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頁
庶子的青雲路[科舉] 作者:聽金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蔡澤遠問,「大人是要我們和曆朝的人做生意嗎?」
「不然呢?」徐放兇狠的目光掃了過去,嚇得蔡澤遠立馬縮起脖頸往後退。
「徐世子,你別那麽兇嘛,蔡老爺不過是問出大家的想法。」
江雲康微笑著道,「在座的各位,也都明白,現在北狄和曆朝的關係。我們不可能放開大路,也不許商人們從北狄倒買倒賣。」
江雲康還沒說完,就有心急的人插話,「這個不行,那個不許,江大人難道要我們都餓死嗎?」
「你別著急,我話還沒說完。」
江雲康輕輕挑眉,「用不了幾日,永平城的商貿,就會和臨興關連接。不論是綢緞首飾,還是糧食細鹽,都會從新餘陸陸續續送來。」
聽到細鹽時,好多人的眸光都亮了點。能有細鹽來,往後能掙的錢,可就多了。
「不過呢,為了防止細作,每個商販買賣的物品,都需要去府衙登記造冊。」江雲康說到這裏時,看到不少人又皺眉,但他接下家話頭一轉,立馬有看到許多人的笑臉。
「我也知道,永平城久經戰亂,現在大傢夥過得都不容易。我已經向皇上請示,幫大家減免第一年的稅收,第二年稅收減半。」
第一年不用交稅,加上細鹽要來永平城,這對商人來說,是天大的誘惑擺在他們麵前。
不僅漢人商販瘋狂心動,一些北狄的商販也有些想法了。
蔡澤遠自己,也頗為心動,不過他也有自己的私心,「不過江大人,細鹽這種東西,若是大家都能買到,是不是就亂了?不如選個人出來當鹽商,也能幫鹽司減輕任務,您覺得呢?」
但凡能接手細鹽生意,日進鬥金,蔡澤遠覺得都不是夢。
「你說得對。」江雲康若有所思地想了會,「不過眼下我對眾人都不熟悉,還得看看日後情況。蔡會長,你說是吧?」
「啊,是的是的。」蔡澤遠聽到江雲康沒馬上指派他管細鹽,多少有點失望。
江雲康一眼看穿蔡澤遠的心思,從蔡澤遠身上收迴視線後,又看著北狄那幾個商販道,「同樣的,我也知道有些人心不在曆朝,想要離開永平城的人,我也不會攔著。」
「不過……」江雲康收起笑容,加重語氣道,「不過一旦離開的,往後就再也不能迴來。」
對於大部分人,給了甜頭,便能吸引他們留下。
但還是有一些人,就算把金山銀山給他們,也不會想曆朝好。
江雲康也不用所有人都留在永平城,有些倔強的北狄人,走了比留下的要好。
與其一開始威壓,倒不如先禮後兵,往後也不會落下一個殘暴的名聲。
為官者,最重要的就是官聲。
若是官聲不好,不僅會給永平城留下隱患,還會牽連到江雲康自己,
今日來蔡府,江雲康和徐放一個扮紅臉,一個扮白臉,把該說完的話說了,二人便起身告辭。
蔡澤遠見江雲康這就要走,他準備了許多話,謀劃了好幾日的策略都沒用,忙追上去挽留江雲康和徐放。
「蔡會長就不用那麽客氣,我們的想法已經說完,剩下的時間,還是你們自個商議吧。到底是走是留,我都不會強求。」
江雲康的音量特意放大一些,「但如果能留下的,我自然高興。我到新餘那會,新餘沒有細鹽,也沒火炮。現在啊……罷了,好漢不提當年勇,我現在已經到了永平城,還是得以永平城為主。」
江雲康擺擺手,示意蔡澤遠不必再送他。
走出蔡府後,江雲康長長地鬆了一口氣,上馬車時,看徐放還緊繃著臉,不由笑道,「要是我們再遲一點出來,你的臉得僵了吧?」
「現在就有些僵了。」徐放憤憤道,「那幾個北狄商人,看著就不像好東西。要我說啊,別管他們留不留,全部送走就是。」
「你這就是氣話了。」
江雲康笑道,「作為北狄人,他們更看重北狄,也是正常。不過永平城中,八成都是我們漢人。現在北狄退兵,剩下的兩成北狄人,從優勢變成劣勢。現在最慌張的,就是他們。」
「咱們要管理一座城池,就得有包容多元的心胸,不可因為一是之氣,就說什麽北狄人都不要了。他們其中,也有無可奈何,在底層掙紮求生的人。」
「況且……」
江雲康特意頓住,隨後笑著道,「況且我們讓這兩成北狄人過好了,以後就是招牌,是幫我們宣傳的人。以後再攻迴其他城池時,也就不會那麽難馴化一些。」
餘江以北被北狄侵占的國土,最少也有二三十年。
不說那些長達百年的城市,就這二三十年過去,也伴隨著一代人的成長。而這些人的成長,都是受到北狄的教化,要他們一時之間適應曆朝的規矩和律法,還是有些難度。
所以不急,先把永平城治理好,再說其他城池。
江雲康為商人減免稅收,同樣地,也給農耕百姓也上摺子請求減免稅收。
對於自個的請求,皇上八成會同意。
因為皇上也知道,他們剛到一個地方,總得給點甜頭,不然別人也不會覺得他們好,
而且,永平城經過這一個多月的戰火,今年的生產力不會高。
倒不如免去今年稅收,換點好名聲。
這邊江雲康和徐放走了,另一邊的蔡府,是吵的不可開交。
「不然呢?」徐放兇狠的目光掃了過去,嚇得蔡澤遠立馬縮起脖頸往後退。
「徐世子,你別那麽兇嘛,蔡老爺不過是問出大家的想法。」
江雲康微笑著道,「在座的各位,也都明白,現在北狄和曆朝的關係。我們不可能放開大路,也不許商人們從北狄倒買倒賣。」
江雲康還沒說完,就有心急的人插話,「這個不行,那個不許,江大人難道要我們都餓死嗎?」
「你別著急,我話還沒說完。」
江雲康輕輕挑眉,「用不了幾日,永平城的商貿,就會和臨興關連接。不論是綢緞首飾,還是糧食細鹽,都會從新餘陸陸續續送來。」
聽到細鹽時,好多人的眸光都亮了點。能有細鹽來,往後能掙的錢,可就多了。
「不過呢,為了防止細作,每個商販買賣的物品,都需要去府衙登記造冊。」江雲康說到這裏時,看到不少人又皺眉,但他接下家話頭一轉,立馬有看到許多人的笑臉。
「我也知道,永平城久經戰亂,現在大傢夥過得都不容易。我已經向皇上請示,幫大家減免第一年的稅收,第二年稅收減半。」
第一年不用交稅,加上細鹽要來永平城,這對商人來說,是天大的誘惑擺在他們麵前。
不僅漢人商販瘋狂心動,一些北狄的商販也有些想法了。
蔡澤遠自己,也頗為心動,不過他也有自己的私心,「不過江大人,細鹽這種東西,若是大家都能買到,是不是就亂了?不如選個人出來當鹽商,也能幫鹽司減輕任務,您覺得呢?」
但凡能接手細鹽生意,日進鬥金,蔡澤遠覺得都不是夢。
「你說得對。」江雲康若有所思地想了會,「不過眼下我對眾人都不熟悉,還得看看日後情況。蔡會長,你說是吧?」
「啊,是的是的。」蔡澤遠聽到江雲康沒馬上指派他管細鹽,多少有點失望。
江雲康一眼看穿蔡澤遠的心思,從蔡澤遠身上收迴視線後,又看著北狄那幾個商販道,「同樣的,我也知道有些人心不在曆朝,想要離開永平城的人,我也不會攔著。」
「不過……」江雲康收起笑容,加重語氣道,「不過一旦離開的,往後就再也不能迴來。」
對於大部分人,給了甜頭,便能吸引他們留下。
但還是有一些人,就算把金山銀山給他們,也不會想曆朝好。
江雲康也不用所有人都留在永平城,有些倔強的北狄人,走了比留下的要好。
與其一開始威壓,倒不如先禮後兵,往後也不會落下一個殘暴的名聲。
為官者,最重要的就是官聲。
若是官聲不好,不僅會給永平城留下隱患,還會牽連到江雲康自己,
今日來蔡府,江雲康和徐放一個扮紅臉,一個扮白臉,把該說完的話說了,二人便起身告辭。
蔡澤遠見江雲康這就要走,他準備了許多話,謀劃了好幾日的策略都沒用,忙追上去挽留江雲康和徐放。
「蔡會長就不用那麽客氣,我們的想法已經說完,剩下的時間,還是你們自個商議吧。到底是走是留,我都不會強求。」
江雲康的音量特意放大一些,「但如果能留下的,我自然高興。我到新餘那會,新餘沒有細鹽,也沒火炮。現在啊……罷了,好漢不提當年勇,我現在已經到了永平城,還是得以永平城為主。」
江雲康擺擺手,示意蔡澤遠不必再送他。
走出蔡府後,江雲康長長地鬆了一口氣,上馬車時,看徐放還緊繃著臉,不由笑道,「要是我們再遲一點出來,你的臉得僵了吧?」
「現在就有些僵了。」徐放憤憤道,「那幾個北狄商人,看著就不像好東西。要我說啊,別管他們留不留,全部送走就是。」
「你這就是氣話了。」
江雲康笑道,「作為北狄人,他們更看重北狄,也是正常。不過永平城中,八成都是我們漢人。現在北狄退兵,剩下的兩成北狄人,從優勢變成劣勢。現在最慌張的,就是他們。」
「咱們要管理一座城池,就得有包容多元的心胸,不可因為一是之氣,就說什麽北狄人都不要了。他們其中,也有無可奈何,在底層掙紮求生的人。」
「況且……」
江雲康特意頓住,隨後笑著道,「況且我們讓這兩成北狄人過好了,以後就是招牌,是幫我們宣傳的人。以後再攻迴其他城池時,也就不會那麽難馴化一些。」
餘江以北被北狄侵占的國土,最少也有二三十年。
不說那些長達百年的城市,就這二三十年過去,也伴隨著一代人的成長。而這些人的成長,都是受到北狄的教化,要他們一時之間適應曆朝的規矩和律法,還是有些難度。
所以不急,先把永平城治理好,再說其他城池。
江雲康為商人減免稅收,同樣地,也給農耕百姓也上摺子請求減免稅收。
對於自個的請求,皇上八成會同意。
因為皇上也知道,他們剛到一個地方,總得給點甜頭,不然別人也不會覺得他們好,
而且,永平城經過這一個多月的戰火,今年的生產力不會高。
倒不如免去今年稅收,換點好名聲。
這邊江雲康和徐放走了,另一邊的蔡府,是吵的不可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