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寧突然遭了這麽一事,下意識地看了眼陸璿。
誰知陸璿正好也在看他,四目相對,陸璿舉起酒杯,笑了笑,一飲而盡。
永寧深吸了口氣,懷疑自己又身在夢中,陸璿居然……沖她笑……
她在桌子底下掐了掐自己的手,疼得不得了。她也沒在做夢啊。
那一定是陸璿見鬼了。
她拿起酒杯,一飲而盡。
後來的事全都忘記了,醒過來頭疼得很,寢殿的窗紗鬆動,被風吹得晃動。星心端著水盆進來,伺候她梳洗。「殿下日後可莫要吃酒了。」
她在窗紗飄動的時間裏,看了眼窗外,陽光刺得她微微閉了閉眼。
「糊塗東西!怎麽做事的,窗紗都鬆動了,影響殿下休息。」星心氣勢洶洶。她是個很得力的侍女,隻有在她麵前看起來傻乎乎的。
永寧笑了笑,挑出一隻碧玉簪子給星心,「今天戴這個吧。」
五月裏,有個大節,叫花燈節。
顧名思義,離不了花,也離不了燈。花燈節,花燈節,上輩子為了陸璿,她可是把這花燈節鬧了個雞飛狗跳。也因此,整個上京都知道了永寧公主喜歡陸璿。
明德皇帝為了她的顏麵,便下了旨賜婚。
正是這一道聖旨,陸璿的小青梅便自盡了。
而陸璿,抗了旨。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觀看
第4章
宮裏是不興過這個的,她從前是求了大哥好久,才求得大哥同意讓她跟著出去。
今時不同往日,她對花燈節沒什麽興趣,星心倒是挺想出去見識見識的,聽聞永寧不想去,還失望了好一會兒。
結果事與願違,明德皇帝讓她跟著大哥出去走走,散散心。
她想著出去便出去罷,總歸遇不上陸璿,也不會有什麽瓜葛。即便遇上了,她心裏也有分寸。便同意了。
大哥是永寧一母同胞的哥哥,姓李,單名一個烈字,比她大六歲,已經二十一,尚未婚配。別說正妻,就是個侍妾都沒有,整個人清心寡欲,明德皇帝甚至懷疑這兒子好男風。
李烈再三保證他不好男風,隻是未曾有心儀之人,對男女之事沒有興趣。
元後是個美人兒,她這位大哥皮相隨了元後,也是個俊俏兒郎,上京多少女孩子的眼睛盯著他。永寧自己沒有感情的念想,倒有了當媒婆的心思。
距離花燈節還有幾天,花燈節當天,上京有些臉麵的女子都會出來賞花觀燈。興許,她能找到一個嫂嫂?
永寧托著下巴,笑得見牙不見眼,「大哥可有中意的姑娘?」
李烈搖了搖頭,輕輕敲了敲她的頭,「你問這話,可是有了中意的郎君?」他是一個頂溫柔的人,同永寧關係也好,永寧一直覺得,若他即了位,應當是個好皇帝。可是,前世他卻英年早逝。想到這裏,永寧眸光一暗。
李烈注意到她的走神,敲了敲桌麵,「誰家郎君讓我們照月這般相思?」
永寧迴過神來,拿眼瞪他:「才沒有,我隻是在想,大哥以後會找什麽樣的嫂嫂?」
李烈理了理衣袖,笑道:「這話你不如同你二哥說,指不定好事將近。」
明德皇帝子嗣不多,除了元後所生的李烈和李照月,還有其他妃嬪生的兩個兒子。二皇子李熙比李烈小三歲,比照月大三歲,性情活潑。照月排行第三,四皇子比她小一歲,名喚李然,前世繼位的便是他。
永寧想起這事便心緒難平,她總覺得這事背後有很大的隱情。
「二哥的好事是同誰家姑娘?」照月本著不問白不問的原則八卦。
李烈嘴角帶笑,「你怎麽對這事如此上心?」
永寧撇嘴,扯著李烈的袖子撒嬌,「大哥,好大哥,你就告訴我吧。」
李烈見不得她撒嬌的樣子,嘆了口氣,語氣無奈,附在她耳邊小聲道:「趙將軍家。」
永寧笑得狡黠,看來這花燈節有好戲看了。
轉眼便到花燈節。
其實花燈節是用來給男男女女正大光明相會的日子,在這一天,是不拘太多規矩的。若是男子看上了誰家姑娘,便買一枝花送給姑娘。若是姑娘也恰好看上了這男子,便買一盞燈迴贈他。這樣一來二去,便算小定了姻緣。
花燈節這天,上京熱鬧非凡。重頭戲在晚上,因此白天永寧和李烈便尋了個酒樓先坐著,打算等會兒去逛布莊和首飾店。永寧自然不缺這些,不過嘛,樂趣在於逛而非買。
他們一行隻有幾個人,永寧和星心,李烈和他的侍從,以及兩個武功高強的侍衛。
永寧坐在窗戶邊上,往下瞧。今日比狀元郎遊街更加熱鬧,攤販更多,吆喝聲也更大。各色小吃擺出一溜長行,照月看得心裏癢癢。
李烈看她這樣子,就知道她的心思,吩咐自己的侍從去給她買,一溜買了一樣。
永寧笑得眉眼彎彎,拿起一串冰糖葫蘆,「謝謝大哥。」
到入夜時分,上京城華燈初上,別有一番味道。
美景美人,隨處可見,可惜她心不在此,她仰頭問李烈:「二哥怎麽還不來啊?」
李烈看她這樣子,活像在等戲班子唱戲,哭笑不得。「上京城這麽大,哪兒就這麽隨便能看到你二哥?」
永寧沮喪,大哥說得有道理,上京城這麽大,上哪找二哥呢?她低著頭,轉著剛買的小風車把,忽而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見過二位殿下,兩位殿下好興致。」
誰知陸璿正好也在看他,四目相對,陸璿舉起酒杯,笑了笑,一飲而盡。
永寧深吸了口氣,懷疑自己又身在夢中,陸璿居然……沖她笑……
她在桌子底下掐了掐自己的手,疼得不得了。她也沒在做夢啊。
那一定是陸璿見鬼了。
她拿起酒杯,一飲而盡。
後來的事全都忘記了,醒過來頭疼得很,寢殿的窗紗鬆動,被風吹得晃動。星心端著水盆進來,伺候她梳洗。「殿下日後可莫要吃酒了。」
她在窗紗飄動的時間裏,看了眼窗外,陽光刺得她微微閉了閉眼。
「糊塗東西!怎麽做事的,窗紗都鬆動了,影響殿下休息。」星心氣勢洶洶。她是個很得力的侍女,隻有在她麵前看起來傻乎乎的。
永寧笑了笑,挑出一隻碧玉簪子給星心,「今天戴這個吧。」
五月裏,有個大節,叫花燈節。
顧名思義,離不了花,也離不了燈。花燈節,花燈節,上輩子為了陸璿,她可是把這花燈節鬧了個雞飛狗跳。也因此,整個上京都知道了永寧公主喜歡陸璿。
明德皇帝為了她的顏麵,便下了旨賜婚。
正是這一道聖旨,陸璿的小青梅便自盡了。
而陸璿,抗了旨。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觀看
第4章
宮裏是不興過這個的,她從前是求了大哥好久,才求得大哥同意讓她跟著出去。
今時不同往日,她對花燈節沒什麽興趣,星心倒是挺想出去見識見識的,聽聞永寧不想去,還失望了好一會兒。
結果事與願違,明德皇帝讓她跟著大哥出去走走,散散心。
她想著出去便出去罷,總歸遇不上陸璿,也不會有什麽瓜葛。即便遇上了,她心裏也有分寸。便同意了。
大哥是永寧一母同胞的哥哥,姓李,單名一個烈字,比她大六歲,已經二十一,尚未婚配。別說正妻,就是個侍妾都沒有,整個人清心寡欲,明德皇帝甚至懷疑這兒子好男風。
李烈再三保證他不好男風,隻是未曾有心儀之人,對男女之事沒有興趣。
元後是個美人兒,她這位大哥皮相隨了元後,也是個俊俏兒郎,上京多少女孩子的眼睛盯著他。永寧自己沒有感情的念想,倒有了當媒婆的心思。
距離花燈節還有幾天,花燈節當天,上京有些臉麵的女子都會出來賞花觀燈。興許,她能找到一個嫂嫂?
永寧托著下巴,笑得見牙不見眼,「大哥可有中意的姑娘?」
李烈搖了搖頭,輕輕敲了敲她的頭,「你問這話,可是有了中意的郎君?」他是一個頂溫柔的人,同永寧關係也好,永寧一直覺得,若他即了位,應當是個好皇帝。可是,前世他卻英年早逝。想到這裏,永寧眸光一暗。
李烈注意到她的走神,敲了敲桌麵,「誰家郎君讓我們照月這般相思?」
永寧迴過神來,拿眼瞪他:「才沒有,我隻是在想,大哥以後會找什麽樣的嫂嫂?」
李烈理了理衣袖,笑道:「這話你不如同你二哥說,指不定好事將近。」
明德皇帝子嗣不多,除了元後所生的李烈和李照月,還有其他妃嬪生的兩個兒子。二皇子李熙比李烈小三歲,比照月大三歲,性情活潑。照月排行第三,四皇子比她小一歲,名喚李然,前世繼位的便是他。
永寧想起這事便心緒難平,她總覺得這事背後有很大的隱情。
「二哥的好事是同誰家姑娘?」照月本著不問白不問的原則八卦。
李烈嘴角帶笑,「你怎麽對這事如此上心?」
永寧撇嘴,扯著李烈的袖子撒嬌,「大哥,好大哥,你就告訴我吧。」
李烈見不得她撒嬌的樣子,嘆了口氣,語氣無奈,附在她耳邊小聲道:「趙將軍家。」
永寧笑得狡黠,看來這花燈節有好戲看了。
轉眼便到花燈節。
其實花燈節是用來給男男女女正大光明相會的日子,在這一天,是不拘太多規矩的。若是男子看上了誰家姑娘,便買一枝花送給姑娘。若是姑娘也恰好看上了這男子,便買一盞燈迴贈他。這樣一來二去,便算小定了姻緣。
花燈節這天,上京熱鬧非凡。重頭戲在晚上,因此白天永寧和李烈便尋了個酒樓先坐著,打算等會兒去逛布莊和首飾店。永寧自然不缺這些,不過嘛,樂趣在於逛而非買。
他們一行隻有幾個人,永寧和星心,李烈和他的侍從,以及兩個武功高強的侍衛。
永寧坐在窗戶邊上,往下瞧。今日比狀元郎遊街更加熱鬧,攤販更多,吆喝聲也更大。各色小吃擺出一溜長行,照月看得心裏癢癢。
李烈看她這樣子,就知道她的心思,吩咐自己的侍從去給她買,一溜買了一樣。
永寧笑得眉眼彎彎,拿起一串冰糖葫蘆,「謝謝大哥。」
到入夜時分,上京城華燈初上,別有一番味道。
美景美人,隨處可見,可惜她心不在此,她仰頭問李烈:「二哥怎麽還不來啊?」
李烈看她這樣子,活像在等戲班子唱戲,哭笑不得。「上京城這麽大,哪兒就這麽隨便能看到你二哥?」
永寧沮喪,大哥說得有道理,上京城這麽大,上哪找二哥呢?她低著頭,轉著剛買的小風車把,忽而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見過二位殿下,兩位殿下好興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