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太陽落了下去,屋內陰涼陰涼的,隻聽悲戚的哭聲不絕於耳……
伶玉從這日起便很少說話,她總覺得是自己太過招搖害了父親,而如今為了母親,她也決定隱秘鋒芒,事事順從,安穩求生。
——
如今她看著母親這般擔心自己,把心底的所有想法都憋了迴去,立刻乖巧地迴道:「我知道了
母親,是女兒這次不懂事了,日後定提前同您稟明。」
餘氏鬆了口氣摸了摸女兒的頭,餘光瞥見外頭有孔明燈升起,便探頭瞧了瞧伶玉的神色,「要去前院賞燈嗎?母親陪你去?」
「不用了母親,您早些休息吧,女兒也迴去了。」
伶玉離開後,落梅進來替餘氏更衣卸妝。
「伶玉走的時候是什麽模樣?」
「迴夫人,瞧著似是不怎麽歡喜,不過也是能理解的。」
「方才我是著急了些,可這也是擔心她啊,落梅,你覺著我做錯了嗎?」
「夫人,奴婢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落梅停下了手裏的動作,恭敬地行禮道,「奴婢也是自幼看著三姑娘長大的,三姑娘有時心裏頭不舒服,委屈,奴婢也能瞧出一二,她在這孟府裏,屬實步步維艱啊。」
「我自然明白,那日老爺和老太太從外頭將她帶迴來我便明白,她頂著這樣不明不白的身份心裏定不會好受的。自老爺走後,我就瞧著她一日比一日安靜,一日比一日懂事,我這心裏頭也疼啊。」
「您自然是最疼姑娘的,待她如親生女兒般。姑娘也正因為知道您對她好,才不願您為她操心,迴迴被二姑娘欺負都忍著。」
餘氏皺起了細眉,看向落梅,「什麽?怎麽了?」
「這次倒也沒什麽,就是嘲諷了咱們姑娘幾句,說她見不得世麵什麽的,我才想著姑娘都已經及笄了,是時候該看看外麵的世界了。」落梅說著,眼裏也盡是心疼。
餘氏輕嘆了口氣,扶住落梅的手坐到了床上,思索了一番道:「我糊塗了,小時候總想著把伶玉保護在身邊是最好的,可她現下已經不是小姑娘,該放放手了。」
落梅這才舒展開眉頭,幫餘氏整理好床鋪,語氣輕鬆地說:「姑娘若是知道了定十分開心的!」
——
前院燈火通明,嬉笑聲不絕,孟大老爺帶著賓客鄰著花燈,坐在亭中賞月。孟伶玉迴到房間後雙手托住下巴伏在窗前,看著遠處的光亮,一點一點,搖曳著火花,就像方才在野外見到的螢火幼蟲一般,那樣美妙卻又遙遠不可及……
自父親去世後的每年元宵均是如此,伶玉都會趴在窗前,望著前院那些與自己無關的熱鬧,想著父親還在時,他們這個院子也是一樣熱鬧的。父親會為她編連母親都不會做的漂亮花燈,會將她舉過頭頂去夠根本不可能夠到的星星,雖然有時會罰她在院子裏蹲馬步,可總是在她站不穩時撓她癢癢不再讓她蹲了……
上元節那天亦是如此,一家人團團圓圓地圍坐爐前,話往時,聊趣事,放明燈。
孟伶玉想到這裏淚水不自覺地就落下來了,她笑著用手拭去眼淚,繼續趴在窗戶前,眼眸裏均是光亮。
——
第二天一早,院裏一片狼藉,地上全都是紙筒和麻莖,昨夜又是響了一夜的爆竹聲。
伶玉早早地起了,坐在一麵雕工雙魚鏡前頭梳妝打扮著。若說孟琰玉是國色天香,那孟伶玉這姿色便是叫牡丹也害羞,粉腮紅潤,眸含秋水,尤其是笑起來的時候,酒窩淺淺,令人心生愉悅。使得馨兒每日替她梳著頭都要誇姑娘,「若我是個男子,第一眼見了就定要求娶姑娘。」
今日也是如此,馨兒正替伶玉挽著發髻,又油然而生感慨了,「姑娘這濃密的黑發,若是借我一些該多好啊!」
孟伶玉噗嗤一聲輕笑了出來,「你頭發這般密,我若是再借你一些,豈不是要變瀑布了。」
馨兒被調侃了將手往後一別,嬌嗔地說:「姑娘!你又取笑我。」
伶玉轉過身站起來拉住馨兒的手,又溫柔地摸摸她的頭,「我哪裏在取笑你啊,我們馨兒容貌如此姣好,又那樣懂事,何必羨慕別人呢!」
馨兒一下笑了,外頭清晨的陽光灑進來,屋內一派祥和。
孟伶玉梳妝完便去留香閣給母親餘氏請安。
「女兒給母親請安,願母親日日身體健康,事事心願順遂。」
「母親也願女兒一直安康幸福!」 餘氏歡喜欣慰地朝伶玉笑著道,隨即前去扶起她,「快起來吧,地上涼。」
伶玉起身攙母親坐下後便替母親倒茶,雨後龍井的清香一下子撲鼻而來。餘氏穩穩接過,臉上依舊是幸福的模樣。
「這龍井甚香,吃著也不錯,落梅,你過些時候再買些備著吧。」
「是,夫人。」落梅恭敬地答應了餘氏,隨後看向伶玉,「姑娘屋子裏的白茶還多嗎?不夠奴婢一道再添置些。」
「還有許多,讓梅姨費心了。」
「你素喜白茶,可是這茶稀有,估摸著也隻永嘉南三百裏的長溪每年小量產出,你梅姨便迴迴都親自去集市上找茶農特意去尋。」餘氏說著有些嗔怪伶玉任性。
「這都是奴婢應該做的,姑娘和夫人喜歡什麽,奴婢便做什麽,隻要主子們開心足矣。」
「梅姨自幼便待伶玉好,伶玉都記著呢。」伶玉朝梅姨開心地笑著。
伶玉從這日起便很少說話,她總覺得是自己太過招搖害了父親,而如今為了母親,她也決定隱秘鋒芒,事事順從,安穩求生。
——
如今她看著母親這般擔心自己,把心底的所有想法都憋了迴去,立刻乖巧地迴道:「我知道了
母親,是女兒這次不懂事了,日後定提前同您稟明。」
餘氏鬆了口氣摸了摸女兒的頭,餘光瞥見外頭有孔明燈升起,便探頭瞧了瞧伶玉的神色,「要去前院賞燈嗎?母親陪你去?」
「不用了母親,您早些休息吧,女兒也迴去了。」
伶玉離開後,落梅進來替餘氏更衣卸妝。
「伶玉走的時候是什麽模樣?」
「迴夫人,瞧著似是不怎麽歡喜,不過也是能理解的。」
「方才我是著急了些,可這也是擔心她啊,落梅,你覺著我做錯了嗎?」
「夫人,奴婢有句話不知當講不當講。」落梅停下了手裏的動作,恭敬地行禮道,「奴婢也是自幼看著三姑娘長大的,三姑娘有時心裏頭不舒服,委屈,奴婢也能瞧出一二,她在這孟府裏,屬實步步維艱啊。」
「我自然明白,那日老爺和老太太從外頭將她帶迴來我便明白,她頂著這樣不明不白的身份心裏定不會好受的。自老爺走後,我就瞧著她一日比一日安靜,一日比一日懂事,我這心裏頭也疼啊。」
「您自然是最疼姑娘的,待她如親生女兒般。姑娘也正因為知道您對她好,才不願您為她操心,迴迴被二姑娘欺負都忍著。」
餘氏皺起了細眉,看向落梅,「什麽?怎麽了?」
「這次倒也沒什麽,就是嘲諷了咱們姑娘幾句,說她見不得世麵什麽的,我才想著姑娘都已經及笄了,是時候該看看外麵的世界了。」落梅說著,眼裏也盡是心疼。
餘氏輕嘆了口氣,扶住落梅的手坐到了床上,思索了一番道:「我糊塗了,小時候總想著把伶玉保護在身邊是最好的,可她現下已經不是小姑娘,該放放手了。」
落梅這才舒展開眉頭,幫餘氏整理好床鋪,語氣輕鬆地說:「姑娘若是知道了定十分開心的!」
——
前院燈火通明,嬉笑聲不絕,孟大老爺帶著賓客鄰著花燈,坐在亭中賞月。孟伶玉迴到房間後雙手托住下巴伏在窗前,看著遠處的光亮,一點一點,搖曳著火花,就像方才在野外見到的螢火幼蟲一般,那樣美妙卻又遙遠不可及……
自父親去世後的每年元宵均是如此,伶玉都會趴在窗前,望著前院那些與自己無關的熱鬧,想著父親還在時,他們這個院子也是一樣熱鬧的。父親會為她編連母親都不會做的漂亮花燈,會將她舉過頭頂去夠根本不可能夠到的星星,雖然有時會罰她在院子裏蹲馬步,可總是在她站不穩時撓她癢癢不再讓她蹲了……
上元節那天亦是如此,一家人團團圓圓地圍坐爐前,話往時,聊趣事,放明燈。
孟伶玉想到這裏淚水不自覺地就落下來了,她笑著用手拭去眼淚,繼續趴在窗戶前,眼眸裏均是光亮。
——
第二天一早,院裏一片狼藉,地上全都是紙筒和麻莖,昨夜又是響了一夜的爆竹聲。
伶玉早早地起了,坐在一麵雕工雙魚鏡前頭梳妝打扮著。若說孟琰玉是國色天香,那孟伶玉這姿色便是叫牡丹也害羞,粉腮紅潤,眸含秋水,尤其是笑起來的時候,酒窩淺淺,令人心生愉悅。使得馨兒每日替她梳著頭都要誇姑娘,「若我是個男子,第一眼見了就定要求娶姑娘。」
今日也是如此,馨兒正替伶玉挽著發髻,又油然而生感慨了,「姑娘這濃密的黑發,若是借我一些該多好啊!」
孟伶玉噗嗤一聲輕笑了出來,「你頭發這般密,我若是再借你一些,豈不是要變瀑布了。」
馨兒被調侃了將手往後一別,嬌嗔地說:「姑娘!你又取笑我。」
伶玉轉過身站起來拉住馨兒的手,又溫柔地摸摸她的頭,「我哪裏在取笑你啊,我們馨兒容貌如此姣好,又那樣懂事,何必羨慕別人呢!」
馨兒一下笑了,外頭清晨的陽光灑進來,屋內一派祥和。
孟伶玉梳妝完便去留香閣給母親餘氏請安。
「女兒給母親請安,願母親日日身體健康,事事心願順遂。」
「母親也願女兒一直安康幸福!」 餘氏歡喜欣慰地朝伶玉笑著道,隨即前去扶起她,「快起來吧,地上涼。」
伶玉起身攙母親坐下後便替母親倒茶,雨後龍井的清香一下子撲鼻而來。餘氏穩穩接過,臉上依舊是幸福的模樣。
「這龍井甚香,吃著也不錯,落梅,你過些時候再買些備著吧。」
「是,夫人。」落梅恭敬地答應了餘氏,隨後看向伶玉,「姑娘屋子裏的白茶還多嗎?不夠奴婢一道再添置些。」
「還有許多,讓梅姨費心了。」
「你素喜白茶,可是這茶稀有,估摸著也隻永嘉南三百裏的長溪每年小量產出,你梅姨便迴迴都親自去集市上找茶農特意去尋。」餘氏說著有些嗔怪伶玉任性。
「這都是奴婢應該做的,姑娘和夫人喜歡什麽,奴婢便做什麽,隻要主子們開心足矣。」
「梅姨自幼便待伶玉好,伶玉都記著呢。」伶玉朝梅姨開心地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