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清穿同人]我和四爺互穿後 作者:山海十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胤禛像老和尚念經一般地複述出當時聽到的傳聞。
打心底瞧不起阿靈阿的人品,若他是皇上絕不會對這種小人委以重任,但現在的皇帝是康熙。
康熙調查過這次靈堂鬧劇,並且下了封口令不許再傳。後來證實,阿靈阿是胡說八道故意潑髒水,法喀沒有與人私通。
倒也是懲罰過阿靈阿一段時間,免了他的差事,可從未曾奪去其爵位。
「後來的事,你也該知道一二。汗阿瑪很快重新啟用阿靈阿,而且是重用。
前年,更是任命他為議政大臣、 兼理藩院尚書,而且還被委派去總理火器營的事務。嗬!可不就是左膀右臂般的臣子。」
胤禛諷刺地報著這一串的職務,顯然並不認同康熙的一些執政理念。
「阿靈阿有能力固然是一方麵,可也逃不開權力平衡。汗阿瑪要用鈕鈷祿家,但又要讓十弟沾不得手,不得母族的支持。那麽選擇與溫僖貴妃一房結怨甚深的阿靈阿,他就是好的選擇。」
武拂衣忽然想到一件事,「等等,阿靈阿的妻子烏雅氏,是德妃的庶妹。換句話說,阿靈阿就是你的姨夫,所以你會深挖他的大小事件嗎?」
胤禛點了點頭,但不會因為德妃的這層關係就對阿靈阿多一絲親近。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你來聽睡前故事,倒是讓我想起那些亂七八糟的舊事。也是該未雨綢繆,免得他將來牽連到你我。這般造謠生事的能手,如今與老八走得近,指不定某天就把一盆髒水澆在我們頭上。」
因為老八有奪位之心,而不管香的臭的幫手都敢要。
阿靈阿做事毫無底線,連姐姐的葬禮也不放過,必是要對他提高警惕心。提防他某天用造謠手段為胤禩排除異己。
胤禛側頭問:「對此,你還什麽想說的?」
「貴圈真亂啊!」
武拂衣脫口而出,立刻收穫了胤禛的眼刀一枚。
胤禛沒好氣地睨了一眼,「真是不好意思,現在你也是身在亂中,還擱這裏點評故事呢!「
武拂衣心態好,「我明白,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你看,其實也有好的一麵。阿靈阿與老八走得近,你十弟心裏能沒疙瘩?真能毫無嫌隙地與老八混一起?他是懶,不是蠢。」
說著,武拂衣有點不確定,又向胤禛確認著問,「老十是不蠢,對嗎?」
胤禛沒有給肯定答案,而是一本正經地反問。
「這事,你不該更有判斷力嗎?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們懶人之間沒有那種誌趣相投的感應嗎?」
武拂衣:好傢夥!一不留神,毒舌四又上線了。
第七十六章
十阿哥, 究竟是蠢還是懶?
這事真不好一概而論。
武拂衣否認有懶人感應雷達,而她可以用雙眼進行觀察。
平日不常見到老十, 去年南巡在江寧有過一段時間交集。僅從老十與老八的相處來看,他很少發表決策性意見。
簡而言之,縱觀兄弟三人在外的相處狀態,老十就是跟著老八、老九混日子。
他吃好吃的、喝好喝的,不反對哥哥們的決定,但也給不出實質性的幫助。
問, 就是不會做,做不了,別找他。
因此, 胤禩忙著結交人脈, 胤禟忙著掙錢,老十忙著坐在一旁點頭說對對對, 哥哥們繼續努力。
今天聽聞阿靈阿的狗血鬧事舊聞,不免要問一句, 康熙心裏兒子與臣子哪個更重要?
阿靈阿是有能力的臣子, 十阿哥是親生兒子。
雖然阿靈阿是十阿哥的舅舅, 卻連尊重十阿哥的母親溫僖貴妃的喪事都做不到,還談什麽舅甥之情。
鈕鈷祿家難道沒其他可用之人了?
康熙少了阿靈阿就是少了一個曠世之才,要動搖國本了?
很明顯, 不是這樣的。
如今想來,康熙曾經的選擇,是為太子的地位穩固犧牲了十阿哥,不讓胤礻我有可能獲得外家支持。
如此方式持續了二十多年。
隨著時間推移,老十對阿靈阿真能心無芥蒂了?為了兄弟情讓胤禩獲得鈕鈷祿家族的助力,原諒阿靈阿在溫僖貴妃靈堂上的舊怨?
原諒與否, 是看一個人做了什麽。
胤禛給出了他的看法。
「十弟與阿靈阿的三個兒子幾乎不往來,更沒為老八參政提供任何實質性幫襯,最多就是喊兩句口號助助興。如果這是蠢,也是蠢得恰到好處了。」
「另外,根據近兩個月的情報,老九去八爺府的次數少了,老十去蹭吃蹭喝的次數也隨之減少。
是一時疏遠或是慢慢生分,還有待觀察。十弟與鈕鈷祿家一直少有往來,是不喜阿靈阿,還是參悟汗阿瑪不喜他與母族交往頻繁,這事也不好說。」
但,如果說老十大智若愚,他愚得太多了些。
胤禛記得清楚,那次摸底考的試卷當屬老十留白最多。
其他人迴答不出正確答案,好歹還塗寫幾筆有的沒的。老十倒好,直接開天窗,把不想動腦子明晃晃得寫在臉上。
也就老十真敢擺爛。
康熙也沒辦法,這兒子是被他一手給蓄意養成這般模樣。
胤禛沒想拉攏顯赫的鈕鈷祿家,那樣會引起康熙的芥蒂。
「不論是懶是蠢,反正目前看來老十不會一條道隨著老八走到黑。這樣一來,代表著鈕鈷祿家的半數力量會保持觀望狀態,也足夠了。」
打心底瞧不起阿靈阿的人品,若他是皇上絕不會對這種小人委以重任,但現在的皇帝是康熙。
康熙調查過這次靈堂鬧劇,並且下了封口令不許再傳。後來證實,阿靈阿是胡說八道故意潑髒水,法喀沒有與人私通。
倒也是懲罰過阿靈阿一段時間,免了他的差事,可從未曾奪去其爵位。
「後來的事,你也該知道一二。汗阿瑪很快重新啟用阿靈阿,而且是重用。
前年,更是任命他為議政大臣、 兼理藩院尚書,而且還被委派去總理火器營的事務。嗬!可不就是左膀右臂般的臣子。」
胤禛諷刺地報著這一串的職務,顯然並不認同康熙的一些執政理念。
「阿靈阿有能力固然是一方麵,可也逃不開權力平衡。汗阿瑪要用鈕鈷祿家,但又要讓十弟沾不得手,不得母族的支持。那麽選擇與溫僖貴妃一房結怨甚深的阿靈阿,他就是好的選擇。」
武拂衣忽然想到一件事,「等等,阿靈阿的妻子烏雅氏,是德妃的庶妹。換句話說,阿靈阿就是你的姨夫,所以你會深挖他的大小事件嗎?」
胤禛點了點頭,但不會因為德妃的這層關係就對阿靈阿多一絲親近。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你來聽睡前故事,倒是讓我想起那些亂七八糟的舊事。也是該未雨綢繆,免得他將來牽連到你我。這般造謠生事的能手,如今與老八走得近,指不定某天就把一盆髒水澆在我們頭上。」
因為老八有奪位之心,而不管香的臭的幫手都敢要。
阿靈阿做事毫無底線,連姐姐的葬禮也不放過,必是要對他提高警惕心。提防他某天用造謠手段為胤禩排除異己。
胤禛側頭問:「對此,你還什麽想說的?」
「貴圈真亂啊!」
武拂衣脫口而出,立刻收穫了胤禛的眼刀一枚。
胤禛沒好氣地睨了一眼,「真是不好意思,現在你也是身在亂中,還擱這裏點評故事呢!「
武拂衣心態好,「我明白,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你看,其實也有好的一麵。阿靈阿與老八走得近,你十弟心裏能沒疙瘩?真能毫無嫌隙地與老八混一起?他是懶,不是蠢。」
說著,武拂衣有點不確定,又向胤禛確認著問,「老十是不蠢,對嗎?」
胤禛沒有給肯定答案,而是一本正經地反問。
「這事,你不該更有判斷力嗎?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你們懶人之間沒有那種誌趣相投的感應嗎?」
武拂衣:好傢夥!一不留神,毒舌四又上線了。
第七十六章
十阿哥, 究竟是蠢還是懶?
這事真不好一概而論。
武拂衣否認有懶人感應雷達,而她可以用雙眼進行觀察。
平日不常見到老十, 去年南巡在江寧有過一段時間交集。僅從老十與老八的相處來看,他很少發表決策性意見。
簡而言之,縱觀兄弟三人在外的相處狀態,老十就是跟著老八、老九混日子。
他吃好吃的、喝好喝的,不反對哥哥們的決定,但也給不出實質性的幫助。
問, 就是不會做,做不了,別找他。
因此, 胤禩忙著結交人脈, 胤禟忙著掙錢,老十忙著坐在一旁點頭說對對對, 哥哥們繼續努力。
今天聽聞阿靈阿的狗血鬧事舊聞,不免要問一句, 康熙心裏兒子與臣子哪個更重要?
阿靈阿是有能力的臣子, 十阿哥是親生兒子。
雖然阿靈阿是十阿哥的舅舅, 卻連尊重十阿哥的母親溫僖貴妃的喪事都做不到,還談什麽舅甥之情。
鈕鈷祿家難道沒其他可用之人了?
康熙少了阿靈阿就是少了一個曠世之才,要動搖國本了?
很明顯, 不是這樣的。
如今想來,康熙曾經的選擇,是為太子的地位穩固犧牲了十阿哥,不讓胤礻我有可能獲得外家支持。
如此方式持續了二十多年。
隨著時間推移,老十對阿靈阿真能心無芥蒂了?為了兄弟情讓胤禩獲得鈕鈷祿家族的助力,原諒阿靈阿在溫僖貴妃靈堂上的舊怨?
原諒與否, 是看一個人做了什麽。
胤禛給出了他的看法。
「十弟與阿靈阿的三個兒子幾乎不往來,更沒為老八參政提供任何實質性幫襯,最多就是喊兩句口號助助興。如果這是蠢,也是蠢得恰到好處了。」
「另外,根據近兩個月的情報,老九去八爺府的次數少了,老十去蹭吃蹭喝的次數也隨之減少。
是一時疏遠或是慢慢生分,還有待觀察。十弟與鈕鈷祿家一直少有往來,是不喜阿靈阿,還是參悟汗阿瑪不喜他與母族交往頻繁,這事也不好說。」
但,如果說老十大智若愚,他愚得太多了些。
胤禛記得清楚,那次摸底考的試卷當屬老十留白最多。
其他人迴答不出正確答案,好歹還塗寫幾筆有的沒的。老十倒好,直接開天窗,把不想動腦子明晃晃得寫在臉上。
也就老十真敢擺爛。
康熙也沒辦法,這兒子是被他一手給蓄意養成這般模樣。
胤禛沒想拉攏顯赫的鈕鈷祿家,那樣會引起康熙的芥蒂。
「不論是懶是蠢,反正目前看來老十不會一條道隨著老八走到黑。這樣一來,代表著鈕鈷祿家的半數力量會保持觀望狀態,也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