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庶子的青雲路[科舉] 作者:聽金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向氏的女兒行三,大名江琪芳,從出生起,向氏就很少抱出來。
「迴母親,前些日子著了涼,一直沒有好,也就不敢抱出來吹風。」向氏說話時,下意識看了眼邊上的江雲啟。
孟氏不太高興地皺眉道,「才三個月大的小人兒,卻生了那麽多次病,到底是你們夫婦不上心,還是伺候得人粗心?若是伺候的人不行,我這裏給你們送兩個過去,免得你們一天到晚地敷衍!」
雖說向氏最後生的是女兒,但好歹是嫡係的嫡女,從安和郡主有喜後,孟氏就放下這個心事,時常會問到江琪芳的事。
向氏確實不太上心,這段日子紅梅身子好了,處處與她爭寵作對,她想快點有孕,卻總被紅梅壞事,江雲啟也次次配合紅梅,弄得她心力交瘁,不知怎麽辦才好。而且看到女兒就會想到之前的尷尬,便不太願意去管,隻讓奶娘他們照料。
聽到孟氏這麽說,向氏趕忙說不用,「奶娘他們不敢不上心,就是琪芳身子比較弱。」
孟氏卻不信這話,「待會我跟你一塊去看看,你可別唬我。」
說完後,孟氏讓其他人散了。
江雲康和孟氏剛出正院,就被安和郡主喊住。
「三弟,你們慢一些。」安和郡主笑著走來,「是這樣,琪芳孱弱,如今我和三弟妹都有身孕,我想著不如一塊兒去廟裏上香,一來為琪芳祈福,二來也為我們腹中孩兒祈福。不知三弟妹可有空?」
林氏自然有空,她不用管家,夫君屋裏又沒其他女人讓她費心。她肯定可以去,但是她不想單獨和大嫂二嫂去。可如果拒絕了,便太不知好歹,畢竟祈福是好事。
林氏微微偏頭,不知該怎麽迴答安和郡主,就在這時,江雲康幫她迴答了安和郡主。
「好啊大嫂,正好我也想去給菩薩上柱香,讓他保佑我這次府試能過。」江雲康笑容親切,好似他真的很想去一樣,「你也知道,我前兩次都是府試沒過,心中很是不安。既然你們要去,不如我帶上源兒一起,咱們一同去拜拜。大嫂不會嫌棄我吧?」
「不會不會,怎麽會嫌棄呢。」安和郡主笑得高興,「那就這麽說好了,明兒早上,咱們在大門口見。」
和安和郡主分開後,林氏才表露擔憂,「大嫂以前都隻和二嫂出門,這次卻叫上我,我心裏有點惴惴的。」
「沒事,有我在呢。」江雲康安撫道。
而林源聽到次日能出門,雖然是去廟裏,但隻要不留他在家中讀書,還是非常興奮,馬上迴去挑衣裳。
到了第二日,江雲康一行到門口時,安和郡主和向氏還沒來,等了一刻鍾,才看到並肩而來的兩個人。
向氏眼眶有血絲,看著像是哭過,但江雲康和林氏都識趣沒去問怎麽了。
因為多了個林源,他們不好和安和郡主兩個同乘馬車,便準備了兩輛馬車,這也讓林氏舒服不少,至少去廟裏的路上不用和兩位嫂嫂坐在一起。
林源趴在木窗邊上,一路好奇地往外張望,時不時感嘆道,「姐,京城果然不一樣,這裏的街道比金陵繁華多了。」
林氏看弟弟一副沒見過世麵的樣子,不由笑道,「等你中了秀才,就能定居京城了。」
「哎,爹娘也忒不爽快,要搬就直接搬嘛,幹嘛非要等我中秀才。」林源剛說完,馬車就到寺廟。
前邊的向氏先下了馬車,再扶著安和郡主下來。
等他們站好後,才看到江雲康和林源一左一右地牽著林氏下馬車。
向氏看得有些不是滋味,她方才和安和郡主說了昨日被訓斥的事,這會看到林氏被兩個男人護著,多少有些羨慕。
昨日孟氏去了二房,問了二房裏的下人,套出向氏對女兒並不用心後,當即讓向氏跪下,責罵了半個時辰後,又說如果向氏這麽看不上女兒,就把琪芳抱到她屋裏養。數落到向氏哭了後,孟氏才和向氏講起道理。
在孟氏那裏,隻要有大房或二房能盡快有個兒子就好,並不是一定要兩房都快點生兒子。之前向氏產女時會氣憤,那是之前太期待,加上向氏再三保證會生兒子。
「什麽嘛,真嬌氣。」向氏轉過身,撇撇嘴。
安和郡主倒是一直保持著淺淺的笑容,沒有接向氏的話。
上香是一件很虔誠的事,安和郡主和向氏是真的來許願,江雲康卻隻是陪林氏而來。
林源把每個佛像都拜了一遍,說隻要中了秀才,一定來給廟裏的佛像上金身,看到姐夫隻是陪在姐姐後邊,過去問道,「姐夫,你就不多拜拜嗎?」
江雲康搖頭說已經拜過了,「隻要心裏有誠意就好,不需要一直拜。」
他覺得拜了隻是心理安慰,拜個一次就好,主要還是看自己努力。
話音剛落,身後有人喊了句江公子,江雲康和林源一塊迴頭看去,見是個麵色微黃的書生。
江雲康努力地搜尋記憶,卻想不起來對方是誰,等對方自我介紹後,才想起來。
孫哲今日也是來上香,他以前在江家族學上過兩年學,不過後來隨著父親外放,就離開京城。那會他才十歲,比江雲康小兩歲。
他的出身倒是和江雲康有點像,都是大戶人家的庶子,且長兄頗為出色,也都不討父親喜歡。
在江家族學的兩年裏,因為差不多的出身,兩個人倒是走得比較近。
「迴母親,前些日子著了涼,一直沒有好,也就不敢抱出來吹風。」向氏說話時,下意識看了眼邊上的江雲啟。
孟氏不太高興地皺眉道,「才三個月大的小人兒,卻生了那麽多次病,到底是你們夫婦不上心,還是伺候得人粗心?若是伺候的人不行,我這裏給你們送兩個過去,免得你們一天到晚地敷衍!」
雖說向氏最後生的是女兒,但好歹是嫡係的嫡女,從安和郡主有喜後,孟氏就放下這個心事,時常會問到江琪芳的事。
向氏確實不太上心,這段日子紅梅身子好了,處處與她爭寵作對,她想快點有孕,卻總被紅梅壞事,江雲啟也次次配合紅梅,弄得她心力交瘁,不知怎麽辦才好。而且看到女兒就會想到之前的尷尬,便不太願意去管,隻讓奶娘他們照料。
聽到孟氏這麽說,向氏趕忙說不用,「奶娘他們不敢不上心,就是琪芳身子比較弱。」
孟氏卻不信這話,「待會我跟你一塊去看看,你可別唬我。」
說完後,孟氏讓其他人散了。
江雲康和孟氏剛出正院,就被安和郡主喊住。
「三弟,你們慢一些。」安和郡主笑著走來,「是這樣,琪芳孱弱,如今我和三弟妹都有身孕,我想著不如一塊兒去廟裏上香,一來為琪芳祈福,二來也為我們腹中孩兒祈福。不知三弟妹可有空?」
林氏自然有空,她不用管家,夫君屋裏又沒其他女人讓她費心。她肯定可以去,但是她不想單獨和大嫂二嫂去。可如果拒絕了,便太不知好歹,畢竟祈福是好事。
林氏微微偏頭,不知該怎麽迴答安和郡主,就在這時,江雲康幫她迴答了安和郡主。
「好啊大嫂,正好我也想去給菩薩上柱香,讓他保佑我這次府試能過。」江雲康笑容親切,好似他真的很想去一樣,「你也知道,我前兩次都是府試沒過,心中很是不安。既然你們要去,不如我帶上源兒一起,咱們一同去拜拜。大嫂不會嫌棄我吧?」
「不會不會,怎麽會嫌棄呢。」安和郡主笑得高興,「那就這麽說好了,明兒早上,咱們在大門口見。」
和安和郡主分開後,林氏才表露擔憂,「大嫂以前都隻和二嫂出門,這次卻叫上我,我心裏有點惴惴的。」
「沒事,有我在呢。」江雲康安撫道。
而林源聽到次日能出門,雖然是去廟裏,但隻要不留他在家中讀書,還是非常興奮,馬上迴去挑衣裳。
到了第二日,江雲康一行到門口時,安和郡主和向氏還沒來,等了一刻鍾,才看到並肩而來的兩個人。
向氏眼眶有血絲,看著像是哭過,但江雲康和林氏都識趣沒去問怎麽了。
因為多了個林源,他們不好和安和郡主兩個同乘馬車,便準備了兩輛馬車,這也讓林氏舒服不少,至少去廟裏的路上不用和兩位嫂嫂坐在一起。
林源趴在木窗邊上,一路好奇地往外張望,時不時感嘆道,「姐,京城果然不一樣,這裏的街道比金陵繁華多了。」
林氏看弟弟一副沒見過世麵的樣子,不由笑道,「等你中了秀才,就能定居京城了。」
「哎,爹娘也忒不爽快,要搬就直接搬嘛,幹嘛非要等我中秀才。」林源剛說完,馬車就到寺廟。
前邊的向氏先下了馬車,再扶著安和郡主下來。
等他們站好後,才看到江雲康和林源一左一右地牽著林氏下馬車。
向氏看得有些不是滋味,她方才和安和郡主說了昨日被訓斥的事,這會看到林氏被兩個男人護著,多少有些羨慕。
昨日孟氏去了二房,問了二房裏的下人,套出向氏對女兒並不用心後,當即讓向氏跪下,責罵了半個時辰後,又說如果向氏這麽看不上女兒,就把琪芳抱到她屋裏養。數落到向氏哭了後,孟氏才和向氏講起道理。
在孟氏那裏,隻要有大房或二房能盡快有個兒子就好,並不是一定要兩房都快點生兒子。之前向氏產女時會氣憤,那是之前太期待,加上向氏再三保證會生兒子。
「什麽嘛,真嬌氣。」向氏轉過身,撇撇嘴。
安和郡主倒是一直保持著淺淺的笑容,沒有接向氏的話。
上香是一件很虔誠的事,安和郡主和向氏是真的來許願,江雲康卻隻是陪林氏而來。
林源把每個佛像都拜了一遍,說隻要中了秀才,一定來給廟裏的佛像上金身,看到姐夫隻是陪在姐姐後邊,過去問道,「姐夫,你就不多拜拜嗎?」
江雲康搖頭說已經拜過了,「隻要心裏有誠意就好,不需要一直拜。」
他覺得拜了隻是心理安慰,拜個一次就好,主要還是看自己努力。
話音剛落,身後有人喊了句江公子,江雲康和林源一塊迴頭看去,見是個麵色微黃的書生。
江雲康努力地搜尋記憶,卻想不起來對方是誰,等對方自我介紹後,才想起來。
孫哲今日也是來上香,他以前在江家族學上過兩年學,不過後來隨著父親外放,就離開京城。那會他才十歲,比江雲康小兩歲。
他的出身倒是和江雲康有點像,都是大戶人家的庶子,且長兄頗為出色,也都不討父親喜歡。
在江家族學的兩年裏,因為差不多的出身,兩個人倒是走得比較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