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撩錯人後她引火上身[重生] 作者:皮皮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喜歡。」
「哼,給你三句話解釋,你說吧,那個蘇小姐是怎麽迴事。」
蜜餞含在嘴裏,那點甜味卻順味蕾到了心頭,瀰漫四散開去,「母親安排的,我也隻比你早知道一會兒,想著糊弄過去就去找你,不想你就這麽八麵威風地從天而降了。」
聽他揶揄,柳硯鶯往前走兩步迴身瞪他:「王妃安排的?才說劉妙兒和你不合適,就找了這位蘇小姐,我眼看著她與你真是天造地設,這位的氣魄別說是濯州了,就是刀山火海都陪你去得!瞧你跟她多登對,走在人堆裏都是祥麟瑞鳳。」
路景延不疾不徐:「那你可知旁人是怎麽瞧我們的?那聲夫人難道是假的?」
柳硯鶯才不上當:「他要把東西賣我,當然要拍我馬屁!」
「看來拍得很是受用,你應了就是真的。」捏了捏她的手,路景延隻想快些帶著她走了,不是迴府,而是去到另一個沒有人打擾的地方。
他忽然認真:「刀山火海我不要人陪,榮華富貴都與你共有,隻管跟我走吧,我們去濯州,好不好?」
清朗明亮的目光灼灼望著自己,柳硯鶯先前越過他往前多走了兩步,此時站在他前頭扭轉腰身,隻覺得今天的天比以往都藍,她咬著下唇點點頭,先前下山時沒落下來的眼淚,這會兒一連串滾落。
隨之一併落進泥裏生根發芽的,還有難以言喻的情愫,等它落進地理長出來,柳硯鶯才後知後覺發現它已長得那麽高壯,枝繁葉茂了。
「哎呀!」她忽地一頓,撇下他往山上跑:「老夫人還在等我迴去。」
那日之後蘇小姐迴絕了平暘王妃,理由是不嫁武將,消息傳去柳硯鶯耳朵,她坐進路景延懷裏居然還有些憤憤不平的。
「她還看不上你。」
路景延擱下手上書卷,騰出位置供她坐著,捏了捏鼻樑,「你這話的意思可不太對勁。」
「有什麽不對勁的,橫豎她喜歡的是石長史,和你是不可能了。」她趴在他肩頭咯咯笑起來,「不嫁武將,我聽著是有別的含義。」
路景延照她尾巴骨拍了一記:「不愛聽你談他。」
她發狠地「磨磨爪子」將他按倒在塌上,「真記仇!」
可不就是記仇?若非記仇,也不會因她一句話就將她從榮春苑困到身邊,兜兜轉轉一大圈,還不是捨不得與她分隔離析,隻好等待身契變作婚約,衙門裏印泥一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八月初的時候,慶王李璧差人送了口信來府上,說今早和聖上提了調遣他去往西北的事,本該一帆風順的,可惜看中濯州這塊肥肉的人不少,都想分一杯羹。
無非是看中西北現下太平,到處是大鄴的軍事部署,吐蕃有賊心沒賊膽,去到邊關待個兩年迴來,記了軍功好進軍銜。
路景延在這些人中唯一且最大的優勢,是他參與了事件全程,甚至最開始向慶王提議增兵濯州的人也是他,其餘人敢貿然搶功,無非是看他軍銜不高,又是郡王府的庶子。
如此一來第一撥去往濯州的人裏,並沒有路景延,帶隊的是恩親王的嫡次子,郡王李中裕,在八月初十意氣風發地上路。
變數來得也很快,沒來得及過中秋,邊關便發來戰報,說去往濯州的隊伍在抵達後出關沿河道巡查,被吐蕃人伏擊,生擒了李中裕。
恩親王雙目如同盛著汙泥濁水,混沌難辨地呈上了一封前線帶迴的血書,那血是誰的不言而喻。
「聖上,吐蕃人裁下了吾兒一片衣角,又書信一封,說要那擒獲貢布的都尉親自送貢布出關,方可換吾兒性命無憂。」
作者有話說:
可能明天會修章
第64章
「這叫什麽事?怎麽還指名點姓要我們家三郎去換人?」
平暘王府裏,慶王帶著聖上旨意造訪,平暘王妃聽到此事頗為費解,不明白吐蕃為何認準了路景延,他也是拿月俸為朝廷辦事,怎麽還像牽扯出私人恩怨了呢?
老夫人愁眉不展地笑笑:「又不是小孩掐架,聖上也沒必要答應他們的要求,是不是?」
李璧額了一陣撓撓眉梢,心道若被俘的不是恩王的嫡次子,那還好說,可偏生是個宗室子弟,如若聖上不多加重視,那就會發展成宗親離心離德的隱患。
李璧隻好道:「老夫人,這我說不好,但可以與老人家擔保,此次同行我一定讓您的孫兒平平安安。」
平暘王聽到此處,終於不再擰緊眉頭隻字不語,「娘,三郎是大鄴的將士,聽憑聖上調遣,您與慶王說這些,也是為難了他。」
一家之主開了口,府裏誰還有異議,縱是最開頭王妃說的那幾句驚愕是真的,但當中的關切之意也不過是流於表麵。
怎料老夫人沉下臉,拐杖重重一放:「道理我明白,到底是自己的孫兒,怎捨得下他遠赴濯州上疆場和那茹毛飲血的外邦人打仗?他才從滄州迴來,這就又要去往濯州,一次比一次遠,我捨不得!」
說罷她便執起拐杖要走,竟是撂下慶王的麵子也不顧了。
未等平暘王出言勸阻,一旁路景延起身衝著祖母背影一叩首,再度起身對著父母磕了頭。
他挺起脊背,說道:「景延自願去往濯州,感念母親和祖母關懷,但誠如父親所說,我是大鄴將士,既入行伍,便有背井離鄉遠赴疆場的打算,長輩不必相勸。」
「哼,給你三句話解釋,你說吧,那個蘇小姐是怎麽迴事。」
蜜餞含在嘴裏,那點甜味卻順味蕾到了心頭,瀰漫四散開去,「母親安排的,我也隻比你早知道一會兒,想著糊弄過去就去找你,不想你就這麽八麵威風地從天而降了。」
聽他揶揄,柳硯鶯往前走兩步迴身瞪他:「王妃安排的?才說劉妙兒和你不合適,就找了這位蘇小姐,我眼看著她與你真是天造地設,這位的氣魄別說是濯州了,就是刀山火海都陪你去得!瞧你跟她多登對,走在人堆裏都是祥麟瑞鳳。」
路景延不疾不徐:「那你可知旁人是怎麽瞧我們的?那聲夫人難道是假的?」
柳硯鶯才不上當:「他要把東西賣我,當然要拍我馬屁!」
「看來拍得很是受用,你應了就是真的。」捏了捏她的手,路景延隻想快些帶著她走了,不是迴府,而是去到另一個沒有人打擾的地方。
他忽然認真:「刀山火海我不要人陪,榮華富貴都與你共有,隻管跟我走吧,我們去濯州,好不好?」
清朗明亮的目光灼灼望著自己,柳硯鶯先前越過他往前多走了兩步,此時站在他前頭扭轉腰身,隻覺得今天的天比以往都藍,她咬著下唇點點頭,先前下山時沒落下來的眼淚,這會兒一連串滾落。
隨之一併落進泥裏生根發芽的,還有難以言喻的情愫,等它落進地理長出來,柳硯鶯才後知後覺發現它已長得那麽高壯,枝繁葉茂了。
「哎呀!」她忽地一頓,撇下他往山上跑:「老夫人還在等我迴去。」
那日之後蘇小姐迴絕了平暘王妃,理由是不嫁武將,消息傳去柳硯鶯耳朵,她坐進路景延懷裏居然還有些憤憤不平的。
「她還看不上你。」
路景延擱下手上書卷,騰出位置供她坐著,捏了捏鼻樑,「你這話的意思可不太對勁。」
「有什麽不對勁的,橫豎她喜歡的是石長史,和你是不可能了。」她趴在他肩頭咯咯笑起來,「不嫁武將,我聽著是有別的含義。」
路景延照她尾巴骨拍了一記:「不愛聽你談他。」
她發狠地「磨磨爪子」將他按倒在塌上,「真記仇!」
可不就是記仇?若非記仇,也不會因她一句話就將她從榮春苑困到身邊,兜兜轉轉一大圈,還不是捨不得與她分隔離析,隻好等待身契變作婚約,衙門裏印泥一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八月初的時候,慶王李璧差人送了口信來府上,說今早和聖上提了調遣他去往西北的事,本該一帆風順的,可惜看中濯州這塊肥肉的人不少,都想分一杯羹。
無非是看中西北現下太平,到處是大鄴的軍事部署,吐蕃有賊心沒賊膽,去到邊關待個兩年迴來,記了軍功好進軍銜。
路景延在這些人中唯一且最大的優勢,是他參與了事件全程,甚至最開始向慶王提議增兵濯州的人也是他,其餘人敢貿然搶功,無非是看他軍銜不高,又是郡王府的庶子。
如此一來第一撥去往濯州的人裏,並沒有路景延,帶隊的是恩親王的嫡次子,郡王李中裕,在八月初十意氣風發地上路。
變數來得也很快,沒來得及過中秋,邊關便發來戰報,說去往濯州的隊伍在抵達後出關沿河道巡查,被吐蕃人伏擊,生擒了李中裕。
恩親王雙目如同盛著汙泥濁水,混沌難辨地呈上了一封前線帶迴的血書,那血是誰的不言而喻。
「聖上,吐蕃人裁下了吾兒一片衣角,又書信一封,說要那擒獲貢布的都尉親自送貢布出關,方可換吾兒性命無憂。」
作者有話說:
可能明天會修章
第64章
「這叫什麽事?怎麽還指名點姓要我們家三郎去換人?」
平暘王府裏,慶王帶著聖上旨意造訪,平暘王妃聽到此事頗為費解,不明白吐蕃為何認準了路景延,他也是拿月俸為朝廷辦事,怎麽還像牽扯出私人恩怨了呢?
老夫人愁眉不展地笑笑:「又不是小孩掐架,聖上也沒必要答應他們的要求,是不是?」
李璧額了一陣撓撓眉梢,心道若被俘的不是恩王的嫡次子,那還好說,可偏生是個宗室子弟,如若聖上不多加重視,那就會發展成宗親離心離德的隱患。
李璧隻好道:「老夫人,這我說不好,但可以與老人家擔保,此次同行我一定讓您的孫兒平平安安。」
平暘王聽到此處,終於不再擰緊眉頭隻字不語,「娘,三郎是大鄴的將士,聽憑聖上調遣,您與慶王說這些,也是為難了他。」
一家之主開了口,府裏誰還有異議,縱是最開頭王妃說的那幾句驚愕是真的,但當中的關切之意也不過是流於表麵。
怎料老夫人沉下臉,拐杖重重一放:「道理我明白,到底是自己的孫兒,怎捨得下他遠赴濯州上疆場和那茹毛飲血的外邦人打仗?他才從滄州迴來,這就又要去往濯州,一次比一次遠,我捨不得!」
說罷她便執起拐杖要走,竟是撂下慶王的麵子也不顧了。
未等平暘王出言勸阻,一旁路景延起身衝著祖母背影一叩首,再度起身對著父母磕了頭。
他挺起脊背,說道:「景延自願去往濯州,感念母親和祖母關懷,但誠如父親所說,我是大鄴將士,既入行伍,便有背井離鄉遠赴疆場的打算,長輩不必相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