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頁
庶子的青雲路[科舉] 作者:聽金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於家也給於景山準備了酒席,翁行鑫提醒道,「景山,我們該走了。」
於景山皺眉轉頭,到於家馬車邊上時,突然道,「你不要跟著我,我自己迴去。」
翁行鑫還沒反應過來,於家的馬車就先走了。
等馬車揚起的塵土撲麵而來時,翁行鑫才迴過神來。
而江雲康他們,很快就到了臨仙閣。
還沒到用午飯的時辰,所以臨仙閣裏人很少。掌櫃看到江雲康帶人來,立馬把他們帶到天字號去。
等幾個人坐下後,江雲康再給文渝他們鄭重介紹,「這位是徐國公府的世子徐放,這一個則是木須先生的侄兒,他們都在一塊從軍。」
介紹完徐放兩個,江雲康又介紹了文渝和張博宇。
林源主動給大家添茶,「大傢夥裏我年紀最小,今兒個我就幫幾位哥哥添酒倒茶,當個小二好了。」
徐放爽朗笑道,「你年紀最小,卻也是最會說的一個。」又看向文渝兩個,舉杯道,「兩位兄弟一起喝一杯先,既然是三郎的朋友,那也就是我徐放的朋友!」
文渝和張博宇本來還有些不適應,畢竟他們不是那種圓滑擅交際的人,但徐放一點架子都沒有,邀著他們喝兩杯後,也就慢慢熟悉和自在。
江雲康聽說徐放兩個都要有官銜,又舉杯祝福他們兩個。
還沒開席,徐放倒是先喝了半肚子的茶水,便擺手說先不喝茶了,「你們是不知道,我迴來時,家裏母親差點沒認出我來。她還以為是哪裏來的黑炭,要把我趕出去呢。」
木疆哈哈點頭,「我家伯母也是,盯著我看了好半天,實在是邊疆的日頭太曬,哪裏可能不黑。」
江雲康微笑著聽徐放和木疆說話,又看到徐放的手背有傷疤,不由多問幾句。
徐放卻說這不是什麽大事,當場撩起衣袖給江雲康看其他的傷疤,「就這一條碗口大的疤,差點廢了老子的手。養了兩個月,還沒好全,北邊又來了偷襲。那群狗東西,就盯著咱們曆朝的國土,恨不得把咱們的國土都吃了!」
木疆也有許多傷疤,附和道,「好在咱們將軍是個硬氣的,帶著我們一直撐著,去年還過江打了兩迴,要不是糧草不夠,都能奪下兩座城呢!」
文渝聽得眼睛直瞪,「你們還過江北上了?」
「嗯,不過就那一迴。」木疆見文渝有興趣,就多說兩句,「那次是抓到細作,聽到他們要火燒我們得軍營,幹脆將計就計,趁他們過江時,來了個偷襲。」
「你們肯定不知道,我們要守住那道防線,是真不容易。同一年去的一百個兄弟,如今就剩下四十六個。朝中還時常拖延軍糧,有時候沒被敵人滅了,反而要先被餓死。」
說到軍糧的事,徐放和木疆都很氣憤。
文渝和張博宇聽得一愣一愣,他們沒這麽近地聽過邊疆的事,好奇的同時,又有很多質疑。
「國庫每年都是按時送軍糧出去,除非遇到災難天,為何會這般拖延?」張博宇問道。
「這還不簡單,肯定是哪個王八羔子偷吃了唄。」徐放冷哼道,「說咱們這些練武的人粗,但那些文官更不行,一個個吃得肥頭大耳,真上了戰場,慫得和包子一樣。」
張博宇聽得皺眉,「也不一定都是貪官,總有好官。」
木疆插話道,「好官確實也有,但京城裏的大官壓下來,就算有人想當好官,也難一直堅持。不然這一百多年,咱們失去的半壁江山,為何遲遲不能收複?」
半數國土被人侵占到四分五裂,而那些文人還隻是吟詩作對,說點感懷春秋的話,卻不見做實事。
這文官與武官的積怨,早就頗深。
江雲康看兩邊人快爭執起來,適時出聲道,「就是世道不好,才需要我們奮血殺敵,也需要我們苦讀詩書。」
「天下沒有一人能撐著的天下,不管是文是武,都不可缺少。」他看小二進來送菜,端起手中的酒杯,吆喝道,「咱們一塊兒喝一杯,往後一起收複舊山河!」
木疆和徐放立馬舉杯唿應,林源笑著幫文渝和張博宇加滿。
大家都是還可以放鬆一點地狀態,幾杯酒下肚,便敞開心扉地談話。
不過文人和武夫的觀念到底不太同,還是不時會發生一些衝撞,得江雲康和林源從中調和。
一頓飯後,文渝和張博宇敗下陣來,先喝得酩酊大醉。
江雲康和林源把兩人抬到一旁休息,再迴酒桌。
木疆微醺晃著腦袋,徐放則跟個沒事人一樣。
「三郎,你知道我這次迴來,有件很重要的事吧?」徐放把椅子挪動到江雲康邊上,殷勤地給江雲康倒茶。
江雲康一看徐放這樣,就知道徐放有事要求他,「你說吧,隻要我能幫你做到的事,一定幫忙。」
「也不是什麽難事。」說到這個,徐放頗有些不好意思,黑黑的臉頰好似泛著紅暈,不過他到底是個大膽的,深吸一口氣後,便一口氣說出來,「張侍郎最不喜歡我這種粗人,我又拖了那麽久的時間,他現在看到我一定恨得牙癢癢。明兒個,你能不能陪我去張府一趟,張侍郎最喜歡你這種讀書人了。」
徐放知道自己性格沖,有時候脾氣也倔,但事關他後半生的幸福,他需要有個人能在一旁幫他周旋。
「這是好事,我自然願意陪你去。」江雲康認真端詳了徐放兩眼,打趣但道,「就是不知道張家姑娘,看到你那麽黑,還會不會心儀於你。」
於景山皺眉轉頭,到於家馬車邊上時,突然道,「你不要跟著我,我自己迴去。」
翁行鑫還沒反應過來,於家的馬車就先走了。
等馬車揚起的塵土撲麵而來時,翁行鑫才迴過神來。
而江雲康他們,很快就到了臨仙閣。
還沒到用午飯的時辰,所以臨仙閣裏人很少。掌櫃看到江雲康帶人來,立馬把他們帶到天字號去。
等幾個人坐下後,江雲康再給文渝他們鄭重介紹,「這位是徐國公府的世子徐放,這一個則是木須先生的侄兒,他們都在一塊從軍。」
介紹完徐放兩個,江雲康又介紹了文渝和張博宇。
林源主動給大家添茶,「大傢夥裏我年紀最小,今兒個我就幫幾位哥哥添酒倒茶,當個小二好了。」
徐放爽朗笑道,「你年紀最小,卻也是最會說的一個。」又看向文渝兩個,舉杯道,「兩位兄弟一起喝一杯先,既然是三郎的朋友,那也就是我徐放的朋友!」
文渝和張博宇本來還有些不適應,畢竟他們不是那種圓滑擅交際的人,但徐放一點架子都沒有,邀著他們喝兩杯後,也就慢慢熟悉和自在。
江雲康聽說徐放兩個都要有官銜,又舉杯祝福他們兩個。
還沒開席,徐放倒是先喝了半肚子的茶水,便擺手說先不喝茶了,「你們是不知道,我迴來時,家裏母親差點沒認出我來。她還以為是哪裏來的黑炭,要把我趕出去呢。」
木疆哈哈點頭,「我家伯母也是,盯著我看了好半天,實在是邊疆的日頭太曬,哪裏可能不黑。」
江雲康微笑著聽徐放和木疆說話,又看到徐放的手背有傷疤,不由多問幾句。
徐放卻說這不是什麽大事,當場撩起衣袖給江雲康看其他的傷疤,「就這一條碗口大的疤,差點廢了老子的手。養了兩個月,還沒好全,北邊又來了偷襲。那群狗東西,就盯著咱們曆朝的國土,恨不得把咱們的國土都吃了!」
木疆也有許多傷疤,附和道,「好在咱們將軍是個硬氣的,帶著我們一直撐著,去年還過江打了兩迴,要不是糧草不夠,都能奪下兩座城呢!」
文渝聽得眼睛直瞪,「你們還過江北上了?」
「嗯,不過就那一迴。」木疆見文渝有興趣,就多說兩句,「那次是抓到細作,聽到他們要火燒我們得軍營,幹脆將計就計,趁他們過江時,來了個偷襲。」
「你們肯定不知道,我們要守住那道防線,是真不容易。同一年去的一百個兄弟,如今就剩下四十六個。朝中還時常拖延軍糧,有時候沒被敵人滅了,反而要先被餓死。」
說到軍糧的事,徐放和木疆都很氣憤。
文渝和張博宇聽得一愣一愣,他們沒這麽近地聽過邊疆的事,好奇的同時,又有很多質疑。
「國庫每年都是按時送軍糧出去,除非遇到災難天,為何會這般拖延?」張博宇問道。
「這還不簡單,肯定是哪個王八羔子偷吃了唄。」徐放冷哼道,「說咱們這些練武的人粗,但那些文官更不行,一個個吃得肥頭大耳,真上了戰場,慫得和包子一樣。」
張博宇聽得皺眉,「也不一定都是貪官,總有好官。」
木疆插話道,「好官確實也有,但京城裏的大官壓下來,就算有人想當好官,也難一直堅持。不然這一百多年,咱們失去的半壁江山,為何遲遲不能收複?」
半數國土被人侵占到四分五裂,而那些文人還隻是吟詩作對,說點感懷春秋的話,卻不見做實事。
這文官與武官的積怨,早就頗深。
江雲康看兩邊人快爭執起來,適時出聲道,「就是世道不好,才需要我們奮血殺敵,也需要我們苦讀詩書。」
「天下沒有一人能撐著的天下,不管是文是武,都不可缺少。」他看小二進來送菜,端起手中的酒杯,吆喝道,「咱們一塊兒喝一杯,往後一起收複舊山河!」
木疆和徐放立馬舉杯唿應,林源笑著幫文渝和張博宇加滿。
大家都是還可以放鬆一點地狀態,幾杯酒下肚,便敞開心扉地談話。
不過文人和武夫的觀念到底不太同,還是不時會發生一些衝撞,得江雲康和林源從中調和。
一頓飯後,文渝和張博宇敗下陣來,先喝得酩酊大醉。
江雲康和林源把兩人抬到一旁休息,再迴酒桌。
木疆微醺晃著腦袋,徐放則跟個沒事人一樣。
「三郎,你知道我這次迴來,有件很重要的事吧?」徐放把椅子挪動到江雲康邊上,殷勤地給江雲康倒茶。
江雲康一看徐放這樣,就知道徐放有事要求他,「你說吧,隻要我能幫你做到的事,一定幫忙。」
「也不是什麽難事。」說到這個,徐放頗有些不好意思,黑黑的臉頰好似泛著紅暈,不過他到底是個大膽的,深吸一口氣後,便一口氣說出來,「張侍郎最不喜歡我這種粗人,我又拖了那麽久的時間,他現在看到我一定恨得牙癢癢。明兒個,你能不能陪我去張府一趟,張侍郎最喜歡你這種讀書人了。」
徐放知道自己性格沖,有時候脾氣也倔,但事關他後半生的幸福,他需要有個人能在一旁幫他周旋。
「這是好事,我自然願意陪你去。」江雲康認真端詳了徐放兩眼,打趣但道,「就是不知道張家姑娘,看到你那麽黑,還會不會心儀於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