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庶子的青雲路[科舉] 作者:聽金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去的路上,江雲康非常氣憤。
但到書房門口,他深吸了一口氣,才敲門進去。
「來了啊。」承安侯坐在書桌後,聽到開門聲,隻淡淡抬頭看了一眼,便又繼續看手中的書,「把門關上吧。」
江雲康關上門後,還不等承安侯開口,先跪下了。
「噗通」一聲,動靜不小。
承安侯驚了下,抬頭時,江雲康先道,「還請父親給孩兒最後一次機會。」
承安侯還什麽都沒說,心裏奇怪得很,等問了後,才得知江雲康已經知道筆錄的事,當即麵色就很不好看。
「五弟說是母親的安排,兒子知道母親為我操心不少,兒子心中很是感激。」
江雲康說著,留下兩行眼淚,「兒子一出生,姨娘就過世了,若不是母親的照顧,兒子也不能平安長大。本該聽話報答母親,可若是兒子就這麽答應,反倒是會讓外人誤解了母親。」
承安侯準備了好一會兒的說辭,這會全用不上了,他沒想到孟氏嘴那麽大,竟然把這種事先說給其他人聽。還有老五,年紀也不小了,竟也是個嘴上沒把門的。
再看跪著的江雲康,承安侯想到了江雲康的姨娘,那是個……極為美艷的女子,連帶著江雲康的眉目都格外清俊,讓他不由想到那段頗為快活的日子。
江雲康躬著上半身,他怕自己的表情太過怨恨會暴露自己,低頭死死盯著地磚上的縫隙。
事實上,他是如何長大的,他們都心知肚明,孟氏別說照顧,就是看都不曾多看一眼。不過是由著他自身自滅,全看運氣罷了。
如今孟氏卻要算計他的前程去幫扶她的兒子,既然孟氏先不仁,就不怪他也幫孟氏紮一根刺。
承安侯看著跪地上的兒子脊背輕顫,想到江雲康自小沒了姨娘,他也鮮少關心過,稍微燃起了那麽一丁點的父愛,便接著話問,「你方才說的最後一次機會,什麽意思?」
「明年開春就有院試,兒子隻考那最後一次,若是不中,兒子自個兒去給母親磕頭,再也不談科舉的事。」江雲康咬字清晰,說完這個,才帶了些哭腔,「兒子苦讀多年,確實不甘願就此放棄,但也是為了父親母親著想。」
頓了頓,江雲康再次抬頭時,已滿臉是淚,「大哥才剛中舉,外人都在誇您和母親教子有方。若是兒子這會去了護城軍,外人並不懂母親的良苦用心,反倒是說她為了親生兒子,而苛待庶子,那豈不是兒子的罪過。」
承安侯有些坐不住了,就算他和孟氏確實是想江雲康給大兒子鋪路,可做得太明顯,那就不好看了。
而且孟氏先把事情傳了出去,讓他很是不滿。
承安侯眉頭緊緊蹙在一塊,看著還為自己擔憂的兒子,心虛地撇開目光,「那就按你說的辦,最後考一次,若是沒中,就不用再讀書了。」
反正就不到一年的時間,以前都考不上,明年肯定也考不上。倒不如當一迴慈父,免得日後說他心狠不給機會。
第12章
江雲康從書房出來時,後背汗涔涔的。
若不是五弟那個沒心眼的提前和他說了,突然聽到這個事,他指不定沒有那麽好的反應。
想到要背水一戰,壓力更大了。
迴去後,江雲康泡了個澡。這個事他沒打算聲張,父親那裏也可以放心,因為父親並不在意他,也同樣不希望事情傳出去。
不過,沒兩天的時間,江雲康放話的事,不僅侯府裏的人都知道了,還傳到了族學。
為此,父親又把他叫去問話,在江雲康再三發誓後,父親才找人去查。最後查出來是江雲熠偷聽了他們的談話,隨口往外說了。
世人皆想通過科舉改變命運,本朝又格外推崇讀書。
可承安侯夫婦卻要庶子去做個筆錄,且庶子不過二十有一,又不是年歲非常大了,還要庶子保證明年考中秀才,才讓繼續讀書。
這是明擺著苛待庶子了。雖說對京城的大家族來說,庶子確實上不了台麵,可這麽傳起來便不好聽了。
而江雲熠本來隻想吐槽江雲康不自量力,考了兩次都沒中,卻好像第三次一定會中,竟然大言不慚地說考不中就再不談科舉。別人一聽,就追問江雲康為何要說這樣的話,江雲熠人小也沒心眼,三兩句話就被套出來原因。
常言道壞事傳千裏,承安侯連著幾日被調侃是不是兒子太多了,才這般隨意對待庶子。
等弄清楚事情原委後,江雲熠長到那麽大,人生第一次被按著打。
聽那日在正院附近的下人說,老爺是真氣急了,拿著木棍就沖向五爺,連著打了好幾下,隔著圍牆,都能聽到五爺的慘叫聲。
後來夫人撲上去,還被老爺劈頭蓋臉地罵教子無方。這也是夫人嫁到侯府快三十年裏,被罵得最兇的一次,當場就暈了過去。
往後好長一段時間,承安侯都再沒去孟氏的屋裏歇過。
一場鬧劇後,三房的人越發低調。
但侯府裏有人開了賭局,賭三爺明年能不能考中,據書硯打聽迴來後氣憤傳話,說隻有幾個人賭三爺能中,而考中的賠率則是一賠十。
江雲康聽了後,當即讓書硯拿了他一半的私房,偷偷壓他自個中。反正不中的話,他也沒好日子過,隻能拚命往考中的方向去努力。
但到書房門口,他深吸了一口氣,才敲門進去。
「來了啊。」承安侯坐在書桌後,聽到開門聲,隻淡淡抬頭看了一眼,便又繼續看手中的書,「把門關上吧。」
江雲康關上門後,還不等承安侯開口,先跪下了。
「噗通」一聲,動靜不小。
承安侯驚了下,抬頭時,江雲康先道,「還請父親給孩兒最後一次機會。」
承安侯還什麽都沒說,心裏奇怪得很,等問了後,才得知江雲康已經知道筆錄的事,當即麵色就很不好看。
「五弟說是母親的安排,兒子知道母親為我操心不少,兒子心中很是感激。」
江雲康說著,留下兩行眼淚,「兒子一出生,姨娘就過世了,若不是母親的照顧,兒子也不能平安長大。本該聽話報答母親,可若是兒子就這麽答應,反倒是會讓外人誤解了母親。」
承安侯準備了好一會兒的說辭,這會全用不上了,他沒想到孟氏嘴那麽大,竟然把這種事先說給其他人聽。還有老五,年紀也不小了,竟也是個嘴上沒把門的。
再看跪著的江雲康,承安侯想到了江雲康的姨娘,那是個……極為美艷的女子,連帶著江雲康的眉目都格外清俊,讓他不由想到那段頗為快活的日子。
江雲康躬著上半身,他怕自己的表情太過怨恨會暴露自己,低頭死死盯著地磚上的縫隙。
事實上,他是如何長大的,他們都心知肚明,孟氏別說照顧,就是看都不曾多看一眼。不過是由著他自身自滅,全看運氣罷了。
如今孟氏卻要算計他的前程去幫扶她的兒子,既然孟氏先不仁,就不怪他也幫孟氏紮一根刺。
承安侯看著跪地上的兒子脊背輕顫,想到江雲康自小沒了姨娘,他也鮮少關心過,稍微燃起了那麽一丁點的父愛,便接著話問,「你方才說的最後一次機會,什麽意思?」
「明年開春就有院試,兒子隻考那最後一次,若是不中,兒子自個兒去給母親磕頭,再也不談科舉的事。」江雲康咬字清晰,說完這個,才帶了些哭腔,「兒子苦讀多年,確實不甘願就此放棄,但也是為了父親母親著想。」
頓了頓,江雲康再次抬頭時,已滿臉是淚,「大哥才剛中舉,外人都在誇您和母親教子有方。若是兒子這會去了護城軍,外人並不懂母親的良苦用心,反倒是說她為了親生兒子,而苛待庶子,那豈不是兒子的罪過。」
承安侯有些坐不住了,就算他和孟氏確實是想江雲康給大兒子鋪路,可做得太明顯,那就不好看了。
而且孟氏先把事情傳了出去,讓他很是不滿。
承安侯眉頭緊緊蹙在一塊,看著還為自己擔憂的兒子,心虛地撇開目光,「那就按你說的辦,最後考一次,若是沒中,就不用再讀書了。」
反正就不到一年的時間,以前都考不上,明年肯定也考不上。倒不如當一迴慈父,免得日後說他心狠不給機會。
第12章
江雲康從書房出來時,後背汗涔涔的。
若不是五弟那個沒心眼的提前和他說了,突然聽到這個事,他指不定沒有那麽好的反應。
想到要背水一戰,壓力更大了。
迴去後,江雲康泡了個澡。這個事他沒打算聲張,父親那裏也可以放心,因為父親並不在意他,也同樣不希望事情傳出去。
不過,沒兩天的時間,江雲康放話的事,不僅侯府裏的人都知道了,還傳到了族學。
為此,父親又把他叫去問話,在江雲康再三發誓後,父親才找人去查。最後查出來是江雲熠偷聽了他們的談話,隨口往外說了。
世人皆想通過科舉改變命運,本朝又格外推崇讀書。
可承安侯夫婦卻要庶子去做個筆錄,且庶子不過二十有一,又不是年歲非常大了,還要庶子保證明年考中秀才,才讓繼續讀書。
這是明擺著苛待庶子了。雖說對京城的大家族來說,庶子確實上不了台麵,可這麽傳起來便不好聽了。
而江雲熠本來隻想吐槽江雲康不自量力,考了兩次都沒中,卻好像第三次一定會中,竟然大言不慚地說考不中就再不談科舉。別人一聽,就追問江雲康為何要說這樣的話,江雲熠人小也沒心眼,三兩句話就被套出來原因。
常言道壞事傳千裏,承安侯連著幾日被調侃是不是兒子太多了,才這般隨意對待庶子。
等弄清楚事情原委後,江雲熠長到那麽大,人生第一次被按著打。
聽那日在正院附近的下人說,老爺是真氣急了,拿著木棍就沖向五爺,連著打了好幾下,隔著圍牆,都能聽到五爺的慘叫聲。
後來夫人撲上去,還被老爺劈頭蓋臉地罵教子無方。這也是夫人嫁到侯府快三十年裏,被罵得最兇的一次,當場就暈了過去。
往後好長一段時間,承安侯都再沒去孟氏的屋裏歇過。
一場鬧劇後,三房的人越發低調。
但侯府裏有人開了賭局,賭三爺明年能不能考中,據書硯打聽迴來後氣憤傳話,說隻有幾個人賭三爺能中,而考中的賠率則是一賠十。
江雲康聽了後,當即讓書硯拿了他一半的私房,偷偷壓他自個中。反正不中的話,他也沒好日子過,隻能拚命往考中的方向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