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頁
庶子的青雲路[科舉] 作者:聽金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自然不會。」江雲康坐下後,聽元瑞說要請他們喝酒,他說還有公務要忙,不好這時去喝酒。
「誒,剛說你不迂腐,你怎麽就如此古板。你們是新餘最大的官,還怕什麽。」元瑞起身就要走,但看江雲康和白輕舟都沒有動,頓時放下臉,本就瘦長的臉,這會顯得更加可怕,「還是說,你們嫌棄本世子請的酒,不願意喝?」
白輕舟麵色微頓,想要懟吧,又沒想到合適的詞。
江雲康則是換上笑臉,「自然不敢嫌棄世子,不過是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我們領著皇上的俸祿,自然不好玩忽職守。世子有什麽話,不妨在這裏直說,我和白大人都聽著呢。」
特意提到了皇上,就是表明江雲康的立場,他是擁護皇上的。
元瑞的臉拉得老長,目光不悅地從江雲康臉上,轉到白輕舟那。
見白輕舟躲開他的目光,就知道新餘這兩個沒把他當一迴事。
元瑞再次坐下,哼了一聲,翹著二郎腿,「既然兩位大人要在這裏說,那就在這裏說吧。」
他頓了下,特意加重語氣,「近來新餘各地的糧倉都出了問題,這個事,你們查清楚了吧?」
白輕舟:「查明白了,是北狄細作幹的。」
「還查到什麽了嗎?」元瑞問。
元瑞不僅來了新餘,之前其他地方,他都去過。目前已經說好兩個地方,不會深查,隻說是北狄人不幹好事,都不會往路引那說。
但這會,他看白輕舟又不說話,猜測白輕舟和江雲康應該是查到的,他往後靠去,故意拖長語調,「說起來,不懂你們知不知道,當年皇上剛到南陽時,還很年輕。他鎮不住南陽當地的權貴,都是我父王出麵解決。這些陳芝麻亂穀子的事,其實已經過去許多年。不過皇上是個念舊情的,往後每年都會親自上門拜年。就是登基後,也不忘問候我父王的身體。」
「皇上記著恩情,沐王心裏應該也是高興的。」江雲康不動聲色地道。
這會他不欲多言,這個元瑞看著就不是能聽進去話的人,該參沐王的摺子還是要寫。
不過這會,江雲康也不願和元瑞多吵架,點到為止即可。
元瑞見江雲康和白輕舟還是不表態,心裏煩躁,又道,「是啊,皇上記得恩情,就怕別人忘了。在皇上那裏,我父王總是不一樣的。就怕有些人自個尋死,非要讓皇上為難。」
為難?
到底是誰讓皇上為難?
本來有著從前的情分,沐王一脈至少可以無憂二三十年。但自個作死,沒那個本事,卻又貪心。
江雲康不由在心中冷笑。
今日的談話,不出意外地不歡而散。
不過,元瑞並沒有馬上離開,而是住進了新餘的一家客棧。
倒賣路引本就是重罪,現在還被北狄鑽了空子,還得好幾個郡縣的糧倉被毀。這個連鎖效應帶來的後果,是要整個沐王府性命去賠的。
而現在江雲康和白輕舟的態度不明確,若他們執意要參沐王府一本,元瑞得想想辦法才是。
事實上,江雲康並沒有要和元瑞周旋的意思。
上次和柳城的談話,江雲康就懂皇上的不滿。挾持恩情來觸碰底線,這種事做多了,再大的恩情也會磨滅殆盡。
更何況還是皇上,在龍椅上坐久的人,自然而然也會更冷漠一些。
等元瑞離開府衙時,江雲康就去寫了摺子,讓人火速送完京城。
路引是一件事,北狄細作下毒又是一件事。一個是對內,還一個是對外。
之前江雲康就覺得北狄今年不會打過來,北狄也確實沒出兵,但北狄使了別的招數。
糧倉被毀,又是最難尋到食物的冬日,等開春後,北狄應該就會出兵了。
想到又要打仗,江雲康就忍不住嘆氣。
隔幾年就要打一次,真是煩人。
江雲康這邊往京城遞了摺子,元瑞留在新餘的兩日,試圖找些江雲康和白輕舟的把柄。
但不管他私下派人怎麽打探,百姓們都是在說江雲康和白輕舟好,就是街邊的地痞,也隻是罵兩句,說不出對元瑞有用的信息。
元瑞苦惱了兩日,又看江雲康和白輕舟再沒來拜訪過他,便親自上門,去了江雲康的家中。
他上門時,江雲康並不在家,隻有江雲康的夫人和孩子,還有隔壁的一位張娘子。
林姝和張月英聽到是沐王世子都很詫異,一邊讓人上茶,一邊叫人去府衙喊江雲康。
等江雲康迴來看到元瑞時,是很想把人打出去的。
「喲,江大人迴來了啊。」元瑞坐著沒動,笑眯眯地看著江雲康。
林姝和張月英起身往外走,經過江雲康身邊時,林姝停下小聲道,「三爺,這個沐王世子,我瞧著有些自大,你自個注意一點。」
說完,林姝就帶著人退了出去。
江雲康在府衙有一堆事要忙,卻因為元瑞,不得不放下手中的事。
這會再看元瑞時,江雲康的麵色便不太好。
「看來江大人說的玩忽職守,也是分情況的。」元瑞突然笑道。
「世子有事請直說。」江雲康忍著怒氣道。
「我有什麽事,江大人心中應該明白。」元瑞說這話時,身後的小廝走了出來,打開手中的木箱,裏邊是整整齊齊的銀元寶,小廝把木箱放到了江雲康的邊上,「之前有些事,是我父王疏忽沒查到,但並不是故意為之。沐洲離新餘很近,咱們之前往來一直很好,若是江大人這次願意抬一手,往後你有什麽事,沐洲都會鼎力相助。」
「誒,剛說你不迂腐,你怎麽就如此古板。你們是新餘最大的官,還怕什麽。」元瑞起身就要走,但看江雲康和白輕舟都沒有動,頓時放下臉,本就瘦長的臉,這會顯得更加可怕,「還是說,你們嫌棄本世子請的酒,不願意喝?」
白輕舟麵色微頓,想要懟吧,又沒想到合適的詞。
江雲康則是換上笑臉,「自然不敢嫌棄世子,不過是食君之祿,擔君之憂。我們領著皇上的俸祿,自然不好玩忽職守。世子有什麽話,不妨在這裏直說,我和白大人都聽著呢。」
特意提到了皇上,就是表明江雲康的立場,他是擁護皇上的。
元瑞的臉拉得老長,目光不悅地從江雲康臉上,轉到白輕舟那。
見白輕舟躲開他的目光,就知道新餘這兩個沒把他當一迴事。
元瑞再次坐下,哼了一聲,翹著二郎腿,「既然兩位大人要在這裏說,那就在這裏說吧。」
他頓了下,特意加重語氣,「近來新餘各地的糧倉都出了問題,這個事,你們查清楚了吧?」
白輕舟:「查明白了,是北狄細作幹的。」
「還查到什麽了嗎?」元瑞問。
元瑞不僅來了新餘,之前其他地方,他都去過。目前已經說好兩個地方,不會深查,隻說是北狄人不幹好事,都不會往路引那說。
但這會,他看白輕舟又不說話,猜測白輕舟和江雲康應該是查到的,他往後靠去,故意拖長語調,「說起來,不懂你們知不知道,當年皇上剛到南陽時,還很年輕。他鎮不住南陽當地的權貴,都是我父王出麵解決。這些陳芝麻亂穀子的事,其實已經過去許多年。不過皇上是個念舊情的,往後每年都會親自上門拜年。就是登基後,也不忘問候我父王的身體。」
「皇上記著恩情,沐王心裏應該也是高興的。」江雲康不動聲色地道。
這會他不欲多言,這個元瑞看著就不是能聽進去話的人,該參沐王的摺子還是要寫。
不過這會,江雲康也不願和元瑞多吵架,點到為止即可。
元瑞見江雲康和白輕舟還是不表態,心裏煩躁,又道,「是啊,皇上記得恩情,就怕別人忘了。在皇上那裏,我父王總是不一樣的。就怕有些人自個尋死,非要讓皇上為難。」
為難?
到底是誰讓皇上為難?
本來有著從前的情分,沐王一脈至少可以無憂二三十年。但自個作死,沒那個本事,卻又貪心。
江雲康不由在心中冷笑。
今日的談話,不出意外地不歡而散。
不過,元瑞並沒有馬上離開,而是住進了新餘的一家客棧。
倒賣路引本就是重罪,現在還被北狄鑽了空子,還得好幾個郡縣的糧倉被毀。這個連鎖效應帶來的後果,是要整個沐王府性命去賠的。
而現在江雲康和白輕舟的態度不明確,若他們執意要參沐王府一本,元瑞得想想辦法才是。
事實上,江雲康並沒有要和元瑞周旋的意思。
上次和柳城的談話,江雲康就懂皇上的不滿。挾持恩情來觸碰底線,這種事做多了,再大的恩情也會磨滅殆盡。
更何況還是皇上,在龍椅上坐久的人,自然而然也會更冷漠一些。
等元瑞離開府衙時,江雲康就去寫了摺子,讓人火速送完京城。
路引是一件事,北狄細作下毒又是一件事。一個是對內,還一個是對外。
之前江雲康就覺得北狄今年不會打過來,北狄也確實沒出兵,但北狄使了別的招數。
糧倉被毀,又是最難尋到食物的冬日,等開春後,北狄應該就會出兵了。
想到又要打仗,江雲康就忍不住嘆氣。
隔幾年就要打一次,真是煩人。
江雲康這邊往京城遞了摺子,元瑞留在新餘的兩日,試圖找些江雲康和白輕舟的把柄。
但不管他私下派人怎麽打探,百姓們都是在說江雲康和白輕舟好,就是街邊的地痞,也隻是罵兩句,說不出對元瑞有用的信息。
元瑞苦惱了兩日,又看江雲康和白輕舟再沒來拜訪過他,便親自上門,去了江雲康的家中。
他上門時,江雲康並不在家,隻有江雲康的夫人和孩子,還有隔壁的一位張娘子。
林姝和張月英聽到是沐王世子都很詫異,一邊讓人上茶,一邊叫人去府衙喊江雲康。
等江雲康迴來看到元瑞時,是很想把人打出去的。
「喲,江大人迴來了啊。」元瑞坐著沒動,笑眯眯地看著江雲康。
林姝和張月英起身往外走,經過江雲康身邊時,林姝停下小聲道,「三爺,這個沐王世子,我瞧著有些自大,你自個注意一點。」
說完,林姝就帶著人退了出去。
江雲康在府衙有一堆事要忙,卻因為元瑞,不得不放下手中的事。
這會再看元瑞時,江雲康的麵色便不太好。
「看來江大人說的玩忽職守,也是分情況的。」元瑞突然笑道。
「世子有事請直說。」江雲康忍著怒氣道。
「我有什麽事,江大人心中應該明白。」元瑞說這話時,身後的小廝走了出來,打開手中的木箱,裏邊是整整齊齊的銀元寶,小廝把木箱放到了江雲康的邊上,「之前有些事,是我父王疏忽沒查到,但並不是故意為之。沐洲離新餘很近,咱們之前往來一直很好,若是江大人這次願意抬一手,往後你有什麽事,沐洲都會鼎力相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