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頁
庶子的青雲路[科舉] 作者:聽金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古代鹽運大部分都把控在朝廷手中,若是偷賣私鹽,那可是重罪。江雲康要想長遠發展,自然不能落下把柄。
白輕舟不明白了,「三郎你有想法就直說,隻要靠譜,我肯定聽你的。但你不直說,我實在猜不出你的想法。」
這段日子,江雲康時不時就有驚喜給他,白輕舟越發覺得要江雲康來新餘沒錯。
「我是想讓你上摺子給皇上,就說你打算發展新餘的鹽礦,接下來三年內,不用朝廷撥款重建新餘,但要留下鹽礦八成的賦稅供新餘重建。」江雲康沒要全部,是因為一旦發展起來後,錢卻全在他們手中,皇上也會眼紅。倒不如分出兩分稅收給皇上,這樣皇上才會樂意。
「白大哥也看到我提煉的細鹽,你想想,上一迴京城送來的賑災糧,早就吃完了。若不是咱們自個幫百姓謀劃,現在新餘城裏已經餓死不少人。」
不要京城給賑災銀,皇上肯定樂意,但也意味著白輕舟要頂著天大的壓力,大家都會震驚此舉,還會有不少人等著看笑話。
不過……白輕舟再次抓起一把細鹽,深吸一口氣,下定決心道,「就按你說的辦!」
第107章
白輕舟的摺子送到皇上那時, 太子和兩位王爺也在。
「你們說說,白輕舟此舉,可行嗎?」皇上心中早有主意, 但還是想問問三個兒子。
恭王搶先開口,「新餘乃兵家重地,豈能胡鬧。這個白輕舟向來不聽勸, 兒臣覺得不可。應該換了白輕舟。」
「那十二弟覺得該換誰?」太子最近得了不少恭王的人擠兌,現在聽恭王開口, 倒是很快抓到矛盾點,「白輕舟不行的話, 難道讓錢明鶴去?」
錢明鶴為什麽被貶官,在場的人都知道,太子這般提出來,便是要打恭王的臉。
皇上聽得眉頭直擰,視線落到賢王身上。
賢王發現皇上看了過來,倒是沒急著發表意見,等皇上主動問怎麽看, 才道,「白輕舟此舉確實冒險, 不過白輕舟這人有才幹,又不太好說。兒臣愚鈍,拿不定主意, 還請父皇裁決。」
「三哥怎麽怎麽就沒主意了?」恭王問, 「大傢夥都說你有治世之才,現下父皇需要你出謀劃策, 你別藏著掖著呀, 有什麽想法直接說, 難道不好?」
「十二弟,皇兄我是真拿不定主意。父皇聖明,他心中自由決斷。」賢王和皇上拱手行禮,以示奉承。
皇上確實早有主意,但被賢王猜到心思,他的心情卻很奇妙。
「嗯,就按白輕舟說的辦。」皇上頓了頓,下令道,「既然他有心把新餘的鹽產弄好,朕也能少一件煩心事。國庫缺錢,他真辦好了,朕立馬給他升官。」
但是沒辦好,又是另一件事。
皇上的旨意一出,京城裏一些懂門道的,都覺得白輕舟和江雲康瘋了。
新餘的鹽井,過去那麽多任太守都沒弄好,他們怎麽可能弄好?
就連鍾慶,都和木須表示了擔憂。
聽到消息後,鍾慶便來找了木須。
林源上了茶之後,就打算退下,但被木須給叫住。
「讀書做官,你留下一起聽聽。」木須和林源說完,再去看鍾慶,「輕舟能上這種摺子,必然和三郎商量過。你和輕舟同朝為官過,你應該懂輕舟的性格,他雖然直率,但做事向來靠譜,不然皇上也不會用他那麽多年。既然他們都決定上這種摺子,必然有他們的理由。」
對於自己的得意門生,木須還是比較信任。
不過就像鍾慶擔憂的一樣,這個事就怕沒辦好,還是有風險。
有人替江雲康他們擔憂,自然也就有人樂得看熱鬧。
翁行鑫從恭王口中得知後,嘴上的笑容就沒下去。
恭王府裏,翁行鑫站在恭王身側,幫著倒茶,「這個白輕舟也是虎的,新餘那些鹽井都廢了好幾年,他現在去弄,這不是拱手把新餘讓出來嗎?」
錢家在新餘有人,翁行鑫和恭王都知道。他們也知道,錢家分支最近並不好過,因為江雲康和白輕舟的再三打壓。
「白輕舟以前也不討人喜歡,但從沒這樣辦事過。」恭王鳳眼半眯,想了想道,「本王覺得,這個事多半又是那個江雲康的主意。」
「微臣覺得也是。」翁行鑫點頭道,「江雲康這人,囂張慣了,這次膽子那麽大,咱們等著瞧就好。即使真的開採出鹽來,微臣也聽說過,新餘的鹽苦又澀,一般人都不吃。」
「不過,為了以防萬一……」翁行鑫頓了下,湊近一點,小聲道,「王爺要不要和錢家打聲招唿,多盯著江雲康和白輕舟。他們兩個膽子那麽大,咱們可別讓他們起來了,不然新餘的位置也讓不出來。」
從錢家再三損失錢財後,恭王就想派自己的人去新餘。沒有銀錢送來,他在京城也難辦事。
「錢家那裏早就打過招唿。」說到這個,恭王就忍不住皺眉,「但是錢明遠這人……辦事不太行。」
早前江雲康剛去新餘時,恭王就派人打了招唿,結果江雲康什麽事都沒有,反而還越來越好,錢家反而吃了幾次虧。
不過現在白輕舟要弄鹽井,恭王便坐等白輕舟和江雲康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翁行鑫也點點頭,等了那麽久,錢明遠也不見有作為,確實不太行。
等皇上的批閱到新餘時,已是二月初。
白輕舟不明白了,「三郎你有想法就直說,隻要靠譜,我肯定聽你的。但你不直說,我實在猜不出你的想法。」
這段日子,江雲康時不時就有驚喜給他,白輕舟越發覺得要江雲康來新餘沒錯。
「我是想讓你上摺子給皇上,就說你打算發展新餘的鹽礦,接下來三年內,不用朝廷撥款重建新餘,但要留下鹽礦八成的賦稅供新餘重建。」江雲康沒要全部,是因為一旦發展起來後,錢卻全在他們手中,皇上也會眼紅。倒不如分出兩分稅收給皇上,這樣皇上才會樂意。
「白大哥也看到我提煉的細鹽,你想想,上一迴京城送來的賑災糧,早就吃完了。若不是咱們自個幫百姓謀劃,現在新餘城裏已經餓死不少人。」
不要京城給賑災銀,皇上肯定樂意,但也意味著白輕舟要頂著天大的壓力,大家都會震驚此舉,還會有不少人等著看笑話。
不過……白輕舟再次抓起一把細鹽,深吸一口氣,下定決心道,「就按你說的辦!」
第107章
白輕舟的摺子送到皇上那時, 太子和兩位王爺也在。
「你們說說,白輕舟此舉,可行嗎?」皇上心中早有主意, 但還是想問問三個兒子。
恭王搶先開口,「新餘乃兵家重地,豈能胡鬧。這個白輕舟向來不聽勸, 兒臣覺得不可。應該換了白輕舟。」
「那十二弟覺得該換誰?」太子最近得了不少恭王的人擠兌,現在聽恭王開口, 倒是很快抓到矛盾點,「白輕舟不行的話, 難道讓錢明鶴去?」
錢明鶴為什麽被貶官,在場的人都知道,太子這般提出來,便是要打恭王的臉。
皇上聽得眉頭直擰,視線落到賢王身上。
賢王發現皇上看了過來,倒是沒急著發表意見,等皇上主動問怎麽看, 才道,「白輕舟此舉確實冒險, 不過白輕舟這人有才幹,又不太好說。兒臣愚鈍,拿不定主意, 還請父皇裁決。」
「三哥怎麽怎麽就沒主意了?」恭王問, 「大傢夥都說你有治世之才,現下父皇需要你出謀劃策, 你別藏著掖著呀, 有什麽想法直接說, 難道不好?」
「十二弟,皇兄我是真拿不定主意。父皇聖明,他心中自由決斷。」賢王和皇上拱手行禮,以示奉承。
皇上確實早有主意,但被賢王猜到心思,他的心情卻很奇妙。
「嗯,就按白輕舟說的辦。」皇上頓了頓,下令道,「既然他有心把新餘的鹽產弄好,朕也能少一件煩心事。國庫缺錢,他真辦好了,朕立馬給他升官。」
但是沒辦好,又是另一件事。
皇上的旨意一出,京城裏一些懂門道的,都覺得白輕舟和江雲康瘋了。
新餘的鹽井,過去那麽多任太守都沒弄好,他們怎麽可能弄好?
就連鍾慶,都和木須表示了擔憂。
聽到消息後,鍾慶便來找了木須。
林源上了茶之後,就打算退下,但被木須給叫住。
「讀書做官,你留下一起聽聽。」木須和林源說完,再去看鍾慶,「輕舟能上這種摺子,必然和三郎商量過。你和輕舟同朝為官過,你應該懂輕舟的性格,他雖然直率,但做事向來靠譜,不然皇上也不會用他那麽多年。既然他們都決定上這種摺子,必然有他們的理由。」
對於自己的得意門生,木須還是比較信任。
不過就像鍾慶擔憂的一樣,這個事就怕沒辦好,還是有風險。
有人替江雲康他們擔憂,自然也就有人樂得看熱鬧。
翁行鑫從恭王口中得知後,嘴上的笑容就沒下去。
恭王府裏,翁行鑫站在恭王身側,幫著倒茶,「這個白輕舟也是虎的,新餘那些鹽井都廢了好幾年,他現在去弄,這不是拱手把新餘讓出來嗎?」
錢家在新餘有人,翁行鑫和恭王都知道。他們也知道,錢家分支最近並不好過,因為江雲康和白輕舟的再三打壓。
「白輕舟以前也不討人喜歡,但從沒這樣辦事過。」恭王鳳眼半眯,想了想道,「本王覺得,這個事多半又是那個江雲康的主意。」
「微臣覺得也是。」翁行鑫點頭道,「江雲康這人,囂張慣了,這次膽子那麽大,咱們等著瞧就好。即使真的開採出鹽來,微臣也聽說過,新餘的鹽苦又澀,一般人都不吃。」
「不過,為了以防萬一……」翁行鑫頓了下,湊近一點,小聲道,「王爺要不要和錢家打聲招唿,多盯著江雲康和白輕舟。他們兩個膽子那麽大,咱們可別讓他們起來了,不然新餘的位置也讓不出來。」
從錢家再三損失錢財後,恭王就想派自己的人去新餘。沒有銀錢送來,他在京城也難辦事。
「錢家那裏早就打過招唿。」說到這個,恭王就忍不住皺眉,「但是錢明遠這人……辦事不太行。」
早前江雲康剛去新餘時,恭王就派人打了招唿,結果江雲康什麽事都沒有,反而還越來越好,錢家反而吃了幾次虧。
不過現在白輕舟要弄鹽井,恭王便坐等白輕舟和江雲康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翁行鑫也點點頭,等了那麽久,錢明遠也不見有作為,確實不太行。
等皇上的批閱到新餘時,已是二月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