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璜趕於馬超等人之前到達了安定,安定的守將崔勇將城門打開,迎接董璜進城。
翌日,馬超與閻行一幹人馬便到達了城下,馬超揮動手中長約一丈二,在陽光下散發著金光的龍騎槍,催動胯下的裏飛沙,一騎殺出“城上的賊軍!我乃西涼刺史馬騰長子馬超!誰敢與我出來一戰!!”
眼見城下一個一十五六歲的少年前來叫陣,城內眾人大怒不已,崔勇下了城牆,提槍上馬,殺出城來“黃口小兒!吃我一槍!!”
“馬超開啟突襲屬性,統率騎兵與人鬥將之時,武力+3,衝陣之時,武力+5,統率+5。馬超基礎武力94,龍騎槍+1,裏飛沙+1,當前武力上升至99。”
“馬超開啟金槍屬性,與使用槍,戟,矛之人鬥將之時,對方基礎武力不足90的,武力+3,基礎武力90—100時,武力+4,基礎武力超過100時,武力+5,馬超當前武力上升至102。”
馬超揮動手中的龍騎槍,催動胯下裏飛沙,也殺了過來,二馬相交,戰不一合,崔勇便被馬超一槍挑落馬下,拔劍砍下了首級,迴歸本陣,隨後又來叫陣“怎麽?爾等叛軍,盡是些匹夫鼠輩嗎?”
董璜等人麵紅耳赤,手底下的大將,竟然被一個不到弱冠之年的少年一槍挑死,傳出去可是丟大人了,董璜當即下令,閉門不戰。
馬超叫陣了一個時辰,無人出戰,馬超一聲令下,龐德便喝令士卒攻城,接連攻打兩個時辰,雖然攻上了城牆,但都被打下去了。
馬超折損了兩千兵馬,知道今日無法破城,便領兵後退十裏紮寨。今日閻行雖然與馬超一道而來,但卻並未出手,折損的都是馬超麾下的士卒,所以馬超心有不滿。
與此同時,王猛已經從弘農趕到了朱儁與徐榮的營寨,王猛向朱儁詢問戰況,朱儁將這幾日的戰況一並報給了王猛。
王猛輕撫胡須,正在思索對策,忽然有一士卒闖了進來,送上了安定傳來的軍報。
王猛看後,思索了一下,很快就寫了一封書信,派快馬送往馬超的大營,同時命令營中兵馬,準備三日的幹糧。
夜半時分,又有一個士卒走了進來,稟報王猛,皇甫嵩已經攻破牛輔一路,帶領雄闊海支援此地戰場,現已經抵達了渝麋南部二十裏左右。
王猛大喜過望“真是錦上添花啊!皇甫將軍來的太及時了!!”
王猛派出快馬,告知皇甫嵩所部,令其繞過渝麋,趕往渝麋西部十五裏的地方紮營,那裏是一片樹林,方便隱藏行蹤。
做足一切準備之後,王猛帶領王鎮惡與徐榮,領兵八千,暗中前往安定方向而去,留下朱儁與五千兵馬,迷惑伍習。
兩日後
馬超,龐德,閻行接到書信後,幹勁大漲,王猛命令他們撤離安定,佯作與王猛夾擊伍習所部,隻待董璜與楊定出城追擊,便迅速調轉行軍,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說幹就幹,馬超等人連忙收拾營寨,以閻行為前部,龐德為後軍,向東南方向而去。
董璜得知馬超忽然退兵,內心非常疑惑,不由得問楊定“楊將軍,你說馬超忽然退軍會有什麽動作?”
楊定思索了一下,說道“不似知難而退,不然他們定然會是向西北退去,現在居然向東南方向而去,必定不是敗退,而是前去與王猛合兵。”
董璜說道“可是與王猛合軍又有什麽意義?即便是想合兵攻打安定,也不必撤軍啊,這豈不是多此一舉?”
楊定說道“將軍,他們會不會是去夾擊伍習了?眼下向東南方向運作,也就隻有夾擊伍習是唯一的可能!!”
董璜與楊定當即率領一萬鐵騎出城,隻留下了不到三千守軍把守安定,隻為從後方重創馬超軍隊。
追趕了不到半個時辰,楊定率領前軍正在全速追趕,隻見馬超的部隊出現在了眼前。
楊定揮動手中的長槍,大喝一聲“賊軍休走!!吃我一槍!!”
斷後的龐德聞聲大喜,連忙調轉馬頭,揮動手中的截頭大刀,大喝一聲“龐某在此等候多時了!!”
龐德帶領後軍共計三千鐵騎殺了過去,龐德身先士卒,斬殺了不下數十人,龐德身後的士卒士氣大振,楊定被殺的節節敗退,楊定槍挑了兩人後,迎麵對上了龐德。
龐德揮刀殺來,二人交戰不過一個迴合,楊定便被龐德斬於馬下,梟首示眾。
楊定麾下的士卒頓時潰逃,龐德揮軍掩殺,馬超與閻行也領兵殺來,楊定的五千殘軍頓時七零八落。
董璜這裏衝過零零散散的潰軍,內心忽然一驚:不好,中計了。
董璜連忙領軍返迴安定,行至半路,右側忽然射出了大量羽箭,董璜的兵馬猝不及防,登時便有數百人死於箭下。
董璜拚力挽迴軍心,但仍舊是做無用功,隻見右側兩杆王字大旗一杆徐字大旗殺來,原來是王猛,王鎮惡,徐榮的兵馬他們趁夜避開了伍習的兵馬,利用兩日的時間來到了安定附近,正趕上在此伏擊董璜。
董璜的軍隊被殺的七零八落,董璜隻帶領兩千親兵殺出,卻又撞見了馬超的兵馬,馬超大喝一聲“拋槍!!!”
馬超身後的槍騎兵紛紛拋出手中的標槍,滿天如雨般的標槍襲來,董璜等人大驚失色,標槍依據戰馬的衝力,以及個人的臂力根據慣性拋出,威力遠遠高出弓弩,董璜前軍頓時被刺個對穿,並且勢頭不減,連串兩人之後才堪堪停下。
兩輪槍雨過後,董璜以及手下親兵全部陣亡,董璜身中三槍,被深深地刺入地上,死法慘不忍睹。
馬超喝令士卒簡單打掃了戰場,便領兵前往安定,趕到安定城下之時,王猛已經奪下了安定城。
馬超等人進城之後,前來拜見王猛,王猛將其一一扶起,口頭獎賞一番,便留下王鎮惡領兵三千固守安定。
王猛則是寫了兩封書信,送到了皇甫嵩與朱儁的營寨,而王猛自己則是帶領馬超,龐德,閻行三人以及他們麾下士卒趕往了長安,麵見天子。
皇甫嵩與朱儁當夜便接到了王猛的書信,連夜按照信上的指示,做剿滅西涼叛賊的最後準備。
翌日
伍習得知了安定失守,連忙棄了營寨,準備向南越過秦嶺,投奔張魯而去。
剛剛走出不過半柱香的時間,後方忽然大亂,伍習一驚,後方士卒來報,朱儁領兵突襲了後方,折損了千餘人馬。
伍習連忙喝令五百兵馬前去支援,隨後獨自帶領兩千鐵騎率先逃走,但走了不到五裏,前方再度殺出一彪人馬,正是皇甫嵩與雄闊海的兵馬。
伍習見到雄闊海頓時嚇得魂飛魄散,連忙舍棄士卒逃竄,皇甫嵩與雄闊海的部隊殺散了伍習的親兵。
雄闊海揮動手中的六棱熟銅棍,催動胯下追風馬,竟直追奔伍習而去。
“雄闊海開啟神力屬性,武力+4,雄闊海基礎武力101,六棱熟銅棍+1,追風馬+1,當前武力上升至107。”
雄闊海憑借胯下追風馬,不費吹灰之力便追上了伍習,一棍擊碎了他的頭骨,登時落馬。
身後的叛軍也在皇甫嵩與朱儁的絞殺下,全軍覆沒,至此,董卓的殘餘勢力,被徹底剿滅,董卓的勢力徹底消失在了天下爭霸的環節之中。
遠在宛城的張繡,早就在董卓被殺之時,便在賈詡的勸說下獨立出去,成為了一方諸侯,並不算在董卓的勢力範圍之內。
長安
王猛,皇甫嵩,朱儁,帶著馬超,龐德,閻行幾人站在朝堂之上,向劉協匯報戰況。
劉協大喜過望,當即封王猛為侍郎,升北海候,賞金五百,皇甫嵩升任安定侯,賞金三百,朱儁升任南安侯,賞金三百,馬超封為偏將軍,兼領臧姑侯,賞金兩百,龐德與閻行為禆將軍,馬騰為伏波將軍,兼領武威侯,韓遂為詡軍中郎將,仍任西涼侯……………
劉協大封馬騰與韓遂麾下部將,每個人皆有封賞,同時昭告天下,改元初平。王猛此時站出說道“陛下!如今董卓已被剿滅!眼下是奪迴大漢江山之時!所以下一步便是與偽帝劉辯交鋒!繼而剿滅各路諸侯!還我漢室天下!!”
劉協點了點頭“愛卿所言甚是!!”
王猛說道“首先陛下要先擬下詔書!宣稱劉辯為偽帝!號召諸侯群起而攻之!同時封劉姓諸侯為郡王!其餘諸侯盡皆加官進爵!拉攏人心!將天下大義放到我們這邊才是!!”
劉協聽從了王猛的建議,宣稱劉辯為叛逆,封劉焉為漢中王,劉虞為廣陽王,劉表為襄陽王,劉備為江陵王,劉繇為秣陵王,袁紹為冀州牧,曹操為兗州牧,陳陌為徐州牧,袁術為豫州牧,趙匡胤為青州牧,公孫瓚為幽州刺史……………
劉協大封諸侯,搞得天下諸侯各懷鬼胎,明爭暗鬥之事更盛,劉辯也以牙還牙,改元建安,宣稱劉協為偽帝,同時也大封諸侯,與劉協所封,大致相同。
至此,兩帝之爭一觸即發,雙方都在養精蓄銳,誰都沒有率先發動戰爭,而是處於冷戰之際,也正是因為兩帝之爭,大漢之地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靜。
但是誰都沒有想到,有一個人,會在一年之後,打破了這一局麵……………
翌日,馬超與閻行一幹人馬便到達了城下,馬超揮動手中長約一丈二,在陽光下散發著金光的龍騎槍,催動胯下的裏飛沙,一騎殺出“城上的賊軍!我乃西涼刺史馬騰長子馬超!誰敢與我出來一戰!!”
眼見城下一個一十五六歲的少年前來叫陣,城內眾人大怒不已,崔勇下了城牆,提槍上馬,殺出城來“黃口小兒!吃我一槍!!”
“馬超開啟突襲屬性,統率騎兵與人鬥將之時,武力+3,衝陣之時,武力+5,統率+5。馬超基礎武力94,龍騎槍+1,裏飛沙+1,當前武力上升至99。”
“馬超開啟金槍屬性,與使用槍,戟,矛之人鬥將之時,對方基礎武力不足90的,武力+3,基礎武力90—100時,武力+4,基礎武力超過100時,武力+5,馬超當前武力上升至102。”
馬超揮動手中的龍騎槍,催動胯下裏飛沙,也殺了過來,二馬相交,戰不一合,崔勇便被馬超一槍挑落馬下,拔劍砍下了首級,迴歸本陣,隨後又來叫陣“怎麽?爾等叛軍,盡是些匹夫鼠輩嗎?”
董璜等人麵紅耳赤,手底下的大將,竟然被一個不到弱冠之年的少年一槍挑死,傳出去可是丟大人了,董璜當即下令,閉門不戰。
馬超叫陣了一個時辰,無人出戰,馬超一聲令下,龐德便喝令士卒攻城,接連攻打兩個時辰,雖然攻上了城牆,但都被打下去了。
馬超折損了兩千兵馬,知道今日無法破城,便領兵後退十裏紮寨。今日閻行雖然與馬超一道而來,但卻並未出手,折損的都是馬超麾下的士卒,所以馬超心有不滿。
與此同時,王猛已經從弘農趕到了朱儁與徐榮的營寨,王猛向朱儁詢問戰況,朱儁將這幾日的戰況一並報給了王猛。
王猛輕撫胡須,正在思索對策,忽然有一士卒闖了進來,送上了安定傳來的軍報。
王猛看後,思索了一下,很快就寫了一封書信,派快馬送往馬超的大營,同時命令營中兵馬,準備三日的幹糧。
夜半時分,又有一個士卒走了進來,稟報王猛,皇甫嵩已經攻破牛輔一路,帶領雄闊海支援此地戰場,現已經抵達了渝麋南部二十裏左右。
王猛大喜過望“真是錦上添花啊!皇甫將軍來的太及時了!!”
王猛派出快馬,告知皇甫嵩所部,令其繞過渝麋,趕往渝麋西部十五裏的地方紮營,那裏是一片樹林,方便隱藏行蹤。
做足一切準備之後,王猛帶領王鎮惡與徐榮,領兵八千,暗中前往安定方向而去,留下朱儁與五千兵馬,迷惑伍習。
兩日後
馬超,龐德,閻行接到書信後,幹勁大漲,王猛命令他們撤離安定,佯作與王猛夾擊伍習所部,隻待董璜與楊定出城追擊,便迅速調轉行軍,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說幹就幹,馬超等人連忙收拾營寨,以閻行為前部,龐德為後軍,向東南方向而去。
董璜得知馬超忽然退兵,內心非常疑惑,不由得問楊定“楊將軍,你說馬超忽然退軍會有什麽動作?”
楊定思索了一下,說道“不似知難而退,不然他們定然會是向西北退去,現在居然向東南方向而去,必定不是敗退,而是前去與王猛合兵。”
董璜說道“可是與王猛合軍又有什麽意義?即便是想合兵攻打安定,也不必撤軍啊,這豈不是多此一舉?”
楊定說道“將軍,他們會不會是去夾擊伍習了?眼下向東南方向運作,也就隻有夾擊伍習是唯一的可能!!”
董璜與楊定當即率領一萬鐵騎出城,隻留下了不到三千守軍把守安定,隻為從後方重創馬超軍隊。
追趕了不到半個時辰,楊定率領前軍正在全速追趕,隻見馬超的部隊出現在了眼前。
楊定揮動手中的長槍,大喝一聲“賊軍休走!!吃我一槍!!”
斷後的龐德聞聲大喜,連忙調轉馬頭,揮動手中的截頭大刀,大喝一聲“龐某在此等候多時了!!”
龐德帶領後軍共計三千鐵騎殺了過去,龐德身先士卒,斬殺了不下數十人,龐德身後的士卒士氣大振,楊定被殺的節節敗退,楊定槍挑了兩人後,迎麵對上了龐德。
龐德揮刀殺來,二人交戰不過一個迴合,楊定便被龐德斬於馬下,梟首示眾。
楊定麾下的士卒頓時潰逃,龐德揮軍掩殺,馬超與閻行也領兵殺來,楊定的五千殘軍頓時七零八落。
董璜這裏衝過零零散散的潰軍,內心忽然一驚:不好,中計了。
董璜連忙領軍返迴安定,行至半路,右側忽然射出了大量羽箭,董璜的兵馬猝不及防,登時便有數百人死於箭下。
董璜拚力挽迴軍心,但仍舊是做無用功,隻見右側兩杆王字大旗一杆徐字大旗殺來,原來是王猛,王鎮惡,徐榮的兵馬他們趁夜避開了伍習的兵馬,利用兩日的時間來到了安定附近,正趕上在此伏擊董璜。
董璜的軍隊被殺的七零八落,董璜隻帶領兩千親兵殺出,卻又撞見了馬超的兵馬,馬超大喝一聲“拋槍!!!”
馬超身後的槍騎兵紛紛拋出手中的標槍,滿天如雨般的標槍襲來,董璜等人大驚失色,標槍依據戰馬的衝力,以及個人的臂力根據慣性拋出,威力遠遠高出弓弩,董璜前軍頓時被刺個對穿,並且勢頭不減,連串兩人之後才堪堪停下。
兩輪槍雨過後,董璜以及手下親兵全部陣亡,董璜身中三槍,被深深地刺入地上,死法慘不忍睹。
馬超喝令士卒簡單打掃了戰場,便領兵前往安定,趕到安定城下之時,王猛已經奪下了安定城。
馬超等人進城之後,前來拜見王猛,王猛將其一一扶起,口頭獎賞一番,便留下王鎮惡領兵三千固守安定。
王猛則是寫了兩封書信,送到了皇甫嵩與朱儁的營寨,而王猛自己則是帶領馬超,龐德,閻行三人以及他們麾下士卒趕往了長安,麵見天子。
皇甫嵩與朱儁當夜便接到了王猛的書信,連夜按照信上的指示,做剿滅西涼叛賊的最後準備。
翌日
伍習得知了安定失守,連忙棄了營寨,準備向南越過秦嶺,投奔張魯而去。
剛剛走出不過半柱香的時間,後方忽然大亂,伍習一驚,後方士卒來報,朱儁領兵突襲了後方,折損了千餘人馬。
伍習連忙喝令五百兵馬前去支援,隨後獨自帶領兩千鐵騎率先逃走,但走了不到五裏,前方再度殺出一彪人馬,正是皇甫嵩與雄闊海的兵馬。
伍習見到雄闊海頓時嚇得魂飛魄散,連忙舍棄士卒逃竄,皇甫嵩與雄闊海的部隊殺散了伍習的親兵。
雄闊海揮動手中的六棱熟銅棍,催動胯下追風馬,竟直追奔伍習而去。
“雄闊海開啟神力屬性,武力+4,雄闊海基礎武力101,六棱熟銅棍+1,追風馬+1,當前武力上升至107。”
雄闊海憑借胯下追風馬,不費吹灰之力便追上了伍習,一棍擊碎了他的頭骨,登時落馬。
身後的叛軍也在皇甫嵩與朱儁的絞殺下,全軍覆沒,至此,董卓的殘餘勢力,被徹底剿滅,董卓的勢力徹底消失在了天下爭霸的環節之中。
遠在宛城的張繡,早就在董卓被殺之時,便在賈詡的勸說下獨立出去,成為了一方諸侯,並不算在董卓的勢力範圍之內。
長安
王猛,皇甫嵩,朱儁,帶著馬超,龐德,閻行幾人站在朝堂之上,向劉協匯報戰況。
劉協大喜過望,當即封王猛為侍郎,升北海候,賞金五百,皇甫嵩升任安定侯,賞金三百,朱儁升任南安侯,賞金三百,馬超封為偏將軍,兼領臧姑侯,賞金兩百,龐德與閻行為禆將軍,馬騰為伏波將軍,兼領武威侯,韓遂為詡軍中郎將,仍任西涼侯……………
劉協大封馬騰與韓遂麾下部將,每個人皆有封賞,同時昭告天下,改元初平。王猛此時站出說道“陛下!如今董卓已被剿滅!眼下是奪迴大漢江山之時!所以下一步便是與偽帝劉辯交鋒!繼而剿滅各路諸侯!還我漢室天下!!”
劉協點了點頭“愛卿所言甚是!!”
王猛說道“首先陛下要先擬下詔書!宣稱劉辯為偽帝!號召諸侯群起而攻之!同時封劉姓諸侯為郡王!其餘諸侯盡皆加官進爵!拉攏人心!將天下大義放到我們這邊才是!!”
劉協聽從了王猛的建議,宣稱劉辯為叛逆,封劉焉為漢中王,劉虞為廣陽王,劉表為襄陽王,劉備為江陵王,劉繇為秣陵王,袁紹為冀州牧,曹操為兗州牧,陳陌為徐州牧,袁術為豫州牧,趙匡胤為青州牧,公孫瓚為幽州刺史……………
劉協大封諸侯,搞得天下諸侯各懷鬼胎,明爭暗鬥之事更盛,劉辯也以牙還牙,改元建安,宣稱劉協為偽帝,同時也大封諸侯,與劉協所封,大致相同。
至此,兩帝之爭一觸即發,雙方都在養精蓄銳,誰都沒有率先發動戰爭,而是處於冷戰之際,也正是因為兩帝之爭,大漢之地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平靜。
但是誰都沒有想到,有一個人,會在一年之後,打破了這一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