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是文渝,徐敬文又繼續道,「人啊,看不到自己的短板,隻能看到別人的好處。如果張行鬆真有本事讓永平安定,也不會被人陷害摔了腿,不過是眼高手低,一些無能之輩的矯情罷了。」


    文渝坐下後,聽到徐敬文最後一句,便知道徐敬文在說什麽,「三郎不必多在意張閣老的態度,他對你本就眼紅,加上他和宰相走得近,他們都是老派臣子,對咱們這些力挺改革的新派臣子,都帶了敵意。」


    第160章


    說起這個宰相錢品鴻, 倒是很有本事。


    他是先帝在世時就升的宰相,皇上登基六年,現在還是他。


    「咱們那位宰相, 說起來,是不是和錢家有些關係?」江雲康突然想到。


    「是的。」徐敬文迴答道,「錢家是恭王妃的娘家, 當時恭王造反,但宰相卻能把自己給摘得幹幹淨淨, 可見他本事。」


    錢品鴻和張閣老的夫人是姐妹,兩家是親戚關係。京城裏的世家大族就是這樣, 盤根錯節,但凡多待一些年的,誰和誰都能論上一些關係。


    如今張家嫡長子不行了,張閣老備受挫折,苦心培養的嫡長子沒用了,想要再扶起來一個人,可不是那麽容易的。從小時候的關係培養, 到後來的聯姻,嫡長子的婚事都不簡單。


    雖說張行鬆本身就能力一般, 但已是張家這一輩裏還不錯的人,剩下的,反而更不如張行鬆。


    江雲康點頭道, 「能當宰相的, 自然有不少本事。」


    說著,他又看向徐敬文, 今日徐敬文邀約, 倒是不知道要說何事。真論起來, 徐家也是世家大族。


    徐敬文見江雲康望過來,淺笑下,再道,「孟宏麟被流放,三郎可知道別人在背後說你什麽?」


    「總不會鐵麵無私。」江雲康自我打趣道。


    「哈哈,倒是有人這樣說。」徐敬文搖頭嘆氣道,「你倒是心態好。那些世家的人,如今可是拿你當靶子。」


    新舊兩派的對峙,總有人要衝在前麵,之前便是僵局,現在江雲康迴京城,代表著要打破這個局麵。


    「當做靶子,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江雲康道。


    他要受眼下的恩寵,就要有當靶子的心裏準備。


    「徐大人今日,應該是有更重要的事與我們說吧?」江雲康問。


    徐敬文笑了下,他把女兒嫁給林源,便代表了他現在得態度。


    「我老了,很多事情,不能再堅持多少年。不過你們往後還會更有前程。」徐敬文感嘆道,「以張閣老為首的一些老臣,正在謀劃讓世家也涉足餘江以北的事。」


    「我知道,餘江以北,你費了不少心血。但是那些世家,想的不是如何平定天下,而是爭權奪利。他們啊,想掌控餘江以北。」


    「倒是胃口不小。」江雲康哼了一聲,「當我不在亳州,他們便能插手了嗎?」


    文渝也是眉頭緊皺,「世家向來喜歡攬權,一帶傳一帶。若是有本事的倒好,可往往三代之後就沒有能用的人。」


    徐敬文贊同地點點頭,「用不了幾日,張閣老幾人就會上摺子,讓皇上同意他們的提的派遣。如今餘江以北確實缺人,他們願意出人去,皇上也不好拒絕。」


    「這倒是。」江雲康若有所思地道,「既然他們要去,那就去吧。」


    像亳州、永平城那些重要地方都不缺人,雖說張閣老他們肯定是想派人去這些地方,但天下哪裏有那麽好的事。


    沒過幾日,皇上就召江雲康獨自覲見,說到了這個事。


    「朝廷正是用人之際,朕不放心他們去餘江以北,卻也該給他們一個機會。」不然那些老臣,就會說皇上虧待老臣,用人不公。


    「迴皇上,這個問題很好解決。」江雲康道,「他們要去,就讓他們去。餘江以北二十幾座城,有好些城裏還不時有□□和戰事。他們去了,要是真能有本事平息□□,便是皇上的福分。」


    如果沒本事平息□□,有沒有命迴來都不知道。


    皇上聽了漸漸露出笑容,「還是三郎你有主意。」


    「微臣也是得了皇上當年的經驗,才有的想法。」江雲康指的是張行鬆的事。


    君臣兩人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皇上很快就下旨,採納了張閣老他們的提議,隻是還缺的地方不同,全是一些棘手不好處理的地方。


    張閣老他們慌了,找到皇上後,還沒等他們多說,反而先被皇上斥責,說他們隻想享福,所不懂朝廷艱難。一句句數落下來,倒是讓張閣老等人招架不住。


    這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張閣老氣得稱病,皇上當即派人去張府查看,禦醫說張閣老鬱結難抒,皇上很體貼地把張閣老手中的事分了一些出去,美名齊曰是不想張閣老太操勞。


    皇上把張閣老的權給分了,這下張閣老是真的氣病了,讓人立馬去請了錢品鴻過府說話。


    等錢品鴻剛到裏屋,張閣老便老淚縱橫,「品鴻,你說說,我們現在,如何是好啊?」


    這一次,張閣老又送了一個兒子去餘江以北,若是再有什麽事,如何對得起張家的列祖列宗。而且這個還是他自己提的,怪不了別人。


    錢品鴻早就得知張閣老他們的想法,隻是他沒反對,也沒有派人一塊去餘江以北。那是江雲康花了許多年打下來的地盤,怎麽可能會輕易讓他們的人去。就是皇上,也不會同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庶子的青雲路[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聽金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聽金坎並收藏庶子的青雲路[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