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頁
庶子的青雲路[科舉] 作者:聽金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到施華池,江雲康第一反應就是——不安好心。
「江大人,啊不,如今不能喊大人了,雲康兄,節哀順變啊。」施華池笑眯眯地看著江雲康。
「施大人,你是我家哪個兄弟請來的,可曾在門口寫過禮單?若是沒有,我得再帶你去寫一次才是,不管有沒有請,來的都死客。」江雲康同樣沖施華池笑了下。
他記得清清楚楚,沒派人請施華池,這是不請自來,明顯看熱鬧來了。
邊上人聽到江雲康的話,便知道施華池沒被邀請。
有些看施家不順眼的,倒也不避諱,直接說了句,「施大人的臉麵可真沉,三郎可要好生接著才是,不要辜負施大人的好意。」
臉皮沉,便是臉皮厚。
施華池被嘲諷,這會卻沒有不高興,他就是來看熱鬧的,現在江雲康越針對他,他反而越高興,這也說明江雲康心裏不滿意,才會這般對他。
「雲康兄客氣了,我早已記過禮冊,不需再麻煩。」說完,施華池看著江雲康嘖嘖搖頭,這次倒是什麽都沒說,但他明顯惋惜的表情,有眼睛的都能看明白。
江雲康倒是沒被施華池惹怒,古人講究孝道,守孝這個事,不是他一個人要做的。施華池現在會笑話他,往後施華池也會有這一日。
且等著吧,天道好輪迴,皇上雖沒明說,但等守孝結束,他也不會差。
從承安候咽氣,到下葬,前後花了好幾日的時間。
江雲康和大哥幾個,一起送葬到槐縣。
槐縣不大,半數都是姓江的人,江家祠堂族老也大多在這裏。
啟程迴到京城後,承安侯府一家子,再次坐到了一起。
不過半個多月的功夫,孟氏瘦了一圈,麵色蒼白無力。
以前承安候還活著,她覺得沒什麽感情,隻覺得麻煩。現在人走了,這才切切實實地感受到難過。
到底是年少恩愛過,即使承安候後來風流暴露,卻也有過一些情感。
「老爺走了,往後這個家,還是得靠大郎。」孟氏強撐著說話,目光在屋裏眾人麵上掃了一圈,「老爺臨終前交代的話,你們都還記得吧?」
江雲帆幾個點頭說記得,江雲康也跟著點頭。
「既然記得,你們往後都得聽大郎的話。如今咱們家……哎,你們也明白。」孟氏忍不住長嘆,「孝期內,誰也不許多生是非,誰要是惹是生非,我第一個上家法!」
說這話時,她特意看了眼江雲康。
江雲康感受到孟氏看來的目光,心想孟氏對他是芥蒂頗深,這往後都要在承安侯府過日子,想到他就難受。
轉頭和林姝對視一眼,從她的目光中得到肯定,江雲康便起身走到中間,和孟氏行禮道,「母親,過去四年多,我都沒在父親跟前盡孝。我與林氏思來想去,實在過意不去,打算一同前往槐縣為父親守陵。」
江雲康不喜歡承安侯府,林姝也不喜歡。
在侯府裏,孟氏不喜歡他們,二房也時不時生事。迴想到新餘時的太平日子,江雲康和林姝一致決定去槐縣。
所以守陵隻是一個藉口,隻是他們想過兩年清淨日子。
「三郎,槐縣清苦,遠不如京城繁華。」江雲帆不忍心道,「若是你們去了槐縣,讓我們其他兄弟,如何過意得去?」
「大哥不必多想,你要操持一大家子的事務,兩個弟弟也要靠你教養,這也是在盡孝。槐縣雖然不如京都好,但守陵本就是要吃苦,沒什麽好說的。」
送葬的時候,江雲康就讓書硯去槐縣轉了一圈。槐縣確實不大,隻有兩條主街,但槐縣山清水秀,又有半數是江家人,他去了後,並不會差。
而且過去幾年,江雲康過於忙碌,都沒時間陪伴妻兒。這次就當放個長假,陪陪夫人,也可以教安兒學問。
江雲帆還是不同意,之前父親說分家的事,他就於心有愧。現在又要三弟去守陵,他更過意不去了。
況且,為父親守陵,這是何等孝順,傳揚出去,往後都得誇他好。於公於私,去槐縣都比留在承安侯府好太多。
江雲啟卻插話道,「三弟去守陵,確實應該。父親病重床上,從未照顧過父親。如今願意去守陵,大哥就別攔著了,三弟是應該好好盡點孝道。」
江家兄弟們都去過槐縣,知道槐縣不大,和繁華的京城完全不能比。
對他們來說,都是不願意長住槐縣的。
「可是……」江雲帆還想多說,卻被母親給打斷。
「三郎有此孝心,實屬難得,既然三郎要去,我也不好多留,免得被人說攔著你盡孝。」孟氏這會來了點精神,「大郎別再多言了,你有你的事要操心,就讓三郎去吧。」
第150章
去槐縣是江雲康和林姝商量好的。
既然不得不守孝, 那就去個離承安侯府遠一點的地方。得個清閑,也落個輕鬆。
其他人說槐縣不好,江雲康卻覺得不錯。
山清水秀, 適合休養。
奮鬥雖重要,身體也要好好養。前幾年忙前忙後,人也疲乏得很, 能去休息一段日子,也是不錯。
況且, 他有那麽多功績在,不怕日後沒官當。
去槐縣前, 江雲康先送走木須先生夫婦,他們年紀大了,要迴平洲養老,他們的親女也在平洲,互相能有個照應。因為鍾慶沒有妻兒,身體又不好,便也跟著一塊去平洲。
「江大人,啊不,如今不能喊大人了,雲康兄,節哀順變啊。」施華池笑眯眯地看著江雲康。
「施大人,你是我家哪個兄弟請來的,可曾在門口寫過禮單?若是沒有,我得再帶你去寫一次才是,不管有沒有請,來的都死客。」江雲康同樣沖施華池笑了下。
他記得清清楚楚,沒派人請施華池,這是不請自來,明顯看熱鬧來了。
邊上人聽到江雲康的話,便知道施華池沒被邀請。
有些看施家不順眼的,倒也不避諱,直接說了句,「施大人的臉麵可真沉,三郎可要好生接著才是,不要辜負施大人的好意。」
臉皮沉,便是臉皮厚。
施華池被嘲諷,這會卻沒有不高興,他就是來看熱鬧的,現在江雲康越針對他,他反而越高興,這也說明江雲康心裏不滿意,才會這般對他。
「雲康兄客氣了,我早已記過禮冊,不需再麻煩。」說完,施華池看著江雲康嘖嘖搖頭,這次倒是什麽都沒說,但他明顯惋惜的表情,有眼睛的都能看明白。
江雲康倒是沒被施華池惹怒,古人講究孝道,守孝這個事,不是他一個人要做的。施華池現在會笑話他,往後施華池也會有這一日。
且等著吧,天道好輪迴,皇上雖沒明說,但等守孝結束,他也不會差。
從承安候咽氣,到下葬,前後花了好幾日的時間。
江雲康和大哥幾個,一起送葬到槐縣。
槐縣不大,半數都是姓江的人,江家祠堂族老也大多在這裏。
啟程迴到京城後,承安侯府一家子,再次坐到了一起。
不過半個多月的功夫,孟氏瘦了一圈,麵色蒼白無力。
以前承安候還活著,她覺得沒什麽感情,隻覺得麻煩。現在人走了,這才切切實實地感受到難過。
到底是年少恩愛過,即使承安候後來風流暴露,卻也有過一些情感。
「老爺走了,往後這個家,還是得靠大郎。」孟氏強撐著說話,目光在屋裏眾人麵上掃了一圈,「老爺臨終前交代的話,你們都還記得吧?」
江雲帆幾個點頭說記得,江雲康也跟著點頭。
「既然記得,你們往後都得聽大郎的話。如今咱們家……哎,你們也明白。」孟氏忍不住長嘆,「孝期內,誰也不許多生是非,誰要是惹是生非,我第一個上家法!」
說這話時,她特意看了眼江雲康。
江雲康感受到孟氏看來的目光,心想孟氏對他是芥蒂頗深,這往後都要在承安侯府過日子,想到他就難受。
轉頭和林姝對視一眼,從她的目光中得到肯定,江雲康便起身走到中間,和孟氏行禮道,「母親,過去四年多,我都沒在父親跟前盡孝。我與林氏思來想去,實在過意不去,打算一同前往槐縣為父親守陵。」
江雲康不喜歡承安侯府,林姝也不喜歡。
在侯府裏,孟氏不喜歡他們,二房也時不時生事。迴想到新餘時的太平日子,江雲康和林姝一致決定去槐縣。
所以守陵隻是一個藉口,隻是他們想過兩年清淨日子。
「三郎,槐縣清苦,遠不如京城繁華。」江雲帆不忍心道,「若是你們去了槐縣,讓我們其他兄弟,如何過意得去?」
「大哥不必多想,你要操持一大家子的事務,兩個弟弟也要靠你教養,這也是在盡孝。槐縣雖然不如京都好,但守陵本就是要吃苦,沒什麽好說的。」
送葬的時候,江雲康就讓書硯去槐縣轉了一圈。槐縣確實不大,隻有兩條主街,但槐縣山清水秀,又有半數是江家人,他去了後,並不會差。
而且過去幾年,江雲康過於忙碌,都沒時間陪伴妻兒。這次就當放個長假,陪陪夫人,也可以教安兒學問。
江雲帆還是不同意,之前父親說分家的事,他就於心有愧。現在又要三弟去守陵,他更過意不去了。
況且,為父親守陵,這是何等孝順,傳揚出去,往後都得誇他好。於公於私,去槐縣都比留在承安侯府好太多。
江雲啟卻插話道,「三弟去守陵,確實應該。父親病重床上,從未照顧過父親。如今願意去守陵,大哥就別攔著了,三弟是應該好好盡點孝道。」
江家兄弟們都去過槐縣,知道槐縣不大,和繁華的京城完全不能比。
對他們來說,都是不願意長住槐縣的。
「可是……」江雲帆還想多說,卻被母親給打斷。
「三郎有此孝心,實屬難得,既然三郎要去,我也不好多留,免得被人說攔著你盡孝。」孟氏這會來了點精神,「大郎別再多言了,你有你的事要操心,就讓三郎去吧。」
第150章
去槐縣是江雲康和林姝商量好的。
既然不得不守孝, 那就去個離承安侯府遠一點的地方。得個清閑,也落個輕鬆。
其他人說槐縣不好,江雲康卻覺得不錯。
山清水秀, 適合休養。
奮鬥雖重要,身體也要好好養。前幾年忙前忙後,人也疲乏得很, 能去休息一段日子,也是不錯。
況且, 他有那麽多功績在,不怕日後沒官當。
去槐縣前, 江雲康先送走木須先生夫婦,他們年紀大了,要迴平洲養老,他們的親女也在平洲,互相能有個照應。因為鍾慶沒有妻兒,身體又不好,便也跟著一塊去平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