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摩訶帶領數百殘兵又狂奔了近五裏,士卒丟盔棄甲,摔倒在地者數不勝數,就連蕭摩訶都堅持不住了,大口大口穿著粗氣。
蕭摩訶看了看身後疲憊不堪的士卒,決定原地休整。每個人都躺在了地上,連迴話的力氣都沒有了。
休整了一刻鍾,蕭摩訶漸漸迴過神來,看向了四周,由於撤退之時慌不擇路,他們不知道此地是何處,周圍雜草叢生,樹高林密,依照多年的行軍經驗來說,蕭摩訶認為此地頗為怪異。
蕭摩訶下意識握住了手中的長槍,警惕的盯著四周,果然,不到十息的功夫,四周突然殺出許多埋伏的徐州軍士卒。
蕭摩訶立刻站起身來,可他身後的親兵卻已經沒有力氣站起來了,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徐州軍士卒將他們包圍。
蕭摩訶舔了舔幹裂的嘴唇,死死地盯著周圍的徐州軍,隻見有三將緩緩走到陣前,蕭摩訶定睛一看,正是宇文成都、孟拱、狄雷三將。
三將來到陣前,一言不發,也隻是看著蕭摩訶等人。就在雙方劍拔弩張之時,徐州軍陣中又有一騎來到了陣前,隻見此人一副書生麵相,身穿黃金鎖子甲,胯下一匹白色的駑馬,活脫脫一副儒將打扮。此人正是徐州牧陳陌。
蕭摩訶眉頭緊皺的盯著陳陌,從此人的氣質,以及三位將領對他的尊敬神態,讓蕭摩訶將槍尖對準了他。
陳陌簡單的掃了一下宇文成都,心中不由得嘀咕起來“看來等這仗打完得給自己換個寶馬良駒了,騎著千裏馬多拉風,自己身為主公,連匹千裏馬都沒有,說出去讓人貽笑大方,再者說,萬一戰事不順,這還是個保命的手段呢。”
打定了要給自己換一批良駒的陳陌,隨後看向了眼前的蕭摩訶,緩緩開口道“前麵可是蕭摩訶將軍?在下陳陌,久仰將軍大名。”
蕭摩訶聞言沒有放下手中的長槍,但也迴複道“見過陳使君,在下正是蕭摩訶。”
陳陌微微一笑“蕭將軍,我等在此等候多時了,久聞將軍武藝過人,有勇有謀,俗話說得好,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趙光義於數日前便被吾等擊敗,狼狽的逃出了大營,至今不知所蹤,不如將軍投奔到吾的麾下,以將軍之才,吾相信你定能與吾平定天下。”
蕭摩訶苦笑一聲“多謝使君抬愛,但趙府君於我有知遇之恩,請恕在下無禮,吾不能投降,唯有死戰矣!”
陳陌搖了搖頭“此言不妥蕭將軍,趙光義此人擅於心計,謀略不足,如若不是他一意孤行,傾巢而出,且剛愎自用,不聽良言,這才導致敗局,危難之際丟下將士獨自逃命,可見此人對部下是何等苛責,這等君主值得你效力嗎?”
蕭摩訶默不作聲,陳陌見狀趁熱打鐵“蕭將軍,你再看看你身後的將士,吾也曾了解過趙匡胤和趙光義在青州的政策,他們對世家大族極為厚待,許多青州下轄郡縣有九成都是青州士族的人,就連他手下的將領,有幾個不是青州士族出身?而青州百姓呢?本就飽受戰火荼毒,生計艱難,趙氏兄弟勾結青州士族進一步對治下百姓進行壓迫,強抓壯丁充軍,青州百姓苦趙氏兄弟與青州士族久矣。”
頓了頓,陳陌觀察了一下蕭摩訶的神態,似有一絲鬆動,陳陌繼續說道“蕭將軍,吾知道你是忠義之人,你身後的將士,原來也是青州百姓,是被強抓而來,你難道不想帶他們迴家嗎?”
蕭摩訶聞言看了看身後的將士,東倒西歪,疲憊不堪,蕭摩訶又看了看四周的徐州軍士卒,無奈一歎,放下了長槍,單膝跪下“陳使君,蕭摩訶願降,但請您答應我兩個條件,不然,蕭某隻得與您拚死一戰了。”
宇文成都聞言大喝一聲“好個狂妄之徒!你拚死一戰又能如何?!不過是本將的手下敗將而已!!”
宇文成都看向了陳陌,開口說道“主公,此人如此不識抬舉,就讓末將前去斬了他……”
陳陌伸手攔住了宇文成都,口中緩緩說道“退下。”
宇文成都聞言隻得作罷,但還是狠狠地瞪著蕭摩訶,陳陌開口道“蕭將軍有什麽條件,不妨直言。”
蕭摩訶說道“其一,請使君放過我麾下的士卒,他們原是青州的百姓,是趙府君臨時拉來的,他們都上有高堂,下有妻兒,懇請使君讓他們解甲歸田,與親人團聚。”
陳陌微微一笑“這不是問題,現在就可以讓他們卸甲,不光如此,吾還會發給他們盤纏與安家費,迴去安穩過日。”
蕭摩訶聞言大喜“多謝使君。”隨後蕭摩訶便讓麾下這數百士卒,卸去戰甲,迴家與親人團聚。
士卒們紛紛熱淚盈眶,跪地拜謝蕭摩訶與陳陌,隨後陳陌給每個人發放了五兩銀子,讓他們迴鄉去了。
待到士卒走後,陳陌看向了蕭摩訶“蕭將軍,請說你的第二個條件。”
蕭摩訶說道“迴使君,趙府君對我畢竟有知遇之恩,青州各軍的將領都曾是我的同僚,在下不願與青州軍隊交戰,懇請使君讓我在別的戰場為使君效力。”
陳陌思索了片刻,點了點頭“好,吾同意你的條件。”
“多謝使君。”
片刻過後,陳陌即刻修書一封,交給了蕭摩訶,給他換了一匹快馬,又從禁衛軍中挑選了五十名將士,每個人配上一匹快馬,護送蕭摩訶向淮南進發,讓蕭摩訶前往嶽飛的麾下效力。
蕭摩訶走後,陳陌下令全軍前往東莞進行休整,等到徐州的糧草抵達後,率軍向東萊進發。
同時,讓徐寧帶領先前拚湊的五千兵馬北上,協助徐晃攻克劇縣。考慮到徐寧的武藝可能對付不了斛律光,陳陌將狄雷所部也調往徐寧處,二將合兵共計七千兵馬向北而去。
陳陌、宇文成都、孟拱於翌日抵達了東莞進行休整,陳陌到達東莞之後,開始清點剩餘兵馬,禁衛軍兩千人,孟拱所部還有三千多士卒,從下邳帶來的士卒還有三千餘人,還有萬餘青州戰俘,陳陌將其中被抓來的壯丁全部遣返,留下了四千老兵編入了隊伍,目前東莞共計有一萬兩千兵馬。
陳陌考慮到此次攻打青州可謂是傾巢而出,下邳過於空虛,眼下戰事趨於穩定,所以陳陌決定讓孟拱帶領本部兵馬,以及新編的一千降卒返迴固守下邳,他與宇文成都帶領剩餘八千兵馬留在東莞,待糧草抵達,便揮師東進。
打定主意之後,陳陌走進了臨時住所,將之前獲得的神兵卡與坐騎卡全部兌換,神兵選擇了較為輕便的長槍。
“寄主使用神兵卡與坐騎卡,開始抽取,恭喜寄主獲得神兵虎牙亮銀槍,坐騎白玉追風駒,神兵已在寄主臥房之中,坐騎已在寄主馬廄之中。”
陳陌來到臥房的兵器架旁,果然有一杆銀槍,陳陌將之取出,隻見此槍長約一丈二,隨著月光的照射,閃爍著寒光,槍身整體為銀色,槍頭與槍杆的結合處有一隻栩栩如生的虎頭。
陳陌暗自稱奇,真是一把好槍,陳陌隨意揮舞了幾下,便喘氣了粗氣,此槍重量約有三四十斤,陳陌暗暗想到,憑自己現在的身體素質很難舞動這柄槍,日後得找個槍術高手來教教自己,就從薑鬆與趙雲當中挑一個吧。隨後陳陌放迴了長槍,轉頭奔馬廄而去。
果然,馬廄內有一匹高約一丈,通體發白,無一根雜毛,四肢健碩的寶馬,正是剛剛抽取的白玉追風駒。陳陌上前撫摸,白玉追風駒也親昵的蹭了蹭陳陌。心情大好的陳陌哈哈大笑,美滋滋地返迴屋中睡了一個安穩覺。
劇縣
半月前,徐晃趁趙光義大舉南下之時,令王彥章、太史慈、林衝三人領兵八千進攻劇縣,三將進展迅速,短短五日之內,連克東安平、廣縣、臨朐三座縣城,從西部、南部方向對劇縣發起了合圍。
在此期間,徐晃與張賓商議許久,決定再調兩千兵馬,與三將合兵一處,隨後分出一部向北攻打壽光縣。
一來攻克壽光之後,不僅可以對劇縣實行三麵合圍,還可以拉平戰線,防備樂安郡的趙匡胤反撲。
二來則是切斷樂安郡與北海郡、東萊郡的聯係,雖然現在趙匡胤與趙光義勢同水火,但如今青州局勢複雜,很難保證二人會不會冰釋前嫌,一旦遭到兩方夾擊,很可能招致敗局,徐晃與張賓出於謹慎,還是決定支援一下王彥章等人。
二人對於讓誰掛帥產生了一些分歧,徐晃認為劇縣與壽光一役,應力求速勝,所以他想親自領兵前去。
但張賓認為,此次征戰雖然連戰連勝,但敵我雙方兵力上的差距並不算打,東線已經投入了八千兵馬,再調兩千兵馬,已經是全軍七成以上的兵馬了,剩餘部隊留守臨淄很是吃力,應該讓徐晃坐鎮臨淄,防備趙匡胤趁機偷襲。
兩人商討良久,最終張賓說服了徐晃,決定張賓帶領趙雲所部兩千兵馬,東進支援,徐晃帶領薑鬆、餘化龍及剩餘兵馬收攏戰線,堅守臨淄。
張賓與趙雲急行軍,用了兩日的時間抵達了劇縣城外,張賓招來了王彥章、太史慈、林衝三將,與眾人商討一番,決定派太史慈與趙雲二將,引領各自本部兵馬,共計四千餘人,北上攻打壽光,切斷樂安郡與北海郡的聯係。
太史慈與趙雲火速動身,僅僅一日便攻克了壽光,就這樣,徐州軍對劇縣完成了三麵包圍,駐守劇縣的張永德也火速派出多匹快馬請求援兵。
卻不料,張永德此舉,正中了張賓下懷。
蕭摩訶看了看身後疲憊不堪的士卒,決定原地休整。每個人都躺在了地上,連迴話的力氣都沒有了。
休整了一刻鍾,蕭摩訶漸漸迴過神來,看向了四周,由於撤退之時慌不擇路,他們不知道此地是何處,周圍雜草叢生,樹高林密,依照多年的行軍經驗來說,蕭摩訶認為此地頗為怪異。
蕭摩訶下意識握住了手中的長槍,警惕的盯著四周,果然,不到十息的功夫,四周突然殺出許多埋伏的徐州軍士卒。
蕭摩訶立刻站起身來,可他身後的親兵卻已經沒有力氣站起來了,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徐州軍士卒將他們包圍。
蕭摩訶舔了舔幹裂的嘴唇,死死地盯著周圍的徐州軍,隻見有三將緩緩走到陣前,蕭摩訶定睛一看,正是宇文成都、孟拱、狄雷三將。
三將來到陣前,一言不發,也隻是看著蕭摩訶等人。就在雙方劍拔弩張之時,徐州軍陣中又有一騎來到了陣前,隻見此人一副書生麵相,身穿黃金鎖子甲,胯下一匹白色的駑馬,活脫脫一副儒將打扮。此人正是徐州牧陳陌。
蕭摩訶眉頭緊皺的盯著陳陌,從此人的氣質,以及三位將領對他的尊敬神態,讓蕭摩訶將槍尖對準了他。
陳陌簡單的掃了一下宇文成都,心中不由得嘀咕起來“看來等這仗打完得給自己換個寶馬良駒了,騎著千裏馬多拉風,自己身為主公,連匹千裏馬都沒有,說出去讓人貽笑大方,再者說,萬一戰事不順,這還是個保命的手段呢。”
打定了要給自己換一批良駒的陳陌,隨後看向了眼前的蕭摩訶,緩緩開口道“前麵可是蕭摩訶將軍?在下陳陌,久仰將軍大名。”
蕭摩訶聞言沒有放下手中的長槍,但也迴複道“見過陳使君,在下正是蕭摩訶。”
陳陌微微一笑“蕭將軍,我等在此等候多時了,久聞將軍武藝過人,有勇有謀,俗話說得好,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趙光義於數日前便被吾等擊敗,狼狽的逃出了大營,至今不知所蹤,不如將軍投奔到吾的麾下,以將軍之才,吾相信你定能與吾平定天下。”
蕭摩訶苦笑一聲“多謝使君抬愛,但趙府君於我有知遇之恩,請恕在下無禮,吾不能投降,唯有死戰矣!”
陳陌搖了搖頭“此言不妥蕭將軍,趙光義此人擅於心計,謀略不足,如若不是他一意孤行,傾巢而出,且剛愎自用,不聽良言,這才導致敗局,危難之際丟下將士獨自逃命,可見此人對部下是何等苛責,這等君主值得你效力嗎?”
蕭摩訶默不作聲,陳陌見狀趁熱打鐵“蕭將軍,你再看看你身後的將士,吾也曾了解過趙匡胤和趙光義在青州的政策,他們對世家大族極為厚待,許多青州下轄郡縣有九成都是青州士族的人,就連他手下的將領,有幾個不是青州士族出身?而青州百姓呢?本就飽受戰火荼毒,生計艱難,趙氏兄弟勾結青州士族進一步對治下百姓進行壓迫,強抓壯丁充軍,青州百姓苦趙氏兄弟與青州士族久矣。”
頓了頓,陳陌觀察了一下蕭摩訶的神態,似有一絲鬆動,陳陌繼續說道“蕭將軍,吾知道你是忠義之人,你身後的將士,原來也是青州百姓,是被強抓而來,你難道不想帶他們迴家嗎?”
蕭摩訶聞言看了看身後的將士,東倒西歪,疲憊不堪,蕭摩訶又看了看四周的徐州軍士卒,無奈一歎,放下了長槍,單膝跪下“陳使君,蕭摩訶願降,但請您答應我兩個條件,不然,蕭某隻得與您拚死一戰了。”
宇文成都聞言大喝一聲“好個狂妄之徒!你拚死一戰又能如何?!不過是本將的手下敗將而已!!”
宇文成都看向了陳陌,開口說道“主公,此人如此不識抬舉,就讓末將前去斬了他……”
陳陌伸手攔住了宇文成都,口中緩緩說道“退下。”
宇文成都聞言隻得作罷,但還是狠狠地瞪著蕭摩訶,陳陌開口道“蕭將軍有什麽條件,不妨直言。”
蕭摩訶說道“其一,請使君放過我麾下的士卒,他們原是青州的百姓,是趙府君臨時拉來的,他們都上有高堂,下有妻兒,懇請使君讓他們解甲歸田,與親人團聚。”
陳陌微微一笑“這不是問題,現在就可以讓他們卸甲,不光如此,吾還會發給他們盤纏與安家費,迴去安穩過日。”
蕭摩訶聞言大喜“多謝使君。”隨後蕭摩訶便讓麾下這數百士卒,卸去戰甲,迴家與親人團聚。
士卒們紛紛熱淚盈眶,跪地拜謝蕭摩訶與陳陌,隨後陳陌給每個人發放了五兩銀子,讓他們迴鄉去了。
待到士卒走後,陳陌看向了蕭摩訶“蕭將軍,請說你的第二個條件。”
蕭摩訶說道“迴使君,趙府君對我畢竟有知遇之恩,青州各軍的將領都曾是我的同僚,在下不願與青州軍隊交戰,懇請使君讓我在別的戰場為使君效力。”
陳陌思索了片刻,點了點頭“好,吾同意你的條件。”
“多謝使君。”
片刻過後,陳陌即刻修書一封,交給了蕭摩訶,給他換了一匹快馬,又從禁衛軍中挑選了五十名將士,每個人配上一匹快馬,護送蕭摩訶向淮南進發,讓蕭摩訶前往嶽飛的麾下效力。
蕭摩訶走後,陳陌下令全軍前往東莞進行休整,等到徐州的糧草抵達後,率軍向東萊進發。
同時,讓徐寧帶領先前拚湊的五千兵馬北上,協助徐晃攻克劇縣。考慮到徐寧的武藝可能對付不了斛律光,陳陌將狄雷所部也調往徐寧處,二將合兵共計七千兵馬向北而去。
陳陌、宇文成都、孟拱於翌日抵達了東莞進行休整,陳陌到達東莞之後,開始清點剩餘兵馬,禁衛軍兩千人,孟拱所部還有三千多士卒,從下邳帶來的士卒還有三千餘人,還有萬餘青州戰俘,陳陌將其中被抓來的壯丁全部遣返,留下了四千老兵編入了隊伍,目前東莞共計有一萬兩千兵馬。
陳陌考慮到此次攻打青州可謂是傾巢而出,下邳過於空虛,眼下戰事趨於穩定,所以陳陌決定讓孟拱帶領本部兵馬,以及新編的一千降卒返迴固守下邳,他與宇文成都帶領剩餘八千兵馬留在東莞,待糧草抵達,便揮師東進。
打定主意之後,陳陌走進了臨時住所,將之前獲得的神兵卡與坐騎卡全部兌換,神兵選擇了較為輕便的長槍。
“寄主使用神兵卡與坐騎卡,開始抽取,恭喜寄主獲得神兵虎牙亮銀槍,坐騎白玉追風駒,神兵已在寄主臥房之中,坐騎已在寄主馬廄之中。”
陳陌來到臥房的兵器架旁,果然有一杆銀槍,陳陌將之取出,隻見此槍長約一丈二,隨著月光的照射,閃爍著寒光,槍身整體為銀色,槍頭與槍杆的結合處有一隻栩栩如生的虎頭。
陳陌暗自稱奇,真是一把好槍,陳陌隨意揮舞了幾下,便喘氣了粗氣,此槍重量約有三四十斤,陳陌暗暗想到,憑自己現在的身體素質很難舞動這柄槍,日後得找個槍術高手來教教自己,就從薑鬆與趙雲當中挑一個吧。隨後陳陌放迴了長槍,轉頭奔馬廄而去。
果然,馬廄內有一匹高約一丈,通體發白,無一根雜毛,四肢健碩的寶馬,正是剛剛抽取的白玉追風駒。陳陌上前撫摸,白玉追風駒也親昵的蹭了蹭陳陌。心情大好的陳陌哈哈大笑,美滋滋地返迴屋中睡了一個安穩覺。
劇縣
半月前,徐晃趁趙光義大舉南下之時,令王彥章、太史慈、林衝三人領兵八千進攻劇縣,三將進展迅速,短短五日之內,連克東安平、廣縣、臨朐三座縣城,從西部、南部方向對劇縣發起了合圍。
在此期間,徐晃與張賓商議許久,決定再調兩千兵馬,與三將合兵一處,隨後分出一部向北攻打壽光縣。
一來攻克壽光之後,不僅可以對劇縣實行三麵合圍,還可以拉平戰線,防備樂安郡的趙匡胤反撲。
二來則是切斷樂安郡與北海郡、東萊郡的聯係,雖然現在趙匡胤與趙光義勢同水火,但如今青州局勢複雜,很難保證二人會不會冰釋前嫌,一旦遭到兩方夾擊,很可能招致敗局,徐晃與張賓出於謹慎,還是決定支援一下王彥章等人。
二人對於讓誰掛帥產生了一些分歧,徐晃認為劇縣與壽光一役,應力求速勝,所以他想親自領兵前去。
但張賓認為,此次征戰雖然連戰連勝,但敵我雙方兵力上的差距並不算打,東線已經投入了八千兵馬,再調兩千兵馬,已經是全軍七成以上的兵馬了,剩餘部隊留守臨淄很是吃力,應該讓徐晃坐鎮臨淄,防備趙匡胤趁機偷襲。
兩人商討良久,最終張賓說服了徐晃,決定張賓帶領趙雲所部兩千兵馬,東進支援,徐晃帶領薑鬆、餘化龍及剩餘兵馬收攏戰線,堅守臨淄。
張賓與趙雲急行軍,用了兩日的時間抵達了劇縣城外,張賓招來了王彥章、太史慈、林衝三將,與眾人商討一番,決定派太史慈與趙雲二將,引領各自本部兵馬,共計四千餘人,北上攻打壽光,切斷樂安郡與北海郡的聯係。
太史慈與趙雲火速動身,僅僅一日便攻克了壽光,就這樣,徐州軍對劇縣完成了三麵包圍,駐守劇縣的張永德也火速派出多匹快馬請求援兵。
卻不料,張永德此舉,正中了張賓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