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頁
庶子的青雲路[科舉] 作者:聽金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說都不是會做菜的人,但好在有廚娘在一旁指揮,也有模有樣地做了一桌子的菜。
晚飯時,大家圍坐在一起,徐放最高興。
「能在這裏和三郎喝上幾杯酒,實在是想不到,來,我們先喝一杯。」徐放舉杯站起。
江雲康也不矯情,倒滿酒後,就和徐放幹杯。
從相識到如今,已經數年過去,如今各自都成家立業。雖說事業都還剛開始沒多久,但心中的嚮往都是一樣,幾個人圍著酒桌,有說有笑,倒是緩解不少思鄉的情緒。
一頓年夜飯,寄託了對未來的嚮往,還有對親人和故土的思念。
隨著新年的到來,又是新的開始。
就算是在正月裏,修城牆的人也不敢停下。
如今隻差最後的收尾,再有半個多月,便能恢複如初。
正月初二,白輕舟便帶著人去城牆附近監工。
江雲康則是開始思考,之前逃民留下來的土地,還有房屋修繕等事情。
要想讓百姓們緩過來,除了需要一個豐收的年成,還需要有銀錢繼續進項。
城牆馬上能修繕完,也就意味著一部分百姓會失去經濟來源。
從一月等到八月秋收,還有相當漫長的一段日子。
江雲康再次想到了新餘附近的鹽井,雖然這裏鹽井產的鹽苦澀,也都是小作坊模式,但江雲康有提煉細鹽的方法。
他挑了個天清氣朗的日子,帶著書硯和幾個侍衛出城去,打算去附近的鹽井看看。若是能提煉出細鹽,往後新餘的發展便不會缺錢。
第106章
新餘附近山多, 峽穀也頗深。
剛出城的一段路還算平整,但進入山林後,路麵便崎嶇起來。
江雲康請了個當地人帶路, 大家先是騎馬,後來又改步行。
「大人,新餘附近鹽井的產鹽又苦又澀, 我們當地人都不吃,您找鹽井做什麽?」帶路的張翔走到最前頭, 他生得魁梧,手裏拿著一把砍刀, 若是遇到樹枝擋路,便直接砍了。
「就是看看,想知道是什麽樣。」江雲康道。
修城牆的事有白輕舟在,不需要他去操心,今年的民生問題,才是他現在最該關心的。
「其實沒啥好看的,好些鹽井都荒廢了, 弄出一點鹽賣不上價格,之前的官爺不弄了後, 也就一些窮人才會偷著弄。」張翔是獵戶,對附近山林都很熟悉。
說話間,他就看到一處盆地, 指著和江雲康道, 「大人您瞧,從這條小路下去, 便到第一處鹽井。」
小路坡度大, 路上早已長滿雜草, 江雲康下去時,差點被滑到。
等到了鹽井那,用手沾了點附近的水,苦澀得直皺眉頭。
「大人,草民沒騙您吧。」張翔看江雲康皺眉,哈哈笑了下,「這裏也就偶爾來點野獸,您瞧瞧這附近的雜草,一看便知道許久沒人來。」
「您要是想製鹽,草民還是勸您別想了,以前的官府也都想弄,可這裏山路崎嶇,製出來的鹽又不好,到最後隻會費時費力。」
張翔跟江雲康走了一路,覺得江雲康為人和善,這才多說兩句。
「多謝提醒。」江雲康知道張翔是為了自己好,古代製鹽技術太差,工藝複雜且無效。在現代很尋常的細鹽,拿到古代就是金子一樣的寶貝。
轉頭望了一圈四周,樹木稀疏,但地勢陡峭,想要從這裏運鹽出去,往後還得修路。
「張翔,像這樣的鹽井,附近都有多少?」江雲康問。
張翔比了兩根手指,「光是這片山林,大大小小的鹽井共有二十幾處,現下隻有四處還在使用。」
「勞煩你,再帶我去看看。」江雲康道。
出門前,江雲康就和白輕舟說過,得花上幾日時間才會迴去。
他跟著張翔在山林裏轉了大半日,每處的鹽井都不大,而且荒廢太多,若是要用,很多東西都得重新建。
到了夜裏,他們便在其中一個正在使用的鹽井附近休息。
山裏露水重,到了夜晚後就起霧。
鹽井的主人交代,夜裏別亂跑,不然會遇到豺狼之類,運氣不好就丟了性命。
連著在山裏逛了三日,江雲康走的時候,帶上五十斤的粗鹽。
張翔以為江雲康要拿迴去餵馬,還幫著講價。
從山裏迴到新餘那日,天上下著細雨,經過城門時,江雲康看了眼城牆,已經修得差不多了,往後夜裏也能睡得安心一些。
沒有在城門處看到白輕舟,想著人可能在府衙,江雲康便走快一些。
等迴到府衙時,看到白輕舟帶著人修圍牆,江雲康喊了一身。
白輕舟迴頭時,確認了一會,才笑道,「幾日不見,三郎怎麽衣衫破了,鬍子也長了?我都不敢認。」
「山裏條件不好,隻好湊合過。」江雲康看了眼四周,問,「白大哥這是要把府衙的圍牆都壘起來嗎?」
白輕舟點頭說是,「現在還沒錢修繕府衙,但圍牆還是很重要,不然一直開著門,若是夜裏來了賊人也不知道。」湊到江雲康耳邊,小聲道,「這兩日你不在,有好些人假裝路過,咱們把圍牆壘高一點,那些人便不知道咱們在府衙裏做什麽。」
江雲康也有這個意思,之前圍牆隻壘了三分之一,做什麽事都可能被人看到,總是缺了點隱私。
迴屋洗漱換了衣裳,江雲康就迫不及待地帶著書硯在屋裏提煉粗鹽。
晚飯時,大家圍坐在一起,徐放最高興。
「能在這裏和三郎喝上幾杯酒,實在是想不到,來,我們先喝一杯。」徐放舉杯站起。
江雲康也不矯情,倒滿酒後,就和徐放幹杯。
從相識到如今,已經數年過去,如今各自都成家立業。雖說事業都還剛開始沒多久,但心中的嚮往都是一樣,幾個人圍著酒桌,有說有笑,倒是緩解不少思鄉的情緒。
一頓年夜飯,寄託了對未來的嚮往,還有對親人和故土的思念。
隨著新年的到來,又是新的開始。
就算是在正月裏,修城牆的人也不敢停下。
如今隻差最後的收尾,再有半個多月,便能恢複如初。
正月初二,白輕舟便帶著人去城牆附近監工。
江雲康則是開始思考,之前逃民留下來的土地,還有房屋修繕等事情。
要想讓百姓們緩過來,除了需要一個豐收的年成,還需要有銀錢繼續進項。
城牆馬上能修繕完,也就意味著一部分百姓會失去經濟來源。
從一月等到八月秋收,還有相當漫長的一段日子。
江雲康再次想到了新餘附近的鹽井,雖然這裏鹽井產的鹽苦澀,也都是小作坊模式,但江雲康有提煉細鹽的方法。
他挑了個天清氣朗的日子,帶著書硯和幾個侍衛出城去,打算去附近的鹽井看看。若是能提煉出細鹽,往後新餘的發展便不會缺錢。
第106章
新餘附近山多, 峽穀也頗深。
剛出城的一段路還算平整,但進入山林後,路麵便崎嶇起來。
江雲康請了個當地人帶路, 大家先是騎馬,後來又改步行。
「大人,新餘附近鹽井的產鹽又苦又澀, 我們當地人都不吃,您找鹽井做什麽?」帶路的張翔走到最前頭, 他生得魁梧,手裏拿著一把砍刀, 若是遇到樹枝擋路,便直接砍了。
「就是看看,想知道是什麽樣。」江雲康道。
修城牆的事有白輕舟在,不需要他去操心,今年的民生問題,才是他現在最該關心的。
「其實沒啥好看的,好些鹽井都荒廢了, 弄出一點鹽賣不上價格,之前的官爺不弄了後, 也就一些窮人才會偷著弄。」張翔是獵戶,對附近山林都很熟悉。
說話間,他就看到一處盆地, 指著和江雲康道, 「大人您瞧,從這條小路下去, 便到第一處鹽井。」
小路坡度大, 路上早已長滿雜草, 江雲康下去時,差點被滑到。
等到了鹽井那,用手沾了點附近的水,苦澀得直皺眉頭。
「大人,草民沒騙您吧。」張翔看江雲康皺眉,哈哈笑了下,「這裏也就偶爾來點野獸,您瞧瞧這附近的雜草,一看便知道許久沒人來。」
「您要是想製鹽,草民還是勸您別想了,以前的官府也都想弄,可這裏山路崎嶇,製出來的鹽又不好,到最後隻會費時費力。」
張翔跟江雲康走了一路,覺得江雲康為人和善,這才多說兩句。
「多謝提醒。」江雲康知道張翔是為了自己好,古代製鹽技術太差,工藝複雜且無效。在現代很尋常的細鹽,拿到古代就是金子一樣的寶貝。
轉頭望了一圈四周,樹木稀疏,但地勢陡峭,想要從這裏運鹽出去,往後還得修路。
「張翔,像這樣的鹽井,附近都有多少?」江雲康問。
張翔比了兩根手指,「光是這片山林,大大小小的鹽井共有二十幾處,現下隻有四處還在使用。」
「勞煩你,再帶我去看看。」江雲康道。
出門前,江雲康就和白輕舟說過,得花上幾日時間才會迴去。
他跟著張翔在山林裏轉了大半日,每處的鹽井都不大,而且荒廢太多,若是要用,很多東西都得重新建。
到了夜裏,他們便在其中一個正在使用的鹽井附近休息。
山裏露水重,到了夜晚後就起霧。
鹽井的主人交代,夜裏別亂跑,不然會遇到豺狼之類,運氣不好就丟了性命。
連著在山裏逛了三日,江雲康走的時候,帶上五十斤的粗鹽。
張翔以為江雲康要拿迴去餵馬,還幫著講價。
從山裏迴到新餘那日,天上下著細雨,經過城門時,江雲康看了眼城牆,已經修得差不多了,往後夜裏也能睡得安心一些。
沒有在城門處看到白輕舟,想著人可能在府衙,江雲康便走快一些。
等迴到府衙時,看到白輕舟帶著人修圍牆,江雲康喊了一身。
白輕舟迴頭時,確認了一會,才笑道,「幾日不見,三郎怎麽衣衫破了,鬍子也長了?我都不敢認。」
「山裏條件不好,隻好湊合過。」江雲康看了眼四周,問,「白大哥這是要把府衙的圍牆都壘起來嗎?」
白輕舟點頭說是,「現在還沒錢修繕府衙,但圍牆還是很重要,不然一直開著門,若是夜裏來了賊人也不知道。」湊到江雲康耳邊,小聲道,「這兩日你不在,有好些人假裝路過,咱們把圍牆壘高一點,那些人便不知道咱們在府衙裏做什麽。」
江雲康也有這個意思,之前圍牆隻壘了三分之一,做什麽事都可能被人看到,總是缺了點隱私。
迴屋洗漱換了衣裳,江雲康就迫不及待地帶著書硯在屋裏提煉粗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