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頁
[清穿同人]我和四爺互穿後 作者:山海十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南懷仁已經死了二十年,當時告發戴梓的另一主力陳弘勛也已經去見閻王爺。
胤禛派人重新調查,抓到了尚且活著的誣陷案參與者。那些人交代了實情,戴梓私通外敵是莫須有罪名,一切的根源是嫉妒。
戴梓為人剛直又過分優秀,有他存在,把其他火器營造者都襯得麵上無光。
另一方麵,南懷仁引入西洋火器,他在這一塊頗有話語權。一山不容二虎,那就趁著戴梓尚未壯大時,將他徹底打壓下去。
時隔二十多年,重提舊案是要為戴梓平反。誣告他的主謀死了,幸而他還堅毅地活著。
根據調查,戴梓在遼東過著清貧的日子,以賣字畫為生。
胤禛本想等過了年再提舊案。
這種打臉皇上讓他承認錯誤的事,必須要選好了時機,否則達不到預期目標。康熙願意認錯,與把人召迴重新委以重任,是完全不同的兩迴事。
胤禛奔著後者去,也為試探康熙態度。
多年前,三藩之亂剛剛結束,噶爾丹尚未剷除,康熙尚未能穩固執政。
當時,他沒想要大力發展火器。今非昔比,作為穩操朝局的皇帝,是否改變了施政想法?
「原先想著春節後再議此事,先過個安穩年。但年羹堯攀上老八,得把此事提前了。」
胤禛道出原委,「如果汗阿瑪有意發展火器,掌管它的武官必須要夠忠心,也不能太過桀驁。年羹堯顯然與此品質不合。」
武拂衣想到了另一點,「你掐著這個點提起舊案,還有第三個原因。前天的情報上說,雅齊布被老八接迴來了。」
雅齊布是誰?
是胤禩奶媽的丈夫。
前幾年,雅齊布與禦史雍泰共事。雍泰是索額圖的人,也就是太子手下。
雙方不合,雅齊布私下向胤禩狀告雍泰。
老八自是偏向了奶娘的丈夫,狠狠問責雍泰,卻是因此與太子交惡。
事情鬧到了康熙麵前。
經查,是雅齊布故意挑事,承擔主要責任,就把他發配到了下嫁蒙古的八公主處服罪。
雅齊布夫婦被直接調離京城權力中心,流放到了蒙古,那日子過得勢必不舒坦。
今年春天,胤礽被廢太子位。
都不等到新的一年,雅齊布就出現在了京城。
他敢這樣做,無疑是瞧準了廢太子胤礽徹底失勢,而他的庇護傘胤禩有成為新太子的可能性。
武拂衣了解過了,確定康熙沒有發出不再追責雅齊布的旨意。
也就是胤禩私自把奶媽夫婦給接迴京城,而不曾得到皇上允許就讓人偷偷入京。
老八的這種行為就是私藏欽犯,早晚有人捅給康熙知曉。
在此時間點,老四為戴梓翻案。
擺出詳實調查證據,更要表明尊重康熙的態度。盡管查到此案有冤情,但不會自作主張就把戴罪之身的戴梓給接迴來。
同樣是麵對舊案,又一波對比形成了。
戴梓是蒙冤的國之棟樑,老四講禮法走正規程序,敢於向康熙諫言把人名正言順。
雅齊布是罪證確鑿的挑事者,老八卻仗著胤礽失勢,就敢利用私權把人私下接迴京城安置。
「你說得不錯,此時給戴梓伸冤,我也是借著雅齊布之事重創老八。」
胤禛原先沒想在春節裏搞事。十多個月忙成狗,他也想歇一歇,誰叫胤禩與郭絡羅氏噁心人。
一石三鳥,可不是他蓄意誣陷老八。
一樁樁都是胤禩正在做的噁心事,把柄是給主動送上門的。
「行,明天我進宮把事給辦妥。」
武拂衣準備吃了飯就去找四福晉,核對曆年年家送的禮物。
記憶裏,年家從來沒送過重禮。
把曆年薄禮的禮單給記清楚,明天進宮以此為論據,證明年家對四爺從來都沒興趣。
另外,也想到把雅齊布的事捅給誰聽了
哪怕胤禩與多位勛貴重臣交好,但總會有些人與八阿哥不對付,他們會主動將此說與康熙知曉。
一頓操作,隔天就是展現演技的時刻。
武拂衣給設定了劇本,今天要表演的內容說複雜也簡單。
雍郡王就是被年羹堯猛踩一腳的可憐人。四四委屈,四四不抱怨。因為年羹堯是汗阿瑪看中的大臣,那就放他選擇想輔佐的皇子。
不過,做人要有堅持。
不要年家人進四爺府了。弘暉、弘昐的兄弟和睦很重要,給他們選福晉要注重外戚家族的整體人品。
另外,老四幹一行愛一行。
根本不去糾結年羹堯的拉踩,將精力放在正事上,管著刑部就不放任冤假錯案發生,給戴梓平反更重要。
入宮先找了康熙,再找了德妃。
這兩位沒有當場表態,都說要好好考量一番,而各種相關調查搞起來。
一天後。
康熙先確定了罪人雅齊布夫婦被胤禩偷偷接迴京城,而後傳召年羹堯套出她更偏向老八的態度。
這一下,康熙仿佛被人劈裏啪啦打臉,為什麽這些人都不選擇支持老四?
是眼瞎嗎!看不到朕的真實內心喜好。
要不就是心都是黑的!全為自身利益考量,根本不在意吏治清明與朝政大局,把朕當成昏君了,才會認為朕會按照他們的心意選繼承人。
胤禛派人重新調查,抓到了尚且活著的誣陷案參與者。那些人交代了實情,戴梓私通外敵是莫須有罪名,一切的根源是嫉妒。
戴梓為人剛直又過分優秀,有他存在,把其他火器營造者都襯得麵上無光。
另一方麵,南懷仁引入西洋火器,他在這一塊頗有話語權。一山不容二虎,那就趁著戴梓尚未壯大時,將他徹底打壓下去。
時隔二十多年,重提舊案是要為戴梓平反。誣告他的主謀死了,幸而他還堅毅地活著。
根據調查,戴梓在遼東過著清貧的日子,以賣字畫為生。
胤禛本想等過了年再提舊案。
這種打臉皇上讓他承認錯誤的事,必須要選好了時機,否則達不到預期目標。康熙願意認錯,與把人召迴重新委以重任,是完全不同的兩迴事。
胤禛奔著後者去,也為試探康熙態度。
多年前,三藩之亂剛剛結束,噶爾丹尚未剷除,康熙尚未能穩固執政。
當時,他沒想要大力發展火器。今非昔比,作為穩操朝局的皇帝,是否改變了施政想法?
「原先想著春節後再議此事,先過個安穩年。但年羹堯攀上老八,得把此事提前了。」
胤禛道出原委,「如果汗阿瑪有意發展火器,掌管它的武官必須要夠忠心,也不能太過桀驁。年羹堯顯然與此品質不合。」
武拂衣想到了另一點,「你掐著這個點提起舊案,還有第三個原因。前天的情報上說,雅齊布被老八接迴來了。」
雅齊布是誰?
是胤禩奶媽的丈夫。
前幾年,雅齊布與禦史雍泰共事。雍泰是索額圖的人,也就是太子手下。
雙方不合,雅齊布私下向胤禩狀告雍泰。
老八自是偏向了奶娘的丈夫,狠狠問責雍泰,卻是因此與太子交惡。
事情鬧到了康熙麵前。
經查,是雅齊布故意挑事,承擔主要責任,就把他發配到了下嫁蒙古的八公主處服罪。
雅齊布夫婦被直接調離京城權力中心,流放到了蒙古,那日子過得勢必不舒坦。
今年春天,胤礽被廢太子位。
都不等到新的一年,雅齊布就出現在了京城。
他敢這樣做,無疑是瞧準了廢太子胤礽徹底失勢,而他的庇護傘胤禩有成為新太子的可能性。
武拂衣了解過了,確定康熙沒有發出不再追責雅齊布的旨意。
也就是胤禩私自把奶媽夫婦給接迴京城,而不曾得到皇上允許就讓人偷偷入京。
老八的這種行為就是私藏欽犯,早晚有人捅給康熙知曉。
在此時間點,老四為戴梓翻案。
擺出詳實調查證據,更要表明尊重康熙的態度。盡管查到此案有冤情,但不會自作主張就把戴罪之身的戴梓給接迴來。
同樣是麵對舊案,又一波對比形成了。
戴梓是蒙冤的國之棟樑,老四講禮法走正規程序,敢於向康熙諫言把人名正言順。
雅齊布是罪證確鑿的挑事者,老八卻仗著胤礽失勢,就敢利用私權把人私下接迴京城安置。
「你說得不錯,此時給戴梓伸冤,我也是借著雅齊布之事重創老八。」
胤禛原先沒想在春節裏搞事。十多個月忙成狗,他也想歇一歇,誰叫胤禩與郭絡羅氏噁心人。
一石三鳥,可不是他蓄意誣陷老八。
一樁樁都是胤禩正在做的噁心事,把柄是給主動送上門的。
「行,明天我進宮把事給辦妥。」
武拂衣準備吃了飯就去找四福晉,核對曆年年家送的禮物。
記憶裏,年家從來沒送過重禮。
把曆年薄禮的禮單給記清楚,明天進宮以此為論據,證明年家對四爺從來都沒興趣。
另外,也想到把雅齊布的事捅給誰聽了
哪怕胤禩與多位勛貴重臣交好,但總會有些人與八阿哥不對付,他們會主動將此說與康熙知曉。
一頓操作,隔天就是展現演技的時刻。
武拂衣給設定了劇本,今天要表演的內容說複雜也簡單。
雍郡王就是被年羹堯猛踩一腳的可憐人。四四委屈,四四不抱怨。因為年羹堯是汗阿瑪看中的大臣,那就放他選擇想輔佐的皇子。
不過,做人要有堅持。
不要年家人進四爺府了。弘暉、弘昐的兄弟和睦很重要,給他們選福晉要注重外戚家族的整體人品。
另外,老四幹一行愛一行。
根本不去糾結年羹堯的拉踩,將精力放在正事上,管著刑部就不放任冤假錯案發生,給戴梓平反更重要。
入宮先找了康熙,再找了德妃。
這兩位沒有當場表態,都說要好好考量一番,而各種相關調查搞起來。
一天後。
康熙先確定了罪人雅齊布夫婦被胤禩偷偷接迴京城,而後傳召年羹堯套出她更偏向老八的態度。
這一下,康熙仿佛被人劈裏啪啦打臉,為什麽這些人都不選擇支持老四?
是眼瞎嗎!看不到朕的真實內心喜好。
要不就是心都是黑的!全為自身利益考量,根本不在意吏治清明與朝政大局,把朕當成昏君了,才會認為朕會按照他們的心意選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