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影響戰局的情報
諜戰劇中身份太多怎麽辦 作者:山怪與西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裏應外合之下,小鬼子似乎不可能攻下魔都了。
要是這樣的局麵下,國軍還敗了,那白秀珠真的想讓國軍統帥找塊豆腐直接撞死算了。
不出意外的話,意外很快就發生了。
隨著吳縣久攻不下,鬆井石根也不再顧慮物資的消耗,直接讓內閣通過了二次航母的調配。
隨著新加入的兩艘航母,鬼子的製空權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以前小鬼子每天隻能動用六次轟炸機,還是三班倒的協同作戰。
現在,小鬼子的轟炸機已經能不間斷的連續進行轟炸任務。
不管是國軍的陣地還是彈藥庫、後勤線,隻要是能轟炸的地方,鬆井都派轟炸機光臨了一遍。
鬆井原定投入二十二萬的軍力,現在已經追加到了二十五萬。
麵對小鬼子如同餓狼一般的進攻架勢,國軍的防線一破再破。
當然,有明易不斷提供情報,國軍的傷亡並不算大。
特別是中央軍,打了將近一個月,還沒有出現過一個營都打沒的現象,偶爾隻有連隊級別因為掩護和斷後任務,被直接覆滅的。
可盡管這樣,國軍這邊依舊怕了。
一開始校長振振有詞的言論,現在還有幾個人記得?
37年10月20日,鬆井再次從華北以及霓虹國內抽調第5、第6、第18、第114師團,第9旅團,以及一個炮兵團、一個重炮旅,外加第1、第2後備步兵團總共10萬兵力組成第10軍團,對正麵戰場的中央軍展開了平推式進攻。
至此,原曆史中淞滬會戰日軍共投入22萬兵力,可這個時空,因為明易不斷為國軍提供鬼子的軍事計劃,致使鬼子原定投入的22萬人,變成了現在的35萬人。
國軍原本就因為防線過長,即使有80萬人參與到這場戰爭中來,防守依舊捉襟見肘。
鬆井指揮部外一個大帳篷中,明易在聽到鬆井居然瘋狂地繼續增兵之後,也是咋舌不已。
淞滬會戰,真正的決戰時刻到來了!
明易搓了搓手,迴想著這兩個月下來,鬆井已經將他司令部的人,從職位最低的少佐到軍參謀換了一遍,但依舊沒能阻止情報外泄。
這讓鬆井很是氣憤。
他真的想不通,在司令部裏連門都出不去的這些家夥,是怎麽把情報泄露出去的。
要不是因為情報不斷泄露,他也不會厚著臉皮不斷的請求內閣增兵支援。
不過現在,鬆井已經將目光鎖定在了竹下一郎身上。
要不是鬆井覺得竹下一郎是最不可能的那個,恐怕第一天發生情報泄露的時候,他就被鬆井給活剮了。
畢竟竹下一郎自從被明易送迴來後,都一直積極的配合著他進行協同作戰。
也因為竹下一郎在,空軍那邊才一直無條件的支持鬆井的軍事計劃。
可現在,他身邊的人都被換了一遍,唯有這個竹下一郎沒有換過。
而情報還在泄露,這就讓鬆井不得不懷疑,竹下一郎是不是得到了國內忍者的真傳。
否則,他怎麽可能在鬆井層層監視之下將情報送出的?
排除一切不可能,那麽唯一的解釋就是,竹下一郎就是那個內鬼!
鬆井指揮部中。
今天的會議剛剛結束,竹下一郎就感覺後背涼颼颼的。
他發現,今天鬆井看自己的次數,是以往每次會議的十幾倍。
雖然竹下一郎想不明白鬆井總是看自己做什麽,但不妨礙他心裏發毛啊。
鬆井增兵的軍事會議結束後,竹下一郎被留了下來。
沒有人知道裏麵發生了什麽,但從這一天起,竹下一郎就消失在了眾人的視線中。
此時,明易在自己的帳篷中,手持收音器不斷敲擊著。
自從鬆井石根增派了大量兵力對指揮部進行監管、巡邏後,明易也沒有機會再像之前一樣直接將情報送出去。
所以選擇用摩斯電碼一個字母一個字母發送給林昔是最穩妥的方式。
雖然消耗的時間久了點,但今天的這份情報,是必須要傳遞出去的。
因為這是他能獲取的最後一份情報。
別人還都不清楚的時候,明易就知道了,竹下一郎這位年輕的少將,被鬆井老賊秘密處決,並且直接焚燒得渣都不剩。
不過燒了也好,算是毀屍滅跡,也把竊聽器有概率暴露的情況給直接pass了。
這幾個月來,要不是竊聽器的吸附性和抗酸性足夠強大,加上明易又找機會給竹下一郎換了一枚,否則的話,之前那枚竊聽器也不可能工作這麽長時間。
鬆井石根在得到內閣迴複,增兵十萬之後,先是對中央軍發動了平推式總攻,隨後又從金山、嘉興、平望、吳縣、昆山,以包餃子式的口袋陣,打算合圍國軍,徹底將國軍的主力部隊殲滅在淞滬戰場上。
明易的這份情報,隻要傳遞到國軍手中,那鬆井這次的合圍計劃,隻能宣布失敗。
畢竟鬼子都明牌開打了,國軍這邊隻需要將外圍的軍力收縮迴來,再與內部的中央軍配合,來個裏外夾擊,那粉碎小鬼子陰謀的成功率,也是高達六成的。
一場戰役,有六成把握,那就可以悶著頭幹了!
而且國軍此次前線的統帥是李軍長,以他的魄力,肯定能擺開架勢跟小鬼子死磕到底的。
懷著激動的心情,明易用了足足三十分鍾才將這份情報傳遞了出去。
此時此刻,明易的心情是極為複雜的。
激動、擔憂、憧憬又害怕!
激動和憧憬的是,他的到來,很可能改變淞滬會戰的結局,甚至提前將小鬼子趕出龍國。
而擔憂和害怕的是,明易還是不太相信黨國的那些首腦人物。
特別是校長,這家夥......怎麽說呢,按照三國時期郭嘉評價袁紹的話來,那就是,誌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
明易總覺得,校長跟袁紹是真特麽像。
所以現在,明易很擔心淞滬戰場會變成曾經的官渡之戰。
長長地唿出一口氣後,明易直接撲到了床上,自嘲一笑,低聲自言自語:
“盡人事聽天命,都到這個份上了,我能做的也就這麽多了,唉!”
要是這樣的局麵下,國軍還敗了,那白秀珠真的想讓國軍統帥找塊豆腐直接撞死算了。
不出意外的話,意外很快就發生了。
隨著吳縣久攻不下,鬆井石根也不再顧慮物資的消耗,直接讓內閣通過了二次航母的調配。
隨著新加入的兩艘航母,鬼子的製空權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以前小鬼子每天隻能動用六次轟炸機,還是三班倒的協同作戰。
現在,小鬼子的轟炸機已經能不間斷的連續進行轟炸任務。
不管是國軍的陣地還是彈藥庫、後勤線,隻要是能轟炸的地方,鬆井都派轟炸機光臨了一遍。
鬆井原定投入二十二萬的軍力,現在已經追加到了二十五萬。
麵對小鬼子如同餓狼一般的進攻架勢,國軍的防線一破再破。
當然,有明易不斷提供情報,國軍的傷亡並不算大。
特別是中央軍,打了將近一個月,還沒有出現過一個營都打沒的現象,偶爾隻有連隊級別因為掩護和斷後任務,被直接覆滅的。
可盡管這樣,國軍這邊依舊怕了。
一開始校長振振有詞的言論,現在還有幾個人記得?
37年10月20日,鬆井再次從華北以及霓虹國內抽調第5、第6、第18、第114師團,第9旅團,以及一個炮兵團、一個重炮旅,外加第1、第2後備步兵團總共10萬兵力組成第10軍團,對正麵戰場的中央軍展開了平推式進攻。
至此,原曆史中淞滬會戰日軍共投入22萬兵力,可這個時空,因為明易不斷為國軍提供鬼子的軍事計劃,致使鬼子原定投入的22萬人,變成了現在的35萬人。
國軍原本就因為防線過長,即使有80萬人參與到這場戰爭中來,防守依舊捉襟見肘。
鬆井指揮部外一個大帳篷中,明易在聽到鬆井居然瘋狂地繼續增兵之後,也是咋舌不已。
淞滬會戰,真正的決戰時刻到來了!
明易搓了搓手,迴想著這兩個月下來,鬆井已經將他司令部的人,從職位最低的少佐到軍參謀換了一遍,但依舊沒能阻止情報外泄。
這讓鬆井很是氣憤。
他真的想不通,在司令部裏連門都出不去的這些家夥,是怎麽把情報泄露出去的。
要不是因為情報不斷泄露,他也不會厚著臉皮不斷的請求內閣增兵支援。
不過現在,鬆井已經將目光鎖定在了竹下一郎身上。
要不是鬆井覺得竹下一郎是最不可能的那個,恐怕第一天發生情報泄露的時候,他就被鬆井給活剮了。
畢竟竹下一郎自從被明易送迴來後,都一直積極的配合著他進行協同作戰。
也因為竹下一郎在,空軍那邊才一直無條件的支持鬆井的軍事計劃。
可現在,他身邊的人都被換了一遍,唯有這個竹下一郎沒有換過。
而情報還在泄露,這就讓鬆井不得不懷疑,竹下一郎是不是得到了國內忍者的真傳。
否則,他怎麽可能在鬆井層層監視之下將情報送出的?
排除一切不可能,那麽唯一的解釋就是,竹下一郎就是那個內鬼!
鬆井指揮部中。
今天的會議剛剛結束,竹下一郎就感覺後背涼颼颼的。
他發現,今天鬆井看自己的次數,是以往每次會議的十幾倍。
雖然竹下一郎想不明白鬆井總是看自己做什麽,但不妨礙他心裏發毛啊。
鬆井增兵的軍事會議結束後,竹下一郎被留了下來。
沒有人知道裏麵發生了什麽,但從這一天起,竹下一郎就消失在了眾人的視線中。
此時,明易在自己的帳篷中,手持收音器不斷敲擊著。
自從鬆井石根增派了大量兵力對指揮部進行監管、巡邏後,明易也沒有機會再像之前一樣直接將情報送出去。
所以選擇用摩斯電碼一個字母一個字母發送給林昔是最穩妥的方式。
雖然消耗的時間久了點,但今天的這份情報,是必須要傳遞出去的。
因為這是他能獲取的最後一份情報。
別人還都不清楚的時候,明易就知道了,竹下一郎這位年輕的少將,被鬆井老賊秘密處決,並且直接焚燒得渣都不剩。
不過燒了也好,算是毀屍滅跡,也把竊聽器有概率暴露的情況給直接pass了。
這幾個月來,要不是竊聽器的吸附性和抗酸性足夠強大,加上明易又找機會給竹下一郎換了一枚,否則的話,之前那枚竊聽器也不可能工作這麽長時間。
鬆井石根在得到內閣迴複,增兵十萬之後,先是對中央軍發動了平推式總攻,隨後又從金山、嘉興、平望、吳縣、昆山,以包餃子式的口袋陣,打算合圍國軍,徹底將國軍的主力部隊殲滅在淞滬戰場上。
明易的這份情報,隻要傳遞到國軍手中,那鬆井這次的合圍計劃,隻能宣布失敗。
畢竟鬼子都明牌開打了,國軍這邊隻需要將外圍的軍力收縮迴來,再與內部的中央軍配合,來個裏外夾擊,那粉碎小鬼子陰謀的成功率,也是高達六成的。
一場戰役,有六成把握,那就可以悶著頭幹了!
而且國軍此次前線的統帥是李軍長,以他的魄力,肯定能擺開架勢跟小鬼子死磕到底的。
懷著激動的心情,明易用了足足三十分鍾才將這份情報傳遞了出去。
此時此刻,明易的心情是極為複雜的。
激動、擔憂、憧憬又害怕!
激動和憧憬的是,他的到來,很可能改變淞滬會戰的結局,甚至提前將小鬼子趕出龍國。
而擔憂和害怕的是,明易還是不太相信黨國的那些首腦人物。
特別是校長,這家夥......怎麽說呢,按照三國時期郭嘉評價袁紹的話來,那就是,誌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
明易總覺得,校長跟袁紹是真特麽像。
所以現在,明易很擔心淞滬戰場會變成曾經的官渡之戰。
長長地唿出一口氣後,明易直接撲到了床上,自嘲一笑,低聲自言自語:
“盡人事聽天命,都到這個份上了,我能做的也就這麽多了,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