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
高盧雞,法棍,光速投降,等等一係列的梗層出不窮。
這源自於英國人對法國人的調侃。
而二戰初期,法國政府光速投降,真的讓人大跌眼鏡。
說好的世界第一陸軍呢?
就這!
倒是不怎麽出名的法國海軍,扛起了法國人最後的尊嚴。
很多的遊戲,喜歡把法國海軍劃分為兩個陣營。
一個維希法國(在法國本土南部),一個自由法國(在英國)。
與之對應的一個海軍旗艦黎塞留號戰列艦,一個海軍旗艦讓巴爾號戰列艦。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法國海軍一直代表的是舊時代的法國。
旗艦始終是以黎塞留號戰列艦為主。
他們的領地則是非洲的各個殖民地。
確切的說,二戰法國其實有4股力量。
一個是本土與德國合作的維希法國。
一個是在英國,以戴高樂為首的自由法國。
一個在北非渾水摸魚的殖民政府。
最後一個是嚴守中立的,同時和英國人硬剛的西非殖民政府,也可以叫它戰鬥法國。
其中英國人在1939年到1940年期間,先後對法國在北非和西非的軍港發動襲擊。
這徹底惹毛了法國人。
尤其是第二次達喀爾海戰前夕,戴高樂兩次勸降。
法國海軍以黎塞留號戰列艦為核心的艦隊,連保持中立都不行了。
最終黎塞留號戰列艦被英國人擊傷,癱瘓在港口。
戴高樂也不靠譜。
殖民政府無力承擔修複兩艘戰列艦,隻能拆除一部分一個半完工狀態的讓巴爾號戰列艦的材料,然後去修複黎塞留戰列艦。
這不是中立,隻是單純的被打廢了。
現在,盟軍有意開辟北非戰場的西部戰線。
這樣,北非殖民政府的態度就很微妙了。
時間到了1942年,航空母艦大行其道,證明了她才是海洋王者。
戰列艦的威風早已不在,反而成了累贅。
法國殖民政府都是分散經營的,根本無力承擔這種大型軍艦的後勤工作。
但是有一部分法國人堅持要恢複法蘭西的榮耀。
那這個榮耀是要花錢的。
比如賣掉一部分軍艦,來修補黎塞留號戰列艦,來改造貝亞恩號航母。
你看,戰列艦有了,最強最新的,雖然火炮是380口徑。
航空母艦也有了2.5萬噸的貝亞恩,預計改一改可以達到3萬多噸。
這樣一來,加上法國海外殖民地還保留有幾艘遠洋軍艦,一下子就可以打造新時代的海軍。
當然,這一係列的前提,是有人願意當這個冤大頭,買他們的軍艦。
而出售這條軍艦的名字,就是讓巴爾號戰列艦。
戰列艦的價格,其實基本上公開透明的那種。
統一按二戰美元計算,基本上造價都在6000萬到8000萬美元左右。
問題是每個國家的國情不一樣。
這就好比汽車。
對於普通家庭而言,20萬的汽車是固定資產,是一筆巨大的投資。
而富人家庭可能30萬的汽車隻是代步工具,等於一雙鞋子。
2艘黎塞留級戰列艦和一條航母,已經是法國的最後家當了。
現在兩條軍艦一條沒完工,一條受損。
他們的選擇自然是要止損。
至於選擇出售讓巴爾的原因很簡單,這船的動力係統都沒有完全到位,主炮更加隻有一半。
此前都是依靠駁船慢慢拖著到港口的。
而黎塞留是完工率接近百分之九十五的,並且經曆過實戰考驗的。
還有一個原因,這是他們的旗艦,這個當然不能賣。
就是這個價格,還需要協商。
...
西非,卡薩布蘭卡軍港。
第二艦隊的參謀團協同美國代表,英國代表,自由法國代表,維代表法國,法國總督,法國海軍司令等等一大票的人共同協商。
法國艦隊的歸屬問題。
維希法國的艦隊也十分強大,大部分輕重巡洋艦,舊式戰列艦,最新的兩艘敦刻爾克級戰列巡洋艦都在它手裏。
他們自然希望兩艘黎塞留級戰列艦迴歸本土。
這個英國人必須反對。
那不等於直接和英國人作戰嗎?
中立,那是不可能存在真正的中立。
就算是歐洲的中立國,其實也是偏向於德國的。
但現在,有識之士都知道,隨著美國加入盟軍,德國人的進攻氣勢已經沒有了。
剩下的隻需要消耗時間,盟軍勝利是必然的。
大部分法國人膈應英國人,但並不排斥美國人。
初步決定是讓美國人買下黎塞留號戰列艦,中國人買下讓巴爾號戰列艦。
並且承諾不會用於對法國本土或許非洲殖民地作戰。
細節上,對於讓巴爾級戰列艦的售價的談判就糾結萬分。
陳平匯報:“長官,法國人開出的是4000萬美元。”
王默言吃驚:“四千萬?不行不行。讓巴爾號沒有完善的動力係統,等於沒有腿。這還能做什麽?”
“告訴他們,主炮什麽的我們可以不要,迴頭讓他們拆走備用。”
王默言這邊一開始是報價2000萬美元。
戰列艦的造價構成。
其實艦體本身是最廉價的,隻占據戰列艦的四分之一成本。
黎塞留級造價是12億法郎(包含1943年改造費用),讓巴爾號合計造價超過20億法郎。
戰前美元和法郎匯率是1:5左右。
法國投降後,這個匯率逐年往飛漲。
1942年差不多20法郎等於1美元。
就這還隻能從官方少量兌換,黑市更加離譜。
能給對方兩千萬已美元經算是很給麵子了。
等二戰過後,一千萬估計都沒有人要。
這是因為戰前和戰後的法郎匯率巨大波動造成的。
最貴的其實是配套的武器。
尤其是新式戰列艦黎塞留就2艘,主炮都是最先研製的。
這個比例占用了三分之一左右的預算。
其次就是動力係統。
比如日本人的翔鶴級,驅逐艦陽炎級,兩個是同款鍋爐。
就是采用了新式的動力係統,以至於價格高的離譜。
尤其是陽炎級驅逐艦,一半的造價來源,都是鍋爐的造價。
反而大和級的動力便宜了一半多。
美軍也是差不多,衣阿華的級戰列艦艦體本身和北卡羅來納級是差不多的造價。
大頭都被最新的動力係統搶占了。
還有一部分是新式的mk7型主炮。
最後是零零碎碎的艦載服務器,雷達,火控,觀測儀等等。
這些大概占用了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左右的造價。
這要是價格太高了,他寧可去選擇找美國人談談,買一艘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玩玩。
“兩千萬!不行,這個價格太低了。連成本價都不夠。”
“他們說允許我們拆除讓巴爾號上的主炮和主要設備,留給一號艦備用。”
“哦!”
好像也不是不可以接受。
高盧雞,法棍,光速投降,等等一係列的梗層出不窮。
這源自於英國人對法國人的調侃。
而二戰初期,法國政府光速投降,真的讓人大跌眼鏡。
說好的世界第一陸軍呢?
就這!
倒是不怎麽出名的法國海軍,扛起了法國人最後的尊嚴。
很多的遊戲,喜歡把法國海軍劃分為兩個陣營。
一個維希法國(在法國本土南部),一個自由法國(在英國)。
與之對應的一個海軍旗艦黎塞留號戰列艦,一個海軍旗艦讓巴爾號戰列艦。
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法國海軍一直代表的是舊時代的法國。
旗艦始終是以黎塞留號戰列艦為主。
他們的領地則是非洲的各個殖民地。
確切的說,二戰法國其實有4股力量。
一個是本土與德國合作的維希法國。
一個是在英國,以戴高樂為首的自由法國。
一個在北非渾水摸魚的殖民政府。
最後一個是嚴守中立的,同時和英國人硬剛的西非殖民政府,也可以叫它戰鬥法國。
其中英國人在1939年到1940年期間,先後對法國在北非和西非的軍港發動襲擊。
這徹底惹毛了法國人。
尤其是第二次達喀爾海戰前夕,戴高樂兩次勸降。
法國海軍以黎塞留號戰列艦為核心的艦隊,連保持中立都不行了。
最終黎塞留號戰列艦被英國人擊傷,癱瘓在港口。
戴高樂也不靠譜。
殖民政府無力承擔修複兩艘戰列艦,隻能拆除一部分一個半完工狀態的讓巴爾號戰列艦的材料,然後去修複黎塞留戰列艦。
這不是中立,隻是單純的被打廢了。
現在,盟軍有意開辟北非戰場的西部戰線。
這樣,北非殖民政府的態度就很微妙了。
時間到了1942年,航空母艦大行其道,證明了她才是海洋王者。
戰列艦的威風早已不在,反而成了累贅。
法國殖民政府都是分散經營的,根本無力承擔這種大型軍艦的後勤工作。
但是有一部分法國人堅持要恢複法蘭西的榮耀。
那這個榮耀是要花錢的。
比如賣掉一部分軍艦,來修補黎塞留號戰列艦,來改造貝亞恩號航母。
你看,戰列艦有了,最強最新的,雖然火炮是380口徑。
航空母艦也有了2.5萬噸的貝亞恩,預計改一改可以達到3萬多噸。
這樣一來,加上法國海外殖民地還保留有幾艘遠洋軍艦,一下子就可以打造新時代的海軍。
當然,這一係列的前提,是有人願意當這個冤大頭,買他們的軍艦。
而出售這條軍艦的名字,就是讓巴爾號戰列艦。
戰列艦的價格,其實基本上公開透明的那種。
統一按二戰美元計算,基本上造價都在6000萬到8000萬美元左右。
問題是每個國家的國情不一樣。
這就好比汽車。
對於普通家庭而言,20萬的汽車是固定資產,是一筆巨大的投資。
而富人家庭可能30萬的汽車隻是代步工具,等於一雙鞋子。
2艘黎塞留級戰列艦和一條航母,已經是法國的最後家當了。
現在兩條軍艦一條沒完工,一條受損。
他們的選擇自然是要止損。
至於選擇出售讓巴爾的原因很簡單,這船的動力係統都沒有完全到位,主炮更加隻有一半。
此前都是依靠駁船慢慢拖著到港口的。
而黎塞留是完工率接近百分之九十五的,並且經曆過實戰考驗的。
還有一個原因,這是他們的旗艦,這個當然不能賣。
就是這個價格,還需要協商。
...
西非,卡薩布蘭卡軍港。
第二艦隊的參謀團協同美國代表,英國代表,自由法國代表,維代表法國,法國總督,法國海軍司令等等一大票的人共同協商。
法國艦隊的歸屬問題。
維希法國的艦隊也十分強大,大部分輕重巡洋艦,舊式戰列艦,最新的兩艘敦刻爾克級戰列巡洋艦都在它手裏。
他們自然希望兩艘黎塞留級戰列艦迴歸本土。
這個英國人必須反對。
那不等於直接和英國人作戰嗎?
中立,那是不可能存在真正的中立。
就算是歐洲的中立國,其實也是偏向於德國的。
但現在,有識之士都知道,隨著美國加入盟軍,德國人的進攻氣勢已經沒有了。
剩下的隻需要消耗時間,盟軍勝利是必然的。
大部分法國人膈應英國人,但並不排斥美國人。
初步決定是讓美國人買下黎塞留號戰列艦,中國人買下讓巴爾號戰列艦。
並且承諾不會用於對法國本土或許非洲殖民地作戰。
細節上,對於讓巴爾級戰列艦的售價的談判就糾結萬分。
陳平匯報:“長官,法國人開出的是4000萬美元。”
王默言吃驚:“四千萬?不行不行。讓巴爾號沒有完善的動力係統,等於沒有腿。這還能做什麽?”
“告訴他們,主炮什麽的我們可以不要,迴頭讓他們拆走備用。”
王默言這邊一開始是報價2000萬美元。
戰列艦的造價構成。
其實艦體本身是最廉價的,隻占據戰列艦的四分之一成本。
黎塞留級造價是12億法郎(包含1943年改造費用),讓巴爾號合計造價超過20億法郎。
戰前美元和法郎匯率是1:5左右。
法國投降後,這個匯率逐年往飛漲。
1942年差不多20法郎等於1美元。
就這還隻能從官方少量兌換,黑市更加離譜。
能給對方兩千萬已美元經算是很給麵子了。
等二戰過後,一千萬估計都沒有人要。
這是因為戰前和戰後的法郎匯率巨大波動造成的。
最貴的其實是配套的武器。
尤其是新式戰列艦黎塞留就2艘,主炮都是最先研製的。
這個比例占用了三分之一左右的預算。
其次就是動力係統。
比如日本人的翔鶴級,驅逐艦陽炎級,兩個是同款鍋爐。
就是采用了新式的動力係統,以至於價格高的離譜。
尤其是陽炎級驅逐艦,一半的造價來源,都是鍋爐的造價。
反而大和級的動力便宜了一半多。
美軍也是差不多,衣阿華的級戰列艦艦體本身和北卡羅來納級是差不多的造價。
大頭都被最新的動力係統搶占了。
還有一部分是新式的mk7型主炮。
最後是零零碎碎的艦載服務器,雷達,火控,觀測儀等等。
這些大概占用了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左右的造價。
這要是價格太高了,他寧可去選擇找美國人談談,買一艘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玩玩。
“兩千萬!不行,這個價格太低了。連成本價都不夠。”
“他們說允許我們拆除讓巴爾號上的主炮和主要設備,留給一號艦備用。”
“哦!”
好像也不是不可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