,或可保節帥王氏一族長盛不衰。”
“放屁!一派胡言!!”
聽到劉鄩居然勸自己,把唾手可得的密州還給魏國,王師範頓時火冒三丈、怒不可遏。
王師範年方十五,正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年紀。再加上接手平盧鎮這數月來,對方在劉鄩的支持下,一口氣處死、貶謫了十多名不服自己的平盧老將,順利控製了平盧全鎮,此刻心中自然膨脹無比,完全意識不到平盧軍和魏國的實力差距。
“本帥既然敢發兵進攻魏國,就已經做好和那齊慎一決雌雄的準備了,哪有仗打到一半認慫的道理?”
王師範越說越氣憤,忍不住指著劉鄩鼻子罵道:“劉鄩,不要以為你先前幫助本帥斬殺了叛將盧宏,就可以在我麵前大放厥詞。你若再敢說這種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的話,休怪本帥對你不客氣!”
“唉,末將知罪……”
眼看自己方才說的話,王師範非但半句都聽不進去,反而隱隱有同自己翻臉的意思,劉鄩也隻得長歎一聲,拱手退下。
…
當日正午,密州刺史霍存引兩萬守軍出密州城北門,與囤兵城外的王師範正式決戰。
王師範事先以三萬弱卒為正兵,在濰河西岸擺下軍陣,又命劉鄩領精銳三萬,埋伏在奕山附近。
霍存心中輕敵,見王師範所部軍列不整,戰旗東倒西歪,以為平盧軍不堪一擊,於是派遣麾下一支兩千人的先鋒騎兵,略作試探後,主動殺入平盧軍陣內。
兩軍交手不多時,王師範便命本部人馬向後移動,朝著奕山方向撤退。
霍存不知有詐,發現敵軍後撤,以為戰機已到,當即下令全軍出動,爭相向平盧軍衝殺,一口氣追到奕山山腳。
埋伏在奕山附近的劉鄩,聽說密州的魏軍已經全部出動,迅速從山上俯衝而下,加入戰鬥。
戰事持續到當日傍晚,魏軍大敗。兩萬密州守軍折損過半,僅剩的數千人,在霍存的帶領下,倉皇逃迴城內。
“哈哈哈,魏軍也不過如此罷了!”
打了勝仗的王師範喜不自勝,立刻指揮數萬平盧軍,將密州城團團包圍,準備翌日清晨便發起總攻,一舉奪取此城。
孰料第二天早上,青州方向突然傳來一條噩耗,徹底粉碎了他的美夢。
“節帥,大事不好,大事不好了!哨騎來報,兩日前有八九萬魏軍,突然從沂州方向出兵,圍住了咱們臨朐縣,隻怕如今已將城池攻破了。”
“什麽?”
乍聞此言,王師範整個人頓時麵無血色,跟著心中震恐不已,顫聲道:“不可能,不可能,對方那麽多兵馬,是什麽時候到沂州的,為何本帥事先一點風聲也沒收到?”
其實這件事隻能怪王師範自己。
先前齊慎攻克奉國軍、山南軍,領兵十萬返迴汴州的事,王師範其實已經通過探子得知了,但他心中並未當一迴事。
齊慎領兵迴師後,先是在汴州休整了一段時間,接著便揮軍東進,與圍攻兗州城的天平、魏博兩軍交手。
上次天平、魏博兩鎮進攻兗州,總共帶來了四萬多兵馬,後來因為戰事不利,又陸續補充了一兩萬,這個王師範是清楚的。
對方認為朱瑾、樂從訓二人,既然手握這麽多兵馬,肯定能和齊慎的十萬魏軍打上一段時間,不管雙方誰勝誰敗,都不影響自己在密州這邊的戰事。
然而王師範實在想不到,朱瑾和樂從訓在聽說齊慎領兵到達兗州後,居然連一仗也沒打,就帶著自己的人馬逃迴本鎮去了。
王師範更加想不到的是,得知天平軍和魏博軍撤退後,齊慎非但沒有追擊對方的意思,反而撇下兩人不顧,全軍繼續向東,顯然是專門來對付自己的。
最讓王師範欲哭無淚的是,齊慎來就來吧,竟然不直接跟自己的大軍對戰,而是趁自己攻打密州的空當兒,直撲自己的大後方——青州。
青州是平盧軍的治所,東連萊州,西接淄州,淄州往西則是齊州,青州倘若被魏軍攻占,那就等於是將平盧軍從中間攔腰斬斷。屆時王師範與麾下的六萬兵馬,就隻有向東退往萊州一條路可走了。
萊州西麵是青州和密州,其他方向全都是茫茫大海。真要是到了那個地步,王師範知道,自己必死無疑,再沒有任何翻盤的機會。
“不行,青州不能有事。傳本帥軍令,放棄密州城,立刻返迴青州!”
想到這裏,王師範顧不得再猶豫,趕忙命人傳令,全軍返迴青州。
“節帥且慢!”
得知王師範準備下令放棄圍攻密州城,劉鄩忙闖進軍營,勸阻對方道:“節帥,魏軍有將近十萬之眾,兩日前便在攻打臨朐,如今肯定已經攻破此城,開始包圍青州了。那魏王齊慎的帳下,謀士眾多,隻怕他們早已在半路設伏,專等咱們迴去。這時節帥若撤軍迴青州,豈不是自尋死路麽?”
“你說的有道理,那,那本帥應該怎麽辦?”
王師範畢竟隻有十五歲,處事經驗不足,這時已完全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隻能全都聽劉鄩的主意。
前任平盧節度使王敬武生前對劉鄩禮遇甚重,劉鄩感激對方的恩德,對王氏一向忠心耿耿。如今見王師範眼巴巴地望著自己,劉鄩心中思忖片刻,拿定主意道:
“節帥,依末將之見,咱們不能撤兵,應該繼續攻打密州城,最好能在城破之後,將那密州刺史霍存活捉起來!”
“末將為節帥計,此次我等出兵,已成事實,自然不可能輕易退兵,但得到密州所地的金帛子女後,若能將城池退還魏國,再遣使謝罪,奉表稱臣,從此以魏國附屬自居,或可保節帥王氏一族長盛不衰。”
“放屁!一派胡言!!”
聽到劉鄩居然勸自己,把唾手可得的密州還給魏國,王師範頓時火冒三丈、怒不可遏。
王師範年方十五,正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年紀。再加上接手平盧鎮這數月來,對方在劉鄩的支持下,一口氣處死、貶謫了十多名不服自己的平盧老將,順利控製了平盧全鎮,此刻心中自然膨脹無比,完全意識不到平盧軍和魏國的實力差距。
“本帥既然敢發兵進攻魏國,就已經做好和那齊慎一決雌雄的準備了,哪有仗打到一半認慫的道理?”
王師範越說越氣憤,忍不住指著劉鄩鼻子罵道:“劉鄩,不要以為你先前幫助本帥斬殺了叛將盧宏,就可以在我麵前大放厥詞。你若再敢說這種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的話,休怪本帥對你不客氣!”
“唉,末將知罪……”
眼看自己方才說的話,王師範非但半句都聽不進去,反而隱隱有同自己翻臉的意思,劉鄩也隻得長歎一聲,拱手退下。
…
當日正午,密州刺史霍存引兩萬守軍出密州城北門,與囤兵城外的王師範正式決戰。
王師範事先以三萬弱卒為正兵,在濰河西岸擺下軍陣,又命劉鄩領精銳三萬,埋伏在奕山附近。
霍存心中輕敵,見王師範所部軍列不整,戰旗東倒西歪,以為平盧軍不堪一擊,於是派遣麾下一支兩千人的先鋒騎兵,略作試探後,主動殺入平盧軍陣內。
兩軍交手不多時,王師範便命本部人馬向後移動,朝著奕山方向撤退。
霍存不知有詐,發現敵軍後撤,以為戰機已到,當即下令全軍出動,爭相向平盧軍衝殺,一口氣追到奕山山腳。
埋伏在奕山附近的劉鄩,聽說密州的魏軍已經全部出動,迅速從山上俯衝而下,加入戰鬥。
戰事持續到當日傍晚,魏軍大敗。兩萬密州守軍折損過半,僅剩的數千人,在霍存的帶領下,倉皇逃迴城內。
“哈哈哈,魏軍也不過如此罷了!”
打了勝仗的王師範喜不自勝,立刻指揮數萬平盧軍,將密州城團團包圍,準備翌日清晨便發起總攻,一舉奪取此城。
孰料第二天早上,青州方向突然傳來一條噩耗,徹底粉碎了他的美夢。
“節帥,大事不好,大事不好了!哨騎來報,兩日前有八九萬魏軍,突然從沂州方向出兵,圍住了咱們臨朐縣,隻怕如今已將城池攻破了。”
“什麽?”
乍聞此言,王師範整個人頓時麵無血色,跟著心中震恐不已,顫聲道:“不可能,不可能,對方那麽多兵馬,是什麽時候到沂州的,為何本帥事先一點風聲也沒收到?”
其實這件事隻能怪王師範自己。
先前齊慎攻克奉國軍、山南軍,領兵十萬返迴汴州的事,王師範其實已經通過探子得知了,但他心中並未當一迴事。
齊慎領兵迴師後,先是在汴州休整了一段時間,接著便揮軍東進,與圍攻兗州城的天平、魏博兩軍交手。
上次天平、魏博兩鎮進攻兗州,總共帶來了四萬多兵馬,後來因為戰事不利,又陸續補充了一兩萬,這個王師範是清楚的。
對方認為朱瑾、樂從訓二人,既然手握這麽多兵馬,肯定能和齊慎的十萬魏軍打上一段時間,不管雙方誰勝誰敗,都不影響自己在密州這邊的戰事。
然而王師範實在想不到,朱瑾和樂從訓在聽說齊慎領兵到達兗州後,居然連一仗也沒打,就帶著自己的人馬逃迴本鎮去了。
王師範更加想不到的是,得知天平軍和魏博軍撤退後,齊慎非但沒有追擊對方的意思,反而撇下兩人不顧,全軍繼續向東,顯然是專門來對付自己的。
最讓王師範欲哭無淚的是,齊慎來就來吧,竟然不直接跟自己的大軍對戰,而是趁自己攻打密州的空當兒,直撲自己的大後方——青州。
青州是平盧軍的治所,東連萊州,西接淄州,淄州往西則是齊州,青州倘若被魏軍攻占,那就等於是將平盧軍從中間攔腰斬斷。屆時王師範與麾下的六萬兵馬,就隻有向東退往萊州一條路可走了。
萊州西麵是青州和密州,其他方向全都是茫茫大海。真要是到了那個地步,王師範知道,自己必死無疑,再沒有任何翻盤的機會。
“不行,青州不能有事。傳本帥軍令,放棄密州城,立刻返迴青州!”
想到這裏,王師範顧不得再猶豫,趕忙命人傳令,全軍返迴青州。
“節帥且慢!”
得知王師範準備下令放棄圍攻密州城,劉鄩忙闖進軍營,勸阻對方道:“節帥,魏軍有將近十萬之眾,兩日前便在攻打臨朐,如今肯定已經攻破此城,開始包圍青州了。那魏王齊慎的帳下,謀士眾多,隻怕他們早已在半路設伏,專等咱們迴去。這時節帥若撤軍迴青州,豈不是自尋死路麽?”
“你說的有道理,那,那本帥應該怎麽辦?”
王師範畢竟隻有十五歲,處事經驗不足,這時已完全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隻能全都聽劉鄩的主意。
前任平盧節度使王敬武生前對劉鄩禮遇甚重,劉鄩感激對方的恩德,對王氏一向忠心耿耿。如今見王師範眼巴巴地望著自己,劉鄩心中思忖片刻,拿定主意道:
“節帥,依末將之見,咱們不能撤兵,應該繼續攻打密州城,最好能在城破之後,將那密州刺史霍存活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