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人怎麽出現在這裏,他們此次出來好像是有什麽特殊的任務。
這時吳攸發現跟三人在一起的還有四五個人,從他們熟絡的交談,吳攸猜測幾人都是一夥的。如此多的焱教弟子出現在這裏肯定不正常,難道他們在這裏有什麽大的行動。
想到這,吳攸改變了主意,他們要留在這裏,看看焱教究竟要幹什麽。
當吳攸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羅衝和烏雅梓海,二人一致同意吳攸的主意。
為了不引起焱教弟子的注意,三人分頭行動,躲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遠遠的跟著這幾個焱教弟子。
讓人吃驚的是,吳攸發現這裏不僅僅來了這麽幾個焱教弟子,不一會光吳攸就發現有十四五個。他們三三兩兩分散在人群中,好像在尋找著什麽。
不一會兒,烏雅梓海找到吳攸,帶來了一個更加驚人的消息,原來,這幾日焱教高層和棲雲宗這兩個巴蜀地區最大的組織正在桃花山花間寺進行談判,兩大勢力的附屬幫派也都派人來給雙方助威,他們正在討論雙方的勢力範圍重新劃分的問題。
由於多年來,焱教一直采取收縮的固守的策略,原本屬於他們的地盤這些年也大部分被棲雲宗控製,而焱教在巴蜀地區的實際控製範圍並不大,這與他們巴蜀地區數一數二的實力極不相符。
隨著焱教新教主的上位和固守收縮政策的改變,焱教急切的想擴大地盤。
棲雲宗當然不肯拱手相讓,但迫於焱教的勢力,一點都不讓是不可能的,所以雙方在花間寺召開會議,商討勢力劃分的問題。
這可是個非常重要的消息,吳攸立即意識到雙方之所以能夠采取和平的方式解決勢力範圍的問題,說明焱教在大舉進攻中原前想先穩住巴蜀地區這個大後方。
看來距離焱教進攻中原的時間不遠了,而中原各派可能還蒙在鼓裏。
吳攸隨著熙熙攘攘的人群慢慢靠近花間寺。這是一個建在桃花山半山腰的寺院,寺院規模非常的大,上百間各式房屋掩映在茂密的樹林中。
此時粉紅的桃花,潔白的杏花、梨花和各色野花競相開放,整個寺院就像浩瀚花海中一隻隻小船,想必花間寺的名字正是由此而來。
由於焱教和棲雲宗正在這裏舉行會談,寺院的後院沒有對遊人開放,通往後院的各個通道都由焱教和棲雲宗的弟子嚴密的把守,隻有寺院的前院和中院對遊人開放。
吳攸來到寺院的大門口,這是一個氣勢恢宏的建築,大門總共有三層,每一層都是青磚琉璃瓦,飛簷翹角,氣勢非凡,可見這裏平時信徒眾多,香火旺盛,像這麽興盛的寺院在中原地區都不多見,可見巴蜀地區有多麽的富庶。
大門的正上方懸掛一個巨大的鎏金牌匾,上書花間寺三個大字。
門口一幅對聯也是非常的有意思,引的不少文人雅士駐足觀看。
吳攸來到跟前,隻見上聯寫著“寺在花間僧不花”,下聯是“身在鬧市心有佛”,橫批是“花無罪”。
吳攸雖不是整天鑽研文章的文人。但第一感覺就覺得這個幅對掛在這裏有些不妥,與寺院莊嚴肅穆的氛圍極不協調。
這時正有一群酸腐的文人雅士正圍在一起興高采烈的討論,有人說上聯這個“不”字用的不好,應改為“無”字,又有人說橫批“花無罪”用的不好,給人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竟還有人說花字的最後一筆太長,顯得整個字有些無力等等。
吳攸聽不下去他們故弄玄虛,隨著人群進入了寺院。
寺院裏麵的廟宇眾多,個個修建的非常豪華,到處雕梁畫棟,金碧輝煌。
吳攸四處查看,牢記寺院的布局和各處通道。同時他發現人群中混雜著不少一看就是常年習武之人,這些人混在人群中,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但吳攸還是從他們心不在焉的表情看出他們一個都是各個門派的人,正在焦急的等待裏麵商談的結果。
為了不引起他們的注意,吳攸沒有過多停留,轉了一圈後便出了寺院。
吳攸出了寺院,找到羅衝和烏雅梓海,準備找個僻靜點的地方商量下一步得對策,他們明白不管焱教和棲雲宗的高層商談的結果如何,對他們三人來說都沒有好處。
當吳攸三人在人群中擠來擠去,想找個人少的地方時,吳攸突然感覺有人從背後捅了捅他。
吳攸一迴頭立刻就驚呆了,隻見李茂堂站在身後正笑眯眯的盯著他笑。
為了不引起人群的注意,做事一向穩重小心的李茂堂沒有表現的過分熱情,隻是握了握手,輕輕叫了一聲:“攸哥。”
此時羅衝和烏雅梓海也發現了吳攸遇到了熟人,來到二人跟前。
“都是自家兄弟。”吳攸言簡意賅,立即表明了都是自己人,免得他們之間互相提防。
李茂堂聽了衝二人笑笑,又對吳攸道:“馬馳和兩個春哥也都來了,我們早就發現你了,他們幾個在那邊等你,我們過去見他們。”
見到李茂堂,吳攸就很是意外,沒想到馬馳和兩個春哥也來了,這怎能不讓他意外,他第一時間意識到出了什麽大事,不然他們幾個不會千裏迢迢來這裏找他,但見李茂堂又是一臉輕鬆的樣子,吳攸一時也糊塗了,不知他們為什麽來找他。
吳攸叫上羅衝二人隨著李茂堂來到一個茶攤。說是茶攤,卻是一個很大的帳篷,裏麵擺了七八張桌子。
此時不是飲茶的高峰期,帳篷裏客人不多。
吳攸剛一進入帳篷,端木春、花問春、馬馳和林逸飛幾人就圍了上來,馬馳更是一把抱起吳攸原地轉了幾圈才放開。
吳攸一一與眾人擁抱問候後,這才介紹羅衝和烏雅梓海與眾人認識,並告訴眾人都是兄弟,不要見外。
見眾人都已落座,吳攸首先起身對著羅衝和烏雅梓海深深的鞠了一躬,道:“我真名叫吳攸,沒有如實相告,實在是不得已,還請二位不要見怪。”
這時吳攸發現跟三人在一起的還有四五個人,從他們熟絡的交談,吳攸猜測幾人都是一夥的。如此多的焱教弟子出現在這裏肯定不正常,難道他們在這裏有什麽大的行動。
想到這,吳攸改變了主意,他們要留在這裏,看看焱教究竟要幹什麽。
當吳攸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羅衝和烏雅梓海,二人一致同意吳攸的主意。
為了不引起焱教弟子的注意,三人分頭行動,躲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遠遠的跟著這幾個焱教弟子。
讓人吃驚的是,吳攸發現這裏不僅僅來了這麽幾個焱教弟子,不一會光吳攸就發現有十四五個。他們三三兩兩分散在人群中,好像在尋找著什麽。
不一會兒,烏雅梓海找到吳攸,帶來了一個更加驚人的消息,原來,這幾日焱教高層和棲雲宗這兩個巴蜀地區最大的組織正在桃花山花間寺進行談判,兩大勢力的附屬幫派也都派人來給雙方助威,他們正在討論雙方的勢力範圍重新劃分的問題。
由於多年來,焱教一直采取收縮的固守的策略,原本屬於他們的地盤這些年也大部分被棲雲宗控製,而焱教在巴蜀地區的實際控製範圍並不大,這與他們巴蜀地區數一數二的實力極不相符。
隨著焱教新教主的上位和固守收縮政策的改變,焱教急切的想擴大地盤。
棲雲宗當然不肯拱手相讓,但迫於焱教的勢力,一點都不讓是不可能的,所以雙方在花間寺召開會議,商討勢力劃分的問題。
這可是個非常重要的消息,吳攸立即意識到雙方之所以能夠采取和平的方式解決勢力範圍的問題,說明焱教在大舉進攻中原前想先穩住巴蜀地區這個大後方。
看來距離焱教進攻中原的時間不遠了,而中原各派可能還蒙在鼓裏。
吳攸隨著熙熙攘攘的人群慢慢靠近花間寺。這是一個建在桃花山半山腰的寺院,寺院規模非常的大,上百間各式房屋掩映在茂密的樹林中。
此時粉紅的桃花,潔白的杏花、梨花和各色野花競相開放,整個寺院就像浩瀚花海中一隻隻小船,想必花間寺的名字正是由此而來。
由於焱教和棲雲宗正在這裏舉行會談,寺院的後院沒有對遊人開放,通往後院的各個通道都由焱教和棲雲宗的弟子嚴密的把守,隻有寺院的前院和中院對遊人開放。
吳攸來到寺院的大門口,這是一個氣勢恢宏的建築,大門總共有三層,每一層都是青磚琉璃瓦,飛簷翹角,氣勢非凡,可見這裏平時信徒眾多,香火旺盛,像這麽興盛的寺院在中原地區都不多見,可見巴蜀地區有多麽的富庶。
大門的正上方懸掛一個巨大的鎏金牌匾,上書花間寺三個大字。
門口一幅對聯也是非常的有意思,引的不少文人雅士駐足觀看。
吳攸來到跟前,隻見上聯寫著“寺在花間僧不花”,下聯是“身在鬧市心有佛”,橫批是“花無罪”。
吳攸雖不是整天鑽研文章的文人。但第一感覺就覺得這個幅對掛在這裏有些不妥,與寺院莊嚴肅穆的氛圍極不協調。
這時正有一群酸腐的文人雅士正圍在一起興高采烈的討論,有人說上聯這個“不”字用的不好,應改為“無”字,又有人說橫批“花無罪”用的不好,給人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竟還有人說花字的最後一筆太長,顯得整個字有些無力等等。
吳攸聽不下去他們故弄玄虛,隨著人群進入了寺院。
寺院裏麵的廟宇眾多,個個修建的非常豪華,到處雕梁畫棟,金碧輝煌。
吳攸四處查看,牢記寺院的布局和各處通道。同時他發現人群中混雜著不少一看就是常年習武之人,這些人混在人群中,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但吳攸還是從他們心不在焉的表情看出他們一個都是各個門派的人,正在焦急的等待裏麵商談的結果。
為了不引起他們的注意,吳攸沒有過多停留,轉了一圈後便出了寺院。
吳攸出了寺院,找到羅衝和烏雅梓海,準備找個僻靜點的地方商量下一步得對策,他們明白不管焱教和棲雲宗的高層商談的結果如何,對他們三人來說都沒有好處。
當吳攸三人在人群中擠來擠去,想找個人少的地方時,吳攸突然感覺有人從背後捅了捅他。
吳攸一迴頭立刻就驚呆了,隻見李茂堂站在身後正笑眯眯的盯著他笑。
為了不引起人群的注意,做事一向穩重小心的李茂堂沒有表現的過分熱情,隻是握了握手,輕輕叫了一聲:“攸哥。”
此時羅衝和烏雅梓海也發現了吳攸遇到了熟人,來到二人跟前。
“都是自家兄弟。”吳攸言簡意賅,立即表明了都是自己人,免得他們之間互相提防。
李茂堂聽了衝二人笑笑,又對吳攸道:“馬馳和兩個春哥也都來了,我們早就發現你了,他們幾個在那邊等你,我們過去見他們。”
見到李茂堂,吳攸就很是意外,沒想到馬馳和兩個春哥也來了,這怎能不讓他意外,他第一時間意識到出了什麽大事,不然他們幾個不會千裏迢迢來這裏找他,但見李茂堂又是一臉輕鬆的樣子,吳攸一時也糊塗了,不知他們為什麽來找他。
吳攸叫上羅衝二人隨著李茂堂來到一個茶攤。說是茶攤,卻是一個很大的帳篷,裏麵擺了七八張桌子。
此時不是飲茶的高峰期,帳篷裏客人不多。
吳攸剛一進入帳篷,端木春、花問春、馬馳和林逸飛幾人就圍了上來,馬馳更是一把抱起吳攸原地轉了幾圈才放開。
吳攸一一與眾人擁抱問候後,這才介紹羅衝和烏雅梓海與眾人認識,並告訴眾人都是兄弟,不要見外。
見眾人都已落座,吳攸首先起身對著羅衝和烏雅梓海深深的鞠了一躬,道:“我真名叫吳攸,沒有如實相告,實在是不得已,還請二位不要見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