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眼街西住,無人行到門。
光德坊是西街長安縣一條小巷,路兩邊是高低不等的平民百姓房屋,被大雪掩埋在下麵,隻有裊裊炊煙,從一個個煙筒裏升起,才給小巷帶來一絲生機。
崔家屋宇也不高,門前沒有石頭雄獅守護,台階上的積雪早被打掃幹淨,黑漆院門敞開,院內家人不知為何忙忙碌碌。
李商隱站在台階上,心想,崔鄲官階並不小,為何住在這裏?他一邊往裏張望,一邊正待往裏跨步,卻被一個老家人擋住。
商隱施禮,說明來意後,老家人用嘶啞的聲音迴道:
「六少爺早朝剛剛迴來,要喝杯茶,稍事歇息,才能接待四海八方學子。孩子,你來早了,先到堂屋略等片刻,我給你通稟一聲,興許六少爺馬上就會見你。就看你運氣了。」
老人羅羅嗦嗦講個沒完沒了,仍然站在原地不轉身進去通報。但是,語氣親切,態度和藹,就像長輩待晚輩那樣。
李商隱是個情感敏銳之人,心頭立刻暖融融的。來時,他還擔心,深怕遇見冷麵孔。上門幹謁的第一關,就是主考官家的奴僕。他們狗仗人勢,常常讓學子們低三下四,敢怒不敢言,受盡折辱。
忽然,從西廂房屋裏,傳來宏亮的問聲:「誰呀?請進來吧。」
「是行卷學子,讓他到堂屋等少爺喝完茶,再……」
「不必了。讓他進來吧。」
老家人答應一聲,轉過頭,對商隱笑道:「我說你今天運氣好,聽見了吧?果然少爺心情好,讓你到他書齋,是對你的榮寵啊!快進去吧。」
「謝老人家吉言,請受學生一拜。」
「喲!哪敢受你一拜呀?將來中了第,做了官,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隻怕為這一拜,你後悔不迭哩。」
這種人是有的,但是,我李商隱絕對不是這種人。見老人家把自己當成這種人看待,異常懊惱,邊拜邊道:「老人家,我是懷州河內李商隱,請您記住,如果能中第,我一定再來拜謝您老人家。」
老人家在崔府做了一輩子僕役,給幹謁行卷的學子開門通報,記不清有多少次了。他見多識廣,像這位河內學子初來幹謁,就信誓旦旦的,也記不清有多少位了,擺擺手,不耐煩地迴道:
「快進去吧!快進去吧!」看著李商隱進去的背影,他又自言自語道,「欺我老嘍,記不住你們這些兔崽子的話!唉,有幾個能像我家少爺,至孝至忠,清正廉潔呢?」
進了書齋,李商隱被眼前這位主考官的儀態驚呆了。
他身軀偉岸,儀表堂堂,雙目炯炯,凜然威武,正氣逼人。李商隱頓時感到自己猥瑣、渺小,拘束不寧。
他開門見山,直率地問道:「不必通稟姓名了,我剛才聽見你說了。我讀過你代安平公寫的表狀。你的那首《安平公詩》也拜讀過。『丈人博陵王名家,憐我總角稱才華。華州留語曉至暮,高聲喝吏放兩衙。騎馬出城外,送我習業南山阿。』你知道安平公送你南山阿習業的良苦用心嗎?」
李商隱不明就裏。在華州,表叔是曾讓他到南山一個清靜的道觀,讀書備考,這算什麽「良苦用心」?他搖搖頭,不知如何迴答。
「你不明白,所以很快就從南山歸來,進安平公幕府,對吧?」
他怎麽什麽事兒都知道?李商隱迷惑不解。
崔鄲背剪雙手,在地上踱著步,好像在琢磨,該不該把就中原因說出來。他猶豫著,但終於嘆口氣,轉變話題,問道:
「你知道京都百姓,都把小孩鎖在家裏,不準出來玩?」
「大人,晚生昨天才從滎陽來京,不知道有這情形。」
「那我就告訴你吧。」崔鄲想了想,嚴肅地道,「京城有人傳說,鄭注大人為皇上鍊冶金丹,需要用小孩的心肝做配料。說皇上已經下密旨,捕捉了許多小孩,所以京城百姓奔走相告,把小孩都鎖在家裏密室中。」
李商隱十分驚訝,也不知道崔大人對自己講這事兒,是什麽意思。
「今天早朝,皇上聽了這件事兒,非常生氣。禦史大夫李固言已經彈劾京兆尹楊虞卿,說這些話都是從京兆尹府裏傳出來的。皇上大怒,立刻下詔,把楊虞卿抓進大牢。此事真假難辨。朋黨之爭,鬧到如此地步,真是朝廷文武百官的大不幸呀!」
李商隱受崔戎影響,對朝臣黨爭也很不滿,於是道:「大人說得極是。安平公在世時最反對朝臣交朋結黨,常常告誡學生,不要捲入朋黨之中……」
「哦!是嗎?」崔鄲微微譏笑道,「你認識蕭浣吧?他可是南朝梁高祖武皇帝第八子的九世孫,具有帝王血統。聽說已經入京,出任刑部侍郎。沒去拜訪他嗎?還有宰相李宗閔……」
突然,他把話停住,不信任地注意著眼前這個瘦弱而清秀的學子,沒入仕途卻已捲入朋黨中,還謊稱最反對黨爭,笑話!
李商隱被他注視得莫明其糊塗,一時竟猜不透這位主考官對自己講這些事兒,暗示些什麽。楊虞卿和李宗閔兩位大臣,自己曾經結識,但並沒有交往。他們是令狐家的常客,和我有什麽關係?想到這兒,剛要解釋,隻見崔鄲已經把茶杯端起。老家人在門外,立刻嘶啞地唿道:
「送客!」
李商隱心裏很委屈,有一種被人趕出來的感覺,看看手中的詩稿文稿,還沒交給主考官,忙迴頭,房門卻已關閉。
光德坊是西街長安縣一條小巷,路兩邊是高低不等的平民百姓房屋,被大雪掩埋在下麵,隻有裊裊炊煙,從一個個煙筒裏升起,才給小巷帶來一絲生機。
崔家屋宇也不高,門前沒有石頭雄獅守護,台階上的積雪早被打掃幹淨,黑漆院門敞開,院內家人不知為何忙忙碌碌。
李商隱站在台階上,心想,崔鄲官階並不小,為何住在這裏?他一邊往裏張望,一邊正待往裏跨步,卻被一個老家人擋住。
商隱施禮,說明來意後,老家人用嘶啞的聲音迴道:
「六少爺早朝剛剛迴來,要喝杯茶,稍事歇息,才能接待四海八方學子。孩子,你來早了,先到堂屋略等片刻,我給你通稟一聲,興許六少爺馬上就會見你。就看你運氣了。」
老人羅羅嗦嗦講個沒完沒了,仍然站在原地不轉身進去通報。但是,語氣親切,態度和藹,就像長輩待晚輩那樣。
李商隱是個情感敏銳之人,心頭立刻暖融融的。來時,他還擔心,深怕遇見冷麵孔。上門幹謁的第一關,就是主考官家的奴僕。他們狗仗人勢,常常讓學子們低三下四,敢怒不敢言,受盡折辱。
忽然,從西廂房屋裏,傳來宏亮的問聲:「誰呀?請進來吧。」
「是行卷學子,讓他到堂屋等少爺喝完茶,再……」
「不必了。讓他進來吧。」
老家人答應一聲,轉過頭,對商隱笑道:「我說你今天運氣好,聽見了吧?果然少爺心情好,讓你到他書齋,是對你的榮寵啊!快進去吧。」
「謝老人家吉言,請受學生一拜。」
「喲!哪敢受你一拜呀?將來中了第,做了官,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隻怕為這一拜,你後悔不迭哩。」
這種人是有的,但是,我李商隱絕對不是這種人。見老人家把自己當成這種人看待,異常懊惱,邊拜邊道:「老人家,我是懷州河內李商隱,請您記住,如果能中第,我一定再來拜謝您老人家。」
老人家在崔府做了一輩子僕役,給幹謁行卷的學子開門通報,記不清有多少次了。他見多識廣,像這位河內學子初來幹謁,就信誓旦旦的,也記不清有多少位了,擺擺手,不耐煩地迴道:
「快進去吧!快進去吧!」看著李商隱進去的背影,他又自言自語道,「欺我老嘍,記不住你們這些兔崽子的話!唉,有幾個能像我家少爺,至孝至忠,清正廉潔呢?」
進了書齋,李商隱被眼前這位主考官的儀態驚呆了。
他身軀偉岸,儀表堂堂,雙目炯炯,凜然威武,正氣逼人。李商隱頓時感到自己猥瑣、渺小,拘束不寧。
他開門見山,直率地問道:「不必通稟姓名了,我剛才聽見你說了。我讀過你代安平公寫的表狀。你的那首《安平公詩》也拜讀過。『丈人博陵王名家,憐我總角稱才華。華州留語曉至暮,高聲喝吏放兩衙。騎馬出城外,送我習業南山阿。』你知道安平公送你南山阿習業的良苦用心嗎?」
李商隱不明就裏。在華州,表叔是曾讓他到南山一個清靜的道觀,讀書備考,這算什麽「良苦用心」?他搖搖頭,不知如何迴答。
「你不明白,所以很快就從南山歸來,進安平公幕府,對吧?」
他怎麽什麽事兒都知道?李商隱迷惑不解。
崔鄲背剪雙手,在地上踱著步,好像在琢磨,該不該把就中原因說出來。他猶豫著,但終於嘆口氣,轉變話題,問道:
「你知道京都百姓,都把小孩鎖在家裏,不準出來玩?」
「大人,晚生昨天才從滎陽來京,不知道有這情形。」
「那我就告訴你吧。」崔鄲想了想,嚴肅地道,「京城有人傳說,鄭注大人為皇上鍊冶金丹,需要用小孩的心肝做配料。說皇上已經下密旨,捕捉了許多小孩,所以京城百姓奔走相告,把小孩都鎖在家裏密室中。」
李商隱十分驚訝,也不知道崔大人對自己講這事兒,是什麽意思。
「今天早朝,皇上聽了這件事兒,非常生氣。禦史大夫李固言已經彈劾京兆尹楊虞卿,說這些話都是從京兆尹府裏傳出來的。皇上大怒,立刻下詔,把楊虞卿抓進大牢。此事真假難辨。朋黨之爭,鬧到如此地步,真是朝廷文武百官的大不幸呀!」
李商隱受崔戎影響,對朝臣黨爭也很不滿,於是道:「大人說得極是。安平公在世時最反對朝臣交朋結黨,常常告誡學生,不要捲入朋黨之中……」
「哦!是嗎?」崔鄲微微譏笑道,「你認識蕭浣吧?他可是南朝梁高祖武皇帝第八子的九世孫,具有帝王血統。聽說已經入京,出任刑部侍郎。沒去拜訪他嗎?還有宰相李宗閔……」
突然,他把話停住,不信任地注意著眼前這個瘦弱而清秀的學子,沒入仕途卻已捲入朋黨中,還謊稱最反對黨爭,笑話!
李商隱被他注視得莫明其糊塗,一時竟猜不透這位主考官對自己講這些事兒,暗示些什麽。楊虞卿和李宗閔兩位大臣,自己曾經結識,但並沒有交往。他們是令狐家的常客,和我有什麽關係?想到這兒,剛要解釋,隻見崔鄲已經把茶杯端起。老家人在門外,立刻嘶啞地唿道:
「送客!」
李商隱心裏很委屈,有一種被人趕出來的感覺,看看手中的詩稿文稿,還沒交給主考官,忙迴頭,房門卻已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