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大營
兀顏光一臉狼狽的走了進來,過了片刻,一個匈奴士卒跑了進來“大當戶!我族殘兵陸續返營!尚有一萬四千多猛士!!”
兀顏光很是鬱悶,攻打一個兵不過數千的小縣,竟然折損過半兵馬,還不知道首領來了之後會怎麽處置於他呢。
一個匈奴騎兵跑了進來“大當戶!這是首領的指示!!”說著,地上了一個羊皮卷。
兀顏光打開來看,竟笑了出來,一旁的侍從疑惑道“大當戶?首領有何指示啊?”
兀顏光說道“不!並不是什麽指示,而是首領得知,鮮卑內亂,慕容皝成為了鮮卑的新單於,並且派出十萬鮮卑人馬,以慕容垂,慕容恪為將,直奔雁門關而去。沿途擊敗了我們左賢王的部落!左賢王兵敗失地!逃到了王庭暫避!首領意識到!這是一個上位的好時機!要我留下一支疑兵,暗中與他匯合。”
侍從疑惑道“這是為何?”
兀顏光緩緩說道“我們蒙古一部,實力強盛,一直被單於視為眼中之釘,而其下部的左右賢王,對我們也虎視眈眈!即便是封地離此較遠右賢王,也要派人前來劫掠,就是不想我們這一部落壯大,因此我們在他們三麵之中,隻得忍氣吞聲,但現如今鮮卑的崛起了就不同了。”
兀顏光放下了書信,坐下繼續說道“王庭,左賢王,右賢王三股勢力!一直是左賢王勢力稍大!我部縱有十萬猛士,在這三方合擊之下,也難以生存。如今左賢王勢力削弱,前去王庭投奔!正好是我們的戰機!右賢王的屬地較遠,因此不足為慮,可現在王庭隻有七萬騎兵,左賢王剛經曆大敗,定然也是士氣不振,如若我部潛迴王庭,出其不意,斬殺單於與左賢王,推舉鐵木真首領為單於,再揮師滅了右賢王,那我蒙古部落豈不是發揚光大了麽。”
侍從恍然大悟,又有些擔心的說道“可是大當戶!如若您率部返迴,那此地留下何人把守啊?”
兀顏光笑道“不必擔心!首領已經派出四公子拖雷,博爾忽,博爾術三人帶領兩萬大軍前來,想來明日便可抵達!我等今夜帶走兩千騎兵!返迴王庭!助首領成大事!!”
侍從連忙說道“明白!!”
陰館
劉辯正在觀摩地圖,他知道鐵木真的大軍還未到,僅憑兀顏光區區一萬多兵馬,斷斷攻不下一個有著四萬多士兵把守的城池。
所以劉辯的目光放在了朔方,五原,上郡,雲中四郡,其中上郡,五原郡,朔方郡都在羌胡人的手裏,這些異族沒有能掙善戰的猛士,所以收複的希望比較大,一旦收複了這幾處失地,便可以夾擊雲中郡,之後便可一舉拿下定襄郡以及雁門郡被攻占的那部分失地。
這個念頭一打出,劉辯連忙召集來了各路將領,令劉基與孫猛,魏越,魏續四人帶領一萬士卒固守陰館,必要時可向雁門請求援軍。
其餘之人兵分三路,劉辯與成廉宋憲為一路,領兵一萬,攻打朔方郡。呂布與張遼帶領一萬人馬,攻打五原郡。冉閔與郝萌侯成帶領一萬人馬攻打上郡。
劉辯又寫了兩道聖旨,命人連夜交給西河太守崔鈞,上黨太守張揚。令其二人帶領兵馬,分別協助劉辯攻打朔方郡,冉閔攻打上郡。
不到半個時辰,三支人馬便秘密潛出城去,攻打各自的目標而去。
西河太守崔鈞得到聖旨後,連忙調遣兩萬兵馬,北上朔方與劉辯合軍。上黨太守張揚留下部將楊醜,眭固把守上黨,而他與穆順率領兩萬人馬前往上郡與冉閔合軍。
並州軍所到之處勢如破竹,首先是呂布所部,呂布本就是九原人,憑借著九原虓虎的名號,五原郡的百姓紛紛起義,內外夾擊,不到半日,便收複了五原郡,呂布便招兵買馬,等候劉辯下一步的聖旨。
劉辯與崔鈞很快便合軍一處,在行軍的途中,劉辯總覺得崔鈞這個名字有點耳熟,便利用鳳靈玉探查了一番“崔州平:統率76,武力63,智力96,政治92。現已到達巔峰五維。”
劉辯暗暗吃了一驚,原來此人就是日後諸葛亮的摯友之一,博陵崔州平,還記得崔州平是因為討董之戰牽連了其父,而後掛官而去,雲遊四方,最終在荊州落下了腳跟。
劉辯暗暗想到,既然你來了,朕絕對不會再讓你輕易離開。
有了崔州平的出謀劃策,劉辯此行也是極為順利,先是借道南匈奴的地盤,直搗大城,不費吹灰之力,便成功奪下了這座縣城。
進而奪取了廣牧,朔方,沃野,臨戎,三封五縣,將羌胡徹底驅逐出了朔方郡,收複了整個朔方郡。
劉辯挑選了幾個當地能征善戰的漢人,為各縣縣令,維護一方治安,但在撤軍的途中發生了變亂。
南匈奴忽然對並州軍發起了衝擊,猝不及防的並州軍損失慘重,如若不是成廉與宋憲拚命救駕,隻怕劉辯就要葬身於此了。
劉辯灰頭土臉的,大怒道“真真是可恨!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用於這幫胡狗來說!在合適不過了!!”
崔州平見狀連忙說道“陛下!現在不是生氣的時候!!我們應當迴到晉陽!休整時日!秋後再戰不遲啊!!”
劉辯怒道“不可!此仇不報!惹天下人恥笑!!”
崔州平勸諫道“可是陛下!眼下士卒征戰多日!早已是疲憊不堪!我們如何有能力再戰啊?”
劉辯立即叫來了傳令兵,“你等分別前往冉閔將軍與呂布將軍處!三日後!向南匈奴屬地進軍!一定要將南匈奴斬盡殺絕!!”
兩名傳令兵連忙說道“遵旨!”便跨上戰馬,前去傳令。
劉辯則是帶領剩餘的不到七千的殘軍,趕往了南匈奴的大營,臨近大帳,劉辯等人才知道,南匈奴在此地稱王稱霸,漢人百姓便被奴役,他們看到,南匈奴士卒以武力脅迫百姓運輸物資,稍有不慎非打即罵,惹得劉辯等人大怒不已。
劉辯怒道“真不知當年光武皇帝為何要收留這幹人等!為禍我漢人百姓!!”
崔州平說道“時事境遷!昔年南匈奴走投無路!便投奔我大漢!以求活命!我漢朝擊敗了北匈奴的軍隊,使其沒有了後顧之憂,他們身體裏流淌的野性便激發了出來!!”
劉辯冷哼了一聲便說道“宋憲!你帶領士卒打扮成百姓的模樣!混進營寨!待我們發起攻擊後!你等在裏麵策應!我等今日便拔了這個營寨!!”
宋憲抱拳說道“末將遵旨!”說罷,便帶領五百甲士,混進了營寨之內,分散開來。
半柱香的時間後,劉辯大喝一聲“將士們!殺盡胡虜!救我大漢百姓!衝啊!!”說罷,劉辯與成廉帶領麾下五千士卒衝了上去,剩餘士卒則是留下保護崔州平。
匈奴士卒發現敵襲後,準備吹號角集結軍隊,被早已喬裝打扮的士卒刺穿了腹部。
宋憲帶領部卒,殺散了守衛營門的匈奴士卒,將劉辯的軍隊迎進了營寨裏。
尚未反應過來的匈奴士卒,損失慘重,不出半個時辰,這座大營內的匈奴士卒被斬盡殺絕。
劉辯將營寨內所有被奴役的百姓,被淩辱的婦女聚集在一起,發放了路費,讓他們各自迴鄉了,劉辯便將部隊駐紮於此,等候冉閔與呂布的援軍。
冉閔這一路更加沒有什麽阻礙,憑借著冉閔的武藝,在攻打膚施之時,憑借血肉之軀,硬生生撞開了膚施縣城的城門,此舉不僅使羌胡守軍膽寒,更使郝萌,張揚,穆順對冉閔的武藝深深折服。
憑借著冉閔的武藝,羌胡守軍紛紛投降,還將冉閔稱作為武悼天王,從此之後,羌胡人聞聽冉閔的名號,連小兒都不敢啼哭。
冉閔收到劉辯的聖旨後,帶領郝萌以及一萬軍隊,趕往了南匈奴的屬地,至於上郡其他縣城,便交給張揚去接管,因為羌胡士卒都已經投降。
呂布接到聖旨後,留下張遼繼續招兵買馬,他自己親率並州狼騎,奔赴南匈奴屬地。
而此時南匈奴王庭
於夫羅單於正在帳中踱步,滿臉焦急,去卑連忙勸道“單於!你不必慌張!仗還未打!勝負猶未可知!”
於夫羅大怒道“住口!如若不是聽信了你的讒言!半路伏擊劉辯!怎會走到今日!現在好了!飛將呂布!武悼天王冉閔!正率領兵馬來與劉辯會合!你告訴我如何抵擋?”
去卑右拳擊胸說道“請單於放心!我定能將他們擊潰!!”說罷,去卑轉身離開了王庭,帶領五千兵馬北上,對戰呂布去了。
於夫羅餘怒未消,隻得下令道“召集族中所有的猛士!與我一起去阻擊冉閔!!”
事已至此,於夫羅沒有退路了,他打算拚盡全力抵抗,想來那漢軍剛剛擊退羌胡,士卒疲憊!而本族都是驍勇善戰的騎兵,鹿死誰手猶未可知,殊不知,正是他抵抗之心,將南匈奴徹底推上了絕路。
於夫羅留下了其弟唿廚泉留守王庭,自己親率三萬匈奴騎兵南下…………
兀顏光一臉狼狽的走了進來,過了片刻,一個匈奴士卒跑了進來“大當戶!我族殘兵陸續返營!尚有一萬四千多猛士!!”
兀顏光很是鬱悶,攻打一個兵不過數千的小縣,竟然折損過半兵馬,還不知道首領來了之後會怎麽處置於他呢。
一個匈奴騎兵跑了進來“大當戶!這是首領的指示!!”說著,地上了一個羊皮卷。
兀顏光打開來看,竟笑了出來,一旁的侍從疑惑道“大當戶?首領有何指示啊?”
兀顏光說道“不!並不是什麽指示,而是首領得知,鮮卑內亂,慕容皝成為了鮮卑的新單於,並且派出十萬鮮卑人馬,以慕容垂,慕容恪為將,直奔雁門關而去。沿途擊敗了我們左賢王的部落!左賢王兵敗失地!逃到了王庭暫避!首領意識到!這是一個上位的好時機!要我留下一支疑兵,暗中與他匯合。”
侍從疑惑道“這是為何?”
兀顏光緩緩說道“我們蒙古一部,實力強盛,一直被單於視為眼中之釘,而其下部的左右賢王,對我們也虎視眈眈!即便是封地離此較遠右賢王,也要派人前來劫掠,就是不想我們這一部落壯大,因此我們在他們三麵之中,隻得忍氣吞聲,但現如今鮮卑的崛起了就不同了。”
兀顏光放下了書信,坐下繼續說道“王庭,左賢王,右賢王三股勢力!一直是左賢王勢力稍大!我部縱有十萬猛士,在這三方合擊之下,也難以生存。如今左賢王勢力削弱,前去王庭投奔!正好是我們的戰機!右賢王的屬地較遠,因此不足為慮,可現在王庭隻有七萬騎兵,左賢王剛經曆大敗,定然也是士氣不振,如若我部潛迴王庭,出其不意,斬殺單於與左賢王,推舉鐵木真首領為單於,再揮師滅了右賢王,那我蒙古部落豈不是發揚光大了麽。”
侍從恍然大悟,又有些擔心的說道“可是大當戶!如若您率部返迴,那此地留下何人把守啊?”
兀顏光笑道“不必擔心!首領已經派出四公子拖雷,博爾忽,博爾術三人帶領兩萬大軍前來,想來明日便可抵達!我等今夜帶走兩千騎兵!返迴王庭!助首領成大事!!”
侍從連忙說道“明白!!”
陰館
劉辯正在觀摩地圖,他知道鐵木真的大軍還未到,僅憑兀顏光區區一萬多兵馬,斷斷攻不下一個有著四萬多士兵把守的城池。
所以劉辯的目光放在了朔方,五原,上郡,雲中四郡,其中上郡,五原郡,朔方郡都在羌胡人的手裏,這些異族沒有能掙善戰的猛士,所以收複的希望比較大,一旦收複了這幾處失地,便可以夾擊雲中郡,之後便可一舉拿下定襄郡以及雁門郡被攻占的那部分失地。
這個念頭一打出,劉辯連忙召集來了各路將領,令劉基與孫猛,魏越,魏續四人帶領一萬士卒固守陰館,必要時可向雁門請求援軍。
其餘之人兵分三路,劉辯與成廉宋憲為一路,領兵一萬,攻打朔方郡。呂布與張遼帶領一萬人馬,攻打五原郡。冉閔與郝萌侯成帶領一萬人馬攻打上郡。
劉辯又寫了兩道聖旨,命人連夜交給西河太守崔鈞,上黨太守張揚。令其二人帶領兵馬,分別協助劉辯攻打朔方郡,冉閔攻打上郡。
不到半個時辰,三支人馬便秘密潛出城去,攻打各自的目標而去。
西河太守崔鈞得到聖旨後,連忙調遣兩萬兵馬,北上朔方與劉辯合軍。上黨太守張揚留下部將楊醜,眭固把守上黨,而他與穆順率領兩萬人馬前往上郡與冉閔合軍。
並州軍所到之處勢如破竹,首先是呂布所部,呂布本就是九原人,憑借著九原虓虎的名號,五原郡的百姓紛紛起義,內外夾擊,不到半日,便收複了五原郡,呂布便招兵買馬,等候劉辯下一步的聖旨。
劉辯與崔鈞很快便合軍一處,在行軍的途中,劉辯總覺得崔鈞這個名字有點耳熟,便利用鳳靈玉探查了一番“崔州平:統率76,武力63,智力96,政治92。現已到達巔峰五維。”
劉辯暗暗吃了一驚,原來此人就是日後諸葛亮的摯友之一,博陵崔州平,還記得崔州平是因為討董之戰牽連了其父,而後掛官而去,雲遊四方,最終在荊州落下了腳跟。
劉辯暗暗想到,既然你來了,朕絕對不會再讓你輕易離開。
有了崔州平的出謀劃策,劉辯此行也是極為順利,先是借道南匈奴的地盤,直搗大城,不費吹灰之力,便成功奪下了這座縣城。
進而奪取了廣牧,朔方,沃野,臨戎,三封五縣,將羌胡徹底驅逐出了朔方郡,收複了整個朔方郡。
劉辯挑選了幾個當地能征善戰的漢人,為各縣縣令,維護一方治安,但在撤軍的途中發生了變亂。
南匈奴忽然對並州軍發起了衝擊,猝不及防的並州軍損失慘重,如若不是成廉與宋憲拚命救駕,隻怕劉辯就要葬身於此了。
劉辯灰頭土臉的,大怒道“真真是可恨!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用於這幫胡狗來說!在合適不過了!!”
崔州平見狀連忙說道“陛下!現在不是生氣的時候!!我們應當迴到晉陽!休整時日!秋後再戰不遲啊!!”
劉辯怒道“不可!此仇不報!惹天下人恥笑!!”
崔州平勸諫道“可是陛下!眼下士卒征戰多日!早已是疲憊不堪!我們如何有能力再戰啊?”
劉辯立即叫來了傳令兵,“你等分別前往冉閔將軍與呂布將軍處!三日後!向南匈奴屬地進軍!一定要將南匈奴斬盡殺絕!!”
兩名傳令兵連忙說道“遵旨!”便跨上戰馬,前去傳令。
劉辯則是帶領剩餘的不到七千的殘軍,趕往了南匈奴的大營,臨近大帳,劉辯等人才知道,南匈奴在此地稱王稱霸,漢人百姓便被奴役,他們看到,南匈奴士卒以武力脅迫百姓運輸物資,稍有不慎非打即罵,惹得劉辯等人大怒不已。
劉辯怒道“真不知當年光武皇帝為何要收留這幹人等!為禍我漢人百姓!!”
崔州平說道“時事境遷!昔年南匈奴走投無路!便投奔我大漢!以求活命!我漢朝擊敗了北匈奴的軍隊,使其沒有了後顧之憂,他們身體裏流淌的野性便激發了出來!!”
劉辯冷哼了一聲便說道“宋憲!你帶領士卒打扮成百姓的模樣!混進營寨!待我們發起攻擊後!你等在裏麵策應!我等今日便拔了這個營寨!!”
宋憲抱拳說道“末將遵旨!”說罷,便帶領五百甲士,混進了營寨之內,分散開來。
半柱香的時間後,劉辯大喝一聲“將士們!殺盡胡虜!救我大漢百姓!衝啊!!”說罷,劉辯與成廉帶領麾下五千士卒衝了上去,剩餘士卒則是留下保護崔州平。
匈奴士卒發現敵襲後,準備吹號角集結軍隊,被早已喬裝打扮的士卒刺穿了腹部。
宋憲帶領部卒,殺散了守衛營門的匈奴士卒,將劉辯的軍隊迎進了營寨裏。
尚未反應過來的匈奴士卒,損失慘重,不出半個時辰,這座大營內的匈奴士卒被斬盡殺絕。
劉辯將營寨內所有被奴役的百姓,被淩辱的婦女聚集在一起,發放了路費,讓他們各自迴鄉了,劉辯便將部隊駐紮於此,等候冉閔與呂布的援軍。
冉閔這一路更加沒有什麽阻礙,憑借著冉閔的武藝,在攻打膚施之時,憑借血肉之軀,硬生生撞開了膚施縣城的城門,此舉不僅使羌胡守軍膽寒,更使郝萌,張揚,穆順對冉閔的武藝深深折服。
憑借著冉閔的武藝,羌胡守軍紛紛投降,還將冉閔稱作為武悼天王,從此之後,羌胡人聞聽冉閔的名號,連小兒都不敢啼哭。
冉閔收到劉辯的聖旨後,帶領郝萌以及一萬軍隊,趕往了南匈奴的屬地,至於上郡其他縣城,便交給張揚去接管,因為羌胡士卒都已經投降。
呂布接到聖旨後,留下張遼繼續招兵買馬,他自己親率並州狼騎,奔赴南匈奴屬地。
而此時南匈奴王庭
於夫羅單於正在帳中踱步,滿臉焦急,去卑連忙勸道“單於!你不必慌張!仗還未打!勝負猶未可知!”
於夫羅大怒道“住口!如若不是聽信了你的讒言!半路伏擊劉辯!怎會走到今日!現在好了!飛將呂布!武悼天王冉閔!正率領兵馬來與劉辯會合!你告訴我如何抵擋?”
去卑右拳擊胸說道“請單於放心!我定能將他們擊潰!!”說罷,去卑轉身離開了王庭,帶領五千兵馬北上,對戰呂布去了。
於夫羅餘怒未消,隻得下令道“召集族中所有的猛士!與我一起去阻擊冉閔!!”
事已至此,於夫羅沒有退路了,他打算拚盡全力抵抗,想來那漢軍剛剛擊退羌胡,士卒疲憊!而本族都是驍勇善戰的騎兵,鹿死誰手猶未可知,殊不知,正是他抵抗之心,將南匈奴徹底推上了絕路。
於夫羅留下了其弟唿廚泉留守王庭,自己親率三萬匈奴騎兵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