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二人又說了會兒話,鄭國公那兒便派人送了些新鮮的荔枝來。
蘇和靜依舊是不大愛吃,便讓鄭宣和幾個丫鬟吃了,再讓人撿幾顆送去老太太院裏。
用完午膳後,正是日頭最曬的時辰。
二太太胡氏理了一上午的家事,如今才抽出空來清月澗走一趟。
沒成想鄭宣正在屋內陪著蘇和靜玩九曲環,胡氏來後,他便尋個由頭去了廂房裏靠坐一會兒。
蘇和靜笑著招唿冬吟給胡氏上茶上點心,胡氏卻拿出帕子擦了擦自己額上的汗水,隻道:「這天可太熱了些,你屋裏又不能用冰,這可真是苦了你了。」
蘇和靜卻隻是不急不躁地抿了口茶,對著胡氏嫣然一笑道:「多謝二伯母關心,心靜自然涼,我倒不覺得熱。」
胡氏臉色訕訕,隻道:「婦人懷了身子自是比旁人嬌貴些,若你有什麽不舒服的地方的,定要派人來與我說才是。」
蘇和靜笑著頷首,清糯的聲音飄入胡氏的耳朵裏,「二伯母為著世子爺與我忙前忙後,我心裏實是感激不已,又怎麽能在勞煩您為我操心?」
胡氏被她這話氣得一口氣險些沒提上來,隻是又尋不到她話裏的錯處,宣哥兒是世子爺,她是世子妃,自己可不就是為著他們兩個忙前忙後嗎?
胡氏心裏不受用,麵色卻如常,隻是轉了個彎說到了鄭宣身上,她道:「公主不常在府裏,我這個伯母便要多嘴說一句,你既是懷了身子,便不好再與宣哥兒宿在一塊,沒得傷了肚子裏的孩子。」
這便是實打實的給蘇和靜添堵,要她給鄭宣添個通房的意思。
蘇和靜臉色一變,旋即蹙起了柳眉,隻嚶嚀道:「肚子……有些疼。」
冬吟與春染本在外間清掃博物架,聽得這話便立刻走進了內屋,扶著蘇和靜便到了臨窗大炕上。
春染則去廂房將鄭宣喚了來。
不過片刻的工夫,鄭宣便從廂房奔了過來,他冷厲的眸子先往胡氏身上掃了一眼,隨後便壓著怒意說道:「靜兒身子不適,二伯母便先迴去吧。」
胡氏討了個沒趣,又見鄭宣越過自己去了內寢,當下便也隻得幹笑兩聲,心不甘情不願地往外頭走去。
待她離去後,蘇和靜才與鄭宣說了始末,胡氏的做派她實在是不喜的很兒。
要真是自個兒的婆母,來「提點」自己幾句便罷了,不過是個隔房的伯母,來管她們大房的事兒做什麽?
鄭宣好歹是放下了心,隻與蘇和靜說道:「若下次再聽得這等閑言碎語,你便裝肚子疼就是了。」
冬吟也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嘆道:「幸而咱們府裏隻有三房,若是像旁人家有個五六房親眷,但是往來都要累煞人了。」
鄭宣沉思了片刻,便捏著蘇和靜的柔荑,笑問道:「靜兒,京裏人事繁雜,若你想圖個清淨,咱們便迴錢塘。」
第38章 娶了公主的前夫
蘇和靜對鄭宣的話頗感意外, 她便愣著神迴答道:「迴錢塘做什麽?」
鄭宣慌忙解釋道:「我是怕別人擾了你的清淨。」
蘇和靜卻不以為意地笑道:「你別擔心我,我才不會讓自己受了委屈去。」
鄭宣知曉她這是不想去錢塘的意思,當下便也隻能作罷, 心裏盤算著該如何才能妥善保護好自己的妻兒。
晚間之時,大長公主府來了位眼熟的女官, 送了兩套紅寶石的頭麵,以及一些上好的杭綢布料,並兩個樣貌精神的嬤嬤來。
那女官與鄭宣說道:「這兩位嬤嬤皆是伺候過大長公主的老人, 略懂些醫術。」
這是自謙之語,既是大長公主送來的人, 這兩位嬤嬤必在醫術上很有幾分厲害之處。
蘇和靜由冬吟扶著從內寢裏走了出來,忙招唿丫鬟們給那女官上茶,自個兒也對著那女官溫善一笑道:「勞煩您跑一趟。」
那女官恪守規矩, 衝著蘇和靜行了個禮後,便道:「世子妃客氣了,長公主昨日聽聞了這消息, 喜得一夜都合不攏眼, 若不是今日實在精神不濟,早已親自來瞧您了。」
鄭宣聽了這話後隱隱有些擔憂, 便道:「母親也真是的,再高興也不能一夜不合眼, 本是喜事反倒傷了自己的身體。」
那女官抿嘴一笑,望向鄭宣的眸子裏掠過幾分愛憐之意:「世子爺您是不知曉大長公主的苦心呢,她可盼這一天盼了許久了,自然會高興得合不上眼。」
女官這話讓鄭宣想起了前幾年他不肯結親的日子, 大長公主為此很是傷心了一段時候, 隻是實在拗不過自己, 才隨自己去了。
好在靜兒與那端陽侯世子和離,自己也不必孤苦一生了。
送走那女官後,鄭宣情緒不知為何有些低落,蘇和靜以為他是在擔心大長公主,便替他輕柔地揉起了腦袋,溫聲勸解道:「若你實在擔心,我們明日便去大長公主府瞧瞧母親。」
鄭宣笑著頷首,隻拍了拍蘇和靜的手,說道:「我隻是在想,幸好你我又重新走到了一起,否則我一生不娶妻,便當真對不起母親的生養之恩。」
蘇和靜聽後也感慨良多,心緒似潮水般湧了上來,她便對鄭宣說道:「宣一,我有件事一直未曾與你說起過。」
鄭宣聞言便迴神與蘇和靜四目相望,瞥見她臉上浮起的糾結之色,便問道:「你且說便是。」
蘇和靜眉眼彎彎,先是將伺候的丫鬟們都遣了出去,而後則倚靠在鄭宣的肩膀上,輕聲說道:「那日我從台階下跌了下來,忘記了許多事兒,我為何嫁入端陽侯府,嫁進去三年的日子統統忘了個幹淨。」
蘇和靜依舊是不大愛吃,便讓鄭宣和幾個丫鬟吃了,再讓人撿幾顆送去老太太院裏。
用完午膳後,正是日頭最曬的時辰。
二太太胡氏理了一上午的家事,如今才抽出空來清月澗走一趟。
沒成想鄭宣正在屋內陪著蘇和靜玩九曲環,胡氏來後,他便尋個由頭去了廂房裏靠坐一會兒。
蘇和靜笑著招唿冬吟給胡氏上茶上點心,胡氏卻拿出帕子擦了擦自己額上的汗水,隻道:「這天可太熱了些,你屋裏又不能用冰,這可真是苦了你了。」
蘇和靜卻隻是不急不躁地抿了口茶,對著胡氏嫣然一笑道:「多謝二伯母關心,心靜自然涼,我倒不覺得熱。」
胡氏臉色訕訕,隻道:「婦人懷了身子自是比旁人嬌貴些,若你有什麽不舒服的地方的,定要派人來與我說才是。」
蘇和靜笑著頷首,清糯的聲音飄入胡氏的耳朵裏,「二伯母為著世子爺與我忙前忙後,我心裏實是感激不已,又怎麽能在勞煩您為我操心?」
胡氏被她這話氣得一口氣險些沒提上來,隻是又尋不到她話裏的錯處,宣哥兒是世子爺,她是世子妃,自己可不就是為著他們兩個忙前忙後嗎?
胡氏心裏不受用,麵色卻如常,隻是轉了個彎說到了鄭宣身上,她道:「公主不常在府裏,我這個伯母便要多嘴說一句,你既是懷了身子,便不好再與宣哥兒宿在一塊,沒得傷了肚子裏的孩子。」
這便是實打實的給蘇和靜添堵,要她給鄭宣添個通房的意思。
蘇和靜臉色一變,旋即蹙起了柳眉,隻嚶嚀道:「肚子……有些疼。」
冬吟與春染本在外間清掃博物架,聽得這話便立刻走進了內屋,扶著蘇和靜便到了臨窗大炕上。
春染則去廂房將鄭宣喚了來。
不過片刻的工夫,鄭宣便從廂房奔了過來,他冷厲的眸子先往胡氏身上掃了一眼,隨後便壓著怒意說道:「靜兒身子不適,二伯母便先迴去吧。」
胡氏討了個沒趣,又見鄭宣越過自己去了內寢,當下便也隻得幹笑兩聲,心不甘情不願地往外頭走去。
待她離去後,蘇和靜才與鄭宣說了始末,胡氏的做派她實在是不喜的很兒。
要真是自個兒的婆母,來「提點」自己幾句便罷了,不過是個隔房的伯母,來管她們大房的事兒做什麽?
鄭宣好歹是放下了心,隻與蘇和靜說道:「若下次再聽得這等閑言碎語,你便裝肚子疼就是了。」
冬吟也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嘆道:「幸而咱們府裏隻有三房,若是像旁人家有個五六房親眷,但是往來都要累煞人了。」
鄭宣沉思了片刻,便捏著蘇和靜的柔荑,笑問道:「靜兒,京裏人事繁雜,若你想圖個清淨,咱們便迴錢塘。」
第38章 娶了公主的前夫
蘇和靜對鄭宣的話頗感意外, 她便愣著神迴答道:「迴錢塘做什麽?」
鄭宣慌忙解釋道:「我是怕別人擾了你的清淨。」
蘇和靜卻不以為意地笑道:「你別擔心我,我才不會讓自己受了委屈去。」
鄭宣知曉她這是不想去錢塘的意思,當下便也隻能作罷, 心裏盤算著該如何才能妥善保護好自己的妻兒。
晚間之時,大長公主府來了位眼熟的女官, 送了兩套紅寶石的頭麵,以及一些上好的杭綢布料,並兩個樣貌精神的嬤嬤來。
那女官與鄭宣說道:「這兩位嬤嬤皆是伺候過大長公主的老人, 略懂些醫術。」
這是自謙之語,既是大長公主送來的人, 這兩位嬤嬤必在醫術上很有幾分厲害之處。
蘇和靜由冬吟扶著從內寢裏走了出來,忙招唿丫鬟們給那女官上茶,自個兒也對著那女官溫善一笑道:「勞煩您跑一趟。」
那女官恪守規矩, 衝著蘇和靜行了個禮後,便道:「世子妃客氣了,長公主昨日聽聞了這消息, 喜得一夜都合不攏眼, 若不是今日實在精神不濟,早已親自來瞧您了。」
鄭宣聽了這話後隱隱有些擔憂, 便道:「母親也真是的,再高興也不能一夜不合眼, 本是喜事反倒傷了自己的身體。」
那女官抿嘴一笑,望向鄭宣的眸子裏掠過幾分愛憐之意:「世子爺您是不知曉大長公主的苦心呢,她可盼這一天盼了許久了,自然會高興得合不上眼。」
女官這話讓鄭宣想起了前幾年他不肯結親的日子, 大長公主為此很是傷心了一段時候, 隻是實在拗不過自己, 才隨自己去了。
好在靜兒與那端陽侯世子和離,自己也不必孤苦一生了。
送走那女官後,鄭宣情緒不知為何有些低落,蘇和靜以為他是在擔心大長公主,便替他輕柔地揉起了腦袋,溫聲勸解道:「若你實在擔心,我們明日便去大長公主府瞧瞧母親。」
鄭宣笑著頷首,隻拍了拍蘇和靜的手,說道:「我隻是在想,幸好你我又重新走到了一起,否則我一生不娶妻,便當真對不起母親的生養之恩。」
蘇和靜聽後也感慨良多,心緒似潮水般湧了上來,她便對鄭宣說道:「宣一,我有件事一直未曾與你說起過。」
鄭宣聞言便迴神與蘇和靜四目相望,瞥見她臉上浮起的糾結之色,便問道:「你且說便是。」
蘇和靜眉眼彎彎,先是將伺候的丫鬟們都遣了出去,而後則倚靠在鄭宣的肩膀上,輕聲說道:「那日我從台階下跌了下來,忘記了許多事兒,我為何嫁入端陽侯府,嫁進去三年的日子統統忘了個幹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