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吟上前輕輕拍了拍她的肩頭,輕聲提醒道:「姑娘,慎言。」
蘇和靜止住了話頭,淚光泛著漣漪閃爍了幾下,便又黯淡了下來。
她掩去淚水,收起了自己的失態,瞧著銅鏡裏那個一顰一笑都真偽攙半的自己,喃喃失神道:「這日子,什麽時候才能到頭?」
冬吟仍是未曾接話,隻扶著蘇和靜的肩頭,陪著她枯坐了一個時辰。
晚間之時,裴馨恬派丫鬟來澄風苑送了些荔枝,又命那丫鬟務必親自向蘇和靜請安一番。
蘇和靜彼時正領著冬吟等人整理私庫,聞言便從庫房裏走了出來,將那丫鬟叫到了自己跟前,問道:「替我謝謝你家姑娘想著我。」
那丫鬟也嘴甜的很兒,衝著蘇和靜笑道:「大奶奶,我家姑娘說明日鎮國公花宴她不知該穿哪條衣裙,一時想起您有一件百蝶裙,想著與您借上一迴,待花宴結束後便還迴來。」
「百蝶裙」這話一出,冬吟並抱廈二人俱都臉色一變。
蘇和靜倒是麵色如常,忙讓冬吟翻箱倒櫃地去將那百蝶裙尋了出來,與那丫鬟說道:「這都是年輕姑娘喜歡的樣式,你家姑娘上身正合適呢。」
那丫鬟自是興高采烈地去了。
冬吟與抱廈二人卻不平道:「三姑娘也太不見外了,那百蝶裙可是大奶奶您最珍愛的一身衣裳……」
「慎言。」蘇和靜道:「這條裙子,早該換主人了。」
冬吟聽後隻覺得心酸不已,旁人不知曉這條百蝶裙的底細便罷了,她們這些自小伺候蘇和靜的丫鬟如何會不知道?
這條裙子是鄭小公爺特特親自學了刺繡,一針一線為大奶奶縫出來的蝴蝶花樣。
且用了十幾種名貴的多色絲線,綴著金絲細線縫製而成,走起路來熠熠生輝的搖曳模樣可是又典雅又華貴。
名貴便罷了,這裏頭還是鄭小公爺的一片心意。
他那時隻想著討大奶奶的歡心,便是大奶奶要天上的月亮,他定也使法子給大奶奶摘下來。
冬吟猶記得這條裙子的由來,不過是那時的大奶奶隨口一句:「我想把蝴蝶穿在身上。」
鄭小公爺便請來了兩位名噪京城的江南繡娘,一針一線地學起刺繡來,雙隻手被針戳的裹起了白布,卻還不讓大奶奶發現。
冬吟一嘆,當真是往事如煙。
她顧不得再唏噓感嘆,隻跟著蘇和靜繼續去料理私庫。
二奶奶也算是幫了大奶奶一迴,將世子爺在外頭養的外室的身份原原本本地說了出來,大奶奶便也心軟了一迴,應下了替她遮掩帳本一事。
在帳冊上略動一動手腳也並不是難事,隻看老太太願不願意較真追究罷了。
不過遮掩也隻能遮掩一迴,若是二奶奶再眛下公正的銀錢去補貼龐家,老太太斷無可能再放過她。
冬吟如此想著,便指著手裏的字畫說道:「這些畫兒當真要送去大少爺那兒?」
蘇和靜點點頭,又從私庫裏尋出些名貴的瓷瓶來:「要替她遮掩,各處便要置辦新的器具,這才能攥出一比大些的流水來,外頭採買來的器具規製一般,還是親自挑些上乘貨色送去言哥兒那吧。」
冬吟與抱廈皆三緘其口,她們仍記得大奶奶剛執掌中饋時,言哥兒房裏不過是多擺了幾件外院管事採買的瓷瓶碗盆。
方氏便哭天喊地說那瓶子是贗品,那碗碟破了個口子,險些劃破言哥兒的嘴巴,鬧出了一場風雨來。
世子爺又偏了心,自己送去了好些名貴器具還不算,還逼著大奶奶又撿了些好東西送去言哥兒那兒。
還美鳴其曰地說:「將來言哥兒成器後,得誥命的便是你這個嫡母。」
一副她們大奶奶撿了便宜的樣子。
誰稀罕呢?
澄風苑內忙碌了一個下午,這才傳起了晚膳。
作者有話說:
下一章小公爺會出來。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其實真的很想寫男小三
第16章 花宴
翌日卯時,蘇和靜早早地便被冬吟與春染從被衾裏挖了出來,淨麵洗漱後,將昨日已熏過香的芙蓉色鳳尾錦衣裙捧了出來。
蘇和靜方才驅散了些困意,由著丫鬟們替她穿衣梳頭,方才接過了紅棗遞來的一碗百合潤喉湯。
收拾妥當後,蘇和靜便先一步去了府內常用來待客議事的榮禧堂。
龐氏早已候在了正廳內,今日隻穿了件石青色的墨雲衫,鬢發裏盡是些古奢名貴的翡翠簪子,端的是一副雍容典雅的貴婦模樣。
她遠遠地便瞧見了宋和靜,見她今日隻穿了件芙蓉色的衣衫,懸起的那顆心便也落了下來。
今日是為著給恬姐兒相看人家才去了鎮國公府赴宴,蘇和靜若是夠識相,便知曉她這人婦不能打扮的太過出挑,而是要甘當綠葉襯托恬姐兒才是。
龐氏心內熨帖,便破天荒地給了蘇和靜個笑臉,道:「昨日言哥兒(裴永言)房裏的字畫我去瞧了,都是些名家畫聖的真跡,你有心了。」
蘇和靜朝著龐氏福了一福,卸了手上的戒指便要替龐氏剝葡萄皮吃。
龐氏笑著指了指身旁的紫顫木太師椅,又對蘇和靜身後的冬吟說道:「勸著你們大奶奶,不必做這些繁瑣的活兒了,一會兒恬姐兒來了咱們便要出門子了。」
冬吟上前虛扶了蘇和靜一番,這才勉強把她攙到了太師椅上,蘇和靜卻一副受之有愧的模樣,畢恭畢敬道:「母親疼我們,可我們這些做小輩的卻不能忘了孝敬母親。」
蘇和靜止住了話頭,淚光泛著漣漪閃爍了幾下,便又黯淡了下來。
她掩去淚水,收起了自己的失態,瞧著銅鏡裏那個一顰一笑都真偽攙半的自己,喃喃失神道:「這日子,什麽時候才能到頭?」
冬吟仍是未曾接話,隻扶著蘇和靜的肩頭,陪著她枯坐了一個時辰。
晚間之時,裴馨恬派丫鬟來澄風苑送了些荔枝,又命那丫鬟務必親自向蘇和靜請安一番。
蘇和靜彼時正領著冬吟等人整理私庫,聞言便從庫房裏走了出來,將那丫鬟叫到了自己跟前,問道:「替我謝謝你家姑娘想著我。」
那丫鬟也嘴甜的很兒,衝著蘇和靜笑道:「大奶奶,我家姑娘說明日鎮國公花宴她不知該穿哪條衣裙,一時想起您有一件百蝶裙,想著與您借上一迴,待花宴結束後便還迴來。」
「百蝶裙」這話一出,冬吟並抱廈二人俱都臉色一變。
蘇和靜倒是麵色如常,忙讓冬吟翻箱倒櫃地去將那百蝶裙尋了出來,與那丫鬟說道:「這都是年輕姑娘喜歡的樣式,你家姑娘上身正合適呢。」
那丫鬟自是興高采烈地去了。
冬吟與抱廈二人卻不平道:「三姑娘也太不見外了,那百蝶裙可是大奶奶您最珍愛的一身衣裳……」
「慎言。」蘇和靜道:「這條裙子,早該換主人了。」
冬吟聽後隻覺得心酸不已,旁人不知曉這條百蝶裙的底細便罷了,她們這些自小伺候蘇和靜的丫鬟如何會不知道?
這條裙子是鄭小公爺特特親自學了刺繡,一針一線為大奶奶縫出來的蝴蝶花樣。
且用了十幾種名貴的多色絲線,綴著金絲細線縫製而成,走起路來熠熠生輝的搖曳模樣可是又典雅又華貴。
名貴便罷了,這裏頭還是鄭小公爺的一片心意。
他那時隻想著討大奶奶的歡心,便是大奶奶要天上的月亮,他定也使法子給大奶奶摘下來。
冬吟猶記得這條裙子的由來,不過是那時的大奶奶隨口一句:「我想把蝴蝶穿在身上。」
鄭小公爺便請來了兩位名噪京城的江南繡娘,一針一線地學起刺繡來,雙隻手被針戳的裹起了白布,卻還不讓大奶奶發現。
冬吟一嘆,當真是往事如煙。
她顧不得再唏噓感嘆,隻跟著蘇和靜繼續去料理私庫。
二奶奶也算是幫了大奶奶一迴,將世子爺在外頭養的外室的身份原原本本地說了出來,大奶奶便也心軟了一迴,應下了替她遮掩帳本一事。
在帳冊上略動一動手腳也並不是難事,隻看老太太願不願意較真追究罷了。
不過遮掩也隻能遮掩一迴,若是二奶奶再眛下公正的銀錢去補貼龐家,老太太斷無可能再放過她。
冬吟如此想著,便指著手裏的字畫說道:「這些畫兒當真要送去大少爺那兒?」
蘇和靜點點頭,又從私庫裏尋出些名貴的瓷瓶來:「要替她遮掩,各處便要置辦新的器具,這才能攥出一比大些的流水來,外頭採買來的器具規製一般,還是親自挑些上乘貨色送去言哥兒那吧。」
冬吟與抱廈皆三緘其口,她們仍記得大奶奶剛執掌中饋時,言哥兒房裏不過是多擺了幾件外院管事採買的瓷瓶碗盆。
方氏便哭天喊地說那瓶子是贗品,那碗碟破了個口子,險些劃破言哥兒的嘴巴,鬧出了一場風雨來。
世子爺又偏了心,自己送去了好些名貴器具還不算,還逼著大奶奶又撿了些好東西送去言哥兒那兒。
還美鳴其曰地說:「將來言哥兒成器後,得誥命的便是你這個嫡母。」
一副她們大奶奶撿了便宜的樣子。
誰稀罕呢?
澄風苑內忙碌了一個下午,這才傳起了晚膳。
作者有話說:
下一章小公爺會出來。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其實真的很想寫男小三
第16章 花宴
翌日卯時,蘇和靜早早地便被冬吟與春染從被衾裏挖了出來,淨麵洗漱後,將昨日已熏過香的芙蓉色鳳尾錦衣裙捧了出來。
蘇和靜方才驅散了些困意,由著丫鬟們替她穿衣梳頭,方才接過了紅棗遞來的一碗百合潤喉湯。
收拾妥當後,蘇和靜便先一步去了府內常用來待客議事的榮禧堂。
龐氏早已候在了正廳內,今日隻穿了件石青色的墨雲衫,鬢發裏盡是些古奢名貴的翡翠簪子,端的是一副雍容典雅的貴婦模樣。
她遠遠地便瞧見了宋和靜,見她今日隻穿了件芙蓉色的衣衫,懸起的那顆心便也落了下來。
今日是為著給恬姐兒相看人家才去了鎮國公府赴宴,蘇和靜若是夠識相,便知曉她這人婦不能打扮的太過出挑,而是要甘當綠葉襯托恬姐兒才是。
龐氏心內熨帖,便破天荒地給了蘇和靜個笑臉,道:「昨日言哥兒(裴永言)房裏的字畫我去瞧了,都是些名家畫聖的真跡,你有心了。」
蘇和靜朝著龐氏福了一福,卸了手上的戒指便要替龐氏剝葡萄皮吃。
龐氏笑著指了指身旁的紫顫木太師椅,又對蘇和靜身後的冬吟說道:「勸著你們大奶奶,不必做這些繁瑣的活兒了,一會兒恬姐兒來了咱們便要出門子了。」
冬吟上前虛扶了蘇和靜一番,這才勉強把她攙到了太師椅上,蘇和靜卻一副受之有愧的模樣,畢恭畢敬道:「母親疼我們,可我們這些做小輩的卻不能忘了孝敬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