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頁
[清穿同人]我和四爺互穿後 作者:山海十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為什麽這次要把德妃一起帶走?
武拂衣品味出了不同尋常的含義。
康熙將身份上能轄製老四的人全都帶走了,像是太後、德妃與老四的兄長們。他也把能給找不對付的老八給帶走了。
這種情況下,將雍郡王單獨留下,必是有所圖謀。
要不就是考驗老四的忠君之心,要不就是故意製造機會讓老四趁著沒有阻礙速速查清一些事。
康熙沒有說得太詳細,沒有說對老八非常失望。
原本將胤禩提拔為內務府總管,希望他能徹查淩普及內務府中一撥人為太子所行的違法之事。
結果呢?
胤禩慣會籠絡人心,根本沒有嚴厲整頓內務府。
禦製之物究竟怎麽流到人販子小頭目手裏?案件爆出來兩年了,但老八給不出任何新進展。
即便本就知道胤禩的辦差風格,但是沒想到他在大是大非上也不夠清醒。
想肅清內部問題,指望不了老八了。
偏偏在這種時候,朝臣與太後不同尋常地請皇上南巡。
為了促成南巡,以阿山為首的一眾臣子甚至不惜欺君罔上,以另一套方案開鑿河道。
如此種種,康熙清醒地意識到那件大事必須做了,在往下拖延弊大於利。
眼下,他沒有對老四說得太遠,就提了一個方麵。
「人口拐賣實乃毒瘤,必須嚴厲打擊,厲大錢自縊致使案情走入死胡同。前年,朕讓李衛等理學院學生任職江南,或是能查出些蛛絲馬跡。
這段時間,你留京監國收到地方上報的相關摺子,務必要嚴肅對待,但也不能打草驚蛇。朕希望在南巡之際,將主犯從犯一網打盡。」
「兒臣領旨。」
武拂衣心頭一跳。康熙語氣平靜,但他眉宇間實有肅殺之氣。
所謂主犯與從犯,隻怕在康熙心裏已經有了目標人物。
讓雍郡王監國,是為嚴格把控京城局勢。
確保京城無人能對江南的調查者造成影響,給他們爭取最後關鍵性的破案時間。
山雨欲來風滿樓!
五月末,宮道上就沒有幾縷風。
卻叫人嗅到了暴風雨即將來臨的氣息,南巡之際必定會有驚天大事發生。
是什麽呢?
路過毓慶宮,隻見日薄西山的陰影籠罩了太子的住處。
武拂衣輕輕瞥了一眼夕陽餘暉,心裏隱約有了一個猜測。
沒有停留,轉道前往永和宮,是將出門兩年半買的地方特產給德妃送去。
迴到京城,老四也該給德妃請安。
眾多特產中,有一物最特別,是從福建來的新鮮荔枝。
以如今的交通運輸,皇上身在京城,別指望能吃幾顆福建的新鮮荔枝。除了每年按份例的進貢之外,康熙絕不會讓人動用八百裏加急送荔枝。
他本人對於荔枝並無偏愛,那東西上火不利於養生。那就更不會以快馬加鞭運送荔枝,顯得公器私用,讓人嘲諷皇室過於奢靡。
武拂衣從福建迴來,總得捎點特產。
別管康熙是否嗜好荔枝,老四作為兒子想著父母,自願費力帶著難搞的新鮮荔枝迴京。
禮輕情意重,禮重心意就更重了。
但也沒有違背製度,沒有用八百裏加急,而是找了名正言順的理由,把整株荔枝樹一起給捎迴了京城。
反正順路,多租用一艘船就行。買了好幾株已經長果的荔枝樹,連根帶土裝船。用心看護,曆經兩個月抵達京城時,荔枝剛剛好成熟可以食用了。
這些樹木也絕不浪費,種到北郊莊子的暖棚。如果能成功移植,以後吃荔枝也方便了,不必擔憂長途運輸的勞民傷財。
當然了,武拂衣肯定不會說這樣做的真實起因。
其實,她看出了胤禛離開福建時的遺憾情緒。
此番南下考察,胤禛喜歡吃荔枝的偏好暴露了。本來希望在福建渡過初夏再歸京,那就能吃荔枝吃個爽,豈料被康熙旨意打斷。
既然看出了胤禛的小心願,幫他一把也無妨。
武拂衣悄悄地租了另一艘船,把荔枝連樹帶果送來了京城。
一共五株的果實,均分五份。一份給宮裏,一份給四爺府內,一份送禮,剩餘兩份就都給胤禛了。
康熙就此讚揚過了老四的用心,而德妃也表達了被兒子關心很愉悅。
德妃開心,不隻是被送荔枝一事,也是因為老四對溫憲的照顧。
自從老四在塞外救下了溫憲,就讓她萬分感激。哪怕對三個子女的感情深淺確實不同,但作為母親希望孩子們都能好好活著。
德妃事後迴想,如果溫憲被隆科多謀害,自己必會遷怒老四。誰讓老四自幼養在佟佳氏的名下,而佟佳氏是隆科多的姐姐。
幸而那樣的悲劇沒有發生。
老四為了溫憲,更是無所畏懼地抓拿隆科多,不惜得罪佟家,與之劃清界限。
不過,錯過了最佳培養感情的時間段,有些人沒可能重頭再來。
德妃明白,她與大兒子的母子之情也是如此。不可能當做那些年的冷待不曾發生,不可能毫無芥蒂地其樂融融。
那麽兩廂安好也不錯。
德妃在宮裏多盡一份力,看顧弘昐、弘暉、弘昀三個孩子。
她在讚美了老四送的土特產禮物後,提起了一件事。
武拂衣品味出了不同尋常的含義。
康熙將身份上能轄製老四的人全都帶走了,像是太後、德妃與老四的兄長們。他也把能給找不對付的老八給帶走了。
這種情況下,將雍郡王單獨留下,必是有所圖謀。
要不就是考驗老四的忠君之心,要不就是故意製造機會讓老四趁著沒有阻礙速速查清一些事。
康熙沒有說得太詳細,沒有說對老八非常失望。
原本將胤禩提拔為內務府總管,希望他能徹查淩普及內務府中一撥人為太子所行的違法之事。
結果呢?
胤禩慣會籠絡人心,根本沒有嚴厲整頓內務府。
禦製之物究竟怎麽流到人販子小頭目手裏?案件爆出來兩年了,但老八給不出任何新進展。
即便本就知道胤禩的辦差風格,但是沒想到他在大是大非上也不夠清醒。
想肅清內部問題,指望不了老八了。
偏偏在這種時候,朝臣與太後不同尋常地請皇上南巡。
為了促成南巡,以阿山為首的一眾臣子甚至不惜欺君罔上,以另一套方案開鑿河道。
如此種種,康熙清醒地意識到那件大事必須做了,在往下拖延弊大於利。
眼下,他沒有對老四說得太遠,就提了一個方麵。
「人口拐賣實乃毒瘤,必須嚴厲打擊,厲大錢自縊致使案情走入死胡同。前年,朕讓李衛等理學院學生任職江南,或是能查出些蛛絲馬跡。
這段時間,你留京監國收到地方上報的相關摺子,務必要嚴肅對待,但也不能打草驚蛇。朕希望在南巡之際,將主犯從犯一網打盡。」
「兒臣領旨。」
武拂衣心頭一跳。康熙語氣平靜,但他眉宇間實有肅殺之氣。
所謂主犯與從犯,隻怕在康熙心裏已經有了目標人物。
讓雍郡王監國,是為嚴格把控京城局勢。
確保京城無人能對江南的調查者造成影響,給他們爭取最後關鍵性的破案時間。
山雨欲來風滿樓!
五月末,宮道上就沒有幾縷風。
卻叫人嗅到了暴風雨即將來臨的氣息,南巡之際必定會有驚天大事發生。
是什麽呢?
路過毓慶宮,隻見日薄西山的陰影籠罩了太子的住處。
武拂衣輕輕瞥了一眼夕陽餘暉,心裏隱約有了一個猜測。
沒有停留,轉道前往永和宮,是將出門兩年半買的地方特產給德妃送去。
迴到京城,老四也該給德妃請安。
眾多特產中,有一物最特別,是從福建來的新鮮荔枝。
以如今的交通運輸,皇上身在京城,別指望能吃幾顆福建的新鮮荔枝。除了每年按份例的進貢之外,康熙絕不會讓人動用八百裏加急送荔枝。
他本人對於荔枝並無偏愛,那東西上火不利於養生。那就更不會以快馬加鞭運送荔枝,顯得公器私用,讓人嘲諷皇室過於奢靡。
武拂衣從福建迴來,總得捎點特產。
別管康熙是否嗜好荔枝,老四作為兒子想著父母,自願費力帶著難搞的新鮮荔枝迴京。
禮輕情意重,禮重心意就更重了。
但也沒有違背製度,沒有用八百裏加急,而是找了名正言順的理由,把整株荔枝樹一起給捎迴了京城。
反正順路,多租用一艘船就行。買了好幾株已經長果的荔枝樹,連根帶土裝船。用心看護,曆經兩個月抵達京城時,荔枝剛剛好成熟可以食用了。
這些樹木也絕不浪費,種到北郊莊子的暖棚。如果能成功移植,以後吃荔枝也方便了,不必擔憂長途運輸的勞民傷財。
當然了,武拂衣肯定不會說這樣做的真實起因。
其實,她看出了胤禛離開福建時的遺憾情緒。
此番南下考察,胤禛喜歡吃荔枝的偏好暴露了。本來希望在福建渡過初夏再歸京,那就能吃荔枝吃個爽,豈料被康熙旨意打斷。
既然看出了胤禛的小心願,幫他一把也無妨。
武拂衣悄悄地租了另一艘船,把荔枝連樹帶果送來了京城。
一共五株的果實,均分五份。一份給宮裏,一份給四爺府內,一份送禮,剩餘兩份就都給胤禛了。
康熙就此讚揚過了老四的用心,而德妃也表達了被兒子關心很愉悅。
德妃開心,不隻是被送荔枝一事,也是因為老四對溫憲的照顧。
自從老四在塞外救下了溫憲,就讓她萬分感激。哪怕對三個子女的感情深淺確實不同,但作為母親希望孩子們都能好好活著。
德妃事後迴想,如果溫憲被隆科多謀害,自己必會遷怒老四。誰讓老四自幼養在佟佳氏的名下,而佟佳氏是隆科多的姐姐。
幸而那樣的悲劇沒有發生。
老四為了溫憲,更是無所畏懼地抓拿隆科多,不惜得罪佟家,與之劃清界限。
不過,錯過了最佳培養感情的時間段,有些人沒可能重頭再來。
德妃明白,她與大兒子的母子之情也是如此。不可能當做那些年的冷待不曾發生,不可能毫無芥蒂地其樂融融。
那麽兩廂安好也不錯。
德妃在宮裏多盡一份力,看顧弘昐、弘暉、弘昀三個孩子。
她在讚美了老四送的土特產禮物後,提起了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