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危機
重生晚唐,從節度使之子開始 作者:逆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汴州城。
幾日前齊慎率兵剛啟程前往洛陽,接著徐州刺史敬翔,便在鐵林軍左廂都知兵馬使符存審的配合下,領著一萬五千兵馬也離開汴州,準備到感化軍推行新政。
本來感化軍本身也駐紮著四萬左右的大軍,但是因為節度副使葛從周正在和盤踞楚州的劉漢宏交戰,這些駐軍大都被抽調南下了,所以齊慎不得不特意給敬翔、張佶,李振三人,各自撥了一萬五千親軍。
敬翔出發數日後,宣武軍新任行軍司馬張佶,與橫衝軍右廂兵馬使牛存節,亦統率一萬五千兵馬,開始出發離開汴州。
然而兩人剛帶兵走到宋州寧陵縣,便聽到前方傳來許勍一萬五千降卒造反,擊敗劉扞五千兵馬,攻占單父縣的消息。
“張大人,如今該如何是好?”
得知單父縣失守,通往兗州的路途被擋住,負責統兵的牛存節思索片刻,向張佶建議道:“聽說王彥章已經派出麾下的一萬兵馬前去鎮壓了,依末將之見,我等應該繼續進兵,配合王將軍剿滅叛逆。”
宋州是刺史王彥章的地盤,對方在宋州城駐紮了一萬五千兵馬,大體上和叛將許勍的人數相當,而且雙方都是百戰之師。
王彥章的一萬五千兵馬,乃是從齊慎去年出征的那三萬感化軍中發展來的,在潼關、華陰等地,皆經曆過大戰。
許勍的一萬五千兵馬,則全部都是黃巢餘部的精銳,這幫人跟著黃巢輾轉大江南北多年,能一直活到今天,戰鬥力自然也不可能低到哪裏去。
是以兩支軍隊在單父縣內展開激烈交鋒,互有勝負,一時間竟誰也奈何不了誰。
“不,宋州這邊就交給王彥章了,咱們還是返迴汴州城最妥當。”
聽罷牛存節的建議,張佶摸著下頜胡須,表情凝重低考慮了許久,最終否決了牛存節的提議,接著開口解釋道:
“宣武軍是主公的根基所在,絕對不能出問題,如今汴州城隻有王虔裕和寇彥卿在鎮守,兵馬不到三萬……”
齊慎在汴州本來有八萬親軍,先前押送許勍、常宏兩人到泰寧軍和感化軍時,被劉扞和符存審各自帶走了五千,也就是一萬;接著齊慎啟程前往洛陽迎親,帶走了一萬五千;前不久敬翔前往感化軍,又抽調了一萬五千。
再加上張佶和牛存節此時統領的一萬五千人。也就是說宣武軍八萬親軍中,已經有五萬五千人離開了城池,留守城內的親軍加上以前的牙軍,勉強還有三萬多人。
“尚讓降將蔡溫球、楚彥威二人,在尉氏縣還有一萬降卒,李讜在雍丘縣更是有三萬精兵,這種時候,一旦兩人得知許勍在宋州作亂,要是也都生出叛變之意,那汴州豈不是很危險麽?”
張佶歎了口氣道:“所以本官的意思,咱倆還是立刻返迴汴州為上,否則迴去得遲了,隻怕會生出什麽變故。”
牛存節聽了這話,仔細迴味許久,想通了其中關節,情不自禁地稱讚道:“還是張司馬考慮得穩妥,末將佩服!”
說實話,張佶在五代的曆史上,也許沒有敬翔和李振那麽有名,但對方的能力其實並不比兩人低。
在原來那個時空,南楚國開國皇帝馬殷,正是在張佶的輔佐下,才成功割據了湖南,在亂世之中鼎立一方。
…
“唿……累死本王了,這哪裏是成親,這明明就是找罪受。”
洛陽城,河南府尹官衙。
齊慎被王家人製定的種種繁文縟節弄得暈頭轉向,眼看婚禮程序馬上就結束,總算長長地舒了口氣。
為了迎娶王楚卿,今日一大早他就起來梳洗裝扮,換上絳袍冠帶,騎上白馬,領著上百迎親隊,一路敲鑼打鼓、燃放鞭炮,一路前往王家指定的地方,接王楚卿上堂。
等到了地方,他還得等王楚卿與家人告別,接著行催妝禮、念催妝詩、起簷子、攔門、撒穀豆、跨馬鞍,隨後將新娘子帶領堂內,行“高坐禮”、“牽巾禮”,向滿堂的賓客斟酒致敬,最後再一起參拜家廟,才算是走完了全部程序。
沒辦法,一來王家是河中的豪門大族,而王楚卿又是王重榮唯一的女兒。二來王楚卿還是皇帝敕封的壽光縣主,地位隻比郡主低一層。
這場大婚注定不可能倉促了事。
“主公,末將有要事通稟!”
時間從清晨來到傍晚
眼看婚禮程序將近尾聲,堂內的賓客們開始各自入座,準備參加接下來的晚宴,親兵都將王檀忽然找到齊慎,神色慌張,語氣急切道。
見王檀如此,齊慎知道肯定發生了什麽大事,忙將對方帶到堂後一處四下無人的廂房,開口詢問道:“眾美,究竟出什麽事了?”
“主公,末將的探子送來加急密報,原尚讓的部將許勍,於六日前率所部一萬五千兵馬突然叛亂,先將劉扞擊敗,隨後攻占了宋州單父縣,目前正盤踞在單父縣,與前來平亂的王彥章等人激戰,勝負未分。”
“什麽?!”
聽到這個消息,齊慎心中震驚不已,忙追問道:“那周邊情況如何了,我讓張佶和牛存節率兵馬到兗州,讓敬翔和李思安率兵馬去徐州,他們現在都到了哪裏?”
“迴主公的話,敬翔大人那邊是什麽情況不得而知,張佶大人和牛存節將軍,本來已經行至宋州寧陵,聽聞前方激戰,二人於是率軍返迴汴州。豈料他們剛走到襄邑,雍丘的李讜,尉氏的蔡溫球、楚彥威,得知許勍造反後,很快也跟著一起造反,派兵擋住了張大人和牛將軍的行程。”
王檀說到這裏,擔心接下來的話齊慎會接受不了,小心翼翼地抬眼望了望對方,確認對方表情無異,於是斟酌著道:
“叛軍造反的消息傳到汴州城,留守城池的王虔裕將軍立刻統率一萬五千兵馬,出城平叛,打算與城外的張大人和牛將軍一起,從兩個方向,前後夾擊叛軍,但是……”
對方話說到這裏,一下子戛然而止。
“但是什麽?”齊慎心中一凜,立刻追問。
幾日前齊慎率兵剛啟程前往洛陽,接著徐州刺史敬翔,便在鐵林軍左廂都知兵馬使符存審的配合下,領著一萬五千兵馬也離開汴州,準備到感化軍推行新政。
本來感化軍本身也駐紮著四萬左右的大軍,但是因為節度副使葛從周正在和盤踞楚州的劉漢宏交戰,這些駐軍大都被抽調南下了,所以齊慎不得不特意給敬翔、張佶,李振三人,各自撥了一萬五千親軍。
敬翔出發數日後,宣武軍新任行軍司馬張佶,與橫衝軍右廂兵馬使牛存節,亦統率一萬五千兵馬,開始出發離開汴州。
然而兩人剛帶兵走到宋州寧陵縣,便聽到前方傳來許勍一萬五千降卒造反,擊敗劉扞五千兵馬,攻占單父縣的消息。
“張大人,如今該如何是好?”
得知單父縣失守,通往兗州的路途被擋住,負責統兵的牛存節思索片刻,向張佶建議道:“聽說王彥章已經派出麾下的一萬兵馬前去鎮壓了,依末將之見,我等應該繼續進兵,配合王將軍剿滅叛逆。”
宋州是刺史王彥章的地盤,對方在宋州城駐紮了一萬五千兵馬,大體上和叛將許勍的人數相當,而且雙方都是百戰之師。
王彥章的一萬五千兵馬,乃是從齊慎去年出征的那三萬感化軍中發展來的,在潼關、華陰等地,皆經曆過大戰。
許勍的一萬五千兵馬,則全部都是黃巢餘部的精銳,這幫人跟著黃巢輾轉大江南北多年,能一直活到今天,戰鬥力自然也不可能低到哪裏去。
是以兩支軍隊在單父縣內展開激烈交鋒,互有勝負,一時間竟誰也奈何不了誰。
“不,宋州這邊就交給王彥章了,咱們還是返迴汴州城最妥當。”
聽罷牛存節的建議,張佶摸著下頜胡須,表情凝重低考慮了許久,最終否決了牛存節的提議,接著開口解釋道:
“宣武軍是主公的根基所在,絕對不能出問題,如今汴州城隻有王虔裕和寇彥卿在鎮守,兵馬不到三萬……”
齊慎在汴州本來有八萬親軍,先前押送許勍、常宏兩人到泰寧軍和感化軍時,被劉扞和符存審各自帶走了五千,也就是一萬;接著齊慎啟程前往洛陽迎親,帶走了一萬五千;前不久敬翔前往感化軍,又抽調了一萬五千。
再加上張佶和牛存節此時統領的一萬五千人。也就是說宣武軍八萬親軍中,已經有五萬五千人離開了城池,留守城內的親軍加上以前的牙軍,勉強還有三萬多人。
“尚讓降將蔡溫球、楚彥威二人,在尉氏縣還有一萬降卒,李讜在雍丘縣更是有三萬精兵,這種時候,一旦兩人得知許勍在宋州作亂,要是也都生出叛變之意,那汴州豈不是很危險麽?”
張佶歎了口氣道:“所以本官的意思,咱倆還是立刻返迴汴州為上,否則迴去得遲了,隻怕會生出什麽變故。”
牛存節聽了這話,仔細迴味許久,想通了其中關節,情不自禁地稱讚道:“還是張司馬考慮得穩妥,末將佩服!”
說實話,張佶在五代的曆史上,也許沒有敬翔和李振那麽有名,但對方的能力其實並不比兩人低。
在原來那個時空,南楚國開國皇帝馬殷,正是在張佶的輔佐下,才成功割據了湖南,在亂世之中鼎立一方。
…
“唿……累死本王了,這哪裏是成親,這明明就是找罪受。”
洛陽城,河南府尹官衙。
齊慎被王家人製定的種種繁文縟節弄得暈頭轉向,眼看婚禮程序馬上就結束,總算長長地舒了口氣。
為了迎娶王楚卿,今日一大早他就起來梳洗裝扮,換上絳袍冠帶,騎上白馬,領著上百迎親隊,一路敲鑼打鼓、燃放鞭炮,一路前往王家指定的地方,接王楚卿上堂。
等到了地方,他還得等王楚卿與家人告別,接著行催妝禮、念催妝詩、起簷子、攔門、撒穀豆、跨馬鞍,隨後將新娘子帶領堂內,行“高坐禮”、“牽巾禮”,向滿堂的賓客斟酒致敬,最後再一起參拜家廟,才算是走完了全部程序。
沒辦法,一來王家是河中的豪門大族,而王楚卿又是王重榮唯一的女兒。二來王楚卿還是皇帝敕封的壽光縣主,地位隻比郡主低一層。
這場大婚注定不可能倉促了事。
“主公,末將有要事通稟!”
時間從清晨來到傍晚
眼看婚禮程序將近尾聲,堂內的賓客們開始各自入座,準備參加接下來的晚宴,親兵都將王檀忽然找到齊慎,神色慌張,語氣急切道。
見王檀如此,齊慎知道肯定發生了什麽大事,忙將對方帶到堂後一處四下無人的廂房,開口詢問道:“眾美,究竟出什麽事了?”
“主公,末將的探子送來加急密報,原尚讓的部將許勍,於六日前率所部一萬五千兵馬突然叛亂,先將劉扞擊敗,隨後攻占了宋州單父縣,目前正盤踞在單父縣,與前來平亂的王彥章等人激戰,勝負未分。”
“什麽?!”
聽到這個消息,齊慎心中震驚不已,忙追問道:“那周邊情況如何了,我讓張佶和牛存節率兵馬到兗州,讓敬翔和李思安率兵馬去徐州,他們現在都到了哪裏?”
“迴主公的話,敬翔大人那邊是什麽情況不得而知,張佶大人和牛存節將軍,本來已經行至宋州寧陵,聽聞前方激戰,二人於是率軍返迴汴州。豈料他們剛走到襄邑,雍丘的李讜,尉氏的蔡溫球、楚彥威,得知許勍造反後,很快也跟著一起造反,派兵擋住了張大人和牛將軍的行程。”
王檀說到這裏,擔心接下來的話齊慎會接受不了,小心翼翼地抬眼望了望對方,確認對方表情無異,於是斟酌著道:
“叛軍造反的消息傳到汴州城,留守城池的王虔裕將軍立刻統率一萬五千兵馬,出城平叛,打算與城外的張大人和牛將軍一起,從兩個方向,前後夾擊叛軍,但是……”
對方話說到這裏,一下子戛然而止。
“但是什麽?”齊慎心中一凜,立刻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