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清穿同人]我和四爺互穿後 作者:山海十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康熙給了口頭承諾,兒子又不是娶嫡福晉,指或不指新的格格給一點也不重要。
「謝汗阿瑪恩典。」
武拂衣也不知道康熙的口諭時效有多久。
反正她現在是妻妾兒女俱全了,真是夠了。也不想把精力放在後院紛爭上,人能少就少。
康熙瞧著老四,請罪也請了,謝恩也謝了,怎麽還沒有走的意思?
「還有旁的事?朕一會要去上書房,瞧你弟弟們的功課。有話,你就快些說。」
武拂衣從袖子裏取出了牛痘調查相關報告。
是匯總了所有調查隊伍的總結報告。胤禛寫的初稿,自己酌情修改了一番,是到了該出現在禦案上的時候。
「兒臣的長子今年到了該種痘的時候,但弘昐的身體自出生就不夠強壯。」
武拂衣緩緩道出最初與胤禛商議好的牛痘研究動機。
從擔憂弘昐講起,又是提及了四阿哥小時候的種痘事宜,追憶康熙曾經給的點點滴滴關心。
核心思想,有康熙樹立了好父親的榜樣,讓做兒子的也想去盡力做點什麽效仿。
然後,在古籍《天問補錄》中看到「青牛神力」的文章,說是生了痘疹的青牛救了被天花疫情侵擾的百姓。對此引發了思考,想要探查牛痘與天花症之間的關係。
「京畿之地多有養牛戶。兒臣琢磨著不如調查一番,即便想錯了方向,最多也就是耗費了一點錢財而已。」
武拂衣說著,臉上透出些許欣喜。
「托汗阿瑪的庇佑,這一次的調查還真的有些收穫。據悉,但凡感染過牛痘病的人,他們在天花疫情來襲時都沒有不適症狀。」
話到此處,她拋出了最關鍵的結論,「人得了牛痘病,症狀輕微。比起接種人痘時的不適反應要小很多。
如果得一次牛痘也能預防天花,那麽改人痘為牛痘接種,是能規避往年種痘時的諸多風險。」
康熙原本以為老四提及幼年種痘是希望弘昐能延期接種,不曾經想竟是拋出如此大膽的假設。
此刻也就是老四提出了牛痘新術,這兒子自長大後就頗為沉穩,從不異想天開。倘若換個人,比如十四來說,勢必懷疑他在白日發夢是會把人直接趕出去。
「胤禛,你可知自己在說什麽!「
康熙語氣嚴厲,「人痘之術由來已久,始於唐宋,經過曆代名醫改進方有今天的成果。以牛痘代替,是聞所未聞。」
武拂衣察言觀色,盡管皇上表情嚴肅,但質疑的情緒並不多。
要不怎麽說口碑很重要,胤禛十多年的戒急用忍是成功塑造了辦事牢靠的形象。
過去塑造的形象,如今派上了用處。
武拂衣得以有機會緩緩道來,「迴汗阿瑪的話,兒臣知道此說乍一聽很荒唐,但也不必厚古薄今。古人沒有記載成書的牛痘術,原因可能是多樣的。」
這就列舉種種可能性,首先就是奶牛養殖是否廣泛。
接觸病牛的那一批都是底層百姓,他們得了牛痘有了免疫力,卻不一定為人所知。
反之,能喝得起牛奶的人群多是手有閑錢的富裕人家。有錢才會讀書識字,去探究病理源頭,但他們接觸病牛的概率低。
另外,曆代天花的傳染範圍與猖獗程度也是影響因素之一。
如果隻是小範圍傳播,人們已經有了人痘術,也就不一定會去研究新法。
武拂衣說到最後,捧了一把康熙。
「哪怕唐宋有了人痘術,但也沒有大範圍普及。幾百年來,唯有汗阿瑪大刀闊斧地推廣接種術,此等壯舉也是聞所未聞。而您就敢於去做,必然名垂青史。」
康熙麵上表情不變,但內心無不愉悅。
這話說得不錯,推廣人痘是他頂著壓力做的。最初那些臣子歪歪唧唧說這個不妥那個不行,索性就讓阿哥們先搞了接種,此事也就慢慢能在八旗內推廣了。
效果是顯著的,近些年八旗內沒有再大規模爆發天花,就連沙俄也來學習種痘。
但總有美中不足。
人痘術存在風險,有些孩子熬不過就死了,而且也不是所有八旗子弟都有條件接種。
接種人痘到出痘的這段時間,接種者約等於是感染一場天花,本身也就成了傳播源。如果照顧他們的人群沒有出過天花就有感染風險。
另外,接種人痘的副作用之一,可能留下大麵積痘疤。
康熙自身得過天花,臉上留下了不少痘印印記。他是皇上,又是男子,當然沒有大礙,但對於女子來說就不同了。
也因為這個原因,雖然在八旗中推廣人痘術,可是女子的接種率低於男子。1
如果真有低風險的牛痘能取代高風險的人痘,無疑會是天大的好消息。
盡管如此期望,康熙還是謹慎為上。
當時,他推廣人痘術,是推廣經過幾百年醫學考證的接種術。對比來看,牛痘術是全新之法,不能貿然公之於眾。
給了梁九功一個眼神,讓他先去取老四準備好的摺子。
當下,康熙翻閱起了這份『牛痘症與天花預防關係辨析』。
奏摺的條理非常清晰,將京畿之地幾乎所有的養牛農莊都涵蓋了,針對上千名養牛戶進行調查。
涉及了各方麵,比如人與病牛的接觸,天花肆虐時的不同染病情況,是否一次得牛痘能夠長年擺脫天花侵擾等等。
「謝汗阿瑪恩典。」
武拂衣也不知道康熙的口諭時效有多久。
反正她現在是妻妾兒女俱全了,真是夠了。也不想把精力放在後院紛爭上,人能少就少。
康熙瞧著老四,請罪也請了,謝恩也謝了,怎麽還沒有走的意思?
「還有旁的事?朕一會要去上書房,瞧你弟弟們的功課。有話,你就快些說。」
武拂衣從袖子裏取出了牛痘調查相關報告。
是匯總了所有調查隊伍的總結報告。胤禛寫的初稿,自己酌情修改了一番,是到了該出現在禦案上的時候。
「兒臣的長子今年到了該種痘的時候,但弘昐的身體自出生就不夠強壯。」
武拂衣緩緩道出最初與胤禛商議好的牛痘研究動機。
從擔憂弘昐講起,又是提及了四阿哥小時候的種痘事宜,追憶康熙曾經給的點點滴滴關心。
核心思想,有康熙樹立了好父親的榜樣,讓做兒子的也想去盡力做點什麽效仿。
然後,在古籍《天問補錄》中看到「青牛神力」的文章,說是生了痘疹的青牛救了被天花疫情侵擾的百姓。對此引發了思考,想要探查牛痘與天花症之間的關係。
「京畿之地多有養牛戶。兒臣琢磨著不如調查一番,即便想錯了方向,最多也就是耗費了一點錢財而已。」
武拂衣說著,臉上透出些許欣喜。
「托汗阿瑪的庇佑,這一次的調查還真的有些收穫。據悉,但凡感染過牛痘病的人,他們在天花疫情來襲時都沒有不適症狀。」
話到此處,她拋出了最關鍵的結論,「人得了牛痘病,症狀輕微。比起接種人痘時的不適反應要小很多。
如果得一次牛痘也能預防天花,那麽改人痘為牛痘接種,是能規避往年種痘時的諸多風險。」
康熙原本以為老四提及幼年種痘是希望弘昐能延期接種,不曾經想竟是拋出如此大膽的假設。
此刻也就是老四提出了牛痘新術,這兒子自長大後就頗為沉穩,從不異想天開。倘若換個人,比如十四來說,勢必懷疑他在白日發夢是會把人直接趕出去。
「胤禛,你可知自己在說什麽!「
康熙語氣嚴厲,「人痘之術由來已久,始於唐宋,經過曆代名醫改進方有今天的成果。以牛痘代替,是聞所未聞。」
武拂衣察言觀色,盡管皇上表情嚴肅,但質疑的情緒並不多。
要不怎麽說口碑很重要,胤禛十多年的戒急用忍是成功塑造了辦事牢靠的形象。
過去塑造的形象,如今派上了用處。
武拂衣得以有機會緩緩道來,「迴汗阿瑪的話,兒臣知道此說乍一聽很荒唐,但也不必厚古薄今。古人沒有記載成書的牛痘術,原因可能是多樣的。」
這就列舉種種可能性,首先就是奶牛養殖是否廣泛。
接觸病牛的那一批都是底層百姓,他們得了牛痘有了免疫力,卻不一定為人所知。
反之,能喝得起牛奶的人群多是手有閑錢的富裕人家。有錢才會讀書識字,去探究病理源頭,但他們接觸病牛的概率低。
另外,曆代天花的傳染範圍與猖獗程度也是影響因素之一。
如果隻是小範圍傳播,人們已經有了人痘術,也就不一定會去研究新法。
武拂衣說到最後,捧了一把康熙。
「哪怕唐宋有了人痘術,但也沒有大範圍普及。幾百年來,唯有汗阿瑪大刀闊斧地推廣接種術,此等壯舉也是聞所未聞。而您就敢於去做,必然名垂青史。」
康熙麵上表情不變,但內心無不愉悅。
這話說得不錯,推廣人痘是他頂著壓力做的。最初那些臣子歪歪唧唧說這個不妥那個不行,索性就讓阿哥們先搞了接種,此事也就慢慢能在八旗內推廣了。
效果是顯著的,近些年八旗內沒有再大規模爆發天花,就連沙俄也來學習種痘。
但總有美中不足。
人痘術存在風險,有些孩子熬不過就死了,而且也不是所有八旗子弟都有條件接種。
接種人痘到出痘的這段時間,接種者約等於是感染一場天花,本身也就成了傳播源。如果照顧他們的人群沒有出過天花就有感染風險。
另外,接種人痘的副作用之一,可能留下大麵積痘疤。
康熙自身得過天花,臉上留下了不少痘印印記。他是皇上,又是男子,當然沒有大礙,但對於女子來說就不同了。
也因為這個原因,雖然在八旗中推廣人痘術,可是女子的接種率低於男子。1
如果真有低風險的牛痘能取代高風險的人痘,無疑會是天大的好消息。
盡管如此期望,康熙還是謹慎為上。
當時,他推廣人痘術,是推廣經過幾百年醫學考證的接種術。對比來看,牛痘術是全新之法,不能貿然公之於眾。
給了梁九功一個眼神,讓他先去取老四準備好的摺子。
當下,康熙翻閱起了這份『牛痘症與天花預防關係辨析』。
奏摺的條理非常清晰,將京畿之地幾乎所有的養牛農莊都涵蓋了,針對上千名養牛戶進行調查。
涉及了各方麵,比如人與病牛的接觸,天花肆虐時的不同染病情況,是否一次得牛痘能夠長年擺脫天花侵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