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到了公元前518年,魯昭公二十四年,孔子三十四歲。經過這些年的從政生涯和辦私學,孔子的人生並不快樂。相反!進入了迷茫期。


    表麵上!他是越來越風光,官越做越大。不僅祭祀時可以進入太廟,平時有什麽禮儀活動,也少不了他的身影。可除了忙碌之外還是忙碌,時間久了,就覺得沒有意思。


    他的人生,不隻是來從事主持禮儀活動的,不隻是一個禮官。而實際上!他連禮官都算不上,他隻是禮官手下的一個辦事員,一個聽令於禮官的下人。


    自尊!讓他本能地抵觸了起來。


    到了這個時候,他才認真思考了起來:我是聖人嗎?大哥方基石說我是未來的聖人,我就是這樣地聖人?一個替別人辦事的“聖人”?


    可是?不這樣又能如何呢?


    不做官,不把官職做大,生活都成問題,生存下去都成問題。隻有做官,領取那一份俸祿,才能養家糊口。


    現在!家裏有五口人吃飯。不努力掙錢,連吃飯都成問題。何況!辦學方麵,持平都成問題。有不少沒有交學費的學生,都是吃住在他這個先生家裏的。而收到的那點學費,補貼這個虧空都不夠。


    現在的孔子家裏,有五口人吃飯。後來的亓官氏又懷上了,如願地生養了一個女兒。加上孟皮的女兒一直生活在他家,一家是五口人吃飯。


    辦私學方麵,孔子一直都沒有花太多地時間,還是老辦法,他隻教大學生,再由大學生去教小學生。先來的學生教後來的學生,聰明的學生幫助那些接受能力差的學生。


    之所以子路以及後來的顏迴等人一直追隨孔子,並不是後來學者和儒家的那些吹鼓手所說的:被孔子的人格魅力所吸引。而是!子路等人都成為了孔子私學中的“留校”老師。


    孔子把他們留下來,讓他們“留校任教”。然後!從學生的學費中,拿出一部分錢給他們,作為他們的工資。不然?子路、顏迴等人靠什麽生活?腦袋進水了差不多,一生都跟隨孔子。


    沒有收入來源他們憑什麽生活啊?


    孔子給予的工資,是很少的。收到的學費多,給予子路等留校任教的老師工資就多一些。沒有定數的,誰家有困難了,給的就多一些。在這方麵,孔子是不具體過問的,一般都是由亓官氏來決定。


    如果你認為“工資”低,你可以離開。“畢業”了你就可以走人,沒有人強迫你。


    而子路等人,為了學習更多地知識,都留下來了。留在先生家裏一可以解決生活問題,二又可以幫助先生教書。三!在當時的社會大環境下,也沒有其他什麽好去處。


    在這個等級森嚴的社會裏,你有才學也不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好工作、俸祿多的工作,都被世襲貴族給世襲了。你頂天去這些人手下當差。人家不需要學問,管著你就行。


    就跟現代社會的投資商、股東一樣,人家有錢投資不需要有學問,你有學問沒有錢投資你就是給別人打工的命。在保證投資商贏利的前提下,你的工資才有保障。當投資商的投資沒有迴報的時候,你的工資就堪憂了。最後的結果可能是:卷鋪蓋走了,或者是被老板炒魷魚。


    這天!孔子把方基石找了過來,讓亓官氏炒了幾個菜,準備了兩壇好酒,關上房間的門,與之對飲談了起來。


    “你說我是未來的聖人?我怎麽越來越覺得我成了廢人,我成了別人的勞動工具(機器人)?我?我沒有了我自己的人生!我?我的人生難道就在魯宮做個禮官?不!做禮官手下的一個辦事員?被禮官吆喝著?事情是我做的,功勞卻變成禮官的……


    教書育人?我教書育人了嗎?我?我這個校長當的,幾天都沒有一節課!我?……”


    說完在魯宮做官的事,又想起教書方麵的事,孔子歎息了起來。


    自從官做大後,他變得忙碌了起來,私學方麵,幾天都難得迴來上一課。他覺得他越來越不配當這個“校長”了,更不是這裏的主講老師。


    不忘初心!孔子還是沒有忘記,自己學禮的目的!自己辦私學的目的!無論是學禮還是辦私學,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拯救這個禮崩樂壞的社會!


    真的!不是搞形勢主義,嘴上說說迎合主旋律的官場話,而是!孔子的“初心”!


    在德育方麵,他感覺自己並沒有作為。他沒有教導學生什麽,如何做人?他就是這樣做人的,不必教導學生,自己的言行舉止就是在潛移默化地教學。學生看著你,你的一言一行,學生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然後是模仿。


    所以!不必說那麽多廢話。


    正如現代社會一樣:貪官昨天還在工作會議上講反腐倡廉,今天就被調查組給帶走了。你說?你昨天說的,是不是廢話?放屁?


    還有!他把編排出來的周禮,並沒有實際意義,都隻是流於形式了。表麵上!在公共場合,大家都還遵守周禮,一副人模人樣地。可一轉背,又我行我素了。特別是那些世襲貴族和大臣們,更是如此!


    好像?周禮是用來束縛下麵的人的,對於君王和大臣以及世襲貴族們,沒有作用。


    如果是這樣地話,要周禮還有什麽用呢?


    不能以身作則,不能親自遵循,你還要搞什麽周禮呢?搞形式啊?


    所以!孔子沒有教導學生德育方麵的,隻是親自示範了。也因此!他覺得自己做得並不夠。不!他覺得他並沒有做什麽對社會有益的事。


    如果自己是未來的聖人的話?那麽?自己應該是有所作為的。


    麵對孔子的迷茫,方基石自然是說不出所以然。反正!他也覺得:他的人生沒有什麽意思。特別是這些年,他一樣沒有作為。保護聖人?他並沒有保護孔子或者是老子。這些年!他兒女情長了,呆在家裏守著妻子兒女了……


    “也許?我們要去東周洛邑了!”方基石喝了一杯酒,把酒杯放下,說道。


    “去東周洛邑?”孔子驚問道。


    “老子仍然是當今天下第一才子,我們也隻有去找他老人家,才能解開心中的疑惑……”


    “可我?”孔子想了想,說道:“我現在是魯國的官員,我?怎麽去東周?我?”


    作為魯國的官員,你不能離開崗位,你想去東周洛邑你必須有理由。


    “這個?”方基石想了想,出主意道:“你不是魯國的禮官?你為魯國排演了那麽多禮儀排場,你可以向魯公請求,去東周洛邑找老子問禮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之春秋苦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說那個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說那個誰並收藏直播之春秋苦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