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士良瞪起眼睛,虎視令狐楚,怒道:「這些賊臣,死有餘辜!不能匆匆埋掉。我還要提著他們的腦袋遊街示眾,讓天下人都來觀看,誰再敢陰謀迫害宦官,就是這個下場!」
文宗皇上默默無語,惻然低下頭。
又過了兩個月,開成元年(公元836年)二月,昭義節度使劉從諫三上疏表,追問王涯等人被殺罪名,疏曰:
王涯等八人皆宿儒大臣,願保富貴,何苦而反?今大戮所加已不可追,而名之逆賊,含憤九泉。不然,天下義夫節士,畏禍伏身,誰肯與陛下共治耶?……
說得非常懇切有理。
原來劉從諫與李訓是一派,與訓約定共同誅殺鄭注。不想李訓敗得如此慘重,於是,劉從諫在潞州擁重兵,向仇士良發難。
他先派部將陳季卿帶著疏表,赴京進呈皇上,但陳季卿畏懼宦官勢力,沒敢入朝。歸來,劉從諫大怒,把他殺了,又派焦楚長入奏。皇上親自召見,看了疏表,深為感動。疏曰:
臣與訓誅注,以注本宦豎所提挈,不使聞知。今四方傳宰相欲除內官,而兩軍中尉聞,自救死,妄殺戮,謂為反逆。有如大臣挾無將之謀,自宜執付有司,安有縱俘劫,橫屍闕下哉?陛下視不及,聽未聞也。且宦人根黨蔓延在內,臣欲麵陳,恐橫遭戮害,謹修封疆,繕甲兵,為陛下腹心。如奸臣難製,誓以死清君側。
八郎從弘文館匆匆歸來,高興地對李商隱道:「這迴可好啦!你看,這是劉從諫的疏表,皇上禦覽之後,大臣傳閱。那些宦官嚇壞了。仇士良又沮喪又恐懼,馬上提議進封劉從諫為檢校司徒,想要封住他的嘴。」
李商隱看完疏章,笑道:「寫得不錯,如果真能清君側就好啦。把疏章拿給恩師看看,恩師的病會好大半的。」
「說得對。我這就拿進去。」
八郎拿著疏章,喜形於色,走進內室。
不一會兒,八郎從內室出來,七郎九郎也都來到前軒。大家都很高興,免不了要宴飲慶賀。
「父親說,他也要來喝兩盅,散散心。」
果然彭陽公由老管家攙扶著,來到前軒,坐在主位上,舉杯道:
「今日大喜之日,孩子們,要喝得盡興!」話題忽然一轉,神色黯然,道,「過去有人說:伴君如伴虎。今天大唐王朝卻是伴宦豎如伴虎狼!這群宵小不僅欺壓百姓,竟騎到君王頭上作威作福!我們做臣子的,卻不能為君分憂,何以為臣啊!今天多虧潞州出來個劉從諫,才使君王吐口氣,文武大臣得以揚眉。來,孩子們,幹杯!」
酒,一飲而下,令狐楚病弱、蒼老的臉上現出紅暈。胃裏微微作痛,他不敢再喝,吃塊雞肉,慢慢咀嚼著,心想,自己為官一世,風風雨雨都過來了,現在被閹豎逼迫得走頭無路,同平章政事卻不能做宰相的工作,要看仇士良的臉色行事。真是行屍走肉!不能為君排解憂患,不如把宰相之位讓給別人!
他越思越想越恨。
「父親,街頭露屍,懸掛在城門上的首級,已經清理,埋葬了。」
七郎見父親臉色不對勁兒,馬上說起被斬大臣及家屬的屍體、首級已經安葬,想說點快慰的事。不料提起此事,父親氣得臉漲得紫紅,假如不是在孩子們麵前,他早就要破口大罵了。
八郎從懷裏掏出兩張紙片,從容地道:「今天在弘文館,還傳閱一些詩人寫的關於這次宮中之變的詩,有白公樂天的,還有的。」
「白樂天不是在東都洛陽嗎?」令狐楚問道。
「去年九月,讓他去同州做刺史,他不去。後來改為太子少傅,分司東都,進封馮翊縣侯,白公不願為官,隻想隱居。他住在洛陽,甘露之變當天,他正在香山寺遊玩。我把他的詩吟詠一下:
禍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
當君白首同歸日,是我青山獨往時。
顧索素琴應不暇,憶牽黃犬定難追。
麒麟作脯龍為醢,何似泥中曳尾龜。
這首詩用了三個典故。『當君』句用石崇和潘嶽兩人同上刑場,指王涯與李訓等人『白首同歸』。『顧索』句,用嵇康被害,臨刑前尚能要古琴彈一曲《廣陵散》,而李訓王涯等人卻死得那麽倉促。『憶牽』句,用秦宰相李斯臨刑時對兒子說:『想和你牽條黃狗追捉兔子,再也不可能了!』表達死到臨頭,後悔也來不及了。」
「白公用典雖說妥貼,不過是為了表達首句的意思而已:人生禍福茫茫,不可預料。早些急流勇退,就像先知先覺,可以避開禍患。試想,朝中百官全都避開宦豎,躲開禍患,那麽,朝廷將會怎樣?這些宦豎豈不更要橫霸囂張嗎?對白公這種態度,商隱斷難苟同!商隱讚賞劉從諫。他的三次疏章,使宦豎們的氣焰有所收斂,這就是正義的力量!」
「義山兄說得好!白公事不關己,明哲保身,是要不得的。
我也支持劉從諫。」
九郎表示支持李商隱。
七郎也向他點點頭,表示贊同。
「好啦!我們不投票推舉誰好誰壞。再看看牧之的詩吧。
我再吟一首好不好?」
「不必吟了。八弟,你覺得牧之兄把李訓鄭注統稱『二兇』,在《李甘詩》和《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韻》專門攻擊李訓鄭注兩人,似有偏頗,不夠公允。」
文宗皇上默默無語,惻然低下頭。
又過了兩個月,開成元年(公元836年)二月,昭義節度使劉從諫三上疏表,追問王涯等人被殺罪名,疏曰:
王涯等八人皆宿儒大臣,願保富貴,何苦而反?今大戮所加已不可追,而名之逆賊,含憤九泉。不然,天下義夫節士,畏禍伏身,誰肯與陛下共治耶?……
說得非常懇切有理。
原來劉從諫與李訓是一派,與訓約定共同誅殺鄭注。不想李訓敗得如此慘重,於是,劉從諫在潞州擁重兵,向仇士良發難。
他先派部將陳季卿帶著疏表,赴京進呈皇上,但陳季卿畏懼宦官勢力,沒敢入朝。歸來,劉從諫大怒,把他殺了,又派焦楚長入奏。皇上親自召見,看了疏表,深為感動。疏曰:
臣與訓誅注,以注本宦豎所提挈,不使聞知。今四方傳宰相欲除內官,而兩軍中尉聞,自救死,妄殺戮,謂為反逆。有如大臣挾無將之謀,自宜執付有司,安有縱俘劫,橫屍闕下哉?陛下視不及,聽未聞也。且宦人根黨蔓延在內,臣欲麵陳,恐橫遭戮害,謹修封疆,繕甲兵,為陛下腹心。如奸臣難製,誓以死清君側。
八郎從弘文館匆匆歸來,高興地對李商隱道:「這迴可好啦!你看,這是劉從諫的疏表,皇上禦覽之後,大臣傳閱。那些宦官嚇壞了。仇士良又沮喪又恐懼,馬上提議進封劉從諫為檢校司徒,想要封住他的嘴。」
李商隱看完疏章,笑道:「寫得不錯,如果真能清君側就好啦。把疏章拿給恩師看看,恩師的病會好大半的。」
「說得對。我這就拿進去。」
八郎拿著疏章,喜形於色,走進內室。
不一會兒,八郎從內室出來,七郎九郎也都來到前軒。大家都很高興,免不了要宴飲慶賀。
「父親說,他也要來喝兩盅,散散心。」
果然彭陽公由老管家攙扶著,來到前軒,坐在主位上,舉杯道:
「今日大喜之日,孩子們,要喝得盡興!」話題忽然一轉,神色黯然,道,「過去有人說:伴君如伴虎。今天大唐王朝卻是伴宦豎如伴虎狼!這群宵小不僅欺壓百姓,竟騎到君王頭上作威作福!我們做臣子的,卻不能為君分憂,何以為臣啊!今天多虧潞州出來個劉從諫,才使君王吐口氣,文武大臣得以揚眉。來,孩子們,幹杯!」
酒,一飲而下,令狐楚病弱、蒼老的臉上現出紅暈。胃裏微微作痛,他不敢再喝,吃塊雞肉,慢慢咀嚼著,心想,自己為官一世,風風雨雨都過來了,現在被閹豎逼迫得走頭無路,同平章政事卻不能做宰相的工作,要看仇士良的臉色行事。真是行屍走肉!不能為君排解憂患,不如把宰相之位讓給別人!
他越思越想越恨。
「父親,街頭露屍,懸掛在城門上的首級,已經清理,埋葬了。」
七郎見父親臉色不對勁兒,馬上說起被斬大臣及家屬的屍體、首級已經安葬,想說點快慰的事。不料提起此事,父親氣得臉漲得紫紅,假如不是在孩子們麵前,他早就要破口大罵了。
八郎從懷裏掏出兩張紙片,從容地道:「今天在弘文館,還傳閱一些詩人寫的關於這次宮中之變的詩,有白公樂天的,還有的。」
「白樂天不是在東都洛陽嗎?」令狐楚問道。
「去年九月,讓他去同州做刺史,他不去。後來改為太子少傅,分司東都,進封馮翊縣侯,白公不願為官,隻想隱居。他住在洛陽,甘露之變當天,他正在香山寺遊玩。我把他的詩吟詠一下:
禍福茫茫不可期,大都早退似先知。
當君白首同歸日,是我青山獨往時。
顧索素琴應不暇,憶牽黃犬定難追。
麒麟作脯龍為醢,何似泥中曳尾龜。
這首詩用了三個典故。『當君』句用石崇和潘嶽兩人同上刑場,指王涯與李訓等人『白首同歸』。『顧索』句,用嵇康被害,臨刑前尚能要古琴彈一曲《廣陵散》,而李訓王涯等人卻死得那麽倉促。『憶牽』句,用秦宰相李斯臨刑時對兒子說:『想和你牽條黃狗追捉兔子,再也不可能了!』表達死到臨頭,後悔也來不及了。」
「白公用典雖說妥貼,不過是為了表達首句的意思而已:人生禍福茫茫,不可預料。早些急流勇退,就像先知先覺,可以避開禍患。試想,朝中百官全都避開宦豎,躲開禍患,那麽,朝廷將會怎樣?這些宦豎豈不更要橫霸囂張嗎?對白公這種態度,商隱斷難苟同!商隱讚賞劉從諫。他的三次疏章,使宦豎們的氣焰有所收斂,這就是正義的力量!」
「義山兄說得好!白公事不關己,明哲保身,是要不得的。
我也支持劉從諫。」
九郎表示支持李商隱。
七郎也向他點點頭,表示贊同。
「好啦!我們不投票推舉誰好誰壞。再看看牧之的詩吧。
我再吟一首好不好?」
「不必吟了。八弟,你覺得牧之兄把李訓鄭注統稱『二兇』,在《李甘詩》和《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韻》專門攻擊李訓鄭注兩人,似有偏頗,不夠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