伶玉隔著一段路微微頷首問好,公子也隨即拱手問好。
「姑娘,快快!梅姨來了,說夫人尋你呢!」馨兒喘著粗氣找到伶玉。
方才馨兒看伶玉追螢火蟲跟主子跑的氣喘籲籲,便也沒緊跟著,隻遠遠地在河邊守著,乖乖等主子迴來。可馨兒正踢著腳邊的碎石頭呢,隻見一雙熟悉的腳踏入眼簾,抬頭一瞧,是落梅帶著幾個壯漢著急尋了過來,一聽是夫人知曉生氣了便趕緊來找伶玉。
「母親知道了?」
「嗯,許是在外頭待得太久了,咱們快走吧!」馨兒皺著柳葉細眉,像小雞啄米似的點點頭。
伶玉邊走邊不舍地迴首看看那自由的螢火蟲,眉間爬上幾縷隱隱約約的憂愁。
「郎君,您瞧什麽呢,這麽入神?」方才對視那男子身旁的小廝兒循著男子的目光看去,隨即明白了,嬉笑起來。
「母親東西可曾買好?」公子收迴了目光。
「不曾,這天色尚早,郎君可還沒瞧夠呢!」
「元子!真是越發沒規矩了你。」公子伸手彈了彈小廝的腦門,小廝嬉笑道,「元子不敢了,這就去找老爺夫人嘞!」
隻見一位身著銀色長袍的老爺扶著一位中年娘子走近了過來,「如楓,東西都買好了,咱們快去孟府吧,別誤了時辰了。」
說話的這位正是如今六部尚書之首吏部尚書宋啟,身邊那位中年娘子就是他的夫人高氏。
「好的,父親。」
而方才與伶玉對視的男子便是宋尚書嫡子宋如楓。
--------------------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章引用唐代盧照鄰的《十五夜觀燈》、唐代張祜的《正月十五夜燈》
第2章 孟家有女初長成(二)
走了不多久,前麵便是孟府了,其實宋家也是剛剛遷到京城,好巧不巧這府邸便落座在孟府隔壁。
「宋尚書,宋夫人!」孟大老爺老遠就瞧見了這一家人。
宋尚書見狀趕緊疾步上前拱手問好,「孟二府!哈哈,路上買了點東西耽擱了,未曾遲到吧!」
「時辰尚早,也剛剛開始呢!」孟大老爺笑道,「來就來,還帶什麽東西啊!」
宋如楓將剛剛父母買的禮物呈上,孟大老爺打量了他一番,「呦,如楓今日真是英姿颯颯啊,是有俶寶兄當年的風範啊!」
「孟兄如此博學定也是繼承了孟伯伯的文采!」如楓送完禮退迴父親身旁,隨即打趣道。
「你看你不懂事了吧,瑾文都已考完省試,你還不知如何呢,竟開起孟大伯的玩笑來了!」
「哈哈,不礙事,我就愛與孩子們嬉笑。不過自你們搬來,如楓與瑾文時常討論學問,應當都能成,宋兄不必太過憂心。」
「借二府吉言了!這是愛女嘛,真是好看呀,就說傾國傾城也不為過啊!上次喬遷宴怎麽沒瞧見丫頭?」宋尚書目光落向孟琰玉說道。
「見過宋尚書,宋夫人,宋公子。」孟二姑娘孟琰玉屈身行禮,起身後又順了順自己的耳墜,得意之色溢於言表了。
孟夫人韓氏笑著開口道:「上迴子琰玉略微感染了風寒,所以沒去成。這丫頭自小身子就弱,未曾去成,還未給宋尚書道不是呢!」
「孟夫人言重了,不知二姑娘風寒可痊癒啦?」
「已經好的差不多了,這天氣也漸漸迴暖了,不礙事兒的。」
宋尚書看著伶玉和藹地笑笑,「我們剛剛搬來九橋門街,與你們是鄰居啦,以後還要經常來往啊!」
孟琰玉嘴角上揚,扭捏著腰身,「是,宋伯伯。」
「哎呦,宋尚書都來了!我這把老骨頭真不行了!」門外進來一位穿蟒袍戴金玉的老爺,身後還跟著一位年紀與孟伶玉相仿的姑娘。
「義王爺大駕,小子們有失遠迎。」孟大老爺拱手。
「參見義王爺!」眾人行禮。
「這是把郡主帶來了?」孟大老爺看向王爺身後的小姑娘行禮,那是義王嫡長女,永樂郡主,「正好和小女也有個伴了!」
「是啊,靈兒方至及笄之年,帶她出府見見熱鬧!不過也是聽說二府給令愛請了位德高望重的老教諭,想著……」
「哈哈,還真不敢瞞王爺,確是給息女請來位教諭,若是王爺不嫌棄便叫永樂郡主也屈尊一道來學吧!」
「那就有勞二府照顧小女了!」
「王爺言重了。」
宋尚書開口道:「今日元宵,王爺也是來孟府看河燈的吧!實在不是在下說,這二府家的河燈
到底是何等美妙,竟惹得見過的同僚皆誇口稱讚。」
「好,那就進去瞧瞧!」
--
院裏,義王爺的女兒趙靈是個古靈精怪,嬌小玲瓏的,總是瞪著小鹿般的桃花眼,四處張望,不時還逗逗琰玉。可那琰玉心高氣傲的,幾次就不耐煩了,畢竟平日裏她誰也瞧不起,自是也不會把這個自幼便喪母的落寞郡主放在眼裏了。隻是孟琰玉看宋如楓身姿挺拔,玉樹臨風,一下子春心蕩漾,便搖曳著走到如楓旁邊。
「宋公子,我是這家嫡女琰玉,前些日子貴府剛剛遷來時我不幸感染了風寒未能拜訪。」孟琰玉露出一副可憐樣,用帕子嬌滴滴地捂住了嘴,貌似想讓宋如楓關心一下她。
而宋如楓見此隻是麵無表情並後退一步拱手行了個禮,「見過琰玉姑娘。」
「姑娘,快快!梅姨來了,說夫人尋你呢!」馨兒喘著粗氣找到伶玉。
方才馨兒看伶玉追螢火蟲跟主子跑的氣喘籲籲,便也沒緊跟著,隻遠遠地在河邊守著,乖乖等主子迴來。可馨兒正踢著腳邊的碎石頭呢,隻見一雙熟悉的腳踏入眼簾,抬頭一瞧,是落梅帶著幾個壯漢著急尋了過來,一聽是夫人知曉生氣了便趕緊來找伶玉。
「母親知道了?」
「嗯,許是在外頭待得太久了,咱們快走吧!」馨兒皺著柳葉細眉,像小雞啄米似的點點頭。
伶玉邊走邊不舍地迴首看看那自由的螢火蟲,眉間爬上幾縷隱隱約約的憂愁。
「郎君,您瞧什麽呢,這麽入神?」方才對視那男子身旁的小廝兒循著男子的目光看去,隨即明白了,嬉笑起來。
「母親東西可曾買好?」公子收迴了目光。
「不曾,這天色尚早,郎君可還沒瞧夠呢!」
「元子!真是越發沒規矩了你。」公子伸手彈了彈小廝的腦門,小廝嬉笑道,「元子不敢了,這就去找老爺夫人嘞!」
隻見一位身著銀色長袍的老爺扶著一位中年娘子走近了過來,「如楓,東西都買好了,咱們快去孟府吧,別誤了時辰了。」
說話的這位正是如今六部尚書之首吏部尚書宋啟,身邊那位中年娘子就是他的夫人高氏。
「好的,父親。」
而方才與伶玉對視的男子便是宋尚書嫡子宋如楓。
--------------------
作者有話要說:
本章引用唐代盧照鄰的《十五夜觀燈》、唐代張祜的《正月十五夜燈》
第2章 孟家有女初長成(二)
走了不多久,前麵便是孟府了,其實宋家也是剛剛遷到京城,好巧不巧這府邸便落座在孟府隔壁。
「宋尚書,宋夫人!」孟大老爺老遠就瞧見了這一家人。
宋尚書見狀趕緊疾步上前拱手問好,「孟二府!哈哈,路上買了點東西耽擱了,未曾遲到吧!」
「時辰尚早,也剛剛開始呢!」孟大老爺笑道,「來就來,還帶什麽東西啊!」
宋如楓將剛剛父母買的禮物呈上,孟大老爺打量了他一番,「呦,如楓今日真是英姿颯颯啊,是有俶寶兄當年的風範啊!」
「孟兄如此博學定也是繼承了孟伯伯的文采!」如楓送完禮退迴父親身旁,隨即打趣道。
「你看你不懂事了吧,瑾文都已考完省試,你還不知如何呢,竟開起孟大伯的玩笑來了!」
「哈哈,不礙事,我就愛與孩子們嬉笑。不過自你們搬來,如楓與瑾文時常討論學問,應當都能成,宋兄不必太過憂心。」
「借二府吉言了!這是愛女嘛,真是好看呀,就說傾國傾城也不為過啊!上次喬遷宴怎麽沒瞧見丫頭?」宋尚書目光落向孟琰玉說道。
「見過宋尚書,宋夫人,宋公子。」孟二姑娘孟琰玉屈身行禮,起身後又順了順自己的耳墜,得意之色溢於言表了。
孟夫人韓氏笑著開口道:「上迴子琰玉略微感染了風寒,所以沒去成。這丫頭自小身子就弱,未曾去成,還未給宋尚書道不是呢!」
「孟夫人言重了,不知二姑娘風寒可痊癒啦?」
「已經好的差不多了,這天氣也漸漸迴暖了,不礙事兒的。」
宋尚書看著伶玉和藹地笑笑,「我們剛剛搬來九橋門街,與你們是鄰居啦,以後還要經常來往啊!」
孟琰玉嘴角上揚,扭捏著腰身,「是,宋伯伯。」
「哎呦,宋尚書都來了!我這把老骨頭真不行了!」門外進來一位穿蟒袍戴金玉的老爺,身後還跟著一位年紀與孟伶玉相仿的姑娘。
「義王爺大駕,小子們有失遠迎。」孟大老爺拱手。
「參見義王爺!」眾人行禮。
「這是把郡主帶來了?」孟大老爺看向王爺身後的小姑娘行禮,那是義王嫡長女,永樂郡主,「正好和小女也有個伴了!」
「是啊,靈兒方至及笄之年,帶她出府見見熱鬧!不過也是聽說二府給令愛請了位德高望重的老教諭,想著……」
「哈哈,還真不敢瞞王爺,確是給息女請來位教諭,若是王爺不嫌棄便叫永樂郡主也屈尊一道來學吧!」
「那就有勞二府照顧小女了!」
「王爺言重了。」
宋尚書開口道:「今日元宵,王爺也是來孟府看河燈的吧!實在不是在下說,這二府家的河燈
到底是何等美妙,竟惹得見過的同僚皆誇口稱讚。」
「好,那就進去瞧瞧!」
--
院裏,義王爺的女兒趙靈是個古靈精怪,嬌小玲瓏的,總是瞪著小鹿般的桃花眼,四處張望,不時還逗逗琰玉。可那琰玉心高氣傲的,幾次就不耐煩了,畢竟平日裏她誰也瞧不起,自是也不會把這個自幼便喪母的落寞郡主放在眼裏了。隻是孟琰玉看宋如楓身姿挺拔,玉樹臨風,一下子春心蕩漾,便搖曳著走到如楓旁邊。
「宋公子,我是這家嫡女琰玉,前些日子貴府剛剛遷來時我不幸感染了風寒未能拜訪。」孟琰玉露出一副可憐樣,用帕子嬌滴滴地捂住了嘴,貌似想讓宋如楓關心一下她。
而宋如楓見此隻是麵無表情並後退一步拱手行了個禮,「見過琰玉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