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頁
暗戀十二年的他離婚了 作者:梅子湯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譚錚想要守護任昭遠,任昭遠想要守住現在,沒有什麽比「戍」這個字更好。
「嗯,」譚錚看著他,也笑了,「現在就很好。」
——
聞顧和葉溫給葉聽雨辦的宴席定在周末,任昭遠譚錚帶了譚戍一起過去,提前到聞顧家裏晚些再一起到酒店。
之前為了迎接譚戍兩家人一起吃過飯,譚戍都認識,從舅爺爺舅奶奶到叔叔嬸嬸挨著叫人,葉溫笑著說:「小雨以後如果像小戍這麽乖那就太好了。」
聞顧抱著寶貝女兒接話:「肯定一樣好,我們的女兒隨誰也乖啊。」
「可得了吧,」舅舅一聽就在旁邊拆台,「你小時候調皮少了?一個人八百個鬼心眼兒,跟小戍這麽大的時候成天欺負你哥。」
譚錚看任昭遠:「欺負你了?」
他一問近前幾個人都看過來,任昭遠笑著迴他:「舅舅說著玩的。」
聞顧接連「哎」了幾聲:「爸你別這會兒說啊,一會兒譚哥把大金鎖拿走不給了。」
葉溫被他逗得直笑,舅媽給譚戍拆開一盒曲奇:「怪不得說一家人都是修來的呢,昭遠比聞顧譚錚大七歲,小戍也比小雨大七歲,定好了要成一家的。」
「那就我的金磚最特別了,」聞顧挨近葉溫,「一枝獨秀,必須看緊護好。」
譚戍咽下曲奇,眨眨眼:「什麽是金磚呀?」
他問得懵懂,一屋子人全笑起來,連聞顧懷裏的小聽雨都不甘示弱地「啊」了兩聲。
舅媽邊笑邊對譚戍說:「你嬸嬸比叔叔大三歲,以前的一句老話說男人和比自己大三歲的女人結婚就像抱到金子做的磚一樣,是特別好的事。」
譚戍微微張著嘴巴,不知道小腦袋瓜裏在轉什麽,手裏的半塊曲奇都忘了吃。
舅舅樂嗬嗬地說:「拿金磚比喻都不夠,小葉這樣的你打燈籠也找不出第二個。」
說完一琢磨,舅舅拍了把大腿:「小雨小葉小「樹」,這可不就得是進一家門的嘛!」
小聽雨睡著的時候譚戍跟在任昭遠身邊湊近看了看,太小了,不敢碰。
聞顧見他皺著小眉頭的模樣有意思,說:「等明年她就能叫你哥哥了。」
譚戍點點頭,小聲說:「我會讓著妹妹的。」
葉溫在外麵催,旁邊有育嬰師照看,幾人放輕腳步出來,聞顧看譚戍去一邊了問任昭遠:「哥,你們這麽教他了?」
「沒有,」任昭遠視線落在給舅媽背唐詩的譚戍身上,「他心細,懂事多,慢慢來吧。」
不能說譚戍哪裏不好,也不能說譚戍的想法不對,隻是這麽大的小孩子正是恣意的時候,像常說的「七八歲貓狗嫌」,可譚戍自小經事多,難免小心翼翼。
任昭遠剛剛聽見譚戍那樣說心裏也是一動,不過沒反駁也沒多說。
現在給譚戍灌輸太多隻會讓他更拘束,甚至在說話做事時都考慮這樣應不應該爸爸會不會喜歡,在最大程度上給他寬鬆可信的環境就好。
告訴他一百次「可以怎樣」,不如日常生活裏簡簡單單的認可和在他鼓起勇氣提出要求時的一次滿足。
等他更自在地表達想法、有了心理依仗,不怕否認、不擔心被捨棄,再慢慢告訴他每一件事的「度」是什麽。
聞顧沒想這麽多,隻是有了女兒更能切身體會,一想到任昭遠之前三兩句帶過的譚戍情況就覺得心疼,這麽懂事的一個小孩,從小就受苦。
在那晚譚戍拿刀子的事後,譚錚和任昭遠讓人去查了譚戍的原生家庭。
一團糟。
譚戍親生媽媽這邊沒有親人了,他親生爸爸酗酒打牌還沾賭,借遍了身邊人的錢,住的房子被老一輩死壓著楠』楓房本才沒抵押出去。兄弟姐妹彼此間早就斷絕了來往,他爺爺奶奶甚至因為譚戍是雙胞胎裏活下來的那個篤信他命裏帶煞,一直認為是有他這個災星才攪得家裏不安最後鬧出人命。
沒人願意養他,踢皮球似的來迴推諉幾個月,直到譚戍差點凍死在大冬天的夜裏才被送去了福利院。
其中具體的譚錚和任昭遠沒告訴兩邊家裏,隻統一口徑說譚戍家裏人都不在了,簡單提了兩句譚戍從前的親生爸爸經常動手打人的事。
「慢慢來吧,」聞顧被女兒弄出滿懷慈父心腸,看著譚戍就不忍心,「像溫溫說的,好在苦盡甘來,以後都是好日子。」
「嗯,不著急。」
「他會背這麽多詩,在福利院裏專門學的?」
「對,福利院教的內容很全,英語算數都會一些。」
譚戍認識大部分常見字,能算兩位數的加減法,會用英語說常見的物品和問候語,唐詩背得熟練,除此外還學了社交禮儀、基本物價之類。
任昭遠從譚戍之前的敘述裏能發現,福利院在為這些孩子被領養打基礎。福利院裏的工作人員當然是好心,隻不過他們的態度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順從討好領養自己的人就成了不自覺的反應。
「在學校上課一周了,怎麽樣?」
「老師說很好,」任昭遠說,「他每天上學放學都高高興興的。」
任昭遠說到這裏話音逐漸溫和,臉上浮顯起些微笑意。
他和譚錚沒時間每天陪著譚戍上下學,第一天之後大多是司機接送。任昭遠中間有一次不忙去接譚戍放學,譚戍興奮地和他說了一路話,從愛哭的同桌到教室裏他負責看管的植物,從新學的歌到中午吃的小兔子椰奶凍。
「嗯,」譚錚看著他,也笑了,「現在就很好。」
——
聞顧和葉溫給葉聽雨辦的宴席定在周末,任昭遠譚錚帶了譚戍一起過去,提前到聞顧家裏晚些再一起到酒店。
之前為了迎接譚戍兩家人一起吃過飯,譚戍都認識,從舅爺爺舅奶奶到叔叔嬸嬸挨著叫人,葉溫笑著說:「小雨以後如果像小戍這麽乖那就太好了。」
聞顧抱著寶貝女兒接話:「肯定一樣好,我們的女兒隨誰也乖啊。」
「可得了吧,」舅舅一聽就在旁邊拆台,「你小時候調皮少了?一個人八百個鬼心眼兒,跟小戍這麽大的時候成天欺負你哥。」
譚錚看任昭遠:「欺負你了?」
他一問近前幾個人都看過來,任昭遠笑著迴他:「舅舅說著玩的。」
聞顧接連「哎」了幾聲:「爸你別這會兒說啊,一會兒譚哥把大金鎖拿走不給了。」
葉溫被他逗得直笑,舅媽給譚戍拆開一盒曲奇:「怪不得說一家人都是修來的呢,昭遠比聞顧譚錚大七歲,小戍也比小雨大七歲,定好了要成一家的。」
「那就我的金磚最特別了,」聞顧挨近葉溫,「一枝獨秀,必須看緊護好。」
譚戍咽下曲奇,眨眨眼:「什麽是金磚呀?」
他問得懵懂,一屋子人全笑起來,連聞顧懷裏的小聽雨都不甘示弱地「啊」了兩聲。
舅媽邊笑邊對譚戍說:「你嬸嬸比叔叔大三歲,以前的一句老話說男人和比自己大三歲的女人結婚就像抱到金子做的磚一樣,是特別好的事。」
譚戍微微張著嘴巴,不知道小腦袋瓜裏在轉什麽,手裏的半塊曲奇都忘了吃。
舅舅樂嗬嗬地說:「拿金磚比喻都不夠,小葉這樣的你打燈籠也找不出第二個。」
說完一琢磨,舅舅拍了把大腿:「小雨小葉小「樹」,這可不就得是進一家門的嘛!」
小聽雨睡著的時候譚戍跟在任昭遠身邊湊近看了看,太小了,不敢碰。
聞顧見他皺著小眉頭的模樣有意思,說:「等明年她就能叫你哥哥了。」
譚戍點點頭,小聲說:「我會讓著妹妹的。」
葉溫在外麵催,旁邊有育嬰師照看,幾人放輕腳步出來,聞顧看譚戍去一邊了問任昭遠:「哥,你們這麽教他了?」
「沒有,」任昭遠視線落在給舅媽背唐詩的譚戍身上,「他心細,懂事多,慢慢來吧。」
不能說譚戍哪裏不好,也不能說譚戍的想法不對,隻是這麽大的小孩子正是恣意的時候,像常說的「七八歲貓狗嫌」,可譚戍自小經事多,難免小心翼翼。
任昭遠剛剛聽見譚戍那樣說心裏也是一動,不過沒反駁也沒多說。
現在給譚戍灌輸太多隻會讓他更拘束,甚至在說話做事時都考慮這樣應不應該爸爸會不會喜歡,在最大程度上給他寬鬆可信的環境就好。
告訴他一百次「可以怎樣」,不如日常生活裏簡簡單單的認可和在他鼓起勇氣提出要求時的一次滿足。
等他更自在地表達想法、有了心理依仗,不怕否認、不擔心被捨棄,再慢慢告訴他每一件事的「度」是什麽。
聞顧沒想這麽多,隻是有了女兒更能切身體會,一想到任昭遠之前三兩句帶過的譚戍情況就覺得心疼,這麽懂事的一個小孩,從小就受苦。
在那晚譚戍拿刀子的事後,譚錚和任昭遠讓人去查了譚戍的原生家庭。
一團糟。
譚戍親生媽媽這邊沒有親人了,他親生爸爸酗酒打牌還沾賭,借遍了身邊人的錢,住的房子被老一輩死壓著楠』楓房本才沒抵押出去。兄弟姐妹彼此間早就斷絕了來往,他爺爺奶奶甚至因為譚戍是雙胞胎裏活下來的那個篤信他命裏帶煞,一直認為是有他這個災星才攪得家裏不安最後鬧出人命。
沒人願意養他,踢皮球似的來迴推諉幾個月,直到譚戍差點凍死在大冬天的夜裏才被送去了福利院。
其中具體的譚錚和任昭遠沒告訴兩邊家裏,隻統一口徑說譚戍家裏人都不在了,簡單提了兩句譚戍從前的親生爸爸經常動手打人的事。
「慢慢來吧,」聞顧被女兒弄出滿懷慈父心腸,看著譚戍就不忍心,「像溫溫說的,好在苦盡甘來,以後都是好日子。」
「嗯,不著急。」
「他會背這麽多詩,在福利院裏專門學的?」
「對,福利院教的內容很全,英語算數都會一些。」
譚戍認識大部分常見字,能算兩位數的加減法,會用英語說常見的物品和問候語,唐詩背得熟練,除此外還學了社交禮儀、基本物價之類。
任昭遠從譚戍之前的敘述裏能發現,福利院在為這些孩子被領養打基礎。福利院裏的工作人員當然是好心,隻不過他們的態度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順從討好領養自己的人就成了不自覺的反應。
「在學校上課一周了,怎麽樣?」
「老師說很好,」任昭遠說,「他每天上學放學都高高興興的。」
任昭遠說到這裏話音逐漸溫和,臉上浮顯起些微笑意。
他和譚錚沒時間每天陪著譚戍上下學,第一天之後大多是司機接送。任昭遠中間有一次不忙去接譚戍放學,譚戍興奮地和他說了一路話,從愛哭的同桌到教室裏他負責看管的植物,從新學的歌到中午吃的小兔子椰奶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