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頁
[清穿同人]我和四爺互穿後 作者:山海十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胤禛正用餘光注意著弘暉與弘昇,兩個小子首次出海正是滿臉好奇地參觀著海船。
聽到老鬼這一句,他也想起了弘暉模仿秀。「什麽事,還要我提醒你別忘了教,你記性能那麽差?」
「不是我的記性差。」
武拂衣迎著自由的海風說,「是叫你提醒我別教得太快。我決定了,給弘暉上的最後一課,就是他的父親老四是會離家出走的。將來某天,把手上權力朝他懷裏一塞,然後就再見了您嘞。」
不錯,離家出走的戲碼無法在康熙麵前上演,但能留給弘暉啊!
胤禛:該怎麽說呢?其實,這一波操作也不錯?不不不,自己的原則呢?他覺得還能再死撐一下的。
第一百十五章
福禍相依, 利弊相纏。
這一亙古不變的定律在遼闊海洋上也未改變。
出海,擁抱了自由,就要麵對危機四伏的風險。
海船駛出的十幾天後, 早已迴望不見大清的陸地, 讓人徹底置身於茫茫大海上。
首次出海的興奮新奇感漸漸褪去,隨之而來漸漸感到了一絲枯燥。
睜眼閉眼, 每天能看到的景色很是雷同。除了海天一色,還是水與天空。
弘暉與弘昇, 這對堂兄弟曾經夜探亂葬崗,必是不會幹坐著讓無聊情緒上頭, 兩人開始探索其海船。
威廉號是橫渡歐亞的大型海船, 豎起了好幾麵巨型風帆, 而主要是靠風力行駛。
船主威廉, 僱傭了船長史蒂夫,帶著各司其職的船員共計152人駕駛這艘大船。
船員當然不全是水手舵手,有會計、木工、祭祀、廚師、火炮兵等等。
船員大多數都是歐洲人, 也有部分印度當地人,以及少數南洋出生的華人。
如今的海船上幾乎都是男性。如遇女性,不是貴族搭船做乘客出遊,就是中年女性來討生活。很少見, 但也會發生, 隻是威廉號上沒有。
威廉曾經也僱傭過中年婦女做廚娘,那人已經辭職不做了。盡管遠洋航行的薪資不低,但與之相對的高風險令人望而卻步。
什麽風險?
弘暉與弘昇找到船上年紀最大的船員了解情況。
會計老弗蘭克已經四十九歲了。他從十七歲開始出海,三十一年的航海經驗讓他見多識廣。
「我一直覺得海上旅行是件愚蠢的事。噢!對不起,我不是說你們蠢。」
老弗蘭克的嘲諷神情讓他的道歉變得毫無誠意。
「請讓我講點實話。小先生們,你們確實選擇了不明智的度假方法。大海, 叫我討厭透了,這滿是水的地方充滿了死亡。一不小心,就叫死神給哢嚓砍了頭。」
老弗蘭克邊說邊做著砍頭的手勢,配上他皺如樹皮的老臉,一瞬間真有些許猙獰。
「能具體說說嗎?」
弘暉早就熟悉了那一套話術。
當相對封閉的環境看到有新人初來乍到,部分成員總會在言辭上嚇唬新人,某種意義上書房也是如此。
老弗蘭克敲了敲菸鬥,這次迴航搭乘了一十名大清國人。
主家姓甄,是船主威廉在大清的重要合作夥伴,旅團內有兩個十幾歲的男孩出來見市麵。
他不是故意恐嚇,隻是覺得嬌生慣養的旅客對海上航行提供不了任何幫助。但有人願意高價搭船,船員們能因此賺些小費,也就挑不出什麽毛病了。
「好吧,我具體說說。從人數來講就很嚇人,從歐洲出航的船隊,返程時能有一半人迴去就很好了。
像是壞血病、瘧疾、腳氣,這是海上常見的疾病。我們叫他海上惡靈,它們無聲無息地潛伏在船上,一不留神就會奪走人的性命。
這些年藥物與食物比以往充足了些,減少了一些病情,但海上風暴是凡人控製不了的。
我們的航線上,有兩處風暴頻發點。第一站補給必經的孟加拉灣,以及抵達終點時的蘇格蘭海域。
每一年,你都能聽到船隻在這些海域的風暴裏全軍覆沒。晚上仔細聽,有時能聽到海底傳來亡靈哭泣。嗚嗚嗚——,它還會鑽入人的夢裏。」
弘昇聽著老弗蘭克過於逼真的模仿,大白天也難免覺得有點瘮得慌,叫人覺得剛剛有冷風貼著脖子鑽入背部。
「不是吧?在船上能聽到海底的亡靈聲?這是死了多少人?每年多少船隻沒了?」
「嘿!你還問對人了。」
老弗蘭克體現了作為會計的職業素養。
「不完全統計,像是英、法、荷、丹麥、瑞典等等海船,由海上自然天災造成的死亡事故,大概每一百艘就有四五艘倒黴中槍。」
百分之四到五,這個失事率相當高。
不精準地說,每年從英吉利發出的船隻都可能會有四五艘迴不來。
如今沒有遠程通訊技術,一旦遇上海上事故別指望有救援隊伍出現。
若說對疾病能盡可能預防,對天災能盡可能避開危險時間段,但死神的第三個殺手鐧則是防不勝防。
「最令人討厭的,是那些可惡的玩意!」
老弗蘭克說著做了一張鬼臉,然後雙臂交叉成「x」狀。
「該死的海盜。近十多年來,越來越猖獗了,每次都能在印度洋上遇到。它們懸掛海盜旗,基本都會有一隻大骷髏頭與大叉似的兩根骨頭。」
弘暉聞言一點都沒覺得驚嚇,他已經看過船上的火炮裝備。大船有四十門火炮,還有一個彈藥庫。盡管不曾親曆海戰,但諮詢了威廉船主,如此充足的火力儲備足以確保船隻行駛過非洲。
聽到老鬼這一句,他也想起了弘暉模仿秀。「什麽事,還要我提醒你別忘了教,你記性能那麽差?」
「不是我的記性差。」
武拂衣迎著自由的海風說,「是叫你提醒我別教得太快。我決定了,給弘暉上的最後一課,就是他的父親老四是會離家出走的。將來某天,把手上權力朝他懷裏一塞,然後就再見了您嘞。」
不錯,離家出走的戲碼無法在康熙麵前上演,但能留給弘暉啊!
胤禛:該怎麽說呢?其實,這一波操作也不錯?不不不,自己的原則呢?他覺得還能再死撐一下的。
第一百十五章
福禍相依, 利弊相纏。
這一亙古不變的定律在遼闊海洋上也未改變。
出海,擁抱了自由,就要麵對危機四伏的風險。
海船駛出的十幾天後, 早已迴望不見大清的陸地, 讓人徹底置身於茫茫大海上。
首次出海的興奮新奇感漸漸褪去,隨之而來漸漸感到了一絲枯燥。
睜眼閉眼, 每天能看到的景色很是雷同。除了海天一色,還是水與天空。
弘暉與弘昇, 這對堂兄弟曾經夜探亂葬崗,必是不會幹坐著讓無聊情緒上頭, 兩人開始探索其海船。
威廉號是橫渡歐亞的大型海船, 豎起了好幾麵巨型風帆, 而主要是靠風力行駛。
船主威廉, 僱傭了船長史蒂夫,帶著各司其職的船員共計152人駕駛這艘大船。
船員當然不全是水手舵手,有會計、木工、祭祀、廚師、火炮兵等等。
船員大多數都是歐洲人, 也有部分印度當地人,以及少數南洋出生的華人。
如今的海船上幾乎都是男性。如遇女性,不是貴族搭船做乘客出遊,就是中年女性來討生活。很少見, 但也會發生, 隻是威廉號上沒有。
威廉曾經也僱傭過中年婦女做廚娘,那人已經辭職不做了。盡管遠洋航行的薪資不低,但與之相對的高風險令人望而卻步。
什麽風險?
弘暉與弘昇找到船上年紀最大的船員了解情況。
會計老弗蘭克已經四十九歲了。他從十七歲開始出海,三十一年的航海經驗讓他見多識廣。
「我一直覺得海上旅行是件愚蠢的事。噢!對不起,我不是說你們蠢。」
老弗蘭克的嘲諷神情讓他的道歉變得毫無誠意。
「請讓我講點實話。小先生們,你們確實選擇了不明智的度假方法。大海, 叫我討厭透了,這滿是水的地方充滿了死亡。一不小心,就叫死神給哢嚓砍了頭。」
老弗蘭克邊說邊做著砍頭的手勢,配上他皺如樹皮的老臉,一瞬間真有些許猙獰。
「能具體說說嗎?」
弘暉早就熟悉了那一套話術。
當相對封閉的環境看到有新人初來乍到,部分成員總會在言辭上嚇唬新人,某種意義上書房也是如此。
老弗蘭克敲了敲菸鬥,這次迴航搭乘了一十名大清國人。
主家姓甄,是船主威廉在大清的重要合作夥伴,旅團內有兩個十幾歲的男孩出來見市麵。
他不是故意恐嚇,隻是覺得嬌生慣養的旅客對海上航行提供不了任何幫助。但有人願意高價搭船,船員們能因此賺些小費,也就挑不出什麽毛病了。
「好吧,我具體說說。從人數來講就很嚇人,從歐洲出航的船隊,返程時能有一半人迴去就很好了。
像是壞血病、瘧疾、腳氣,這是海上常見的疾病。我們叫他海上惡靈,它們無聲無息地潛伏在船上,一不留神就會奪走人的性命。
這些年藥物與食物比以往充足了些,減少了一些病情,但海上風暴是凡人控製不了的。
我們的航線上,有兩處風暴頻發點。第一站補給必經的孟加拉灣,以及抵達終點時的蘇格蘭海域。
每一年,你都能聽到船隻在這些海域的風暴裏全軍覆沒。晚上仔細聽,有時能聽到海底傳來亡靈哭泣。嗚嗚嗚——,它還會鑽入人的夢裏。」
弘昇聽著老弗蘭克過於逼真的模仿,大白天也難免覺得有點瘮得慌,叫人覺得剛剛有冷風貼著脖子鑽入背部。
「不是吧?在船上能聽到海底的亡靈聲?這是死了多少人?每年多少船隻沒了?」
「嘿!你還問對人了。」
老弗蘭克體現了作為會計的職業素養。
「不完全統計,像是英、法、荷、丹麥、瑞典等等海船,由海上自然天災造成的死亡事故,大概每一百艘就有四五艘倒黴中槍。」
百分之四到五,這個失事率相當高。
不精準地說,每年從英吉利發出的船隻都可能會有四五艘迴不來。
如今沒有遠程通訊技術,一旦遇上海上事故別指望有救援隊伍出現。
若說對疾病能盡可能預防,對天災能盡可能避開危險時間段,但死神的第三個殺手鐧則是防不勝防。
「最令人討厭的,是那些可惡的玩意!」
老弗蘭克說著做了一張鬼臉,然後雙臂交叉成「x」狀。
「該死的海盜。近十多年來,越來越猖獗了,每次都能在印度洋上遇到。它們懸掛海盜旗,基本都會有一隻大骷髏頭與大叉似的兩根骨頭。」
弘暉聞言一點都沒覺得驚嚇,他已經看過船上的火炮裝備。大船有四十門火炮,還有一個彈藥庫。盡管不曾親曆海戰,但諮詢了威廉船主,如此充足的火力儲備足以確保船隻行駛過非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