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清穿同人]我和四爺互穿後 作者:山海十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六月末,宜出門的黃道吉日,三艘船組成的考察隊揚帆起航。
目標地是東瀛長崎,自從德川幕府頒布鎖國令之後,長崎成了唯一對外開放的港口。
理論上,兩國隔著一片大海,在沒有高科技通訊手段問世的時代,消息流通緩慢。
東瀛方麵應該尚且不知索額圖被問罪,原定的下一批秧參接貨時間是三個月後,在長崎港會有熟人石田棋接應。
以往運參的商隊卸了貨就離開,並不負責運迴白銀。
稍後會有東瀛船運送白銀去江南,而這樣的走私交易長達五六年,不曾發生貨到錢不送來的情況。
從這一點來看,石田棋為首的東瀛商人需要清朝帶去的貨源,而不是搞一錘子詐騙式買賣。
武拂衣就是抓住了東瀛方麵的需求。
一個島國,哪怕頒布鎖國令,在全球貿易悄無聲息到來的時代,也不可能完全禁止海上往來。
秧參是不會輕易賣出了,這東西控製不好會混亂清朝境內的野參市場。等清剿索額圖在盛京附近山上中的那批,與東瀛的交易物就換成新貨物。
新貨物需要符合一個特點,成本低但售價可以奇高,說的正是玻璃製品。
此次海船先帶了五套玻璃屏風去投石問路。大小堪比玻璃窗,整塊製作而非拚接,可謂是有市無價、奇貨可居。
這一批玻璃珍品不是隨便做做的。
既然是誠心誠意去坑東瀛的礦產,就要表現出對客戶的尊重,打聽一下掌權者的喜好對症送禮。
如今,幕府當權的是德川綱吉。
對於他的評價是毀譽參半。在其執政之初,是致力於改革,求賢若渴,但是後來漸漸發生了變化。用一句東瀛俗話就是,「德川綱吉,天和年間的明君,元祿年間的昏君。」
其中需要提到「生類憐憫令」。
這一則法令規定了犬、貓、鳥、牛、馬、魚、蟲等等動物都不得被百姓捕殺。
以狗享受特權最多,比如人們需要給野犬食物,野狗吃商店食品不得去驅趕,野狗打架受傷的醫治需由附近住戶負責。
據說德川綱吉之所以頒布這樣的政令,是他的親生孩子都死了,而再沒能有新生子。有僧人進言,說無嗣的起因是德川綱吉前生殺戮過剩,現在想要補救需要禁止殺生。
德川將軍就開始禁止東瀛百姓殺戮動物。因為他屬狗又喜歡狗,所以在保護條例中尤為偏重對犬類保護。
政令頒布之初,把理由說得很好聽,希望教化百姓行仁愛之事,停止捕殺動物而為後世子孫祈福。但在具體實行的過程中變了味,是怨聲載道以至於民不聊生。
如此中中,變本加厲,發展到後來就成了犬「吃」人。
因為江戶百姓負擔了巨額的養野犬費用,私下都叫德川綱吉「犬公方」,諷刺他不把人當人看,狗過得都比人好。
武拂衣在五月初打聽到了這些情報,為江戶百姓默哀三秒鍾,然後迅速給京城玻璃廠去了一封信。
作為玻璃廠關鍵技術的提供者,雍郡王享受玻璃產品定製特權,所要貨物能保證提前供應。
這次是定製五套玻璃屏風與若幹玻璃擺件,讓玻璃廠立刻就做,做完以最快速度走大運河送到江南來,這批貨將會被運去東瀛。
屏風圖案花樣由胤禛繪製。
隻有一個要求,在突出狗子的可愛與靈動。讓愛狗的德川綱吉一看就愛不釋手,願以用重金購買。
胤禛喜歡狗,哪怕成了武氏,也沒改掉這份喜好。
狗子百福就換了新居,從四爺府裏挪窩到北郊莊子,對它來說活得更開心了。比起府內活動有限製,在莊子上更能放飛狗生。
以往,胤禛就很有耐心地給設計狗衣服、狗窩等等物品,現在要抓住狗靈動神韻創作玻璃屏風圖也是下筆如神。
隻是作畫時多少有點不得勁。以往繪製狗狗周邊物品是出於單純的喜歡,如今卻被用作了一中謀略手段。
顯然,狗子屏風就是針對德川綱吉的陽謀。
作為東瀛的如今掌權者,哪怕他沒有各大金屬礦的直接掌控權,但也能大開方麵之門。賣給他喜歡的東西,換一些東瀛地界上的通行權,那很很合理。
如果此人沒有將個人喜惡淩駕於政務百姓之上,東瀛之行反而難以推進,但誰叫他行事昏庸呢。
武拂衣抓住了這個鑽空子的機會,而她覺得自己真的算仁人義士了。
賣玻璃去東瀛換金銀銅,玻璃這東西不是吃的,不會引發病從口入的問題。
比之秧參冒充野參,藥力不足會耽誤病情,玻璃沒有這般缺點。唯一的缺點可能是定的售價比人參更貴。
但東瀛方麵得意識到這不是玻璃的缺點,而是他們沒本事拿出更多重金屬來換,那就該想辦法多採礦。
當然了,真相總是冷冰冰的。
武拂衣牢牢捂住了玻璃真實造價。隻要外麵都不知道大塊玻璃的成本很便宜,買家就依然能將其視作奢侈品用來彰顯身份。
這樣一來兩頭開心,自己開心賺了錢,對方開心買到了好物品,多麽和諧友好的場景。
有關真實造價的歪理邪說不必與胤禟提了,把他領到貨倉,說一說此去東瀛的賣貨核心理念就行。
胤禟在登船後就聽四哥講述東瀛考察計劃,其中就有如何做通幕府將軍與幾位重臣的思想工作。
目標地是東瀛長崎,自從德川幕府頒布鎖國令之後,長崎成了唯一對外開放的港口。
理論上,兩國隔著一片大海,在沒有高科技通訊手段問世的時代,消息流通緩慢。
東瀛方麵應該尚且不知索額圖被問罪,原定的下一批秧參接貨時間是三個月後,在長崎港會有熟人石田棋接應。
以往運參的商隊卸了貨就離開,並不負責運迴白銀。
稍後會有東瀛船運送白銀去江南,而這樣的走私交易長達五六年,不曾發生貨到錢不送來的情況。
從這一點來看,石田棋為首的東瀛商人需要清朝帶去的貨源,而不是搞一錘子詐騙式買賣。
武拂衣就是抓住了東瀛方麵的需求。
一個島國,哪怕頒布鎖國令,在全球貿易悄無聲息到來的時代,也不可能完全禁止海上往來。
秧參是不會輕易賣出了,這東西控製不好會混亂清朝境內的野參市場。等清剿索額圖在盛京附近山上中的那批,與東瀛的交易物就換成新貨物。
新貨物需要符合一個特點,成本低但售價可以奇高,說的正是玻璃製品。
此次海船先帶了五套玻璃屏風去投石問路。大小堪比玻璃窗,整塊製作而非拚接,可謂是有市無價、奇貨可居。
這一批玻璃珍品不是隨便做做的。
既然是誠心誠意去坑東瀛的礦產,就要表現出對客戶的尊重,打聽一下掌權者的喜好對症送禮。
如今,幕府當權的是德川綱吉。
對於他的評價是毀譽參半。在其執政之初,是致力於改革,求賢若渴,但是後來漸漸發生了變化。用一句東瀛俗話就是,「德川綱吉,天和年間的明君,元祿年間的昏君。」
其中需要提到「生類憐憫令」。
這一則法令規定了犬、貓、鳥、牛、馬、魚、蟲等等動物都不得被百姓捕殺。
以狗享受特權最多,比如人們需要給野犬食物,野狗吃商店食品不得去驅趕,野狗打架受傷的醫治需由附近住戶負責。
據說德川綱吉之所以頒布這樣的政令,是他的親生孩子都死了,而再沒能有新生子。有僧人進言,說無嗣的起因是德川綱吉前生殺戮過剩,現在想要補救需要禁止殺生。
德川將軍就開始禁止東瀛百姓殺戮動物。因為他屬狗又喜歡狗,所以在保護條例中尤為偏重對犬類保護。
政令頒布之初,把理由說得很好聽,希望教化百姓行仁愛之事,停止捕殺動物而為後世子孫祈福。但在具體實行的過程中變了味,是怨聲載道以至於民不聊生。
如此中中,變本加厲,發展到後來就成了犬「吃」人。
因為江戶百姓負擔了巨額的養野犬費用,私下都叫德川綱吉「犬公方」,諷刺他不把人當人看,狗過得都比人好。
武拂衣在五月初打聽到了這些情報,為江戶百姓默哀三秒鍾,然後迅速給京城玻璃廠去了一封信。
作為玻璃廠關鍵技術的提供者,雍郡王享受玻璃產品定製特權,所要貨物能保證提前供應。
這次是定製五套玻璃屏風與若幹玻璃擺件,讓玻璃廠立刻就做,做完以最快速度走大運河送到江南來,這批貨將會被運去東瀛。
屏風圖案花樣由胤禛繪製。
隻有一個要求,在突出狗子的可愛與靈動。讓愛狗的德川綱吉一看就愛不釋手,願以用重金購買。
胤禛喜歡狗,哪怕成了武氏,也沒改掉這份喜好。
狗子百福就換了新居,從四爺府裏挪窩到北郊莊子,對它來說活得更開心了。比起府內活動有限製,在莊子上更能放飛狗生。
以往,胤禛就很有耐心地給設計狗衣服、狗窩等等物品,現在要抓住狗靈動神韻創作玻璃屏風圖也是下筆如神。
隻是作畫時多少有點不得勁。以往繪製狗狗周邊物品是出於單純的喜歡,如今卻被用作了一中謀略手段。
顯然,狗子屏風就是針對德川綱吉的陽謀。
作為東瀛的如今掌權者,哪怕他沒有各大金屬礦的直接掌控權,但也能大開方麵之門。賣給他喜歡的東西,換一些東瀛地界上的通行權,那很很合理。
如果此人沒有將個人喜惡淩駕於政務百姓之上,東瀛之行反而難以推進,但誰叫他行事昏庸呢。
武拂衣抓住了這個鑽空子的機會,而她覺得自己真的算仁人義士了。
賣玻璃去東瀛換金銀銅,玻璃這東西不是吃的,不會引發病從口入的問題。
比之秧參冒充野參,藥力不足會耽誤病情,玻璃沒有這般缺點。唯一的缺點可能是定的售價比人參更貴。
但東瀛方麵得意識到這不是玻璃的缺點,而是他們沒本事拿出更多重金屬來換,那就該想辦法多採礦。
當然了,真相總是冷冰冰的。
武拂衣牢牢捂住了玻璃真實造價。隻要外麵都不知道大塊玻璃的成本很便宜,買家就依然能將其視作奢侈品用來彰顯身份。
這樣一來兩頭開心,自己開心賺了錢,對方開心買到了好物品,多麽和諧友好的場景。
有關真實造價的歪理邪說不必與胤禟提了,把他領到貨倉,說一說此去東瀛的賣貨核心理念就行。
胤禟在登船後就聽四哥講述東瀛考察計劃,其中就有如何做通幕府將軍與幾位重臣的思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