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瑟姑娘舞畢唱停之後,宴會漸漸轉入唱和吟詩這一程序。劉蕡是幽州昌平人,生在北方,卻對江南水鄉格外嚮往。
他曾到過江南,遊過江南名山秀水。他首先提議道:
「在下提議,押『先、天』韻,詠江南冬天山水,題目為《江南好》。諸位同僚以為如何?」
行軍司馬張大人是江南水鄉才子,提起《江南好》,自有一番親切滋味,首先響應,道:
「題目選得好,『先、天』韻也寬泛,沒有難為諸位大人。
是不是由劉兄先唱,諸位再和為好。」
「不,令狐令公在此,小弟怎敢獻醜?請令公先吟。」
好像是一種規矩,每次唱和,令狐楚都要先吟唱,然後大家再依次吟和。如果他不願意先吟,自然先吟的重任就落在判官劉蕡頭上,因為他的詩頗有名氣,其他人不敢與他爭鋒。
「不。今夜是為巡官商隱接風洗塵,理應讓他一頭,叫他先吟如何?」
行軍司馬看出令公對小巡官頗有偏愛,畢竟他是府主,自己不好跟他爭,但很為劉蕡抱不平。其他人都順水推舟,令公怎麽說就怎麽辦。
令狐楚見大家無異議,很高興,剛要抬頭唿叫李商隱,向這邊一看,隻有七郎坐在幾案後邊,心中納悶,扭頭問湘叔,湘叔也搖搖頭。
府主略略思索道:「李巡官出去了。還是讓我先吟一首吧。」
令狐楚不僅章奏文字寫得好,詩賦也很著名,與、元稹、唱和甚多。他蕡了起來,吟雲:
江南孟冬天,獲穗軟如綿。
綠絹芭蕉裂,黃金桔柚懸。
接著劉蕡與行軍司馬和詩,雲:
江南季冬月,紅蟹大如鯿。
湖水龍為鏡,爐風氣作煙。
江南仲冬月,紫蔗節如鞭。
海將鹽作雪,山用火耕田。
幕僚們你一首我一首,有的一連和三四首,各不相讓,不一會兒竟有和詩二十多首。
令狐楚手捋白鬍鬚,點著頭,有時微微露出笑容;有時蹙蹙眉,搖搖頭;有時向七郎身邊望望,見座位仍然空著,轉頭把湘叔招到麵前,低聲不悅地道:
「快去把商隱叫迴來!」
劉蕡斜眼看出令公的不悅,也奇怪小巡官能去哪呢?為拖延時間,等待小巡官,他替府主分憂,開始品評唱和之詩,站起來,鞠一躬,道:
「諸位的《江南好》詩,很有特色,尤其江南水鄉冬日的特色最足。敝人去過江南,恰逢冬日,那裏不冷,山色依然墨綠,竹樹桔柚,照長不誤。『黃金桔柚懸』,『紫蔗節如鞭』,是一點不假的。江南下雪天氣,極少見,把雪比作鹽……好像有個典故?不知哪位大人記得?」
劉蕡看了一眼行軍司馬,坐下,不再言語了。
行軍司馬聽得其中有典故,大為驚訝,搖頭道:「兄弟不知是何典故,請明示。」
眾人沉默。
七郎到底年輕,打破沉默,道:「典故出自東晉,大將謝安和他的侄兒謝朗在侄女謝道韞家,適逢江南大雪。他指著大雪欣然倡句曰:『大雪紛紛何所似?』謝朗不加思索地張口答曰:『撒鹽空中差可擬。』謝安搖頭不語。謝道韞沉思片刻,抿嘴笑曰:『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聽後連連點頭大悅。從此以後,世人都稱讚女詩人謝道韞有『詠絮才』。用鹽比雪是否妥當且不論,行軍司馬大人這兩句詩對仗卻十分工穩。我喜歡。」
令狐楚搖搖頭,皺起長長的眉毛。七郎兒太不會看風向,聽不出別人話中之話。這段典故,誰不知道?行軍司馬更清楚。他用鹽比雪本不高明,沒料到劉判官會揭他的短。劉判官不明講,而讓七郎講出,可見劉判官之機謀不可等閑視之。
這時李商隱和九郎、湘叔、錦瑟姑娘匆匆走進來。
令狐楚待他們坐定,看了看眾幕僚,有的人哈哈談笑,似有興災樂禍之意;有的人一板正經,不苟言笑,深怕把自己卷進去。劉蕡仰頭望著屋頂,想著心事,仿佛廳堂中根本沒發生什麽事;行軍司馬低頭飲酒,若無其事,仿佛那典故與自己根本沒關係。老令公眼睛一轉,眉頭漸漸舒展開,嚴肅而不容爭辯地對李商隱道:
「剛才諸位大人吟詠《江南好》詩,你沒有參加。現在,老夫主持公道,罰你獨吟一首詩。」
李商隱見恩師臉色不對,有些緊張。
老令公在心裏琢磨,給他出個什麽題目呢?限什麽韻?還沒有想好,忽然看見蔡京色迷迷地盯著已經坐迴原來座位的錦瑟;錦瑟姑娘拿起琵琶,好像看見蔡京正盯著自己,用琵琶把自己的臉遮掩住,不讓他窺視。令公樂了,道:
「商隱,你就以錦瑟姑娘來吟詠……」
「好!」蔡京打斷府主的話,叫起好。
提出吟詠對象,還應當講些條件和要求,如限韻、對仗、用字等等。令狐楚被蔡京把話打斷,有些惱火。小兔崽子,昏了頭!見姑娘就抬不動腿,真沒出息。所以後麵的要求和條件都沒有說,就坐了下來。
眾幕僚看出府主不高興,沒有跟蔡京起鬧,悄悄地等待事態發展。
蔡京叫了一陣好,突然發現隻有自己一人在喊叫,看看眾人,又看看令公,尷尬地笑著也坐下了。
廳堂裏一下子全靜下來。
七郎覺出有點不對勁兒,怎麽辦?他手足無措了。
他曾到過江南,遊過江南名山秀水。他首先提議道:
「在下提議,押『先、天』韻,詠江南冬天山水,題目為《江南好》。諸位同僚以為如何?」
行軍司馬張大人是江南水鄉才子,提起《江南好》,自有一番親切滋味,首先響應,道:
「題目選得好,『先、天』韻也寬泛,沒有難為諸位大人。
是不是由劉兄先唱,諸位再和為好。」
「不,令狐令公在此,小弟怎敢獻醜?請令公先吟。」
好像是一種規矩,每次唱和,令狐楚都要先吟唱,然後大家再依次吟和。如果他不願意先吟,自然先吟的重任就落在判官劉蕡頭上,因為他的詩頗有名氣,其他人不敢與他爭鋒。
「不。今夜是為巡官商隱接風洗塵,理應讓他一頭,叫他先吟如何?」
行軍司馬看出令公對小巡官頗有偏愛,畢竟他是府主,自己不好跟他爭,但很為劉蕡抱不平。其他人都順水推舟,令公怎麽說就怎麽辦。
令狐楚見大家無異議,很高興,剛要抬頭唿叫李商隱,向這邊一看,隻有七郎坐在幾案後邊,心中納悶,扭頭問湘叔,湘叔也搖搖頭。
府主略略思索道:「李巡官出去了。還是讓我先吟一首吧。」
令狐楚不僅章奏文字寫得好,詩賦也很著名,與、元稹、唱和甚多。他蕡了起來,吟雲:
江南孟冬天,獲穗軟如綿。
綠絹芭蕉裂,黃金桔柚懸。
接著劉蕡與行軍司馬和詩,雲:
江南季冬月,紅蟹大如鯿。
湖水龍為鏡,爐風氣作煙。
江南仲冬月,紫蔗節如鞭。
海將鹽作雪,山用火耕田。
幕僚們你一首我一首,有的一連和三四首,各不相讓,不一會兒竟有和詩二十多首。
令狐楚手捋白鬍鬚,點著頭,有時微微露出笑容;有時蹙蹙眉,搖搖頭;有時向七郎身邊望望,見座位仍然空著,轉頭把湘叔招到麵前,低聲不悅地道:
「快去把商隱叫迴來!」
劉蕡斜眼看出令公的不悅,也奇怪小巡官能去哪呢?為拖延時間,等待小巡官,他替府主分憂,開始品評唱和之詩,站起來,鞠一躬,道:
「諸位的《江南好》詩,很有特色,尤其江南水鄉冬日的特色最足。敝人去過江南,恰逢冬日,那裏不冷,山色依然墨綠,竹樹桔柚,照長不誤。『黃金桔柚懸』,『紫蔗節如鞭』,是一點不假的。江南下雪天氣,極少見,把雪比作鹽……好像有個典故?不知哪位大人記得?」
劉蕡看了一眼行軍司馬,坐下,不再言語了。
行軍司馬聽得其中有典故,大為驚訝,搖頭道:「兄弟不知是何典故,請明示。」
眾人沉默。
七郎到底年輕,打破沉默,道:「典故出自東晉,大將謝安和他的侄兒謝朗在侄女謝道韞家,適逢江南大雪。他指著大雪欣然倡句曰:『大雪紛紛何所似?』謝朗不加思索地張口答曰:『撒鹽空中差可擬。』謝安搖頭不語。謝道韞沉思片刻,抿嘴笑曰:『未若柳絮因風起。』謝安聽後連連點頭大悅。從此以後,世人都稱讚女詩人謝道韞有『詠絮才』。用鹽比雪是否妥當且不論,行軍司馬大人這兩句詩對仗卻十分工穩。我喜歡。」
令狐楚搖搖頭,皺起長長的眉毛。七郎兒太不會看風向,聽不出別人話中之話。這段典故,誰不知道?行軍司馬更清楚。他用鹽比雪本不高明,沒料到劉判官會揭他的短。劉判官不明講,而讓七郎講出,可見劉判官之機謀不可等閑視之。
這時李商隱和九郎、湘叔、錦瑟姑娘匆匆走進來。
令狐楚待他們坐定,看了看眾幕僚,有的人哈哈談笑,似有興災樂禍之意;有的人一板正經,不苟言笑,深怕把自己卷進去。劉蕡仰頭望著屋頂,想著心事,仿佛廳堂中根本沒發生什麽事;行軍司馬低頭飲酒,若無其事,仿佛那典故與自己根本沒關係。老令公眼睛一轉,眉頭漸漸舒展開,嚴肅而不容爭辯地對李商隱道:
「剛才諸位大人吟詠《江南好》詩,你沒有參加。現在,老夫主持公道,罰你獨吟一首詩。」
李商隱見恩師臉色不對,有些緊張。
老令公在心裏琢磨,給他出個什麽題目呢?限什麽韻?還沒有想好,忽然看見蔡京色迷迷地盯著已經坐迴原來座位的錦瑟;錦瑟姑娘拿起琵琶,好像看見蔡京正盯著自己,用琵琶把自己的臉遮掩住,不讓他窺視。令公樂了,道:
「商隱,你就以錦瑟姑娘來吟詠……」
「好!」蔡京打斷府主的話,叫起好。
提出吟詠對象,還應當講些條件和要求,如限韻、對仗、用字等等。令狐楚被蔡京把話打斷,有些惱火。小兔崽子,昏了頭!見姑娘就抬不動腿,真沒出息。所以後麵的要求和條件都沒有說,就坐了下來。
眾幕僚看出府主不高興,沒有跟蔡京起鬧,悄悄地等待事態發展。
蔡京叫了一陣好,突然發現隻有自己一人在喊叫,看看眾人,又看看令公,尷尬地笑著也坐下了。
廳堂裏一下子全靜下來。
七郎覺出有點不對勁兒,怎麽辦?他手足無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