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清穿同人]我和四爺互穿後 作者:山海十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宋氏默默祈禱推論成真。她沒想著害人,就想著武氏別得寵,免得壞了四爺府的安寧。
要說誰最不安,還屬於海格格。
海格格入府三年了,其他人好歹還有兒女傍身,但她的肚子至今沒有反應。眼瞅著新人又進門了,真不知道明天會是什麽光景。
相對來說,福晉所在的石榴院內就平靜很多。
因為烏拉那拉氏非常平靜,麵無波瀾地領旨,讓手下鄭嬤嬤按照規格準備好給武氏的物品。她沒自己做主將武氏安排在哪個院子裏,還請示了四爺,最終是給武氏選了閑雲院。
「福晉,您看?」
鄭嬤嬤卻吃不準了,「武氏還沒近府,風頭就起來了。給她預備的東西,是要提升一檔嗎?或是挫挫她的銳氣?」
所謂規矩有前例可循。
三年前府裏來了海格格,本來武氏照此安排即可,但永和宮送來的賞賜讓人拿不準主意了。
賞賜有新鮮蔬果、給三位小主子的西洋玩具,還有給武氏的布料。
前兩種禮物還好說,但給武氏的貴重布料是什麽意思?難道是德妃真的看中這位格格?
烏拉那拉氏轉動佛珠,對於德妃少有的額外賞賜沒有表現什麽情緒。
「就當是武氏得了娘娘看中,我作為兒媳更不能與娘娘唱反調。分例不能亂改,多添兩件首飾表示我的態度。」
鄭嬤嬤暗道福晉可真是大方!
剛剛她說要給武氏下馬威,福晉居然還給添首飾?
福晉見狀說,「娘娘指來的人想必不會驕縱,嬤嬤是多慮了。」
鄭嬤嬤卻不得不多想,「萬一呢?武氏在德妃娘娘麵前乖順,但進了府就張牙舞爪起來?奴婢懂得福晉一心向善,但也要提防著些。」
「那就等人進來後再說。她出了問題再去懲戒,是我有理。」
烏拉那拉氏沒想繼續再說,「無需多言,我去禮佛了。嬤嬤即便不放心多看著些,但也要注意態度,我們不能下了娘娘的麵子。」
福晉不再多言,一刻不多留地去了小佛堂,開始了日複一日地虔誠誦經。
鄭嬤嬤見狀心裏搖頭,卻也見怪不怪。
她不是福晉的奶嬤嬤,那位並沒有被帶入四爺府。
在烏拉那拉氏去選秀前,她被請去做教養嬤嬤。自打認識的第一天起,這位就誠心向佛。
當時,不明白一個小姑娘怎麽會那麽喜歡佛經。
原本以為烏拉那拉氏嫁了人就會有所改變,卻沒想到佛祖的吸引力遠遠高過了四阿哥。福晉日常三件事,處理四爺府內務、照顧兒子弘暉以及禮佛。
鄭嬤嬤不懂為什麽,隻能歸結於福晉與佛有緣。
索性四阿哥行事頗有分寸,這些年來四爺府沒出過亂子。就希望武氏的到來,不會打破那樣的平靜。
不論眾人怎麽想,武氏進府的日子很快就到了。
區別於娶嫡福晉有各種婚禮步驟,一整套流程做下來起碼到明年晚婚,被為格格的侍妾擇日用一台轎子就從偏門入府就行。
沒時間讓武氏迴江南辭別父母,是在十一月末就要入四爺府。
**
**
冬月二十八日,宜嫁娶。
武拂衣記得清楚胤禛哪天來,卻沒有提前迴府。
她和胤禛不一樣,記得謹慎行事。等都等了許久,不差晚一個時辰。
為什麽提到與胤禛不同?
原因就是德妃賞賜給武氏的禮物。
武拂衣自問沒做過什麽事讓德妃給予禮物。
又排除胤禛與德妃有母子心靈感應,德妃不可能一見到胤禛魂魄的武氏就有天然好感,那麽最大可能就是胤禛借著武氏身體做了「好人好事」。
這就要說一句了。
本以為胤禛會低調行事,現在推測他是在宮內自由發揮,竟然也不先打個招唿,可不就是不謹慎。
蘇培盛瞧著四爺與平時一般時間迴府,暗忖武氏可能也不會得到偏愛。
於是,一如既往不夾帶多少私人感情地問,「主子爺,今天在哪裏用膳?武格格今日入府,是否要擺膳閑雲院?」
「不必。」
武拂衣拒絕了。她和胤禛很快要第二次見麵,兩人都不夠信任對方,何必假模假式吃一頓飯。還不如自己吃,吃飽了才力氣刨根究底。
「讓武格格自己用餐。」
武拂衣看了一眼西洋鍾,「你再差人說一聲,酉正三刻,爺會過去。」
蘇培盛暗中把握著分寸。對於新來的武格格,不必優待也不能給其冷遇,誰讓武氏可能有德妃做靠山。
閑雲院內,胤禛壓根沒想等那個誰一起吃飯。
別怪他叫那個誰,上次那人沒主動報出姓名,那麽他又怎麽可能主動預備餐食靜候同桌而食。
一時辰前,從偏門進入四貝勒府被送到閑雲院。
這個院子空置了很久,剛出宮裏搬入府後隨便逛了逛,沒想到今天以截然不同的身份住了進來。
除了帶來侍女觀霜與王嬤嬤,院子裏還給新配了兩個丫鬟與兩個太監。新來的四人倒也好記,分別是春暖、夏涼與秋果、冬藏。
如今的婚禮在黃昏時進行。
作為格格被指入府,當然不會有婚禮,也沒有紅蓋頭紅嫁衣。有的就是差不多的入府時間。
日暮四合,今天折騰了一下午,隻要是個正常人就會餓肚子。
要說誰最不安,還屬於海格格。
海格格入府三年了,其他人好歹還有兒女傍身,但她的肚子至今沒有反應。眼瞅著新人又進門了,真不知道明天會是什麽光景。
相對來說,福晉所在的石榴院內就平靜很多。
因為烏拉那拉氏非常平靜,麵無波瀾地領旨,讓手下鄭嬤嬤按照規格準備好給武氏的物品。她沒自己做主將武氏安排在哪個院子裏,還請示了四爺,最終是給武氏選了閑雲院。
「福晉,您看?」
鄭嬤嬤卻吃不準了,「武氏還沒近府,風頭就起來了。給她預備的東西,是要提升一檔嗎?或是挫挫她的銳氣?」
所謂規矩有前例可循。
三年前府裏來了海格格,本來武氏照此安排即可,但永和宮送來的賞賜讓人拿不準主意了。
賞賜有新鮮蔬果、給三位小主子的西洋玩具,還有給武氏的布料。
前兩種禮物還好說,但給武氏的貴重布料是什麽意思?難道是德妃真的看中這位格格?
烏拉那拉氏轉動佛珠,對於德妃少有的額外賞賜沒有表現什麽情緒。
「就當是武氏得了娘娘看中,我作為兒媳更不能與娘娘唱反調。分例不能亂改,多添兩件首飾表示我的態度。」
鄭嬤嬤暗道福晉可真是大方!
剛剛她說要給武氏下馬威,福晉居然還給添首飾?
福晉見狀說,「娘娘指來的人想必不會驕縱,嬤嬤是多慮了。」
鄭嬤嬤卻不得不多想,「萬一呢?武氏在德妃娘娘麵前乖順,但進了府就張牙舞爪起來?奴婢懂得福晉一心向善,但也要提防著些。」
「那就等人進來後再說。她出了問題再去懲戒,是我有理。」
烏拉那拉氏沒想繼續再說,「無需多言,我去禮佛了。嬤嬤即便不放心多看著些,但也要注意態度,我們不能下了娘娘的麵子。」
福晉不再多言,一刻不多留地去了小佛堂,開始了日複一日地虔誠誦經。
鄭嬤嬤見狀心裏搖頭,卻也見怪不怪。
她不是福晉的奶嬤嬤,那位並沒有被帶入四爺府。
在烏拉那拉氏去選秀前,她被請去做教養嬤嬤。自打認識的第一天起,這位就誠心向佛。
當時,不明白一個小姑娘怎麽會那麽喜歡佛經。
原本以為烏拉那拉氏嫁了人就會有所改變,卻沒想到佛祖的吸引力遠遠高過了四阿哥。福晉日常三件事,處理四爺府內務、照顧兒子弘暉以及禮佛。
鄭嬤嬤不懂為什麽,隻能歸結於福晉與佛有緣。
索性四阿哥行事頗有分寸,這些年來四爺府沒出過亂子。就希望武氏的到來,不會打破那樣的平靜。
不論眾人怎麽想,武氏進府的日子很快就到了。
區別於娶嫡福晉有各種婚禮步驟,一整套流程做下來起碼到明年晚婚,被為格格的侍妾擇日用一台轎子就從偏門入府就行。
沒時間讓武氏迴江南辭別父母,是在十一月末就要入四爺府。
**
**
冬月二十八日,宜嫁娶。
武拂衣記得清楚胤禛哪天來,卻沒有提前迴府。
她和胤禛不一樣,記得謹慎行事。等都等了許久,不差晚一個時辰。
為什麽提到與胤禛不同?
原因就是德妃賞賜給武氏的禮物。
武拂衣自問沒做過什麽事讓德妃給予禮物。
又排除胤禛與德妃有母子心靈感應,德妃不可能一見到胤禛魂魄的武氏就有天然好感,那麽最大可能就是胤禛借著武氏身體做了「好人好事」。
這就要說一句了。
本以為胤禛會低調行事,現在推測他是在宮內自由發揮,竟然也不先打個招唿,可不就是不謹慎。
蘇培盛瞧著四爺與平時一般時間迴府,暗忖武氏可能也不會得到偏愛。
於是,一如既往不夾帶多少私人感情地問,「主子爺,今天在哪裏用膳?武格格今日入府,是否要擺膳閑雲院?」
「不必。」
武拂衣拒絕了。她和胤禛很快要第二次見麵,兩人都不夠信任對方,何必假模假式吃一頓飯。還不如自己吃,吃飽了才力氣刨根究底。
「讓武格格自己用餐。」
武拂衣看了一眼西洋鍾,「你再差人說一聲,酉正三刻,爺會過去。」
蘇培盛暗中把握著分寸。對於新來的武格格,不必優待也不能給其冷遇,誰讓武氏可能有德妃做靠山。
閑雲院內,胤禛壓根沒想等那個誰一起吃飯。
別怪他叫那個誰,上次那人沒主動報出姓名,那麽他又怎麽可能主動預備餐食靜候同桌而食。
一時辰前,從偏門進入四貝勒府被送到閑雲院。
這個院子空置了很久,剛出宮裏搬入府後隨便逛了逛,沒想到今天以截然不同的身份住了進來。
除了帶來侍女觀霜與王嬤嬤,院子裏還給新配了兩個丫鬟與兩個太監。新來的四人倒也好記,分別是春暖、夏涼與秋果、冬藏。
如今的婚禮在黃昏時進行。
作為格格被指入府,當然不會有婚禮,也沒有紅蓋頭紅嫁衣。有的就是差不多的入府時間。
日暮四合,今天折騰了一下午,隻要是個正常人就會餓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