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清穿同人]我和四爺互穿後 作者:山海十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再看郭絡羅氏的神色,活脫脫就表明一個意思。八哥給他安排了差事,他就該感恩戴德,把之前郭絡羅氏犯的錯給一筆勾銷了。
此刻,本不該也不想要問那個荒唐的落水問題。
胤禟卻情緒上了頭,竟然就開口了。
「八哥,正好八嫂也在場,弟弟弟有個問題得問你。如果我與八嫂都不會水,但同時掉進河裏,你隻能救一個的話,你救誰啊?二選一,你必須給個明確迴答。」
這個問題過於離譜,引得室內一霎寂靜。
胤禩卻知道胤禟是真生氣了,而自己必須給出讓九弟滿意的迴答。另一頭,郭絡羅氏也是眼睛眨也不再地看著他,等待他的選擇。
他再次苦笑,「九弟,你這是為難我。但真要有這樣一天,我會先救你的。可你上了岸,不許阻止我跳下河陪著福晉一起去了。
兄弟之間,你能好好活著,做哥哥的就滿足了。我與福晉說好白頭到老,這誓言哪怕不見白頭,也願意同生共死的。」
郭絡羅氏乍一聽胤禩選了先救老九,本來一顆心都冷了。
但聽到最後,隻嘆夫複何求。胤禩願意與她一起死,也是足夠情深義重。
胤禟卻條件反射地泛起一股雞皮疙瘩。不是感動,是有點反胃想吐。
不是第一次聽到這個答案。
短短五天前,四哥以此迴答故意噁心了他一把,當時就說了誰以此為答案必是糊弄人的。
此時此地,胤禟也不知道演技怎麽突變得出神入化,竟然完全掩蓋住了內心的深深不滿與失望,非常自然地表現出感動情緒。
「八哥,弟弟錯了,不該如此為難你的。這都是什麽破問題,你就當沒聽過。」
胤禟:也許,他是近朱者赤了?
第七十二章
胤禟仿佛非常感動於八哥的選擇, 而又愧疚於自己提出這般為難人的選擇。為此似乎主動揭過這一樁事,是讓胤禩就當沒聽過如此離譜的選擇題。
有了這一台階,氣氛仿佛能重新融洽起來。
郭絡羅氏的心情也不錯, 盡管胤禩沒選擇救她, 但能為她殉情足以證明真心一片。
心情好,便也對老九和顏悅色不少。「九弟, 這次讓宜妃娘娘受委屈了。是我做事不周到,明天一定入宮向娘娘賠禮。」
胤禩暗暗鬆了一口氣, 福晉與九弟能好好說話,那就再好不過。
他也立刻幫著勸胤禟消氣,「下次, 我一定會關照福晉謹慎行事。明天,我與福晉一起向宜妃娘娘去道歉。」
「八哥, 我看入宮的事緩一緩吧。」
胤禟說得無奈,又似乎是真心話。
這是苦笑著說:「額娘正在氣頭上,而且近期確實有些食欲不振, 你們暫時就別去碰釘子。否則以額娘的硬脾氣, 本來隻有三分火氣, 瞧著你們登門也變成了八分火氣。「
宜妃娘娘性情直爽, 火氣來得快去得也快,卻是不適合在她氣頭上去她麵前晃悠。
這是以往的經驗總結。
胤禟沒少惹宜妃生氣,而胤禩也瞧在了眼裏。
此刻, 胤禩聽了這番話,也不願招惹宜妃發更大的脾氣。
「那好, 等過了這一陣,我與福晉一起進宮。快吃午飯了,先一起吃飯。迴頭你把幾張上好的皮毛捎迴去, 是我在木蘭圍場專程給你獵的生辰禮。」
「多謝八哥,我今年冬天的鬥篷有著落了。」
胤禟笑著道謝,心裏卻想著宜妃前天說的話。
當時,宜妃預判如果告之胤禩進宮後會增大她的怒火,這人勢必不會再堅持盡快去道歉。
殊不知,有時可以戰略性規避怒火,有時卻不能等一段時間再道歉。
無傷大雅的小錯能等人過了氣頭再說,但原則性或大利益受損的錯誤怎麽能讓苦主等一等。
宜妃說得直白,要是老八夫妻來看她,她肯定不會給好臉色,把人晾在門口一兩個時辰算少的。
哪怕知道她會發火,甚至在這段時間上門會激怒得罪她,卻不能是胤禩與郭絡羅氏避而不來的理由。
做錯了事該有直麵的勇氣,更要有程門立雪的誠意讓她消火,而不是取巧地拖一拖等到事態平息。
不願得罪人,八麵玲瓏是種長處。
但過猶不及,過度圓滑就不能待人以誠,何嚐不是一種缺乏擔當。
宜妃讓小兒子不信的話就盡管試試,看胤禩有何反應,是否願意立刻進宮直麵幾倍怒氣。
胤禟在聽到親娘提議時,根本沒有動試探之心。
世事難料,今是昨非。本不會問的問題問了,本不會試探的話也出了口。
告訴八哥進宮可能會直麵宜妃成倍怒火,八哥還真就迴避了。
這是胤禩足夠相信自己的話?還是沒有足夠的道歉誠意呢?
胤禟確定如果換成四哥絕不會因此就推遲道歉,極有可能反過來把他訓一頓,讓他必須要正視錯誤。
人與人終是不同,而沒有什麽能一成不變。
再不願承認,但事實擺在了麵前。
他與八哥走上了岔路,意識到時卻不想迴頭。
胤禩給過他渴望的兄弟情分,現在也不是不在意他了,隻是摻雜了太多其他因素。
郭絡羅氏固然是引爆問題的引線,可正如胤祺講的,八福晉有問題也是胤禩放縱的。
胤禩從來都不糾正郭絡羅氏,對其性情驕縱、不尊重他人意願沒有表示過明確反對。
此刻,本不該也不想要問那個荒唐的落水問題。
胤禟卻情緒上了頭,竟然就開口了。
「八哥,正好八嫂也在場,弟弟弟有個問題得問你。如果我與八嫂都不會水,但同時掉進河裏,你隻能救一個的話,你救誰啊?二選一,你必須給個明確迴答。」
這個問題過於離譜,引得室內一霎寂靜。
胤禩卻知道胤禟是真生氣了,而自己必須給出讓九弟滿意的迴答。另一頭,郭絡羅氏也是眼睛眨也不再地看著他,等待他的選擇。
他再次苦笑,「九弟,你這是為難我。但真要有這樣一天,我會先救你的。可你上了岸,不許阻止我跳下河陪著福晉一起去了。
兄弟之間,你能好好活著,做哥哥的就滿足了。我與福晉說好白頭到老,這誓言哪怕不見白頭,也願意同生共死的。」
郭絡羅氏乍一聽胤禩選了先救老九,本來一顆心都冷了。
但聽到最後,隻嘆夫複何求。胤禩願意與她一起死,也是足夠情深義重。
胤禟卻條件反射地泛起一股雞皮疙瘩。不是感動,是有點反胃想吐。
不是第一次聽到這個答案。
短短五天前,四哥以此迴答故意噁心了他一把,當時就說了誰以此為答案必是糊弄人的。
此時此地,胤禟也不知道演技怎麽突變得出神入化,竟然完全掩蓋住了內心的深深不滿與失望,非常自然地表現出感動情緒。
「八哥,弟弟錯了,不該如此為難你的。這都是什麽破問題,你就當沒聽過。」
胤禟:也許,他是近朱者赤了?
第七十二章
胤禟仿佛非常感動於八哥的選擇, 而又愧疚於自己提出這般為難人的選擇。為此似乎主動揭過這一樁事,是讓胤禩就當沒聽過如此離譜的選擇題。
有了這一台階,氣氛仿佛能重新融洽起來。
郭絡羅氏的心情也不錯, 盡管胤禩沒選擇救她, 但能為她殉情足以證明真心一片。
心情好,便也對老九和顏悅色不少。「九弟, 這次讓宜妃娘娘受委屈了。是我做事不周到,明天一定入宮向娘娘賠禮。」
胤禩暗暗鬆了一口氣, 福晉與九弟能好好說話,那就再好不過。
他也立刻幫著勸胤禟消氣,「下次, 我一定會關照福晉謹慎行事。明天,我與福晉一起向宜妃娘娘去道歉。」
「八哥, 我看入宮的事緩一緩吧。」
胤禟說得無奈,又似乎是真心話。
這是苦笑著說:「額娘正在氣頭上,而且近期確實有些食欲不振, 你們暫時就別去碰釘子。否則以額娘的硬脾氣, 本來隻有三分火氣, 瞧著你們登門也變成了八分火氣。「
宜妃娘娘性情直爽, 火氣來得快去得也快,卻是不適合在她氣頭上去她麵前晃悠。
這是以往的經驗總結。
胤禟沒少惹宜妃生氣,而胤禩也瞧在了眼裏。
此刻, 胤禩聽了這番話,也不願招惹宜妃發更大的脾氣。
「那好, 等過了這一陣,我與福晉一起進宮。快吃午飯了,先一起吃飯。迴頭你把幾張上好的皮毛捎迴去, 是我在木蘭圍場專程給你獵的生辰禮。」
「多謝八哥,我今年冬天的鬥篷有著落了。」
胤禟笑著道謝,心裏卻想著宜妃前天說的話。
當時,宜妃預判如果告之胤禩進宮後會增大她的怒火,這人勢必不會再堅持盡快去道歉。
殊不知,有時可以戰略性規避怒火,有時卻不能等一段時間再道歉。
無傷大雅的小錯能等人過了氣頭再說,但原則性或大利益受損的錯誤怎麽能讓苦主等一等。
宜妃說得直白,要是老八夫妻來看她,她肯定不會給好臉色,把人晾在門口一兩個時辰算少的。
哪怕知道她會發火,甚至在這段時間上門會激怒得罪她,卻不能是胤禩與郭絡羅氏避而不來的理由。
做錯了事該有直麵的勇氣,更要有程門立雪的誠意讓她消火,而不是取巧地拖一拖等到事態平息。
不願得罪人,八麵玲瓏是種長處。
但過猶不及,過度圓滑就不能待人以誠,何嚐不是一種缺乏擔當。
宜妃讓小兒子不信的話就盡管試試,看胤禩有何反應,是否願意立刻進宮直麵幾倍怒氣。
胤禟在聽到親娘提議時,根本沒有動試探之心。
世事難料,今是昨非。本不會問的問題問了,本不會試探的話也出了口。
告訴八哥進宮可能會直麵宜妃成倍怒火,八哥還真就迴避了。
這是胤禩足夠相信自己的話?還是沒有足夠的道歉誠意呢?
胤禟確定如果換成四哥絕不會因此就推遲道歉,極有可能反過來把他訓一頓,讓他必須要正視錯誤。
人與人終是不同,而沒有什麽能一成不變。
再不願承認,但事實擺在了麵前。
他與八哥走上了岔路,意識到時卻不想迴頭。
胤禩給過他渴望的兄弟情分,現在也不是不在意他了,隻是摻雜了太多其他因素。
郭絡羅氏固然是引爆問題的引線,可正如胤祺講的,八福晉有問題也是胤禩放縱的。
胤禩從來都不糾正郭絡羅氏,對其性情驕縱、不尊重他人意願沒有表示過明確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