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


    孫策來勢洶洶,劉繇僅剩秣陵一座城池,麾下兵馬不過數千,此刻大殿之上,許劭,薛禮,張英,陳橫四人都靜靜的看著劉繇。


    劉繇說道“諸位,孫策來勢洶洶,你等認為,該如何退敵?”


    許劭與薛禮說道“大王,孫策軍勢正盛,在下認為,不應主動出擊,而是以守為上。”


    劉繇看了看麾下武將,武將們也全部認同許劭與薛禮的說法,數合殺死樊能,夾死於糜的孫策,使他們感到深深地恐懼。


    劉繇立刻吩咐張英與陳橫二人,領兵固守城池,嚴防孫策來襲。


    此刻朱治與孫立已經攻破了涇縣,孫立獨自領兵一千前來相助孫策攻打秣陵。


    孫策來到秣陵城下後,留下朱升以及五百士卒駐守大營,孫策帶領剩餘人馬來到了秣陵城下,孫策二話不說,喝令士卒攻城。


    孫策一聲令下,士卒推著攻城錐,扛著雲梯衝向了秣陵城,早有準備的張英與陳橫,立刻領兵抵抗。


    戰鬥持續了一個半時辰,孫策軍折損了千餘人馬,孫策見狀親自領兵攻城,埋伏在女牆下的薛禮,一箭射出,正中孫策的右腿,孫策頓時跌落馬下,周泰與蔣欽連忙領兵將孫策扶起帶走,孫安斷後,斬殺十人後跳下圍牆,領兵撤退。


    迴營之後,醫官將孫策腿上的箭矢拔掉,箭頭並沒有毒,醫官為孫策的傷口做了處理之後,退出了營帳。


    孫策活動了一下大腿“無妨,明日繼續調集全軍攻城,傳令孫立,命他領兵於明日攻打秣陵東城門!”


    朱升連忙攔住了孫策,“伯符且慢,我有一計,可令秣陵城內的守軍傾巢而出。”


    孫策一愣,連忙問計,朱升命令士卒皆穿縞素,放出消息,說孫策已死,全軍收拾行囊,退兵休戰。


    翌日,劉繇等人得知孫策身死,大喜過望,城內文武紛紛請戰夜襲,唯有許劭一人提出質疑,但是劉繇不予理會,留下許劭領兵一千守城,自己親率張英與陳橫並五千士卒夜襲孫策大營,薛禮領兵兩千夜襲孫立大營。


    很快,夜半三更時分,劉繇領兵殺進了孫策大營,張英與陳橫四下搜索,劉繇守在大營外。


    張英與陳橫搜索半天,發現這是個空營,暗叫不妙,正在琢磨之際,營外傳來陣陣喊殺聲,蔣欽與孫安分兩邊營門殺入。


    張英與陳橫四散突圍,張英在亂軍之中與蔣欽交戰,蔣欽手刃十幾個士卒後,發現了逃竄的張英,蔣欽放下手中的大刀,拿出弓箭,瞄準了逃跑的張英,一箭射出,正中張英的後心,張英頓時跌落馬下,蔣欽趕上前去,翻身砍下了首級。


    陳橫領兵突圍,殺至營門口後,迎麵撞上了孫安,陳橫握緊手中的長槍,向孫安刺出,孫安冷哼一聲,揮動雙劍,一劍斬斷了陳橫手中的長槍掉落,隨後再度揮出一劍,一劍封喉,陳橫的頭顱頓時掉落在地上。


    孫安帶領士卒擊殺了十幾人後,陳橫麾下的士卒頓時丟棄兵器,跪地受縛。


    劉繇在營外聽著裏麵的動靜,暗自竊喜,幻想著擊敗孫策後,奪迴失地,卻不料周圍傳來喊殺聲,孫策士卒頓時將之團團包圍,劉繇大驚失色,對麵軍陣中緩緩走出三騎,領頭之人正是孫策,旁邊的二人便是朱升與周泰。


    劉繇遙指孫策,大喝道“孫策!你沒死!你居然詐死謀我!!”


    孫策冷哼一聲“古有雲,兵不厭詐,你自己技不如人,怪不得今日落此下場!!”隨後喝令周泰領兵殺傷前去。


    劉繇指揮士卒拚力抵抗,怎奈寡不敵眾,周泰領兵輕易地衝破了劉繇軍的防線,周泰在擊殺十幾個士卒後,揮動手中的霸江大刀,一刀削下了劉繇的首級。


    可憐不久前改變命運,被封為秣陵王的劉繇,如今竟慘死在周泰的刀下。


    劉繇死後,孫策喝令士卒打掃戰場,同時派孫安與蔣欽,領兵突襲秣陵城。


    孫立大營


    薛禮領兵闖入了孫立的大營,薛禮一路衝到了中軍大帳,搜查之下發現是座空營,薛禮大驚“不好!中計了!快撤!!”


    薛禮話音剛落,周圍忽然射出了密如雨點般的箭矢,薛禮的士卒登時便有數十人被羽箭射死,薛禮連忙領兵向營門外殺出。


    孫立這時領兵殺出,揮動手中的長槍,大喝一聲“孫某在此等候你多時了!!!”


    孫立領兵衝散了薛禮的軍陣,孫立揮槍刺死了幾個士卒後,一槍刺穿了薛禮的胸膛,將他挑落馬下。


    主將已死,士卒無心戀戰,紛紛丟棄兵器投降,孫立收編了薛禮麾下的士卒後,領兵退往了孫策處,前去匯合。


    此時蔣欽與孫安扮作敗兵退迴了秣陵,秣陵的守軍不疑有他,立刻打開了城門,孫安與蔣欽頓時暴起,登時擊殺了開門的士卒,殺入了秣陵城。


    有士卒前去向許劭報信,許劭得知後,頓時感到五雷轟頂“孫策殺進來了,就證明主公失敗了,主公定然已經遭到了殺身之禍,傳令士卒,撤出戰鬥,願意投降的,就投降吧,不願意投降的,趕快離開秣陵,去別處落腳。”


    士卒說道“許先生,那你呢?”


    許劭自嘲一聲“許某為官多年,早已厭倦,主公如今已去,我也不必在此留念,隻想去遊曆天下,安享晚年,隻此心願。”


    說罷,許劭遣散了太守府內的所有士卒,自己單騎出北門,隨後便不知去向,此後便再無人知曉他的下落。


    孫策奪取了秣陵,成功在江東占據腳跟,隨後休整兩日,起兵南下,連取吳會兩郡,吳郡太守嚴白虎以及其弟嚴輿被孫策斬殺。


    會稽郡太守王朗倉皇奔逃,逃迴了中原,同時周瑜領兵一路過關斬將,成功奪取了豫章郡,此時孫策實力大漲,兵馬不下五萬,招攬了江東名士虞翻,顧雍,武將董襲,淩操等,青州將領是儀與孫邵二人也前來相投,一時間孫策名動天下,隨後孫策又起兵南下,攻破甌越與揚越,成功奪取江東之地,劉辯與劉協先後封其為揚州刺史,兼領平南將軍。


    就在孫策名聲大噪之時,淮南袁術搞起了大動作,當初孫策進獻傳國玉璽之時,袁術便有了稱帝的打算,過了這許多時間,袁術即刻通知麾下文武,宣告了稱帝之心。


    袁術麾下的武將們當然全力支持,袁術麾下有部分謀士持反對意見,大部分不做表示,袁術斬殺了幾人示眾後,終於無一人反對。


    次日,袁術昭告天下,於壽春登級,立國號為成,年號仲家,史稱仲家皇帝。就這樣,前世於公元197年稱帝的袁術,在這一世提前登基。


    袁術登基稱帝,震驚天下,劉辯與陳陌雖然早已知道袁術會稱帝,但也沒想到會如此突然。


    劉辯與劉協二人之間的冷戰尚未結束,袁術酣然稱帝,赫然是將二帝的目光吸引了過去,其餘諸侯,諸如曹操,袁紹,公孫瓚之流,都對袁術的行為嗤之以鼻。


    劉辯在袁術昭告天下的次日,也詔令天下,宣稱袁術為逆賊,號召天下諸侯共同絞殺。


    劉協也在王猛的勸諫之下,也在次日詔令天下,令天下諸侯奉旨討賊。


    但是很對諸侯對於這兩個皇帝的詔令陽奉陰違,紛紛稱病推脫,諸如袁紹與公孫瓚兩人劍拔弩張,不會在這個節骨眼上消耗兵力,趙匡胤則是要休養生息,宋江之亂留下的隱患尚未解除,暫且不能對袁術用兵,其餘諸侯則是坐山觀虎鬥。唯有曹操,陳陌,劉備,孫策決定奉旨剿賊。


    袁術見到劉辯與劉協紛紛昭告天下來與他作對,袁術也再度詔令天下,尋找支持他的諸侯,隻可惜,天下諸侯當中,唯有荊南的洪秀全決定支持袁術,袁術當即冊封他為大司馬,領兵兩萬奪取荊州。


    劉備立刻調集三萬大軍,拜韓擒虎為主帥,高昂,伍雲召,黃忠,魏延,伍尚誌等為副將,房玄齡為軍師,南下抵抗洪秀全的兵馬。


    江東孫策與洪秀全有殺父之仇,決定隻在廬江一帶留有兩萬兵馬防備袁術南下,而他自己親率程普,黃蓋,陸文龍,孫安,董襲,淩操等將領,領兵兩萬,向長沙進發。


    兗州曹操則是親率夏侯惇,單雄信,典韋,許褚,李典,樂進,戲誌才等將領,起兵兩萬,南下進攻許昌。


    徐州陳陌接旨後,思索了一下,決定派出臧霸軍團南下進攻袁術,同時從其他軍團抽調一部分兵馬,給臧霸軍團湊足了兩萬大軍,前去與袁術交戰。並且命令關羽軍團接替臧霸軍團,駐守徐州的西部防線。


    此次袁術稱帝,惹得天下再度陷入戰亂之中,袁術當即從淮南各郡縣抽調壯丁,將軍力擴充至二十萬,派出大將劉勳,陳紀,李豐領兵五萬前往許昌,派大將紀靈,橋蕤,梁剛,領兵五萬前往蕭縣抵抗陳陌。


    此一戰,牽動軍馬多達二十萬,乃是繼黃巾之亂後,調動兵馬作戰最多的一次,聲勢浩大,而這,也隻是群雄割據的開始,也是諸侯爭霸的關鍵一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末亂入爭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恨水自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恨水自清並收藏漢末亂入爭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