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時期,諸侯君王家是自己請先生單獨教學,一對一教學。人家有錢、有權,有那個能力。


    隻是!遺憾地是,諸侯君王家的子弟,一般都不愛學習。


    因為他們隻要承襲了諸侯君王的爵位,就可以擁有一切。他所要學的,不是全方位的知識,不是管理天下的知識。而是!如何鑽營,讓自己承襲君位。


    其他世襲貴族家庭情況也是一樣,隻要把那個法定承襲爵位的人搞1死,然後爭取自己得到承襲的權利和條件,就不用學習知識了,讓知識去見鬼吧!


    先生也許是天下第一學問人,可他無法將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學習的不是先生教的,完全是另外一門學問。所以!正兒八經的先生,無用武之地。而那些鑽營的人,卻成為某些人的座上賓和老師。


    一般有錢人家,特別是那些官宦之家,他們的子弟一般是要學習知識的。沒有知識,以後就無法當官。而這些人,一般上的是官學。官方舉辦的學校,專門培養這類人的子弟。


    對於廣大地平民百姓,接受教育的方式,一般不外乎父母長輩、年長者的教育,接受教育的機會大多是晚上,或者是作息時間。


    還有一個更普通的教育方法,那就是耳濡目染。通過觀看別人的行為舉止、聽別人講解而接受教育。所以!對於聰明人來講,無須上學,與有學問的人在一起,隻要你有上進心,你就能學到知識。


    對於笨蛋和不愛學習的人來講,你一對一教學都沒有用,人家沒有那個智商,或者根本不想學習。


    孔子想辦私學,就是想當平民百姓家子弟的老師,教導這些人,讓這些人也接受正規教育。也就是說,他想普及教育。


    可問題來了!想法是美好地,可麵臨兩個難題:一!你自己要生活,你沒有辦學經費。二!你收學費太貴的話,沒有生源。人家交不起學費,就不會來上學。


    在那個教育還沒有普及的年代,人家覺得上學不上學無所謂。你要是學費太貴,我就不上學。你要是不收學費,我還要考慮考慮,我家能不能養活一個白吃飯的“大學生”。


    就跟現代人上大學一樣,考大學容易多了,可對於貧困地區的人、對於貧困家庭來講,能不能讀得起大學還是個問題。就算學校不要學費,可還要自己掏生活費啊!


    孔子的想法是:學費是要收的,但是!不收那麽多。


    君王家是幾個先生交一個學生,有文科老師,有武科老師,還有其他各科老師。甚至!有的科目還是幾個老師。那個費用,是可想而知了。


    而他開辦的私學,是一個先生教無數學生,也教多種學科。不僅教人識字,還教授其他學問、技能。


    君王家是一個學生支付許多老師的費用,而他的私學是許多學生支付他一個老師的費用。可以想象,一個學生能支付多少學費呢?


    孔子的想法是!把學費降到最低!讓每個學生都能交得起學費,都能上得起學。


    學費問題和先生的收入問題,就這麽被孔子給解決了。


    剩下來的又一個問題:那就是!學生多了,你一個先生怎麽教?


    孔子的想法是:分類教學、分時教學!學長教學弟,學生之間相互學習……


    具體起來就是:不是一個科目一天教到晚,從頭教到尾,一直到學會了為止!不是!而是!一次教一點,一天之內教授多種科目。上午學這個科目,下午學那個科目。再或者!上午教兩個科目,下午教兩個科目。或者!靈活安排教學內容。


    這就是分類教學法。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學長帶學弟!你是學長,你不是學會了老師教的知識了?好!你可以幫助先生來教你的學弟!另外!就是同學們之間相互學習。你沒有學懂,但你可以在平時的時候向其他同學學習。大家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這樣!就可以減輕老師的教學負擔,一個老師就可以教無數學生了。


    關於學費問題,具體收多少?


    一個學生養活先生一個月圓,一年十二個月圓,隻要收十二個學生,老師的生活就不成問題了。要是收二十四個學生,老師就可以養活一個家人了。要是收三十六個學生,老師的收入就可以養活兩個家人了。


    如此類推!


    事實上!任何學生養活老師一個月,是不成問題的吧?養活半年,也不是問題。


    古代上學年齡普遍晚,一般都是十歲左右差不多懂事了才上學的。不象現代,三四歲就上幼兒園,七歲正式上一年級。那時的孩子,一般都能幫爹娘做事了。比如說照顧弟妹,洗衣做飯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既然父母願意送兒子來上學,一般都是有那個能力的。不說養先生一個月了,就是養半年、一年,也不成問題。不就養一個人,一張嘴而已。


    具體收費多少?孔子還沒有決定。因為!他也拿不準!要是收費高了,招不到生源,怎麽辦?要是收費低了,他這個先生白忙活了還不算,他還要養家啊?


    你想普及教育,是個不錯地想法,可誰來養活你呢?


    所以!你必須收費!


    哪裏有辦私學不收費的呢?


    手藝人、工匠帶個學徒,還要免費給師父做幾年。師父要是覺得虧了,教了一個搶自己飯碗的人出來了,他還不讓你出師,不讓你單幹。


    正是因為怕徒弟搶了師父的飯碗,一般手藝人、工匠都是家傳,不傳外人的。要是傳外人,就得簽定“終身協議”或者是什麽協議。你得一生跟隨師父,免費給師父打工。等到師父死後,你才可以另立門戶,等等規定。


    當然!跟隨師父幹一輩子,師父一般都是給你開工資的,讓你能養家糊口,或者是略有積餘。


    孔子辦私學普及教育,還有另外一個想法,那就是勤工儉學。對於那些家庭困難的學生,或者是有特殊情況的學生,可以考慮讓他們“勤工儉學”。


    比如說,跟他以前一樣,幹幹儒生,給別人辦理喪事吹吹喇叭之類的事,也是可以掙一些錢的。


    當然!遠遠不止這一項事業。


    比如說!給別人打短工之類的,或者是手工製作之類的事。反正!能掙錢就行!


    實在不行,幫人做苦力還不行?比如說!農忙的時候去幫人做農活。或者!承接一些手工藝活,讓學生晚上幹。既可以學一門手工藝,又可以掙錢交學費,甚至是養家。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直播之春秋苦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說那個誰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說那個誰並收藏直播之春秋苦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