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庶子的青雲路[科舉] 作者:聽金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江雲帆和孟氏行禮後,隨即介紹了跟來的太醫,給母親眨了個眼色,示意先不要說話。
太醫進裏屋看了承安侯後,倒是沒有照顧承安侯的情緒,當著承安侯的麵道,「侯爺的這個病,八成好不了,往後切記一定要靜養。就算以後能走,也別久站,不然他的腰受不了。」
昨日的大夫,也是這麽說。但他沒有當著承安侯的麵說,孟氏也是和承安侯說需要長時間修養,畢竟她了解承安侯,知道說了實話,隻會讓承安侯更暴躁。
「什麽?」承安侯果然怒了,「你說什麽?」
太醫又重複了一遍方才的話,在承安侯愣住的片刻,先出去寫藥方。
江雲帆怕父親罵人,趕忙到床邊提醒,「父親有什麽話待會再說,太醫是奉皇命來給您診治,待會要迴去給皇上迴話的。」
承安侯緊緊抓住枕套,手背青筋暴起,強忍著怒氣,兩眼瞪得銅鈴大。
孟氏送走太醫後,再進來時,對上承安侯的眼神突然有些害怕。
「你們昨天怎麽說的?現在老子好不了?那還活著幹什麽?」承安侯丟了手裏的枕頭,想要去拿更遠的東西,卻扯到腰,疼到頭皮發麻,頓時滿頭是汗,趴在床上好半天緩不過來。
江雲帆忙撿迴枕頭給承安侯墊著,「不是治不好,就是以後不能站太久。父親別再動怒,您這個時候就需要靜養。」
「靜靜靜,你就知道讓老子靜養,你這樣趴在床上一個月試試,你能受得了?」承安侯已經修養過一次,想到還要過那種日子,更忍不住脾氣。
江雲帆本就心累,看父親還是老樣子,覺得多說都沒用,起身道,「今日我已經幫父親辭官,皇上也說了,讓父親再靜養就好。您若是再惹什麽事,咱們侯府的爵位可就要沒了。」
放下話,江雲帆便退了出去。就算他好脾氣,且孝順,可再多的孝順,也有被磨滅沒了的時候。他怕再待下去,就會和父親吵起來。
承安侯看長子就這麽走了,更炸了,瞪著孟氏道,「他這是什麽意思?老子還沒死呢,竟然警告起老子來?」
孟氏感覺她的頭也要炸了,突突的疼,但又怕承安侯遷怒長子,隻好軟言細語地安撫著。
而江雲帆出了院子後,便迴了大房。
聽到安和郡主在和秋菊說三房生了兒子,眉間的那點煩躁,才消散大半。
他看著床上的安和郡主笑道,「這可是好事,咱們侯府的長孫,往後肯定不一般。指不定能有比我和他爹還厲害的本事。」
安和郡主的笑容淺淺的,「是啊,咱們侯府的長孫,自然會不一樣。我已經讓人送了玉如意去賀喜,就是可惜,我現在身子不好,不能親自過去看看。」
「你好好修養就行,若是你這次也是兒子,往後他們還能互相照應著長大。」江雲帆真心地感嘆一句不錯,起身道,「我過去看看三郎,也看看我那個剛出去的小侄兒。」
江雲帆從來不在意長孫出自哪房,因為他很清楚的知道,長孫出自哪房並不重要,他自己這房得有就行。而且其他兄弟有本事,隻會讓侯府的根基更穩固。
他的性子,不像承安侯,也不像孟氏,反而更像他的外祖父。
小時候承安侯外放時,江雲帆那兩年身子比較弱,孟氏不放心風流的夫君,又不敢帶著病弱的兒子一起去上任,便把兒子寄養在娘家。
跟著外祖父生活的那幾年,也就讓江雲帆定了性子,往後再被接迴去,也時常會去孟家找他外祖父。比起承安侯,孟老太爺倒是教江雲帆更多做人道理。
江雲帆到三房時,江雲康還守在兒子安兒邊上。
「噓。」江雲康做了個噤聲的手勢,示意大哥別大聲說話。
江雲帆馬上放輕步子,走到搖籃邊上後,看著熟睡中的侄兒,覺得很是可愛,「可取了小名?」
「叫安兒,等滿月再取大名。」很多人家都是滿月取大名,怕取了大名,小孩兒不好養活,就先取個小名叫著。
「安兒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正是最好的寓意。」江雲帆看了會侄兒,就把江雲康叫到一旁。
「我方才去了正院一趟,太醫也幫父親診治過了,父親這個腰,往後恢複不了正常。」江雲帆嘆了口氣,說到這個他就煩躁,「往後就得咱們兄弟,多多扶持,才能撐住這侯府了。」
每到這個時候,江雲康就覺得當大哥也不是很好,畢竟要操心那麽多。不像他,說不在意就可以不去管,隻要不鬧到他跟前就行。
江雲帆感嘆完後,就說到了江雲康科舉的事,「如今你院試已過,明年的鄉試打算繼續考嗎?」
有的人,為了能有更大的把握,可能不會那麽快參加鄉試。畢竟古代科舉太難,能連著考中的人太少,而科舉費時又費力,有些人一次沒過,還會崩潰受不了。
江雲康點頭說要考,鄉試在明年八月,離現在還有一年的時間。雖然時間有點緊,但也不算少,他打算去試試,並不想等到四年後。萬一四年後承安侯嗝屁了,他還得再守孝,離出頭的日子太遠。
「考考也行。」江雲帆也想看弟弟能快點有功名,這樣也能和他撐起侯府,「你之前都在木須先生那裏讀書,先生可說了什麽時候正式收你為學生?」
江雲康點頭說有,「本來院試過後就要正式拜師,但姝兒剛生完孩子,我想過幾天再去拜師。」
太醫進裏屋看了承安侯後,倒是沒有照顧承安侯的情緒,當著承安侯的麵道,「侯爺的這個病,八成好不了,往後切記一定要靜養。就算以後能走,也別久站,不然他的腰受不了。」
昨日的大夫,也是這麽說。但他沒有當著承安侯的麵說,孟氏也是和承安侯說需要長時間修養,畢竟她了解承安侯,知道說了實話,隻會讓承安侯更暴躁。
「什麽?」承安侯果然怒了,「你說什麽?」
太醫又重複了一遍方才的話,在承安侯愣住的片刻,先出去寫藥方。
江雲帆怕父親罵人,趕忙到床邊提醒,「父親有什麽話待會再說,太醫是奉皇命來給您診治,待會要迴去給皇上迴話的。」
承安侯緊緊抓住枕套,手背青筋暴起,強忍著怒氣,兩眼瞪得銅鈴大。
孟氏送走太醫後,再進來時,對上承安侯的眼神突然有些害怕。
「你們昨天怎麽說的?現在老子好不了?那還活著幹什麽?」承安侯丟了手裏的枕頭,想要去拿更遠的東西,卻扯到腰,疼到頭皮發麻,頓時滿頭是汗,趴在床上好半天緩不過來。
江雲帆忙撿迴枕頭給承安侯墊著,「不是治不好,就是以後不能站太久。父親別再動怒,您這個時候就需要靜養。」
「靜靜靜,你就知道讓老子靜養,你這樣趴在床上一個月試試,你能受得了?」承安侯已經修養過一次,想到還要過那種日子,更忍不住脾氣。
江雲帆本就心累,看父親還是老樣子,覺得多說都沒用,起身道,「今日我已經幫父親辭官,皇上也說了,讓父親再靜養就好。您若是再惹什麽事,咱們侯府的爵位可就要沒了。」
放下話,江雲帆便退了出去。就算他好脾氣,且孝順,可再多的孝順,也有被磨滅沒了的時候。他怕再待下去,就會和父親吵起來。
承安侯看長子就這麽走了,更炸了,瞪著孟氏道,「他這是什麽意思?老子還沒死呢,竟然警告起老子來?」
孟氏感覺她的頭也要炸了,突突的疼,但又怕承安侯遷怒長子,隻好軟言細語地安撫著。
而江雲帆出了院子後,便迴了大房。
聽到安和郡主在和秋菊說三房生了兒子,眉間的那點煩躁,才消散大半。
他看著床上的安和郡主笑道,「這可是好事,咱們侯府的長孫,往後肯定不一般。指不定能有比我和他爹還厲害的本事。」
安和郡主的笑容淺淺的,「是啊,咱們侯府的長孫,自然會不一樣。我已經讓人送了玉如意去賀喜,就是可惜,我現在身子不好,不能親自過去看看。」
「你好好修養就行,若是你這次也是兒子,往後他們還能互相照應著長大。」江雲帆真心地感嘆一句不錯,起身道,「我過去看看三郎,也看看我那個剛出去的小侄兒。」
江雲帆從來不在意長孫出自哪房,因為他很清楚的知道,長孫出自哪房並不重要,他自己這房得有就行。而且其他兄弟有本事,隻會讓侯府的根基更穩固。
他的性子,不像承安侯,也不像孟氏,反而更像他的外祖父。
小時候承安侯外放時,江雲帆那兩年身子比較弱,孟氏不放心風流的夫君,又不敢帶著病弱的兒子一起去上任,便把兒子寄養在娘家。
跟著外祖父生活的那幾年,也就讓江雲帆定了性子,往後再被接迴去,也時常會去孟家找他外祖父。比起承安侯,孟老太爺倒是教江雲帆更多做人道理。
江雲帆到三房時,江雲康還守在兒子安兒邊上。
「噓。」江雲康做了個噤聲的手勢,示意大哥別大聲說話。
江雲帆馬上放輕步子,走到搖籃邊上後,看著熟睡中的侄兒,覺得很是可愛,「可取了小名?」
「叫安兒,等滿月再取大名。」很多人家都是滿月取大名,怕取了大名,小孩兒不好養活,就先取個小名叫著。
「安兒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正是最好的寓意。」江雲帆看了會侄兒,就把江雲康叫到一旁。
「我方才去了正院一趟,太醫也幫父親診治過了,父親這個腰,往後恢複不了正常。」江雲帆嘆了口氣,說到這個他就煩躁,「往後就得咱們兄弟,多多扶持,才能撐住這侯府了。」
每到這個時候,江雲康就覺得當大哥也不是很好,畢竟要操心那麽多。不像他,說不在意就可以不去管,隻要不鬧到他跟前就行。
江雲帆感嘆完後,就說到了江雲康科舉的事,「如今你院試已過,明年的鄉試打算繼續考嗎?」
有的人,為了能有更大的把握,可能不會那麽快參加鄉試。畢竟古代科舉太難,能連著考中的人太少,而科舉費時又費力,有些人一次沒過,還會崩潰受不了。
江雲康點頭說要考,鄉試在明年八月,離現在還有一年的時間。雖然時間有點緊,但也不算少,他打算去試試,並不想等到四年後。萬一四年後承安侯嗝屁了,他還得再守孝,離出頭的日子太遠。
「考考也行。」江雲帆也想看弟弟能快點有功名,這樣也能和他撐起侯府,「你之前都在木須先生那裏讀書,先生可說了什麽時候正式收你為學生?」
江雲康點頭說有,「本來院試過後就要正式拜師,但姝兒剛生完孩子,我想過幾天再去拜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