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是感受到江雲康的目光,翁行鑫也朝這邊看了過來。


    四目相對,江雲康立馬從翁行鑫的眼中感受到了怨恨。


    而這時,翁行鑫突然往江雲康這邊走來。


    文渝先發現,遲疑道,「他想過來幹什麽呢?」


    「說點無關痛癢的狠話吧。」江雲康道。


    等翁行鑫走近後,真的如江雲康說的一樣,對著江雲康就問,「看到我現在,你滿意了?你不用狡辯不是你,咱們心裏都清楚,如果真不是你,那我現在就被雷劈死!」


    「沒什麽滿意不滿意的,善有善報,若是你做的都是好事,也不至於會那麽虧心。」江雲康語氣淡定,「送你一句話,多行不義必自斃,往後多做點好事,也就不至於夜夜睡不著了。」


    看到翁行鑫的黑眼圈堪比國寶,江雲康便知道翁行鑫失眠嚴重。


    其實心態好一點的,在沒什麽流言時,就能調整好情緒。厚著臉皮當做沒這個時,往後該怎麽樣就怎麽樣,別人也不會白目到跟前來說。


    但翁行鑫是陷入他自己的巡迴折磨了,害怕流言影響前程後,又開始想江雲康可能會比他前程好,這麽一來,殿試的壓力就大,再次擔心流言有影響。


    周而複始,翁行鑫就被壓垮了。


    翁行鑫目光兇狠,咬牙切齒地瞪著江雲康。


    到達的考生慢慢變多,大家或多或少都有聽到會試時和翁行鑫和江雲康有關的流言,見兩個人麵對麵站著,又不由看了過來。


    投過來的目光太多,翁行鑫不一會兒就受不了,「江雲康,我也等著看,你這次還能不能有好結果!」


    放下這句話,翁行鑫便轉身走了,背影淡薄又孤單,卻不會讓人覺得可憐。


    等翁行鑫一走,就有人開始談論:


    「你們說,之前傳的流言,是不是真的?」


    「八成是真的,我不清楚江雲康怎麽樣。但你們想一想,木須先生和北齋先生是同窗,可木須先生從當年鄉試後,就不再搭理北齋先生,肯定有原因。」


    「我也覺得更像真的,比起貪財的北齋先生,我更相信木須先生的人品。」


    有信流言的,也有一些不信的插話道,「沒有根據的傳言,還是不要輕信的好,於景山那個人,向來乖張,從他嘴裏傳出來的話,哪裏能信?」


    「我倒是覺得,於景山的話更能信。他本就是北齋先生的學生,按理來說應該幫北齋先生,但於景山身份在那裏,就不屑幫北齋先生說謊。」


    「我覺得你說的有道理。」


    「我也覺得。」


    ……


    本來平息一段時間的流言,因為今日的碰麵,在各個考生中,又開始談論起來。


    因為有話可以聊,所以緩解了一些緊張,等搜身的軍士到了後,眾人才意識到時辰快到了,這才又忐忑起來。


    經過軍士的搜身後,考生們拍成兩排,兩百多個人,長長地跟在大監的身後。大部分人都是頭一次跨進這道宮門,好奇四周建築的同時,又不敢轉頭多看。


    江雲康在隊伍的前半段,文渝在他右邊。


    看著巍峨的殿宇錯落有致地排開,隨著每上一步台階,都有種人生在往高處走的感覺。


    等到了保和殿外,才有一縷晨曦的陽光爬上宮牆,零零散散地灑落下來。


    今兒是四月裏難得的好天氣,在宮門口時,就有軍士誇今天好,很適合考試。


    伴隨著太陽的高升和考官的點名,江雲康和這些學子們分別從左右兩邊進入保和殿,等到了大殿中,還不能落坐,得人都到齊了,還得給考官們行禮表達敬意。


    隻是站在保和殿裏,江雲康就感受到了和之前幾次考試的不同,寬大的宮殿裏,仿佛唿吸用力一些都能有迴音。


    他隻敢用餘光去掃視四周,隻能看到幾個考官的腿腳,卻看不到考官長什麽樣。


    大哥有幫他打聽過殿試的八個考官,但沒一個是他認識的,隻說有一個也是木須先生的學生,不過江雲康也隻是聽過名字而已,並沒有在木府碰見過。


    等落座後,江雲康並不敢立馬動筆,而是先深吸一口氣,擦幹掌心的汗,才小心翼翼地開始看策題。


    第87章


    除了加放恩科的特殊時期, 殿試和會試一樣,都是三年一次。


    因為不是年年有,每次到了殿試, 都會備受讀書人的關注。


    四月的天,說變就變。


    江雲康剛提筆作答沒多久,外邊的天色就暗了下來。


    本來還說是個好日子, 但眼看著又要下雨,倒是沒撐著放晴一整日。


    今年的策題, 和運河有關。


    去年南邊洪水泛濫,從京城往南數百公裏外的運河潰堤, 給朝廷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朝中撥了大量的銀錢去治水,眼看著今年的的大雨又快到來,若是去年留了隱患,今年怕是要出大亂。


    自古運河就和民生息息相關,江雲康腦中轉過幾個案例,很快就開始下筆。


    外頭的天色越來越暗,不一會兒就下起小雨, 但考場裏沒一人敢抬頭多看,都在奮筆疾書。


    而考場外, 說到江雲康的,除了林家那些親戚,還有徐國公和徐敬文。


    徐國公府裏, 徐國公邀了徐敬文喝茶。


    過去這些年, 靠著皇上對長公主的寵愛,徐國公府在京城過得很舒心。可皇上年紀大了, 唯一的兒子還從軍去了, 徐國公府需要其他的人脈來支撐, 不至於讓府上就此落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庶子的青雲路[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聽金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聽金坎並收藏庶子的青雲路[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