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二樓的徐敬文和徐國公一起從書房中走出來,發現書館裏聚集了一群人,一起往樓下看去。


    徐國公看到江雲康後,叫來守門的小廝問完怎麽迴事後,當即放下臉來,「這個呂行,真是無事生非,他這麽鬧,豈不是故意要害江三郎的前程。不行,我得下去阻止!」


    徐敬文看徐國公要下樓,忙拉住徐國公,「堂兄冷靜一點,你這會下樓阻止他們,隻會讓圍觀的人覺得江三郎靠了徐國公府才得了好成績。倒不如讓他們比比,也好叫那些人看看江三郎的真實水平。」


    徐國公搖頭說不行,「樓下有半數都是江陵書院學生,這對江三郎不友好。若是江三郎真輸了,那前途就沒了啊!」


    「堂兄冷靜冷靜,你就聽我的,等一會兒吧。」徐敬文解釋道,「我看過江三郎的文章,他輸的可能幾乎沒有。」


    「真的?」徐國公再三確認後,才皺眉沒下樓,盯著樓下的江雲康,也跟著緊張起來。


    時間慢慢過去,江雲康先放下了筆,待桌上的墨水幹了後,再說寫完了。


    而此時的呂行,還差三分之一沒默完。


    江雲康坐下時,看到呂行的手明顯頓了下,這是心急了。


    等呂行也寫完後,再有書館老闆來主持投票。大家先一同品鑑半個時辰,品鑑完後,所有人站到書館右邊,一個人隻能投一票,投完就站到左邊去。


    林源和書硯想都沒想,先投給了江雲康。


    其他人也陸陸續續開始投票,最開始的投票,還是江雲康更多,等一群江陵書院的學子投完後,呂行倒是比江雲康多了十票。


    書硯心都快絞成一團,和一旁的林源緊緊抓住對方胳膊,「林公子,那些人都是呂公子同窗,他們這是不公平!」


    林源這會唿吸都變得沉重,緊扣書硯的胳膊,每看到有人給呂行投票,心就猛地跳一下,根本沒心思接書硯的話。


    就在投票人數隻剩三十人時,呂行超過江雲康五票。


    有好事的,已經忍不住談論江雲康這場比試輸了迴去,怕是會被承安侯打死。


    就在這時,書館裏突然出現一個聲音,打斷了投票。


    徐敬文從樓梯上走下來,看著書館老闆道,「方才老闆說書館裏的人都能投票,我是不是也能投?」


    「大人自然可以投。」老闆恭敬地請徐敬文走到中間,讓徐敬文先品鑑江雲康兩人的文章。


    徐敬文是一甲進士出身,他的評價很有說服力,在看完兩個人的文章後,他先看著呂行的文章道,「呂行的文章不錯,行文流暢,且見解深刻,字跡也娟秀工整。」


    呂行聽到這個評價,心裏覺得贏定了,笑著謙虛道,「多謝大人點評,不過我還有許多要進步的地方,大人如果有意見,盡管說。」


    本來隻是想自謙一下,表明自己不是個驕傲自滿的人,可呂行萬萬沒想到,徐敬文還真點了頭。


    「你說得沒錯,確實有個很大的不足之處,」徐敬文分析道,「你的文章什麽都好,就是有些小家子氣。行文畏手畏腳,也頗有束縛,缺少了少年氣魄。而且寫到末尾,似乎沒沉住氣,落筆有些抖動。」


    再轉身去看江雲康的文章,「反觀江三郎的文章,筆試雄奇,辭無所假,字跡大氣有鋒芒,倒是更有氣魄一些。」


    點評完兩個人的文章,徐敬文再看了眼台下的其他學子,「讀書者,應該心如明鏡,能有明確的是非判斷。」他轉身和老闆道,「我這一票,投給江家三郎。」


    為官快二十年,徐敬文與江雲康也不過幾麵之緣,並沒有特別交情,他所言皆是他的真實判斷。


    而之前投票給呂行的江陵書院的學子,聽完徐敬文的話之後,多少有些麵熱,好些人低下頭不敢往徐敬文和江雲康那看去。


    徐敬文投完票,就走下台,往樓梯口走去。


    徐國公站在樓梯邊上,看徐敬文過來,不由笑了下,「你倒是個會卡時機的。」


    「其實也不用我特意出麵,剩下那三十個人,都不是江陵書院的學生,文章好壞,他們心中有數。」徐敬文笑了下,兩手負背,「不過是看呂行此番行事小人,忍不住上去多說幾句。」


    徐敬文和徐國公是同族,兩人的父親是堂兄弟,年歲差不多,一同上的徐家族學,關係不錯。


    徐國公低聲笑了幾聲,打趣道,「你這人看著麵上一本正經,實際心裏損招忒多。」


    徐敬文不可否認地點點頭,目光望著接下來投票的那些人一個個上場,等所有人都投完票之後,才滿意地笑問,「國公爺可要上去湊個熱鬧?」


    徐國公看了眼比分,最後的三十個人,大部分都投給江雲康,讓江雲康反超二十票,搖頭道,「不用,我又不像你。」


    二人對視笑了下,一塊兒往書館後邊走去。


    而江雲康,這會正笑眯眯地看著呂行。


    方才投票中,他確實也有些忐忑,雖然估算過在場的人數,心中有九成的把握,但結果沒出來之前,多少還是怕出那一成的意外。


    「呂公子,你現在還覺得我有舞弊嗎?」江雲康低頭看了眼自己的答卷,原主是個苦讀書的人,不僅背書多,也每天堅持練字。不過原主的筆鋒有些太過,像他這個人一樣,迫切地想取得成果。故而江雲康熟練原主的行文後,再收斂一些筆鋒,便能達到非常好的效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庶子的青雲路[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聽金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聽金坎並收藏庶子的青雲路[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