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姑娘想開了就好,到時候三姑娘若是把握不好分寸,落得個私會外男的罪名可就不好了。」櫻珠諂媚地說著,琰玉一聽細眉一挑,嘴角一揚,又抬手摸了摸自己的白玉耳墜,心裏又開始盤算了起來。


    第13章 筆硯


    這日課上,教諭給堂下的姑娘們布置了一篇文章,伶玉手裏的毛筆一直掉毛影響速度,無奈最後交卷的時候還沒寫完便被教諭批評了一番。


    靈郡主替伶玉開脫,「教諭不必太過責備伶玉,畢竟她一個女孩家,又不用像男子一樣科考。」


    琰玉眼裏盡是輕蔑,冷嘲熱諷道:「女孩兒家怎麽了,將來若是嫁出去了,與夫君沒有話聊怎麽辦,小家子氣就是小家子氣,也終是改不掉骨子裏的那股低俗樣。」


    曹三此刻從外頭進來,接下來該是他們男子討論問題了,一進來聽到這樣的話隨即打趣道:「不知二姑娘這樣聰慧的女子到時候該嫁怎樣一個才華橫溢的夫婿呢?」


    琰玉立即接話,「自然是像宋…」櫻珠見姑娘要說錯話了趕緊製止。曹三笑著坐下整理書案,他就是給琰玉下套呢,想讓她自毀清白。


    伶玉迅速寫好後交了卷,曹三瞥了一眼卷子,當著孟琰玉的麵稱讚道:「三姑娘這字真是漂亮,乍一看是娟秀,可細細一看又十分雄健,筆鋒有力,看著該十分行雲流水才是,怎會來不及交卷呢?」


    伶玉沒想到曹三會這麽誇她,心裏還有些溫暖。


    孟琰玉則是挺了挺身子不屑地說道:「曹三公子的字寫得也不如何啊,還能看出好壞來?」


    靈郡主開口:「二姑娘此言差矣,字不好不代表鑑賞力也不佳,再說三公子的字與姑娘們相比還是可說一二的。」


    『與姑娘們相比』,曹昌玹不禁嗆了幾聲,伶玉也差點笑了出來。教諭見狀連忙開口,「好了,姑娘們可以先迴了。伶玉,你今日這字不比之前,恐是懈怠了,迴去好好練字。」


    「是。」


    姑娘們都紛紛離開了,伶玉往迴走著,拐彎處沒瞧見有人一下子撞了上去,打翻了書箱。


    宋如楓嚇一跳趕緊去扶,「三妹妹,沒事吧,都怪我走得急,真是對不住。」


    「沒事沒事,是伶玉沒看路,怪不得宋公子。」伶玉趕緊去撿地上散落的東西。


    「妹妹的硯台都摔壞了,我賠給妹妹吧。」如楓撿起手邊碎成兩半的硯台有些自責,又見伶玉不說話,接著說道,「我前些日子得了些上好的文房四寶,我自己也用不完,閑置著也是浪費,正巧就賠給姑娘。」


    伶玉收好東西趕忙道:「不用了宋公子,是伶玉自己不小心。宋公子去學堂該來不及了,快去吧。」


    如楓嘆了口氣,走開了,邊走邊對身後的元子說:「元子,替我記著,迴去後把父親給我的那套墨寶收拾出來,到時候賠給伶玉姑娘」。


    「知道了,郎君。隻是您要親自給伶玉姑娘嗎?」


    「給她她定不要的,到時你替我直接拿給馨兒姑娘吧。」


    「是,公子。」


    伶玉拾著破爛的筆硯迴到院裏,馨兒看著壞掉的硯台和掉毛的筆有些心疼,「姑娘,這硯台和毛筆是沒法用了吧?」


    「是啊,改日去買點吧。」伶玉方才衣衫上沾染了墨汁,此刻正換著。


    「這東西還是大房送來的呢,可見他們多不把咱們放在心上,東西都是挑次的,姑娘又不敢不用,省的還要被人說不知感恩。」馨兒替伶玉整理著衣裳,「隻是又得備新筆硯了,咱們有那麽多錢嘛?」


    「嗯…」伶玉扣著衣服的扣子,想了想,語氣調皮地說,「改日還要去先生那兒,他那兒好多筆墨,我看他老人家挺喜歡桂花糕的,再買些去跟他討些筆墨。」


    馨兒嬉笑了起來,「姑娘又跟小時候一般滑頭了,看到時候呂先生拆不拆穿您。」


    伶玉也笑了,點了點馨兒的頭,「自不會真的討要的,我開玩笑呢,買普通筆硯的錢我還是有的!你瞧你,我哪裏滑頭了。」


    馨兒撓了撓頭,隨後替伶玉打來一盆水洗手。


    ——


    次日呂府,伶玉來找先生,兩人正一道寫著字。


    「伶丫頭這字可是進步不少啊,看來是有在好好練習。」


    「那是自然,伶玉在府裏也有教諭督促著呢,隻是沒有先生教得好罷了。」伶玉說著朝呂先生湊過去眨了眨眼笑道。


    呂老被逗地也開心笑了,走到旁邊桌上拿起一塊硯台,遞到伶玉麵前,「你替先生瞧瞧這硯台的材質如何?」


    伶玉端起硯台認真地端詳著,不禁感嘆道:「先生這塊硯台紋理綺麗,重量也極輕,質地剛柔並濟,觸之安靜無纖響,摸之如嬰孩肌膚,溫軟嫩滑,真是不錯。」


    呂先生見伶玉看得還停留在表麵,便耐心講述了鑑別的方法:「這硯台好壞的鑑別不光要看,摸,還要敲。需用手指輕擊之,側耳聽聲響,如果是端硯,以木聲為佳,瓦聲次之,金聲最末。如果是歙硯,以聲音清脆為好,這塊兒是端硯,你試著敲敲看。」


    伶玉一敲果然聲音悶悶的,如同敲在木頭上一般。呂先生接著道;「接著還要洗,把硯台上的墨痕洗掉,還其本來麵目,這樣更容易看清硯台是否有損傷或修理過的痕跡。最後才是掂,掂硯台的分量,若是同樣大小的歙硯,反而是重者好,輕者次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螢火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塵世白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塵世白茶並收藏螢火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