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頁
庶子的青雲路[科舉] 作者:聽金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今日, 江雲康沒有乘馬車,而是帶著書硯往家走。
走過主街, 拐彎準備進入小巷時,看到幾個孩童在追著玩,江雲康剛想說可愛, 就看到自家的安兒也在其中。
「安兒。」江雲康喚了一聲, 安兒立馬迴頭。
安兒戴著虎頭帽,林姝怕他冷, 裏裏外外包得格外嚴實, 朝江雲康跑過來時, 江雲康害怕安兒會摔倒,大步走過去把人抱住。
「你是偷跑出來,還是你母親讓人帶你出來的?」江雲康捏捏安兒白胖的小臉蛋,手感很好,又捏了捏。
安兒笑咯咯地躲開父親的手,指著路邊的楊樹下,「是母親讓我出來的,您瞧,書墨在那兒呢。」
書墨已經朝他們走過來,笑著喊了句三爺。
「嗯啊。」江雲康和書墨點點頭,「外邊天冷,迴家吧,去看看你母親準備什麽吃的。」
江雲康抱著安兒,一路往家走。
迴家後,看到張月英坐在長廊下皺眉,江雲康先喊了一句弟妹。
從徐放迴京奔喪後,便沒迴過新餘,張月英心中記掛著徐放,這段日子消瘦不少。
「三爺迴來了啊。」張月英淡淡地笑了下,她張嘴好似有話要問,卻又抿唇憋住。
江雲康猜得到張月英的心思,寬慰道,「弟妹不要太擔心,徐放前段日子還來了消息,等內亂結束,他就迴來了。如今最麻煩的刺頭都解決,隻剩下一些小嘍嘍,你放寬心一些,家裏還有孩子需要你照顧呢。」
林姝從廚房出來,正好聽到這話,點頭附和道,「是啊,三爺說得沒錯。家中姑娘還小,徐世子又不在家,你要是思慮過多而生病,你家姑娘可怎麽辦?」
「你們說得對,我就是忍不住地想,哎。」張月英也知道她多想沒有用,但更多時候是控製不住。
「那就過來和我一塊做事,事情多了,就不容易多想。」林姝過來挽住張月英,笑著道,「我都和隔壁的幾家夫人約好了,新年裏去找他們摸花牌,你要是不喜歡,還有幾位夫人也是讀過書的,大家坐在一塊說說話,日子飛一樣地就過去了。」
林姝比之前要外向許多,若是以前,她是不會像這樣出門交際。
張月英跟著林姝去了屋裏,江雲康則是抱著安兒去廚房找吃的。
今年的除夕,因為先帝駕崩,比往年都要清冷。
等過完元宵,江雲康收到了皇上的摺子。
年底時,皇上拒絕了北狄上貢的要求,既然拒絕了,就得提前做好準備。
皇上的意思是,讓江雲康加快造船廠的進度,以備不時之需。
收到摺子後,江雲康就帶人去了造船廠。
皇上雖沒明說,但要他造船,便也表明了皇上的想法,江雲康幹活也賣力得多。
從一月到三月,江雲康都待在造船廠那,直到造船廠快要修建好,徐放才從前線迴來。
徐放去了西部,平定內亂的同時,還參與了剿匪。立下不少功勞後,皇上也升了他的官。
剛迴到新餘沒兩日,徐放就來造船廠找江雲康。
他提著兩壺酒,還有一包豬頭肉,把忙活中的江雲康叫到了樹蔭下。
「嫂嫂讓我給你帶了一馬車的東西,但我這人心急,先騎馬來了。」徐放把油紙打開,裏邊是香噴噴的豬頭肉,「我出去了大半年,挨了不少苦,還好人沒事。」
從先帝駕崩後,徐放又沉穩了不少。他徹底地有了自己是徐國公府頂樑柱的感覺,以前打戰都是沖在最前頭,拚殺個痛快先。現在他還是沖得猛,卻開始懂得避免受傷。
江雲康拿起酒壺,飲了一大口,「你特意來造船廠一趟,可是有事要和我說?」
「去年年底的時候,我就上摺子給皇上,我朝武將太少。現在是內憂外患,處處都要打戰,但真能用的武將沒幾個,所以才會一直平息不了內亂。我給皇上的建議時,開設武科,效仿前朝,增加武將的地位。」
徐放握緊手中的酒壺,手背青筋暴起,「但朝中反對的聲音太多,特別是那些迂腐的老臣,說什麽區區武夫,本朝就沒有開武科的先例。那些老古董也不想想,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武夫在平內亂、退北狄,他們能在京城高枕無憂?」
皇上剛登基沒多久,之前幾次的清剿,就讓京城裏怨聲載道,特別是一些百年世家,根本動不得。
如果再開設武科,勢必會引起更大的騷動,故而遲遲沒有下決定。
「我來找你,就是想讓你幫著一起上摺子。」徐放看著江雲康道,「近來文渝和你兄長都得皇上重用,他們都是你舉薦的人,說明皇上會聽你的。」
徐放不僅來找江雲康,他之前也找過不少同僚,好些人都同意上摺子。
「我同意你說的。」江雲康之前就有想過,但還沒實際去做,聽徐放已經上了摺子,他是很贊同徐放的說法,「咱們本朝,確實太缺武將。先帝在位時,國土就一再縮小,如果再不多一點鎮守邊疆的武將,隻怕還會縮小。」
他下定主意道,「這個摺子我待會就去寫,我還會寫信給文渝他們。我大哥不好說,但文渝肯定會支持。」
江雲康大哥是老派大家長,從小受到的教育也是世家嫡長子為重的言論,江雲康還真不能保證大哥會同意。
和徐放喝完酒,江雲康立馬去寫信,讓徐放一塊帶迴去。
走過主街, 拐彎準備進入小巷時,看到幾個孩童在追著玩,江雲康剛想說可愛, 就看到自家的安兒也在其中。
「安兒。」江雲康喚了一聲, 安兒立馬迴頭。
安兒戴著虎頭帽,林姝怕他冷, 裏裏外外包得格外嚴實, 朝江雲康跑過來時, 江雲康害怕安兒會摔倒,大步走過去把人抱住。
「你是偷跑出來,還是你母親讓人帶你出來的?」江雲康捏捏安兒白胖的小臉蛋,手感很好,又捏了捏。
安兒笑咯咯地躲開父親的手,指著路邊的楊樹下,「是母親讓我出來的,您瞧,書墨在那兒呢。」
書墨已經朝他們走過來,笑著喊了句三爺。
「嗯啊。」江雲康和書墨點點頭,「外邊天冷,迴家吧,去看看你母親準備什麽吃的。」
江雲康抱著安兒,一路往家走。
迴家後,看到張月英坐在長廊下皺眉,江雲康先喊了一句弟妹。
從徐放迴京奔喪後,便沒迴過新餘,張月英心中記掛著徐放,這段日子消瘦不少。
「三爺迴來了啊。」張月英淡淡地笑了下,她張嘴好似有話要問,卻又抿唇憋住。
江雲康猜得到張月英的心思,寬慰道,「弟妹不要太擔心,徐放前段日子還來了消息,等內亂結束,他就迴來了。如今最麻煩的刺頭都解決,隻剩下一些小嘍嘍,你放寬心一些,家裏還有孩子需要你照顧呢。」
林姝從廚房出來,正好聽到這話,點頭附和道,「是啊,三爺說得沒錯。家中姑娘還小,徐世子又不在家,你要是思慮過多而生病,你家姑娘可怎麽辦?」
「你們說得對,我就是忍不住地想,哎。」張月英也知道她多想沒有用,但更多時候是控製不住。
「那就過來和我一塊做事,事情多了,就不容易多想。」林姝過來挽住張月英,笑著道,「我都和隔壁的幾家夫人約好了,新年裏去找他們摸花牌,你要是不喜歡,還有幾位夫人也是讀過書的,大家坐在一塊說說話,日子飛一樣地就過去了。」
林姝比之前要外向許多,若是以前,她是不會像這樣出門交際。
張月英跟著林姝去了屋裏,江雲康則是抱著安兒去廚房找吃的。
今年的除夕,因為先帝駕崩,比往年都要清冷。
等過完元宵,江雲康收到了皇上的摺子。
年底時,皇上拒絕了北狄上貢的要求,既然拒絕了,就得提前做好準備。
皇上的意思是,讓江雲康加快造船廠的進度,以備不時之需。
收到摺子後,江雲康就帶人去了造船廠。
皇上雖沒明說,但要他造船,便也表明了皇上的想法,江雲康幹活也賣力得多。
從一月到三月,江雲康都待在造船廠那,直到造船廠快要修建好,徐放才從前線迴來。
徐放去了西部,平定內亂的同時,還參與了剿匪。立下不少功勞後,皇上也升了他的官。
剛迴到新餘沒兩日,徐放就來造船廠找江雲康。
他提著兩壺酒,還有一包豬頭肉,把忙活中的江雲康叫到了樹蔭下。
「嫂嫂讓我給你帶了一馬車的東西,但我這人心急,先騎馬來了。」徐放把油紙打開,裏邊是香噴噴的豬頭肉,「我出去了大半年,挨了不少苦,還好人沒事。」
從先帝駕崩後,徐放又沉穩了不少。他徹底地有了自己是徐國公府頂樑柱的感覺,以前打戰都是沖在最前頭,拚殺個痛快先。現在他還是沖得猛,卻開始懂得避免受傷。
江雲康拿起酒壺,飲了一大口,「你特意來造船廠一趟,可是有事要和我說?」
「去年年底的時候,我就上摺子給皇上,我朝武將太少。現在是內憂外患,處處都要打戰,但真能用的武將沒幾個,所以才會一直平息不了內亂。我給皇上的建議時,開設武科,效仿前朝,增加武將的地位。」
徐放握緊手中的酒壺,手背青筋暴起,「但朝中反對的聲音太多,特別是那些迂腐的老臣,說什麽區區武夫,本朝就沒有開武科的先例。那些老古董也不想想,如果不是我們這些武夫在平內亂、退北狄,他們能在京城高枕無憂?」
皇上剛登基沒多久,之前幾次的清剿,就讓京城裏怨聲載道,特別是一些百年世家,根本動不得。
如果再開設武科,勢必會引起更大的騷動,故而遲遲沒有下決定。
「我來找你,就是想讓你幫著一起上摺子。」徐放看著江雲康道,「近來文渝和你兄長都得皇上重用,他們都是你舉薦的人,說明皇上會聽你的。」
徐放不僅來找江雲康,他之前也找過不少同僚,好些人都同意上摺子。
「我同意你說的。」江雲康之前就有想過,但還沒實際去做,聽徐放已經上了摺子,他是很贊同徐放的說法,「咱們本朝,確實太缺武將。先帝在位時,國土就一再縮小,如果再不多一點鎮守邊疆的武將,隻怕還會縮小。」
他下定主意道,「這個摺子我待會就去寫,我還會寫信給文渝他們。我大哥不好說,但文渝肯定會支持。」
江雲康大哥是老派大家長,從小受到的教育也是世家嫡長子為重的言論,江雲康還真不能保證大哥會同意。
和徐放喝完酒,江雲康立馬去寫信,讓徐放一塊帶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