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內的氣氛登時嚴峻了起來,羌族首領也沒有先前的氣勢,感受到頸上傳來的陣陣寒意,不由得冒出冷汗,全身抖動。
楊堅見狀嘴角微微一翹“看看你的樣子,也敢自稱是英雄好漢?對死亡如此畏懼,簡直玷汙英雄二字。”
緊接著楊堅話鋒一轉,收迴了佩劍,說道“不過吾願意給你們一個機會,吾等各派三名勇士,一對一交鋒,死活不論,吾等輸了,便放爾等離去,如若爾等輸了,便世世代代追隨吾等漢人,如有背棄,必讓爾等遭遇滅族之禍,汝意下如何?”
羌族首領哪裏還敢不應,隻得連連點頭,楊堅命令屬下將所有羌族將領的繩索解開,帶領所有人前往校場比武。
羌族各個將領一同商議,派出了目前軍中最勇猛的三位猛士,楊堅瞧了瞧羌族派出的三人,隨後看向了楊林,楊林當即看向了楊凡,楊凡心領神會,握緊手中的長槍,翻身上馬。
楊凡策馬來到羌族勇士對麵,寒聲說道“莫要耽擱,齊上陣吧。”
“小兒狂妄!!”羌族的三個勇士聞聽此話,等是火冒三丈,一人使矛,一人使斧,一人使刀,三人齊齊向楊凡殺來。
楊凡催馬出戰,前方打頭陣的是使矛的羌族勇士,兩馬相交,楊凡一槍撥開了長矛,隨後刺穿了這個羌族勇士的胸膛,將之挑落馬下。
緊跟著抽出長槍,擋住了從右側襲來的大刀,隨後迅速刺出,直奔羌族勇士的麵門而去,羌族勇士俯身躲避,二人戰無三合,楊凡抓住一個破綻,刺穿了那個羌族勇士的咽喉。
最後一個使斧的羌族勇士迎麵劈來,楊凡揮槍架住這一擊,那名羌族勇士想抽斧繼續進攻,卻不料被楊凡死死架住,動彈不得,雙方開始角力,但羌族勇士明顯不是楊凡的對手。
過了兩息,楊凡猛的發力,羌族將領手中的大斧脫手而出,在其愣神之際,楊凡猛地一揮,槍尖劃過了羌族勇士的咽喉,其無力的捂住傷口,卻無濟於事,跌落馬下掙紮片刻後死不瞑目。
隻見楊凡在瞬息之間,連斬羌族三員勇士,羌族其餘人等皆驚,楊凡身上沾染著那三人的鮮血,策馬來到羌族人麵前,高聲大喝“還有誰敢與我一戰!!?”
楊凡這一聲吼,吼掉了羌族人的膽量,方才上去的三人已經是羌族頂級的勇士,在楊凡手裏瞬息之間被斬,其餘人哪裏還有勇氣與楊凡一戰,紛紛低下頭去不敢言語。
楊堅緩步上前,示意楊凡退下,隨後看向了為首的羌族將領,緩緩開口道“如何?可還有人願與我軍將領一戰?”
過了半晌都無人應答,楊堅笑道“既如此,先前我等有言在先,羌族世世代代追隨我漢人,否則定讓爾等於世上除名。”
羌族將領當即跪下“漢人神勇,吾等願返迴部落勸告羌王,日後不再與漢人為敵,願聽從漢人發號施令。”
楊堅扶起了為首的羌族將領,隨後開口說道“再返迴部落之前,我還有件事要你們幫忙。”
羌族將領開口道“還請將軍吩咐。”
楊堅叫來了楊林,他讓楊林與楊凡帶領本部兵馬以及這些羌族士兵,向金城郡進發,扮作韓遂撤軍,詐開安定、隴西、漢陽、金城四郡所有城池,平定叛亂。
楊堅又叫來了楊素,讓他帶領楊玄感、新文禮與其本部一萬兵馬,自北地郡向長安北城門進發,待到叛軍攻克長安之際,即刻進城誅殺叛軍。
楊堅則帶領左天成及剩餘本部兵馬一萬人向藍田縣進軍,等待時變。
長安
在王進與李肅的抵抗之下,兩日內,叛軍損兵折將,也未能攻破長安,叛軍僅剩九萬餘眾,但漢軍自身耗損也不小,此刻長安僅剩下不足五千守軍,王允從朝中大臣家中,征得三千家丁,充到守城軍中,勉強支撐。
韓遂軍中此時軍心不穩,多日攻打長安未果,麾下士卒各個厭戰,士氣大跌。
連夜召見成公英,成公英走進軍帳之後,韓遂連忙問道“如今長安久攻不下,營內軍心不穩,再耽擱時日,不但軍糧耗盡,敵軍援軍也會抵達,似此如何是好?”
成公英思索片刻,隨即說道“將軍,在下想到一計,吾等可使用誘敵之計。”
韓遂聞言眉頭一皺,開口問道“軍師還請細細道來。”
成公英緩緩說道“吾等今日可趁夜色,召集眾將士高舉火把,在我軍東側大營搖旗呐喊,鼓噪聲勢,讓敵軍誤以為援軍已到,再讓一位將軍帶領一百鐵騎殺向長安,詐開城門,隨後占領城門舉火為號,到那時我軍一擁而上,長安唾手可得。”
韓遂大笑“哈哈哈哈哈,好,妙計也,速速傳其餘諸將前來議事。”
二更時分,守城士卒正昏昏欲睡,忽然眼前亮起密如雨點般的火點,士卒定睛望去,耳邊傳來陣陣鼓聲、廝殺聲。
過了片刻,有一隊百餘人的騎兵趕來,守城士卒高聲大喝“來者何人!?天色已晚不得靠近城池!否則休怪我等不客氣了!!”
騎兵當中的領頭人站出答道“吾等乃是馬超將軍麾下先鋒!有要事進城求見王允大人!速速打開城門!!”
守城士卒大喝道“可有憑證!?如無憑證我等不能讓爾等進城!!”
那人怒喝一聲“放肆!如今馬超將軍正在敵軍大營裏苦戰!爾等也應該聽到了叛軍營中的混亂!汝豈不知戰機稍縱即逝!耽擱了大事!你擔當的起嗎?!”
聞聽此言,守城士卒命令打開城門,城外的騎兵開始向城內走去,恰逢此時,李肅巡視城防趕到此地,見城門大開連忙詢問士卒“這是怎麽迴事?大戰尚未結束,城門緣何大開?”
士卒迴答道“馬超將軍領兵迴援,派出先頭部隊趕來求見王允大人。”
李肅皺了皺眉“馬超的部隊?爾等可曾驗明正身?或其可曾給爾等看過憑證?”
士卒迴答道“沒有。”
李肅大怒“速速關閉城門!值此大戰之時!豈能不驗明身份就隨意開門!萬一是敵軍假扮!則長安危矣!!”
李肅雖然驚醒了守城士卒,士卒即刻準備關門,但為時已晚,這支騎兵已經衝了進來,為首之人乃是李堪,李堪揮槍擊殺了幾名守城士卒,其他士卒則被李堪身後的騎兵擊殺。
李肅拔出佩劍帶領親兵殺上前去,卻被李堪帶領的騎兵衝散,亂軍之中,李肅被李堪擊落了兵器,隨後被騎兵的馬蹄踩踏而死。
李肅戰死之後,其麾下親兵抵擋了片刻之後,也全部被誅殺殆盡,李堪帶領士卒下馬衝上城牆,結果了城上的守城士卒,隨後高舉火把。
城外的士卒接令之後,快馬返迴大營稟報韓遂,韓遂大喜過望,與剩餘軍閥將領向長安殺去。
長安東城門一破,整個城東地區陷入一片火海,殺入城中的西涼叛軍開始燒殺搶掠。
城中的騷亂,登時引起了王進的警覺,王進此時正在巡視南城門,他看到東城區火光四起,感到大事不妙,他立刻派出士卒打探,得知叛軍進城大驚失色。
王進當機立斷,在剩餘三個城門各留下一千士卒,他則帶領五千士卒向王府趕去。
王允在睡夢中被王進叫醒,得知叛軍進城,王允也是大驚,思索了片刻後,王允派人前去通知王振,叫他好生保護陛下,隨後便召集家仆與王進一同趕往東城區抵擋叛軍。
王振收到了王允的傳信,不由得冷笑一聲,他召集了他暗中招募的遊俠,並派人通知楊彪速速趕往皇宮。
楊彪收到書信後一刻不敢耽擱,召集府內上上下下,家眷與家仆共計兩千餘人,其中還有楊堅等人的家眷,楊彪命令他們向城南集結,隨後便趕往了皇宮。
就這樣,王振與楊彪趕到了皇宮,麵見了劉協,劉協此時正與伏皇後與董貴人在一起,王振等人進宮來,劉協詢問道“王伴伴、楊愛卿,深夜進宮來,可是有何要事?”
王振連忙說道“陛下不好了,叛軍進城了,請陛下速速移駕,老臣護著你殺出長安!!”
劉協、伏皇後、董貴人聞言大驚失色,劉協說道“王伴伴…那便即可出宮吧……”
王振令人準備好了馬車,在王振的攙扶下,劉協、伏皇後、董貴人進了馬車,隨後向城南而去。
途中路過朝中大臣的家中,王振派人將他們叫了出來,大臣們得知叛軍已入城,即刻收拾細軟跟隨皇帝出城。
一行人浩浩蕩蕩向城南而去,就在此時,斜刺裏殺出一彪人馬,為首之人乃是成宜,雖然王允與王進帶兵前去城東阻攔,但叛軍仍有九萬之眾,王允不過區區數千兵馬,所以偶有一部分兵馬穿過城東而向其他方向進發。
成宜此刻帶領數千甲士,看到了這一浩浩蕩蕩的隊伍,忽的發現了一輛八匹馬拉著的馬車,當即知道了那人定是皇帝。
成宜大笑道“哈哈哈哈哈!兄弟們!得來全不費工夫!那八匹馬駕車的定是那小皇帝!拿下他我重重有賞!!”
成宜命令士卒殺了過去,王振連忙指揮遊俠抵擋叛軍,此刻大臣們的隊伍也已大亂。
遊俠們和叛軍交戰在一起,雙方互有勝負,成宜在亂軍之中,擊殺了十幾個遊俠,殺到了八馬車架旁,正要一槍刺出,忽然側方殺出一手持雙槍的小將。
成宜慌亂之中與之交戰,戰無兩合,成宜被槍挑落馬下,小將翻身拔劍割下了他的首級,高舉大喝“叛軍將領已死!識相的放下武器!可免一死!!”
楊堅見狀嘴角微微一翹“看看你的樣子,也敢自稱是英雄好漢?對死亡如此畏懼,簡直玷汙英雄二字。”
緊接著楊堅話鋒一轉,收迴了佩劍,說道“不過吾願意給你們一個機會,吾等各派三名勇士,一對一交鋒,死活不論,吾等輸了,便放爾等離去,如若爾等輸了,便世世代代追隨吾等漢人,如有背棄,必讓爾等遭遇滅族之禍,汝意下如何?”
羌族首領哪裏還敢不應,隻得連連點頭,楊堅命令屬下將所有羌族將領的繩索解開,帶領所有人前往校場比武。
羌族各個將領一同商議,派出了目前軍中最勇猛的三位猛士,楊堅瞧了瞧羌族派出的三人,隨後看向了楊林,楊林當即看向了楊凡,楊凡心領神會,握緊手中的長槍,翻身上馬。
楊凡策馬來到羌族勇士對麵,寒聲說道“莫要耽擱,齊上陣吧。”
“小兒狂妄!!”羌族的三個勇士聞聽此話,等是火冒三丈,一人使矛,一人使斧,一人使刀,三人齊齊向楊凡殺來。
楊凡催馬出戰,前方打頭陣的是使矛的羌族勇士,兩馬相交,楊凡一槍撥開了長矛,隨後刺穿了這個羌族勇士的胸膛,將之挑落馬下。
緊跟著抽出長槍,擋住了從右側襲來的大刀,隨後迅速刺出,直奔羌族勇士的麵門而去,羌族勇士俯身躲避,二人戰無三合,楊凡抓住一個破綻,刺穿了那個羌族勇士的咽喉。
最後一個使斧的羌族勇士迎麵劈來,楊凡揮槍架住這一擊,那名羌族勇士想抽斧繼續進攻,卻不料被楊凡死死架住,動彈不得,雙方開始角力,但羌族勇士明顯不是楊凡的對手。
過了兩息,楊凡猛的發力,羌族將領手中的大斧脫手而出,在其愣神之際,楊凡猛地一揮,槍尖劃過了羌族勇士的咽喉,其無力的捂住傷口,卻無濟於事,跌落馬下掙紮片刻後死不瞑目。
隻見楊凡在瞬息之間,連斬羌族三員勇士,羌族其餘人等皆驚,楊凡身上沾染著那三人的鮮血,策馬來到羌族人麵前,高聲大喝“還有誰敢與我一戰!!?”
楊凡這一聲吼,吼掉了羌族人的膽量,方才上去的三人已經是羌族頂級的勇士,在楊凡手裏瞬息之間被斬,其餘人哪裏還有勇氣與楊凡一戰,紛紛低下頭去不敢言語。
楊堅緩步上前,示意楊凡退下,隨後看向了為首的羌族將領,緩緩開口道“如何?可還有人願與我軍將領一戰?”
過了半晌都無人應答,楊堅笑道“既如此,先前我等有言在先,羌族世世代代追隨我漢人,否則定讓爾等於世上除名。”
羌族將領當即跪下“漢人神勇,吾等願返迴部落勸告羌王,日後不再與漢人為敵,願聽從漢人發號施令。”
楊堅扶起了為首的羌族將領,隨後開口說道“再返迴部落之前,我還有件事要你們幫忙。”
羌族將領開口道“還請將軍吩咐。”
楊堅叫來了楊林,他讓楊林與楊凡帶領本部兵馬以及這些羌族士兵,向金城郡進發,扮作韓遂撤軍,詐開安定、隴西、漢陽、金城四郡所有城池,平定叛亂。
楊堅又叫來了楊素,讓他帶領楊玄感、新文禮與其本部一萬兵馬,自北地郡向長安北城門進發,待到叛軍攻克長安之際,即刻進城誅殺叛軍。
楊堅則帶領左天成及剩餘本部兵馬一萬人向藍田縣進軍,等待時變。
長安
在王進與李肅的抵抗之下,兩日內,叛軍損兵折將,也未能攻破長安,叛軍僅剩九萬餘眾,但漢軍自身耗損也不小,此刻長安僅剩下不足五千守軍,王允從朝中大臣家中,征得三千家丁,充到守城軍中,勉強支撐。
韓遂軍中此時軍心不穩,多日攻打長安未果,麾下士卒各個厭戰,士氣大跌。
連夜召見成公英,成公英走進軍帳之後,韓遂連忙問道“如今長安久攻不下,營內軍心不穩,再耽擱時日,不但軍糧耗盡,敵軍援軍也會抵達,似此如何是好?”
成公英思索片刻,隨即說道“將軍,在下想到一計,吾等可使用誘敵之計。”
韓遂聞言眉頭一皺,開口問道“軍師還請細細道來。”
成公英緩緩說道“吾等今日可趁夜色,召集眾將士高舉火把,在我軍東側大營搖旗呐喊,鼓噪聲勢,讓敵軍誤以為援軍已到,再讓一位將軍帶領一百鐵騎殺向長安,詐開城門,隨後占領城門舉火為號,到那時我軍一擁而上,長安唾手可得。”
韓遂大笑“哈哈哈哈哈,好,妙計也,速速傳其餘諸將前來議事。”
二更時分,守城士卒正昏昏欲睡,忽然眼前亮起密如雨點般的火點,士卒定睛望去,耳邊傳來陣陣鼓聲、廝殺聲。
過了片刻,有一隊百餘人的騎兵趕來,守城士卒高聲大喝“來者何人!?天色已晚不得靠近城池!否則休怪我等不客氣了!!”
騎兵當中的領頭人站出答道“吾等乃是馬超將軍麾下先鋒!有要事進城求見王允大人!速速打開城門!!”
守城士卒大喝道“可有憑證!?如無憑證我等不能讓爾等進城!!”
那人怒喝一聲“放肆!如今馬超將軍正在敵軍大營裏苦戰!爾等也應該聽到了叛軍營中的混亂!汝豈不知戰機稍縱即逝!耽擱了大事!你擔當的起嗎?!”
聞聽此言,守城士卒命令打開城門,城外的騎兵開始向城內走去,恰逢此時,李肅巡視城防趕到此地,見城門大開連忙詢問士卒“這是怎麽迴事?大戰尚未結束,城門緣何大開?”
士卒迴答道“馬超將軍領兵迴援,派出先頭部隊趕來求見王允大人。”
李肅皺了皺眉“馬超的部隊?爾等可曾驗明正身?或其可曾給爾等看過憑證?”
士卒迴答道“沒有。”
李肅大怒“速速關閉城門!值此大戰之時!豈能不驗明身份就隨意開門!萬一是敵軍假扮!則長安危矣!!”
李肅雖然驚醒了守城士卒,士卒即刻準備關門,但為時已晚,這支騎兵已經衝了進來,為首之人乃是李堪,李堪揮槍擊殺了幾名守城士卒,其他士卒則被李堪身後的騎兵擊殺。
李肅拔出佩劍帶領親兵殺上前去,卻被李堪帶領的騎兵衝散,亂軍之中,李肅被李堪擊落了兵器,隨後被騎兵的馬蹄踩踏而死。
李肅戰死之後,其麾下親兵抵擋了片刻之後,也全部被誅殺殆盡,李堪帶領士卒下馬衝上城牆,結果了城上的守城士卒,隨後高舉火把。
城外的士卒接令之後,快馬返迴大營稟報韓遂,韓遂大喜過望,與剩餘軍閥將領向長安殺去。
長安東城門一破,整個城東地區陷入一片火海,殺入城中的西涼叛軍開始燒殺搶掠。
城中的騷亂,登時引起了王進的警覺,王進此時正在巡視南城門,他看到東城區火光四起,感到大事不妙,他立刻派出士卒打探,得知叛軍進城大驚失色。
王進當機立斷,在剩餘三個城門各留下一千士卒,他則帶領五千士卒向王府趕去。
王允在睡夢中被王進叫醒,得知叛軍進城,王允也是大驚,思索了片刻後,王允派人前去通知王振,叫他好生保護陛下,隨後便召集家仆與王進一同趕往東城區抵擋叛軍。
王振收到了王允的傳信,不由得冷笑一聲,他召集了他暗中招募的遊俠,並派人通知楊彪速速趕往皇宮。
楊彪收到書信後一刻不敢耽擱,召集府內上上下下,家眷與家仆共計兩千餘人,其中還有楊堅等人的家眷,楊彪命令他們向城南集結,隨後便趕往了皇宮。
就這樣,王振與楊彪趕到了皇宮,麵見了劉協,劉協此時正與伏皇後與董貴人在一起,王振等人進宮來,劉協詢問道“王伴伴、楊愛卿,深夜進宮來,可是有何要事?”
王振連忙說道“陛下不好了,叛軍進城了,請陛下速速移駕,老臣護著你殺出長安!!”
劉協、伏皇後、董貴人聞言大驚失色,劉協說道“王伴伴…那便即可出宮吧……”
王振令人準備好了馬車,在王振的攙扶下,劉協、伏皇後、董貴人進了馬車,隨後向城南而去。
途中路過朝中大臣的家中,王振派人將他們叫了出來,大臣們得知叛軍已入城,即刻收拾細軟跟隨皇帝出城。
一行人浩浩蕩蕩向城南而去,就在此時,斜刺裏殺出一彪人馬,為首之人乃是成宜,雖然王允與王進帶兵前去城東阻攔,但叛軍仍有九萬之眾,王允不過區區數千兵馬,所以偶有一部分兵馬穿過城東而向其他方向進發。
成宜此刻帶領數千甲士,看到了這一浩浩蕩蕩的隊伍,忽的發現了一輛八匹馬拉著的馬車,當即知道了那人定是皇帝。
成宜大笑道“哈哈哈哈哈!兄弟們!得來全不費工夫!那八匹馬駕車的定是那小皇帝!拿下他我重重有賞!!”
成宜命令士卒殺了過去,王振連忙指揮遊俠抵擋叛軍,此刻大臣們的隊伍也已大亂。
遊俠們和叛軍交戰在一起,雙方互有勝負,成宜在亂軍之中,擊殺了十幾個遊俠,殺到了八馬車架旁,正要一槍刺出,忽然側方殺出一手持雙槍的小將。
成宜慌亂之中與之交戰,戰無兩合,成宜被槍挑落馬下,小將翻身拔劍割下了他的首級,高舉大喝“叛軍將領已死!識相的放下武器!可免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