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終縣大堂之上
劉辯高居主位,下站的第一位是會稽王劉基,第二位則是冀州牧袁紹,往後排是夏魯奇、顏良、張合等將領。
這次征討烏桓,袁紹及時出兵,夾擊烏桓,可謂居功甚偉,否則劉辯自己麾下的兩萬兵馬,即便能夠擊敗烏桓,損失必定不小。
於是劉辯開口說道“袁愛卿此次大破烏桓有功,朕封你為大將軍,鄴城侯,賜金一千。顏良將軍協助袁愛卿有功,封為振威將軍,賜金五百,袁愛卿麾下將校均官升一級,賜金三百。”
袁紹與顏良站出叩首“多謝陛下天恩!!”
劉辯擺了擺手,讓二人起身,劉辯隨後告訴袁紹,如今冀州剛剛平定戰亂,尚需要袁紹迴去治理,劉辯想讓袁紹讓出上穀郡,返迴冀州。
袁紹思索了一下,上穀郡遠離冀州,屬於並州與幽州的交界,於自己並無多大利益,更何況劉辯封他為大將軍,位比三公,袁紹內心非常歡喜,迴到冀州厲兵秣馬,休養生息,正是袁紹心中所想,於是袁紹答應了下來,帶領麾下文武離開無終縣,返迴了冀州。
袁紹離開大堂後,劉基一臉疑惑“陛下,微臣鬥膽進言,當今胡寇南下襲擾我漢土,隻憑我幽州並州,兩州的實力難以抵抗此次南下的胡寇。據探馬來報,此次南下的四支胡寇兵馬多達二十萬,其中烏桓的五萬兵馬已是甕中捉鱉,不足為慮,可其他胡寇還有十五萬兵馬,我軍在並州北部的兵馬隻有三萬多兵馬,幽州境內的兵馬隻有兩萬,即便加上公孫瓚的兵馬,也才不過七萬之眾,麵對十五萬胡寇的入侵,我們即便能夠取勝,也必定會損失慘重。”
不等劉基說完,劉辯便開口說道“好了伯溫,朕明白你的意思,你且先來看。”
劉辯將劉基帶到了地圖前,劉辯首先指著徐無縣與無終縣地區“如今我們攻下了徐無縣與無終縣,徐無縣扼守住了烏桓退迴草原的要道,隻要死守住徐無縣,進入我大漢疆土的烏桓騎兵便失去了退路,我軍乘勝追擊,這支烏桓騎兵便會全軍覆滅。”
劉基點了點頭,劉辯繼續說道“而我們滅了這支烏桓騎兵後,烏桓肯定不會善罷甘休,定會全力以赴攻打徐無縣,我們隻要派出五千兵馬死守住徐無縣一個月,烏桓定會退兵。我軍剩餘主力部隊,可以向東阻擋女真南下,可一旦我們大退了女真,袁紹忽然反悔,從上穀郡直接斷了我們的退路,那被甕中捉鱉的可就是我軍。”
劉基眉頭微皺,並未開口,劉辯繼續說道“冀州地廣民多,袁紹麾下也不乏智計過人武藝超群之人,一旦他們斷了我們迴並州的退路,我們就無法逃脫,袁紹的二十萬大軍可以隨時將我們殲滅在此,順帶滅了公孫瓚,這也是朕為何要支開袁紹的原因,哪怕此種可能隻有一成幾率會出現,朕也不會冒險行事。”
頓了頓,劉辯繼續說道“而且朕讓袁紹退兵,也是抓住了一個時機,那就是中原大亂,袁術被滅,整個中原地區是陳陌、曹操、趙匡胤三足鼎立,曹操擁有兗州與豫州,陳陌擁有徐州與淮南地區,趙匡胤坐擁青州,朕推斷三者互相攻伐,必有損傷,袁紹一旦迴師鄴城,那麽他的目光就一定聚焦在中原,而不會想到北上,畢竟幽州苦寒,中原土地肥沃,人口稠密,兩相比較,袁紹定不會再打幽並二州的主意。”
雖然劉辯分析的頭頭是道,但劉基還是抓住了一個破綻,劉基說道“陛下,按照您的想法,在殲滅烏桓之後,揮師東進,進駐遼西遼東二郡,如此一來,我軍戰線拉的過長,糧草後勤補給極為困難,稍有不慎,便會被切為數段,被敵軍逐一擊破。”
劉辯聞言登時皺緊了眉頭,劉基繼續說道“如今匈奴與鮮卑已經逼近並州,並州西部的羌胡也是潛在的威脅,雖然我們剿滅了羌胡,但人心未服,一旦他們趁機反攻,那麽並州就會有失守的危險。”
劉辯思索了許久,並州是他的立足之地,一旦並州失守,那麽他苦創多年的基業將毀於一旦,劉辯問道“那皇兄有何良策?”
劉基思索了片刻說道“火速返迴並州,先擊退匈奴與鮮卑,在領兵奪迴幽州為上。”
劉辯看著地圖,苦思許久,一拳砸在了桌案上“即便如此!也不能便宜了那群胡狗!傳令夏魯奇引兵五千隨後追擊烏桓敗兵!務必將這群胡狗全殲於我大漢領土之上!剿滅完這支烏桓鐵騎之後,火速西進,支援並州,待打退匈奴與鮮卑的軍隊之後,在商討下一步戰略。”
夏魯奇站出抱拳說道“末將領命!!”隨後轉身離開了大堂。
劉辯看了看地圖之上的遼西、遼東地區,良久之後,無奈一歎,“這大好河山,就這麽拱手讓與女真,朕心有不甘呐。”
劉基勸解道“陛下不必憂慮,我們如今的兵力還不夠,待我們擊退匈奴與鮮卑,重整旗鼓,一定能夠奪迴失地!複我大漢疆土!!”
劉辯點了點頭“馬上擬旨,幽州牧公孫瓚抗旨不遵,且異族入侵之際抵抗不力,失地陷城,然念在其作戰英勇,朕意,罷去公孫瓚幽州牧之職,貶為遼西太守,即刻趕往遼西赴任。”
頓了頓,劉辯說道“北平侯羅藝,抗胡有功,封為幽州牧,兼撫夷將軍。其子羅成,作戰勇猛,殺胡有功,特封為平虜校尉,隨其父駐守北平,抵抗胡寇入侵。”
劉基明白這是劉辯離間公孫瓚與羅藝二人,並且拉攏羅藝父子二人,劉基當下即刻替劉辯擬旨,隨後派快馬送往公孫瓚與羅藝處,做完這一切後,劉辯與劉基、裴元慶領兵一萬餘人向並州退去。
公孫瓚接到劉辯的聖旨之後果然大怒,同時又對羅藝羅成父子心生不滿,當下沒有通知羅成,自己親自帶領親信數千人,趕往了遼西赴任,途經北平之時,帶走了關靖以及季雍等將領並三千多兵馬。
羅成則是不解公孫瓚的行為,隻得單騎趕往了北平,得知父親被封為幽州牧,羅成這才明白,為什麽公孫瓚會疏遠二人,當下對公孫瓚的好感煙消雲散,什麽威震邊疆的白馬將軍,不過是一個貪圖虛名、嫉賢妒能虛偽的小人罷了。
兩日後,帶領殘兵逃出的石勒等人,來到了徐無縣,當看到漢軍已經占領徐無縣之後,在縣城周邊的交通要道也駐紮了營寨之後石勒急得焦頭爛額“難道真的是天亡我也?”
石虎拖著受傷的左臂,駕馬上前“父親,而今隻有強攻漢軍的營寨了,隻要突破這座營寨,我們就能返迴烏桓,重整旗鼓。”
石勒咬了咬牙,眼下也隻得拚死一戰了,石勒登時調集了所有兵馬,直奔徐無城外的營寨而去。
當初劉鋌與薛安都拿下徐無縣之後,修補城牆,後來得知除了徐無縣外還有一條路能返迴烏桓,劉鋌與薛安都商議,由劉鋌帶領兩千五百兵馬固守徐無縣,薛安都帶領剩餘兩千五百兵馬在城外要道紮營,阻擋烏桓北上。
其實徐無縣的危機並不是石勒的烏桓殘軍,而是烏桓單於蹋頓得知石勒出兵不利,命令石勒的長子石弘引兵四萬南下救援,此刻距離徐無已不足二十裏。
劉鋌與薛安都都知道,麵對十倍於己的敵軍,死守徐無肯定是死路一條,唯一的希望就是遠在幽州的援軍能夠及時趕到。
此時此刻,石勒親自領軍,猛攻城外薛安都的大營,石勒帶領五千烏桓騎兵,丟棄馬匹,扛著前日砍伐的木樁,衝向了薛安都的營寨。
石虎帶領五千烏桓騎兵,圍繞薛安都的大營射出弓箭,壓製薛安都的士卒。剩餘烏桓騎兵則是原地等待,進行下一輪進攻。
薛安都親自登上寨牆,拿著弓弩,射殺衝過來的烏桓士卒,兩軍互射,互有傷亡。
過了大約半個時辰,烏桓士卒扛著木樁衝到了營寨下,開始撞擊寨門,漢軍士卒連忙投下了滾木礌石,烏桓人損失慘重,但仍然沒有撤退,繼續撞擊寨門。
薛安都見狀,命令士卒在寨門後列起拒馬,長槍與盾牌手在拒馬後,弓弩手全部退到長槍與盾牌手後,堵住寨門。
薛安都手持亮銀方天戟,單騎屹立在弓弩手的後方,目光注視著寨門,在他的身後則是剩餘的普通步兵。
很快,沒有了弓弩手的阻礙,石勒輕易地帶領烏桓人馬撞開了薛安都的大寨,隨後帶領人馬殺了進去。
看著烏桓人一衝進來,薛安都下令立刻放箭,首當其衝的烏桓人遭到了迎頭痛擊,折損不下數百人。
待到弓弩全部用盡之後,薛安都握緊手中的亮銀方天戟,高聲大喝“全軍衝殺!戰至最後一人!也要阻止這群胡狗!!”喝罷,薛安都單騎當先,殺入了烏桓軍陣。
薛安都左突右衝,擊殺了數十人,身後的士卒也士氣高漲,將生死置之度外,烏桓人損失慘重。
不過人的意誌對於戰局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會是絕對的,縱容薛安都軍隊士氣高漲,意誌頑強,但畢竟敵我人數相差太過懸殊,很快,薛安都身邊的兵馬隻剩下了三百人左右。
石虎統率著騎兵也攻入了營寨,薛安都的亮銀方天戟與戰袍已經染紅,但仍舊死守,沒有後退。
千鈞一發之際,西南方傳來陣陣巨響,原來是徐無的劉鋌,帶領五百鐵騎與一千步卒前來支援,劉鋌揮動大刀,擊殺了數十個烏桓騎兵,硬生生在烏桓人的軍陣之中撕開了一個口子。
劉鋌的兵馬一往無前,很快也衝進了營寨,遭到夾攻的烏桓人軍心大亂,紛紛逃離,石勒與石虎父子無奈之下,隻得退出薛安都的營寨,前去阻攔潰逃的士卒,隨後趕往一處平原安營紮寨,準備另找良機攻破營寨。
劉辯高居主位,下站的第一位是會稽王劉基,第二位則是冀州牧袁紹,往後排是夏魯奇、顏良、張合等將領。
這次征討烏桓,袁紹及時出兵,夾擊烏桓,可謂居功甚偉,否則劉辯自己麾下的兩萬兵馬,即便能夠擊敗烏桓,損失必定不小。
於是劉辯開口說道“袁愛卿此次大破烏桓有功,朕封你為大將軍,鄴城侯,賜金一千。顏良將軍協助袁愛卿有功,封為振威將軍,賜金五百,袁愛卿麾下將校均官升一級,賜金三百。”
袁紹與顏良站出叩首“多謝陛下天恩!!”
劉辯擺了擺手,讓二人起身,劉辯隨後告訴袁紹,如今冀州剛剛平定戰亂,尚需要袁紹迴去治理,劉辯想讓袁紹讓出上穀郡,返迴冀州。
袁紹思索了一下,上穀郡遠離冀州,屬於並州與幽州的交界,於自己並無多大利益,更何況劉辯封他為大將軍,位比三公,袁紹內心非常歡喜,迴到冀州厲兵秣馬,休養生息,正是袁紹心中所想,於是袁紹答應了下來,帶領麾下文武離開無終縣,返迴了冀州。
袁紹離開大堂後,劉基一臉疑惑“陛下,微臣鬥膽進言,當今胡寇南下襲擾我漢土,隻憑我幽州並州,兩州的實力難以抵抗此次南下的胡寇。據探馬來報,此次南下的四支胡寇兵馬多達二十萬,其中烏桓的五萬兵馬已是甕中捉鱉,不足為慮,可其他胡寇還有十五萬兵馬,我軍在並州北部的兵馬隻有三萬多兵馬,幽州境內的兵馬隻有兩萬,即便加上公孫瓚的兵馬,也才不過七萬之眾,麵對十五萬胡寇的入侵,我們即便能夠取勝,也必定會損失慘重。”
不等劉基說完,劉辯便開口說道“好了伯溫,朕明白你的意思,你且先來看。”
劉辯將劉基帶到了地圖前,劉辯首先指著徐無縣與無終縣地區“如今我們攻下了徐無縣與無終縣,徐無縣扼守住了烏桓退迴草原的要道,隻要死守住徐無縣,進入我大漢疆土的烏桓騎兵便失去了退路,我軍乘勝追擊,這支烏桓騎兵便會全軍覆滅。”
劉基點了點頭,劉辯繼續說道“而我們滅了這支烏桓騎兵後,烏桓肯定不會善罷甘休,定會全力以赴攻打徐無縣,我們隻要派出五千兵馬死守住徐無縣一個月,烏桓定會退兵。我軍剩餘主力部隊,可以向東阻擋女真南下,可一旦我們大退了女真,袁紹忽然反悔,從上穀郡直接斷了我們的退路,那被甕中捉鱉的可就是我軍。”
劉基眉頭微皺,並未開口,劉辯繼續說道“冀州地廣民多,袁紹麾下也不乏智計過人武藝超群之人,一旦他們斷了我們迴並州的退路,我們就無法逃脫,袁紹的二十萬大軍可以隨時將我們殲滅在此,順帶滅了公孫瓚,這也是朕為何要支開袁紹的原因,哪怕此種可能隻有一成幾率會出現,朕也不會冒險行事。”
頓了頓,劉辯繼續說道“而且朕讓袁紹退兵,也是抓住了一個時機,那就是中原大亂,袁術被滅,整個中原地區是陳陌、曹操、趙匡胤三足鼎立,曹操擁有兗州與豫州,陳陌擁有徐州與淮南地區,趙匡胤坐擁青州,朕推斷三者互相攻伐,必有損傷,袁紹一旦迴師鄴城,那麽他的目光就一定聚焦在中原,而不會想到北上,畢竟幽州苦寒,中原土地肥沃,人口稠密,兩相比較,袁紹定不會再打幽並二州的主意。”
雖然劉辯分析的頭頭是道,但劉基還是抓住了一個破綻,劉基說道“陛下,按照您的想法,在殲滅烏桓之後,揮師東進,進駐遼西遼東二郡,如此一來,我軍戰線拉的過長,糧草後勤補給極為困難,稍有不慎,便會被切為數段,被敵軍逐一擊破。”
劉辯聞言登時皺緊了眉頭,劉基繼續說道“如今匈奴與鮮卑已經逼近並州,並州西部的羌胡也是潛在的威脅,雖然我們剿滅了羌胡,但人心未服,一旦他們趁機反攻,那麽並州就會有失守的危險。”
劉辯思索了許久,並州是他的立足之地,一旦並州失守,那麽他苦創多年的基業將毀於一旦,劉辯問道“那皇兄有何良策?”
劉基思索了片刻說道“火速返迴並州,先擊退匈奴與鮮卑,在領兵奪迴幽州為上。”
劉辯看著地圖,苦思許久,一拳砸在了桌案上“即便如此!也不能便宜了那群胡狗!傳令夏魯奇引兵五千隨後追擊烏桓敗兵!務必將這群胡狗全殲於我大漢領土之上!剿滅完這支烏桓鐵騎之後,火速西進,支援並州,待打退匈奴與鮮卑的軍隊之後,在商討下一步戰略。”
夏魯奇站出抱拳說道“末將領命!!”隨後轉身離開了大堂。
劉辯看了看地圖之上的遼西、遼東地區,良久之後,無奈一歎,“這大好河山,就這麽拱手讓與女真,朕心有不甘呐。”
劉基勸解道“陛下不必憂慮,我們如今的兵力還不夠,待我們擊退匈奴與鮮卑,重整旗鼓,一定能夠奪迴失地!複我大漢疆土!!”
劉辯點了點頭“馬上擬旨,幽州牧公孫瓚抗旨不遵,且異族入侵之際抵抗不力,失地陷城,然念在其作戰英勇,朕意,罷去公孫瓚幽州牧之職,貶為遼西太守,即刻趕往遼西赴任。”
頓了頓,劉辯說道“北平侯羅藝,抗胡有功,封為幽州牧,兼撫夷將軍。其子羅成,作戰勇猛,殺胡有功,特封為平虜校尉,隨其父駐守北平,抵抗胡寇入侵。”
劉基明白這是劉辯離間公孫瓚與羅藝二人,並且拉攏羅藝父子二人,劉基當下即刻替劉辯擬旨,隨後派快馬送往公孫瓚與羅藝處,做完這一切後,劉辯與劉基、裴元慶領兵一萬餘人向並州退去。
公孫瓚接到劉辯的聖旨之後果然大怒,同時又對羅藝羅成父子心生不滿,當下沒有通知羅成,自己親自帶領親信數千人,趕往了遼西赴任,途經北平之時,帶走了關靖以及季雍等將領並三千多兵馬。
羅成則是不解公孫瓚的行為,隻得單騎趕往了北平,得知父親被封為幽州牧,羅成這才明白,為什麽公孫瓚會疏遠二人,當下對公孫瓚的好感煙消雲散,什麽威震邊疆的白馬將軍,不過是一個貪圖虛名、嫉賢妒能虛偽的小人罷了。
兩日後,帶領殘兵逃出的石勒等人,來到了徐無縣,當看到漢軍已經占領徐無縣之後,在縣城周邊的交通要道也駐紮了營寨之後石勒急得焦頭爛額“難道真的是天亡我也?”
石虎拖著受傷的左臂,駕馬上前“父親,而今隻有強攻漢軍的營寨了,隻要突破這座營寨,我們就能返迴烏桓,重整旗鼓。”
石勒咬了咬牙,眼下也隻得拚死一戰了,石勒登時調集了所有兵馬,直奔徐無城外的營寨而去。
當初劉鋌與薛安都拿下徐無縣之後,修補城牆,後來得知除了徐無縣外還有一條路能返迴烏桓,劉鋌與薛安都商議,由劉鋌帶領兩千五百兵馬固守徐無縣,薛安都帶領剩餘兩千五百兵馬在城外要道紮營,阻擋烏桓北上。
其實徐無縣的危機並不是石勒的烏桓殘軍,而是烏桓單於蹋頓得知石勒出兵不利,命令石勒的長子石弘引兵四萬南下救援,此刻距離徐無已不足二十裏。
劉鋌與薛安都都知道,麵對十倍於己的敵軍,死守徐無肯定是死路一條,唯一的希望就是遠在幽州的援軍能夠及時趕到。
此時此刻,石勒親自領軍,猛攻城外薛安都的大營,石勒帶領五千烏桓騎兵,丟棄馬匹,扛著前日砍伐的木樁,衝向了薛安都的營寨。
石虎帶領五千烏桓騎兵,圍繞薛安都的大營射出弓箭,壓製薛安都的士卒。剩餘烏桓騎兵則是原地等待,進行下一輪進攻。
薛安都親自登上寨牆,拿著弓弩,射殺衝過來的烏桓士卒,兩軍互射,互有傷亡。
過了大約半個時辰,烏桓士卒扛著木樁衝到了營寨下,開始撞擊寨門,漢軍士卒連忙投下了滾木礌石,烏桓人損失慘重,但仍然沒有撤退,繼續撞擊寨門。
薛安都見狀,命令士卒在寨門後列起拒馬,長槍與盾牌手在拒馬後,弓弩手全部退到長槍與盾牌手後,堵住寨門。
薛安都手持亮銀方天戟,單騎屹立在弓弩手的後方,目光注視著寨門,在他的身後則是剩餘的普通步兵。
很快,沒有了弓弩手的阻礙,石勒輕易地帶領烏桓人馬撞開了薛安都的大寨,隨後帶領人馬殺了進去。
看著烏桓人一衝進來,薛安都下令立刻放箭,首當其衝的烏桓人遭到了迎頭痛擊,折損不下數百人。
待到弓弩全部用盡之後,薛安都握緊手中的亮銀方天戟,高聲大喝“全軍衝殺!戰至最後一人!也要阻止這群胡狗!!”喝罷,薛安都單騎當先,殺入了烏桓軍陣。
薛安都左突右衝,擊殺了數十人,身後的士卒也士氣高漲,將生死置之度外,烏桓人損失慘重。
不過人的意誌對於戰局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會是絕對的,縱容薛安都軍隊士氣高漲,意誌頑強,但畢竟敵我人數相差太過懸殊,很快,薛安都身邊的兵馬隻剩下了三百人左右。
石虎統率著騎兵也攻入了營寨,薛安都的亮銀方天戟與戰袍已經染紅,但仍舊死守,沒有後退。
千鈞一發之際,西南方傳來陣陣巨響,原來是徐無的劉鋌,帶領五百鐵騎與一千步卒前來支援,劉鋌揮動大刀,擊殺了數十個烏桓騎兵,硬生生在烏桓人的軍陣之中撕開了一個口子。
劉鋌的兵馬一往無前,很快也衝進了營寨,遭到夾攻的烏桓人軍心大亂,紛紛逃離,石勒與石虎父子無奈之下,隻得退出薛安都的營寨,前去阻攔潰逃的士卒,隨後趕往一處平原安營紮寨,準備另找良機攻破營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