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頁
庶子的青雲路[科舉] 作者:聽金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這話,江雲啟往江雲康那瞥去。
江雲康就像沒聽到二哥和張嬤嬤的對話,看到匆匆出來的青岸,一手扶著夫人,一手牽著安兒走上台階。
「二爺,三爺,三奶奶,你們可算迴來了。」青岸快快地行禮,又做了個請的手勢,「大爺已經告假在家侍疾,老爺就等著你們迴來呢,快些進去吧。」
承安侯府裏的擺設還是沒什麽變化,青岸說大爺不讓鋪張,在江雲康離開的四年中,侯府一直很低調。
一路到正院,江雲康先被請進裏屋,林姝則是和女眷在外屋。
林姝去新餘時,胡氏還沒進門,這會兩人見麵,雖然生疏,卻也認得出對方身份,先給胡氏行禮喊了句大嫂,再去看邊上的向氏。
幾年沒見,向氏清瘦不少,在林姝行禮時,微微抬起下巴,並沒有過多迴禮。
胡氏嫁過來也有幾年,和向氏一直聊不來,她看不上向氏搬弄是非的嘴,一直都是避著向氏。
現在看到林氏溫柔有禮,反而更喜歡一些。
「三弟妹先坐下喝口茶,之前我就聽順順身邊的奶娘說你是個和氣的,他們男人在裏邊先說話,待會就會讓我們進屋。」說著,胡氏主動拉著林姝坐下。
向氏瞥了胡氏兩個一眼,用很低的音量嘟囔道,「狗眼看人低。」
這話胡氏和林姝都沒聽到,但她身邊的丫鬟和嬤嬤都聽到,一個個都不由緊張起來,希望裏屋快點說完,可別多拖延了。
與此同時,江雲康牽著安兒走進裏屋,他們剛進屋時,江雲啟就悲慟跪地,哭著喊了一聲「父親」。
江雲康實在沒有傷感之情,但做戲還是會的,和安兒一塊跪下,帶著哭腔道,「父親,孩兒不孝,迴來晚了。」
床上的承安侯麵如縞素,眼窩深陷,看不到一絲精氣神。
若不是他的眼珠轉了轉,和死了的人也沒什麽差別了。
「來……來了啊。」承安侯試圖抬頭看眼兩個兒子,但隻是微微抬頭,就吃力到放棄。
江雲啟搶先迴了句來了。
邊上的孟氏看到二兒子不僅黑了,還瘦了不少,頓時心疼得抹眼淚,「雲啟,你這是……」
江雲啟聽到母親喚自己,轉身去看母親,眼眶含淚地給母親磕頭,隻是剛哭了一聲,就被大哥叫停。
江雲帆看著歸家的兩個弟弟,有許多話想和他們說,但這會在父親的病床前,還是先聽父親說話的好。
「父親,弟弟們都迴來了,您有什麽話想和他們說嗎?」江雲帆走到床前,輕聲問。
承安侯眼前朦朧一片,他病得太久,也拖了太久。
這次病情加重,是因為前些日子太熱,他貪涼多吃了點冰食,當晚睡覺時就不太好了。
從那會拖到現在,一個多月過去,他活著和死了也沒差,每天吃不了什麽東西,生活不能自理,還要聽一些哭聲。好幾次他都想罵人,讓孟氏和向氏安靜一點,但又沒力氣。
久病的日子,和天牢中的刑罰也沒什麽差別。
「都……都起來吧。」承安侯有氣無力地道,等兩個兒子都站起來後,承安侯才眯眼看了下,「二郎這是……怎麽瘦了這麽多?」
江雲啟往邊上看了一眼,承安侯立即皺眉,「三郎,如今你有出息是好事,但我怎麽聽說,你沒讓二郎去永平城,反……反而把二郎留在臨興關吃苦?」
迴來之前,江雲康就知道會被興師問罪,二哥怕是沒少往家裏寫信告狀。
「父親錯怪兒子了,永平城戰事不斷,也就是和北狄停戰後好一點,不說那些士兵死傷多少,就是徐放和木疆這些當將軍的,也多次身負重傷。」說到這裏,江雲康突然嘆氣,「二哥是我兄長,我又怎能看二哥去前線送命?」
這話一出,孟氏的抽泣生立馬止住,承安侯也沉默不語。
江雲康繼續道,「臨興關同樣是兵家重地,現在的臨興關又有什麽戰事,若是在賀將軍手下,也同樣可以立功。我之所以這樣,也是明白父親母親的苦心,再一個也是為了二哥著想。不然戰場刀劍無眼,我自個又不會功夫,如何顧得住二哥呢?」
他一臉真摯,好似特別在意江雲啟的死活。
江雲康這些話也沒錯,就江雲啟的那點功夫,上了戰場隻能當炮灰。
就算孟氏和承安侯不想承認江雲啟不行,但這就是事實。
江雲帆聽完後,倒是很認真地點頭說是,「對二弟來說,確實在臨興關好一點,三弟安排得挺好的。」
他都說好,孟氏有抱怨也不好這會說,承安侯則是覺得確實有道理。
但江雲啟心裏還是憋屈,他是想著去了永平城,待在江雲康身邊就好,他又沒想著要上戰場。
在江雲康那頂個虛名,永平城裏誰敢說他不好?日子不是瀟灑又快活。
可江雲康偏偏把他留在臨興關,嘴上說得好聽,不想他去前線送命,實際上還不是不想提攜他。
說得好聽是為兄弟著想,但他都知道,江雲康對他半點敬愛都沒有。
江雲啟想著想著就流下眼淚。
不過這會沒人看他眼淚,因為承安侯又繼續說話了。
「我身子不行了,咳咳。」
承安侯剛開口就咳嗽,江雲帆細心地餵了兩口茶水,嗓子舒服一點,讓人把外邊女眷都喊進來。
江雲康就像沒聽到二哥和張嬤嬤的對話,看到匆匆出來的青岸,一手扶著夫人,一手牽著安兒走上台階。
「二爺,三爺,三奶奶,你們可算迴來了。」青岸快快地行禮,又做了個請的手勢,「大爺已經告假在家侍疾,老爺就等著你們迴來呢,快些進去吧。」
承安侯府裏的擺設還是沒什麽變化,青岸說大爺不讓鋪張,在江雲康離開的四年中,侯府一直很低調。
一路到正院,江雲康先被請進裏屋,林姝則是和女眷在外屋。
林姝去新餘時,胡氏還沒進門,這會兩人見麵,雖然生疏,卻也認得出對方身份,先給胡氏行禮喊了句大嫂,再去看邊上的向氏。
幾年沒見,向氏清瘦不少,在林姝行禮時,微微抬起下巴,並沒有過多迴禮。
胡氏嫁過來也有幾年,和向氏一直聊不來,她看不上向氏搬弄是非的嘴,一直都是避著向氏。
現在看到林氏溫柔有禮,反而更喜歡一些。
「三弟妹先坐下喝口茶,之前我就聽順順身邊的奶娘說你是個和氣的,他們男人在裏邊先說話,待會就會讓我們進屋。」說著,胡氏主動拉著林姝坐下。
向氏瞥了胡氏兩個一眼,用很低的音量嘟囔道,「狗眼看人低。」
這話胡氏和林姝都沒聽到,但她身邊的丫鬟和嬤嬤都聽到,一個個都不由緊張起來,希望裏屋快點說完,可別多拖延了。
與此同時,江雲康牽著安兒走進裏屋,他們剛進屋時,江雲啟就悲慟跪地,哭著喊了一聲「父親」。
江雲康實在沒有傷感之情,但做戲還是會的,和安兒一塊跪下,帶著哭腔道,「父親,孩兒不孝,迴來晚了。」
床上的承安侯麵如縞素,眼窩深陷,看不到一絲精氣神。
若不是他的眼珠轉了轉,和死了的人也沒什麽差別了。
「來……來了啊。」承安侯試圖抬頭看眼兩個兒子,但隻是微微抬頭,就吃力到放棄。
江雲啟搶先迴了句來了。
邊上的孟氏看到二兒子不僅黑了,還瘦了不少,頓時心疼得抹眼淚,「雲啟,你這是……」
江雲啟聽到母親喚自己,轉身去看母親,眼眶含淚地給母親磕頭,隻是剛哭了一聲,就被大哥叫停。
江雲帆看著歸家的兩個弟弟,有許多話想和他們說,但這會在父親的病床前,還是先聽父親說話的好。
「父親,弟弟們都迴來了,您有什麽話想和他們說嗎?」江雲帆走到床前,輕聲問。
承安侯眼前朦朧一片,他病得太久,也拖了太久。
這次病情加重,是因為前些日子太熱,他貪涼多吃了點冰食,當晚睡覺時就不太好了。
從那會拖到現在,一個多月過去,他活著和死了也沒差,每天吃不了什麽東西,生活不能自理,還要聽一些哭聲。好幾次他都想罵人,讓孟氏和向氏安靜一點,但又沒力氣。
久病的日子,和天牢中的刑罰也沒什麽差別。
「都……都起來吧。」承安侯有氣無力地道,等兩個兒子都站起來後,承安侯才眯眼看了下,「二郎這是……怎麽瘦了這麽多?」
江雲啟往邊上看了一眼,承安侯立即皺眉,「三郎,如今你有出息是好事,但我怎麽聽說,你沒讓二郎去永平城,反……反而把二郎留在臨興關吃苦?」
迴來之前,江雲康就知道會被興師問罪,二哥怕是沒少往家裏寫信告狀。
「父親錯怪兒子了,永平城戰事不斷,也就是和北狄停戰後好一點,不說那些士兵死傷多少,就是徐放和木疆這些當將軍的,也多次身負重傷。」說到這裏,江雲康突然嘆氣,「二哥是我兄長,我又怎能看二哥去前線送命?」
這話一出,孟氏的抽泣生立馬止住,承安侯也沉默不語。
江雲康繼續道,「臨興關同樣是兵家重地,現在的臨興關又有什麽戰事,若是在賀將軍手下,也同樣可以立功。我之所以這樣,也是明白父親母親的苦心,再一個也是為了二哥著想。不然戰場刀劍無眼,我自個又不會功夫,如何顧得住二哥呢?」
他一臉真摯,好似特別在意江雲啟的死活。
江雲康這些話也沒錯,就江雲啟的那點功夫,上了戰場隻能當炮灰。
就算孟氏和承安侯不想承認江雲啟不行,但這就是事實。
江雲帆聽完後,倒是很認真地點頭說是,「對二弟來說,確實在臨興關好一點,三弟安排得挺好的。」
他都說好,孟氏有抱怨也不好這會說,承安侯則是覺得確實有道理。
但江雲啟心裏還是憋屈,他是想著去了永平城,待在江雲康身邊就好,他又沒想著要上戰場。
在江雲康那頂個虛名,永平城裏誰敢說他不好?日子不是瀟灑又快活。
可江雲康偏偏把他留在臨興關,嘴上說得好聽,不想他去前線送命,實際上還不是不想提攜他。
說得好聽是為兄弟著想,但他都知道,江雲康對他半點敬愛都沒有。
江雲啟想著想著就流下眼淚。
不過這會沒人看他眼淚,因為承安侯又繼續說話了。
「我身子不行了,咳咳。」
承安侯剛開口就咳嗽,江雲帆細心地餵了兩口茶水,嗓子舒服一點,讓人把外邊女眷都喊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