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錯。」江雲康看林源笑得燦爛,上了馬車後,猜著道,「看你心情不錯,想來也不錯?」


    林源挑了個唐僧的糖人給江雲康,嘴裏咬一口手中的孫猴子糖人,笑著道,「姐夫你天天拉著我讀書,這第一場考試,肯定沒問題。不然豈不是白費姐夫的苦心?」


    「那就好。」江雲康看了眼手中的糖人,再看林源膝蓋上放著的幾個可愛小動物糖人,聽到那些是給林氏和院子裏姐姐們的,他突然覺得林源給他個唐僧是有所暗示。念此,他倒是笑了下,林源的小孩心思倒是比江雲熠要可愛。


    迴到承安侯府後,林源迫不及待地去送糖人,林氏心裏記掛著兩個人的考試,可林源卻拿個小兔子糖人一直讓她吃。


    到了夜裏歇下時,林氏才得機會問江雲康具體如何,聽到江雲康說林源也會不錯時,林氏這才鬆口氣道,「原先我還怕自己管不住他,如今看來,他倒是能被你壓住。」


    江雲康淺笑道,伸手給林氏枕住,「源兒有讀書的天分,再過兩年更懂事一些,想來更能出色。」


    林氏希望夫君和弟弟都能有好前程,她靠在江雲康懷中,說到今晚的紅燒排骨,「今日六弟提著食盒來時,我還以為是點心,不曾想是紅燒排骨,還拿棉布包著,生怕冷了。從趙姨娘身子好了後,便時常做點吃的送來,他們自己都手頭緊,倒是有心。」


    三房雖然不得寵,但林氏手中有錢,就算林氏不敢大把錢地揮霍,卻也能吃穿不愁,並不差趙姨娘的那點吃食。但趙姨娘能想到送吃食來,便是他們懂得感恩,說明沒白幫他們。


    江雲康想了想膽怯的六弟,為六弟的未來發愁了一會會,「六弟讀書一般,趙姨娘性格又軟弱,不趁早謀劃的話,他們母子往後的日子,怕不會太順暢。」


    林氏想到了母親給她的鋪子,還有趙姨娘的廚藝,心思動了動,突然有個想法,卻又暫時覺得不要說的好。


    天色不早,二人相擁而眠。


    與此同時,徐國公也在和徐放說起往後前程的事。


    兩父子方才大吵一架,外頭的小廝都不敢靠近書房,遠遠地低頭站著。


    「徐放,你到底想幹什麽?」徐國公這些年日子過得滋潤,他早就歇了追求功名利祿的心,時常在家下棋閑玩,故而養得麵帶紅光。這諸多的順心中,唯獨兒子徐放總能讓他暴躁發怒。


    前些日子徐放押著呂行去道歉的事,京城裏人倒是對不出名的呂行不上心,反而更多地說徐國公府世子果然不一般,這種事也就隻有徐放敢不給臉麵去做。


    徐放歪頭站著,就是這個時候,他也不會垂下腦袋,倔強道,「我一沒打呂行,二沒罵呂行,帶著他去好好講道理,已經很收斂了。呂行那般的人,就是科舉中了,往後也不是好官,我沒做錯。」


    徐國公聽兒子還嘴硬,捲起桌上的書便丟了過去,徐放倒是不躲,就由書砸在臉上。


    「呂行隻是小事,那個呂行為人不好,他的前程一眼望得到頭。」徐國公的重點不是要為這個事讓徐放認錯,而是要徐放為以後打算,「讓你讀書,你說看到書便頭疼,讓你去謀個官職,又說靠關係丟人。你說你,這不想幹,那也不想幹,過個年你就二十了,難不成一輩子吃喝玩樂就當個紈絝?」


    徐國公隻恨自己不爭氣,沒能多生幾個兒子,不然也不用這般吊死在一棵樹上。


    徐放卻還是一臉不在乎,嘀咕道,「以前我說去習武,你們說戰場刀劍無眼,不肯讓我去。後來我覺得當個工匠也不錯,你們說工匠上不了台麵。我本就不是那種迂腐刻板的人,您讓我每天之乎者也地在官場打拚,那還真不如當一輩子的紈絝。」


    「你!你真是要氣死我!」徐國公扶著額頭坐下,頭暈道,「世人都崇尚讀書,非你要去練武,咱們是公候世家,你一個世子去和武夫廝混,豈不是要讓天下人笑掉大牙?」


    徐放撇嘴不辯駁,他覺得世人的想法大錯特錯,北狄的騎兵都快打過江來,這些書生文人還想著隻有讀書最尊貴。若是沒有將軍在前陣禦敵,光靠讀書人的一張嘴,如何能護住這剩下的一半江山?


    他看不慣世人的嘴臉,也覺得話不投機半句多,倒不如自個兒玩得快樂的好。


    徐國公見兒子不說話,便知道這是不服的態度,他嘆了口氣,神情有些疲憊,「我知道你不服氣,可皇上年紀大了,總有……」頓了下,這裏的話心領神會就好,不便多言,「萬一真到了那日,你母親和我都不曾站隊,不管誰上位,咱們徐國公府都要走下坡路。」


    說到以後,徐國公就忍不住憂愁,「若是你不能撐起門楣,再過十年十五年,你以為你真的可以當一輩子的紈絝嗎?」


    徐國公府眼下的尊榮,全靠皇上對長公主的寵愛。可皇上年歲已大,近來身體也時常有病。


    一旦皇上駕崩,徐國公府的門庭會立馬冷落。到時候徐放還像現在一樣囂張行事,就沒人能護著他了。


    徐放覺得父親想得太久遠,「還有那麽多年的事,何必提前發愁,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嗎?」


    「你知道什麽叫未雨綢繆嗎?」說著,徐國公無奈擺手,見兒子還是不夠成熟,轉而說罷了,「你迴去吧,這些日子是府試,別去打擾江三郎。人家雖然出身不如你,卻有顆上進的心,多和別人學學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庶子的青雲路[科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聽金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聽金坎並收藏庶子的青雲路[科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