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這記性,臨離開鄆城時,錦瑟姑娘來找我。不知她是怎麽知道我要來洛陽看你。」湘叔見商隱睜開驚詫的眼睛,盯著自己,接著道,「她讓我給你帶件東西。」
湘叔從懷裏掏出一個黃綢袋,遞給商隱。
李商隱打開綢袋,從裏麵落出一根琴弦。瑟上的弦!他拿在手中,把玩一陣,不得其解,但也不好詢問湘叔。
湘叔見他睹弦遐思,呆呆出神,擔心他再傷感,於是道:
「這姑娘,送你一根未斷的琴弦,真有意思。她還讓我代問你好,希望你安心養病。七郎赴京出任國子監博士,八郎是弘文館校書郎。他倆都住在京城開化坊老宅子。錦瑟姑娘,還有一些樂伎、僕從,都不去太原府,而直接迴京。兩位公子住在京城也需要有人侍候。現在令公身邊,隻有九郎了。」
李商隱還在琢磨那根弦,是根未斷的弦。是什麽意思呢?湘叔說的話,他一句也沒聽進去,連錦瑟將進京,也沒引起他的注意。
四
太和七年(公元833年)正月,李商隱在病情好轉,能下地自由走動的情況下,瞞著令狐楚,偷偷地赴京參加進士考試。在京城,他沒有去令狐府,沒有去找七郎八郎,沒有會見任何朋友,居住在一個僻靜的小客店裏。
二月放榜,依然名落孫山!
懷著沮喪和傷感,他迴到洛陽家中,又病臥一個多月。當身體稍事好些,隻身來到滎陽。
滎陽,是商隱的第二故鄉,是堂叔病逝安葬之地。他先到堂叔墳上祭掃,把幾年來的失意和悲傷,盡行傾吐,覺得渾身頗為。然後來到滎陽刺史府幹謁蕭浣大人。
蕭浣乃堂叔世交。當年在徐州任上,曾以賓禮延聘堂叔加入幕府。堂叔拒絕道:「跟隨大人左右不難,但是讓我伏身折腰侍奉人,實在太難太難。」蕭浣挽留不住,贈送元寶十個,堂叔隻抱拳—揖,拂衣而歸,沒有收一個元寶,深受幕僚讚賞。
李商隱想起這些事兒,覺得堂叔確實是條漢子,有骨氣有操守,另外又覺得堂叔做得有些過份,蕭大人一番好意,不該拂人麵子。今日自己來幹謁,他能否拋棄前嫌,接待自己呢?
「蕭大人請公子進廳堂。」一個侍從宣道。
聽得這聲宣進,李商隱放了心。他跟在侍從後麵,來到刺史廳堂,隻見裏麵有兩個人,都穿著朱色官服,坐在幾案兩邊,一麵飲酒,一麵高談闊論,很是投機。
年輕一些的,看見商隱進來,連忙站起,笑著道:
「是李義山?你的堂叔與家兄曾是結拜兄弟,我們都很熟悉。」看似多喝了幾杯,話很多,但還有節製,見那年長者停杯看他,才想起要介紹,於是道,「這位兄長是給事中崔公戎。」
崔戎五十多歲,已經禿頂,眼角皺紋縱橫交錯,站立起來,身子微微向前傾斜,一副老態龍鍾模樣。他走到商隱麵前,親熱地拍了拍商隱的肩膀,笑道:
「你的章奏寫得不錯。令狐楚那老匹夫,仗打得好,章奏文章寫得也好。高門出高徒!哈哈哈!」
他邊說邊豪爽地大笑起來,一副大將軍風度,把商隱按到椅子上坐下,左右端量端量,問道:
「臉色不好,是不是病啦?」
「五天前還在吃藥,今天帶著詩賦文章,請兩位大人賜教。」
「賜什麽教?有病就要好好在家吃藥,到處亂跑什麽?你老家在哪,家裏還有誰呀?」
蕭浣一臉憂傷,代商隱答道:「他祖籍懷州河內,後來遷居本地。」
「懷州李家?和當今聖上都是漢將李廣的後代呀!和我家還有親戚哩。我的伯祖崔玄暐被封為博陵郡王,他的母親是兵部侍郎、東都留守盧宏慎的大女兒,而你的曾祖父李叔洪的妻子盧氏是他的三女兒。算一算,排排輩份。哈哈哈!我應當是你的叔叔,是姨表叔,對不對?」
「果然不假!商隱,快快過來拜表叔。」
李商隱順從地按蕭浣的指點,給崔戎拜了三拜。
崔戎興奮得滿臉通紅,高興地看著侄兒商隱,道:
「我是個武夫,沒有什麽學問,但是,古今兵書,我是熟記於心。不敢跟你比吟詩作賦,可計謀韜略,你可比不過咱。你認我是表叔,我認你是表侄兒,咱們是一家人了。你要我做啥,你就說。我讓你做啥?我現在就說。你得代我寫篇奏摺表狀,好不好?」
真是一個爽快人!李商隱很高興認了這麽一個爽快表叔,立刻答應他的要求。至於自己求表叔做啥,他卻不好意思啟口。臉都憋紅了,還是沒說出來。
蕭浣見商隱老實厚道,心想憑他的才學,如果他的恩師令狐楚能夠認真提攜,應試這麽多年,不會不中第的。真替他惋惜。
「你這表侄兒,今天是來行卷幹謁的,你還不明白嗎?希望崔大人多多提攜。」
「噢!明白了。不過,商隱,你也不必把住進士科不放。科舉的名目好多嘛,像『秀才』、『明經』、『明法』、『明字』、『明算』和『製科』,都可以去參加,無論考上哪科,都能得官。」
李商隱微微點點頭,但是心裏依然隻想參加進士科考試。
崔戎覺得自己的意思沒表達清楚,看看表侄沉默不語,急切切地道:
「我就不是進士出身,是參加『明經』科考試,考了三場:先試『帖經』,接著口試,最後答策三道。我得了個乙等。後來在吏部,又通過『釋褐試』。開始讓我做太子校書郎這樣的小官,不久任藍田主薄,是個從八品小官。再後來到殿院任殿中侍禦史,是從六品官;又出任吏部郎中,從五品官;不久遷諫議大夫,是正四品下階;又外調地方,任劍南東西兩川宣慰使;接著迴朝廷任給事中。怎麽樣?明經科出身也可以做各種官,隻要盡職盡責,就能得官,就能步步高升。」
湘叔從懷裏掏出一個黃綢袋,遞給商隱。
李商隱打開綢袋,從裏麵落出一根琴弦。瑟上的弦!他拿在手中,把玩一陣,不得其解,但也不好詢問湘叔。
湘叔見他睹弦遐思,呆呆出神,擔心他再傷感,於是道:
「這姑娘,送你一根未斷的琴弦,真有意思。她還讓我代問你好,希望你安心養病。七郎赴京出任國子監博士,八郎是弘文館校書郎。他倆都住在京城開化坊老宅子。錦瑟姑娘,還有一些樂伎、僕從,都不去太原府,而直接迴京。兩位公子住在京城也需要有人侍候。現在令公身邊,隻有九郎了。」
李商隱還在琢磨那根弦,是根未斷的弦。是什麽意思呢?湘叔說的話,他一句也沒聽進去,連錦瑟將進京,也沒引起他的注意。
四
太和七年(公元833年)正月,李商隱在病情好轉,能下地自由走動的情況下,瞞著令狐楚,偷偷地赴京參加進士考試。在京城,他沒有去令狐府,沒有去找七郎八郎,沒有會見任何朋友,居住在一個僻靜的小客店裏。
二月放榜,依然名落孫山!
懷著沮喪和傷感,他迴到洛陽家中,又病臥一個多月。當身體稍事好些,隻身來到滎陽。
滎陽,是商隱的第二故鄉,是堂叔病逝安葬之地。他先到堂叔墳上祭掃,把幾年來的失意和悲傷,盡行傾吐,覺得渾身頗為。然後來到滎陽刺史府幹謁蕭浣大人。
蕭浣乃堂叔世交。當年在徐州任上,曾以賓禮延聘堂叔加入幕府。堂叔拒絕道:「跟隨大人左右不難,但是讓我伏身折腰侍奉人,實在太難太難。」蕭浣挽留不住,贈送元寶十個,堂叔隻抱拳—揖,拂衣而歸,沒有收一個元寶,深受幕僚讚賞。
李商隱想起這些事兒,覺得堂叔確實是條漢子,有骨氣有操守,另外又覺得堂叔做得有些過份,蕭大人一番好意,不該拂人麵子。今日自己來幹謁,他能否拋棄前嫌,接待自己呢?
「蕭大人請公子進廳堂。」一個侍從宣道。
聽得這聲宣進,李商隱放了心。他跟在侍從後麵,來到刺史廳堂,隻見裏麵有兩個人,都穿著朱色官服,坐在幾案兩邊,一麵飲酒,一麵高談闊論,很是投機。
年輕一些的,看見商隱進來,連忙站起,笑著道:
「是李義山?你的堂叔與家兄曾是結拜兄弟,我們都很熟悉。」看似多喝了幾杯,話很多,但還有節製,見那年長者停杯看他,才想起要介紹,於是道,「這位兄長是給事中崔公戎。」
崔戎五十多歲,已經禿頂,眼角皺紋縱橫交錯,站立起來,身子微微向前傾斜,一副老態龍鍾模樣。他走到商隱麵前,親熱地拍了拍商隱的肩膀,笑道:
「你的章奏寫得不錯。令狐楚那老匹夫,仗打得好,章奏文章寫得也好。高門出高徒!哈哈哈!」
他邊說邊豪爽地大笑起來,一副大將軍風度,把商隱按到椅子上坐下,左右端量端量,問道:
「臉色不好,是不是病啦?」
「五天前還在吃藥,今天帶著詩賦文章,請兩位大人賜教。」
「賜什麽教?有病就要好好在家吃藥,到處亂跑什麽?你老家在哪,家裏還有誰呀?」
蕭浣一臉憂傷,代商隱答道:「他祖籍懷州河內,後來遷居本地。」
「懷州李家?和當今聖上都是漢將李廣的後代呀!和我家還有親戚哩。我的伯祖崔玄暐被封為博陵郡王,他的母親是兵部侍郎、東都留守盧宏慎的大女兒,而你的曾祖父李叔洪的妻子盧氏是他的三女兒。算一算,排排輩份。哈哈哈!我應當是你的叔叔,是姨表叔,對不對?」
「果然不假!商隱,快快過來拜表叔。」
李商隱順從地按蕭浣的指點,給崔戎拜了三拜。
崔戎興奮得滿臉通紅,高興地看著侄兒商隱,道:
「我是個武夫,沒有什麽學問,但是,古今兵書,我是熟記於心。不敢跟你比吟詩作賦,可計謀韜略,你可比不過咱。你認我是表叔,我認你是表侄兒,咱們是一家人了。你要我做啥,你就說。我讓你做啥?我現在就說。你得代我寫篇奏摺表狀,好不好?」
真是一個爽快人!李商隱很高興認了這麽一個爽快表叔,立刻答應他的要求。至於自己求表叔做啥,他卻不好意思啟口。臉都憋紅了,還是沒說出來。
蕭浣見商隱老實厚道,心想憑他的才學,如果他的恩師令狐楚能夠認真提攜,應試這麽多年,不會不中第的。真替他惋惜。
「你這表侄兒,今天是來行卷幹謁的,你還不明白嗎?希望崔大人多多提攜。」
「噢!明白了。不過,商隱,你也不必把住進士科不放。科舉的名目好多嘛,像『秀才』、『明經』、『明法』、『明字』、『明算』和『製科』,都可以去參加,無論考上哪科,都能得官。」
李商隱微微點點頭,但是心裏依然隻想參加進士科考試。
崔戎覺得自己的意思沒表達清楚,看看表侄沉默不語,急切切地道:
「我就不是進士出身,是參加『明經』科考試,考了三場:先試『帖經』,接著口試,最後答策三道。我得了個乙等。後來在吏部,又通過『釋褐試』。開始讓我做太子校書郎這樣的小官,不久任藍田主薄,是個從八品小官。再後來到殿院任殿中侍禦史,是從六品官;又出任吏部郎中,從五品官;不久遷諫議大夫,是正四品下階;又外調地方,任劍南東西兩川宣慰使;接著迴朝廷任給事中。怎麽樣?明經科出身也可以做各種官,隻要盡職盡責,就能得官,就能步步高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