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頁
[清穿同人]我和四爺互穿後 作者:山海十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胤禛越聽眼睛越亮,一掃適才的傷懷愁容。
倘若能有來生,那真是莫大的幸運,也有與老鬼再續前緣的機會了?
當下,卻沒向武拂衣索求太重的承諾。來生縹緲遙遠,能不能追到人是將來的事。
他隻要一個小說法,「若有來生,雖然保留記憶,但我們也算是清清白白地重頭來過了吧?」
武拂衣聽懂潛台詞,這是問她會否把今生橫亙在兩人之間的阻礙再拿出來翻舊帳。「一世債,一世了。怎麽,你在懷疑我的非凡氣度嗎?」
胤禛迴以沉默,如果換成是他必是會吃醋的。但老鬼可不好說,這人的理智過了頭。
「瞧你,別扭的本性還是沒改。」
武拂衣好笑地搖了搖頭。
下一刻,主動伸出了右手小指,鄭重地說,「不如拉鉤?如果真能幸運地再世相遇,我保證不翻舊帳。」
不是吧?居然搞拉鉤?
胤禛表麵嫌棄,多大年紀的人了,居然搞這種小孩子的幼稚許諾。他的身體卻很誠實,伸出小指直接勾了上去。
月圓之夜,紫禁之巔。
蒼天為證,兩個人許下了勾勾小指的諾言。
幹清宮之外,侍衛在宮道上巡邏,瞧不清宮殿屋脊上的情況。
今夜當差的一隊人卻都知道皇上提前清空宮殿,隻為今夜與臻貴妃一起爬屋頂。
要不說皇上就是皇上,與眾不同,真是太會玩了。
問八月十五哪裏賞月最好?幹清宮屋頂上,一覽眾山小。
這種事隻有皇上能做。哦不!太上皇也可以,但誰也不會把此事告訴康熙知曉。
侍衛們隻能把今晚的秘密長期埋在肚子裏。
侍衛甲想著或是到晚年與孩子們提一兩句。侍衛乙想著不如搞搞迴憶錄,取名《雍正秘史之情迷紫禁之巔》。
不論八卦插曲如何,月落日升,日升月落,雍正朝的生活在繼續。
雍正五年,大清皇家學院的專業課程中又添一大門類「財經學」。
胤禟匯總了從出海東瀛到出海歐羅巴所學所見。
從東瀛統一鑄幣的優勢,談到牛頓改製英格蘭鑄幣局,以及倫敦交易所的股票交易等等。
這些知識都被介紹給大清學子知曉。
不同於東瀛、英格蘭的麵積較小,大清的幅員遼闊,觸碰經濟改革不能急躁。
治大國如烹小鮮,在汲取他國所長後,化為己用需要一步步探索。
何時大清能創立東方的金融中心?
或是五年,或是十年。厚積薄發,一鳴驚人。
雍正六年,水師擴編護航擴大海貿交易。
雍正七年,禁毒活動持續進行。與東南亞諸國簽訂糧食協議,而聯手打擊(牙鳥)片販賣。
雍正九年,對雲貴廣西之地的改土歸流計劃初見成效。土司製度逐步瓦解,朝廷直接控製南部邊陲。
雍正十年,清聖祖康熙帝去世。
雍正十一年,大清皇家學院提出蒸汽機動力設想。
……
……
……
「驚爆:『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原來你是那種離家出走的太上皇!』
根據最新考古文書發現,為您揭露清世宗於雍正十八年禪位後的離京之謎,敬請期待今夜八點檔《考古追追追》!」
客廳的虛擬屏幕,正在播報著2044年4月4日的新聞。
別墅,落地窗外,深紅淺紅桃花盛開。
一位二十歲左右的女人,漫不經心地斜靠在躺椅上翻著莎翁的書。
黃昏餘暉 ,斜照入窗。
流光暗影之間,更出女人霞姿月韻之態。
隻見她隨手一翻動,就把書翻到了那一頁。莎士比亞在《暴風雨》中寫到:「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正文完】
第139章 現代一
《考古追追追》是華國國家電視台第18台的熱門節目之一。
國視18套新成立於四年前, 也就是2040年,主要播出與古文化相關的內容。
話說19世紀中期,西方列強殖民向全球擴張。意圖入侵中華大地時, 被大清痛打落水狗一般驅逐迴了西半球去窩裏鬥了。
不過, 這一仗也成為清朝的轉折點,讓這個中華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走了向終結。
十八世紀初,清世宗一馬當先開眼看世界。經曆了一百五十年, 朝野上下漸漸興起新理想。
人民當家做主的意識覺醒,在長達數十年的武/裝革//命之後, 於1940年成立新華國。
2040年,時逢新華國成立一百年,虛擬交互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被人俗稱偽·穿越術。
通俗舉例, 以科技手段製作出雍正登基時的場景。
人們戴上頭盔後就身臨其境公元1714年的紫禁城。猶如靈魂穿越一般在現場旁觀, 聽覺、視覺、觸覺非常真實。
據說這種技術的發明者很年輕,代號fy,華國人。
最為關鍵是fy不隻做出革新, 更是給出了讓它能快速大眾化的可能性。
以人們熟悉的電腦來說, 它在發明之初是很笨重的大傢夥隻有少數人使用,經過幾十年發展成了輕便且各個價位都有的筆記本電腦。
fy發明出了擬穿越般的虛擬交互技術,又將其成本控製多數老百姓能負擔的範圍,意味著迅速普及的可能性。
且不說軍用領域, 就說娛樂業也因此發生動蕩,因為真實感極大提升了。
倘若能有來生,那真是莫大的幸運,也有與老鬼再續前緣的機會了?
當下,卻沒向武拂衣索求太重的承諾。來生縹緲遙遠,能不能追到人是將來的事。
他隻要一個小說法,「若有來生,雖然保留記憶,但我們也算是清清白白地重頭來過了吧?」
武拂衣聽懂潛台詞,這是問她會否把今生橫亙在兩人之間的阻礙再拿出來翻舊帳。「一世債,一世了。怎麽,你在懷疑我的非凡氣度嗎?」
胤禛迴以沉默,如果換成是他必是會吃醋的。但老鬼可不好說,這人的理智過了頭。
「瞧你,別扭的本性還是沒改。」
武拂衣好笑地搖了搖頭。
下一刻,主動伸出了右手小指,鄭重地說,「不如拉鉤?如果真能幸運地再世相遇,我保證不翻舊帳。」
不是吧?居然搞拉鉤?
胤禛表麵嫌棄,多大年紀的人了,居然搞這種小孩子的幼稚許諾。他的身體卻很誠實,伸出小指直接勾了上去。
月圓之夜,紫禁之巔。
蒼天為證,兩個人許下了勾勾小指的諾言。
幹清宮之外,侍衛在宮道上巡邏,瞧不清宮殿屋脊上的情況。
今夜當差的一隊人卻都知道皇上提前清空宮殿,隻為今夜與臻貴妃一起爬屋頂。
要不說皇上就是皇上,與眾不同,真是太會玩了。
問八月十五哪裏賞月最好?幹清宮屋頂上,一覽眾山小。
這種事隻有皇上能做。哦不!太上皇也可以,但誰也不會把此事告訴康熙知曉。
侍衛們隻能把今晚的秘密長期埋在肚子裏。
侍衛甲想著或是到晚年與孩子們提一兩句。侍衛乙想著不如搞搞迴憶錄,取名《雍正秘史之情迷紫禁之巔》。
不論八卦插曲如何,月落日升,日升月落,雍正朝的生活在繼續。
雍正五年,大清皇家學院的專業課程中又添一大門類「財經學」。
胤禟匯總了從出海東瀛到出海歐羅巴所學所見。
從東瀛統一鑄幣的優勢,談到牛頓改製英格蘭鑄幣局,以及倫敦交易所的股票交易等等。
這些知識都被介紹給大清學子知曉。
不同於東瀛、英格蘭的麵積較小,大清的幅員遼闊,觸碰經濟改革不能急躁。
治大國如烹小鮮,在汲取他國所長後,化為己用需要一步步探索。
何時大清能創立東方的金融中心?
或是五年,或是十年。厚積薄發,一鳴驚人。
雍正六年,水師擴編護航擴大海貿交易。
雍正七年,禁毒活動持續進行。與東南亞諸國簽訂糧食協議,而聯手打擊(牙鳥)片販賣。
雍正九年,對雲貴廣西之地的改土歸流計劃初見成效。土司製度逐步瓦解,朝廷直接控製南部邊陲。
雍正十年,清聖祖康熙帝去世。
雍正十一年,大清皇家學院提出蒸汽機動力設想。
……
……
……
「驚爆:『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原來你是那種離家出走的太上皇!』
根據最新考古文書發現,為您揭露清世宗於雍正十八年禪位後的離京之謎,敬請期待今夜八點檔《考古追追追》!」
客廳的虛擬屏幕,正在播報著2044年4月4日的新聞。
別墅,落地窗外,深紅淺紅桃花盛開。
一位二十歲左右的女人,漫不經心地斜靠在躺椅上翻著莎翁的書。
黃昏餘暉 ,斜照入窗。
流光暗影之間,更出女人霞姿月韻之態。
隻見她隨手一翻動,就把書翻到了那一頁。莎士比亞在《暴風雨》中寫到:「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正文完】
第139章 現代一
《考古追追追》是華國國家電視台第18台的熱門節目之一。
國視18套新成立於四年前, 也就是2040年,主要播出與古文化相關的內容。
話說19世紀中期,西方列強殖民向全球擴張。意圖入侵中華大地時, 被大清痛打落水狗一般驅逐迴了西半球去窩裏鬥了。
不過, 這一仗也成為清朝的轉折點,讓這個中華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走了向終結。
十八世紀初,清世宗一馬當先開眼看世界。經曆了一百五十年, 朝野上下漸漸興起新理想。
人民當家做主的意識覺醒,在長達數十年的武/裝革//命之後, 於1940年成立新華國。
2040年,時逢新華國成立一百年,虛擬交互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被人俗稱偽·穿越術。
通俗舉例, 以科技手段製作出雍正登基時的場景。
人們戴上頭盔後就身臨其境公元1714年的紫禁城。猶如靈魂穿越一般在現場旁觀, 聽覺、視覺、觸覺非常真實。
據說這種技術的發明者很年輕,代號fy,華國人。
最為關鍵是fy不隻做出革新, 更是給出了讓它能快速大眾化的可能性。
以人們熟悉的電腦來說, 它在發明之初是很笨重的大傢夥隻有少數人使用,經過幾十年發展成了輕便且各個價位都有的筆記本電腦。
fy發明出了擬穿越般的虛擬交互技術,又將其成本控製多數老百姓能負擔的範圍,意味著迅速普及的可能性。
且不說軍用領域, 就說娛樂業也因此發生動蕩,因為真實感極大提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