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憶琳這次來, 也就是隨口和陸靜然聊了下這件事。


    其實她也在猶豫,該怎麽樣選擇。


    如果是在這片土地長大的,自然是應該有‘故土’情, 不應該做第二種考慮。


    所以本土商人選擇英國,會被質疑。


    但是陳憶琳是在美國長大的, 接受美國的教育和文化環境。


    她是美國國籍,和陸靜然的思考的立場不同。


    換成陸靜然自然會毫不猶豫的站天朝, 不管結果如何。


    不過陸靜然倒是能理解,畢竟沒有大環境影響很難平白產生這種情感。


    不對人的思考立場做評價, 隻是分析選擇方向的正確性。


    陸靜然想了下說:“哪怕是97年交接不成功, 英國又能安然的駐紮香港幾年?既然已經簽訂了合約, 這就是一種顧忌,最多也就推遲幾年。”


    “而且現在的天朝和幾十年相比,各個方麵的軟實力都提高了很多, 我覺得主權交接會很順利。”


    陸靜然是讚成不要模棱兩可的不表態,或者是站隊英國。


    退一萬步來說, 就算是97年不能交接成功, 陳家可能會損失部分利益。


    但還是有迎麵的, 至少表明態度,大陸各方麵會順利很多。


    不管在做什麽, 政治正確很需要。


    某黨對關鍵時候幫助過,或者是支持過自己的人或國家, 還是很記恩的。


    以後不要有大過錯都不會出大問題。


    陳憶琳聽對方分析了這麽多, 也陷入了沉思。


    她覺得很有道理, 離著97還有三年的,現在支持英國,自然是能馬上嚐到甜頭……那以後呢?


    陳憶琳直覺應該站天朝,那是一種直覺。


    沒有陸靜然分析的那麽頭頭是道,把猶豫變成了堅定。


    她想了下說:“我其實覺得美國人,好像是更愛國。因為我了解的很多商人這次他們都偏向英國拒絕主權交接。”


    這太讓人吃驚了。


    頓了下,陳憶琳又說:“還有更自由,至少不要讓我這麽糾結。”


    這種自由,隻要是體現在製度和經濟上,美國是個年輕的國家,合眾國政府,和各個州政府之間,是一種比較鬆散的關係。聯邦政府無權幹預州政府內政。而作為迴報,州政府把外交等對外權力以及一些需要統一管理的權力交給聯邦政府。


    這樣就達成了平衡。


    陸靜然笑了起來:“不是美國人愛國,其他國家的人也很喜歡,環境好,文化輸出能力強,經濟好的地方。”


    這幾年的出國熱潮,美國可是大熱門。


    還有一個根本原因,美國能很明確把執政和國家概念區分開。


    因為社會環境好。大部分的中產階級都比較滿意的,所以他們熱愛國家。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拋開皮膚國籍不談,這是生物本能。


    換成任何一個經濟發展好國家,都有這樣的效果。


    相反戰火連連的國家或者地區,誰還能到這些‘愛不愛’的問題。


    同理,陸靜然也很愛現在的天朝。


    因為在這之前,沒有比現在很好、更開放的時代,所以她才能賺到這麽多。


    而且往後發展會越來越好,所以她感恩。


    陳憶琳是趕在國慶人流的高峰期,迴東漢省看她的父親,然後住上半個月。


    每年她會抽出一個半月時間專門陪著老爺子,就住著不走了。


    這也就是為什麽老爺子全家最疼的是她。


    女兒是父親的小棉襖啊。


    陳憶琳在省城和陸靜然碰麵吃個飯,隔天下午就出發去市裏麵。


    一天後,陳憶琳拎著行李箱走進打聽的時候,看到了陳啟楊很意外,她大哥怎麽也來了。


    陳家三兄妹,陳憶琳的二哥在國外沒有迴來,學得是醫科,醉心於自己的學術,壓根兒不管家裏的事。


    兄弟倆成年後,父母才生了妹妹,所以不管老三多大,在兄弟眼裏那都是沒長大。


    陳憶琳在家裏是嬌慣長大的,很任性的學了服裝設計,大家也都支持。


    一直到去年,她分了服裝公司的紅利兩千萬,其他人大吃一驚。


    還很是很認真地做了,沒有白學這個專業。


    兩千萬不多,但在這個行業很成功了,能在短短的幾年時間發展到這個規模,算是相當可以。


    老三總算是也有了一份不錯的事業。


    家裏人每次說起這件事,陳憶琳都要提起陸靜然的。


    她那時候隻是想開家小店,賣賣自己的設計,反正成本不高,哪怕虧損也沒什麽。


    好玩而已。


    陸靜然觀念截然不同,說既然決定開店那就要賺錢,而且想做得就得認真規劃,要去每天思考怎麽推動。


    把這個行業做到極致,爭取做到最好。


    如果光靠著興趣支撐,沒有認可感和努力工作的迴報,短期可能還行,長此以往就會陷入對自己的懷疑,可能就會半途而廢了。


    願意掏錢買下你的設計,這才是正常的。


    當時兩個人決定開服裝店,自己做品牌,其實也就是幾句話就決定的事情。


    陳憶琳有想過,也許生意還不錯,自己設計的衣服銷量很好。


    不顧當時怎麽樣也想不到,能到現在的規模。


    陸靜然一點點的去推進。把她們的夢想實現了,而且還是升級版本的。


    陳憶琳在家裏人麵前提陸靜然的次數多了,不說其他人,陳啟楊都覺的有種認識陸靜然很久的錯覺。


    陳憶琳把行李箱交給我了傭人。


    她總算明白過了為什麽她大哥會來,大概是因為香港主權掌權變革,左右為難。


    老爺子自然著急,雖然當初被逼無奈才走,但是這也他不妨礙愛國。


    他很生氣。


    當初父輩扛著槍才來的盛世太平,怎麽能別這麽欺負。


    陳啟楊這次迴來,就是想試一試老爺子的態度。


    現在試完了,他更加確定自己的決定。


    這件事還是得站天朝,堅定不移,得不顧眼前損失。


    陳憶琳一臉懵逼,開口問:“你怎麽和陸靜然說得一模一樣?你們都怎麽想這麽多啊,難道不累嗎。”


    哪裏像是自己,雖然決策一樣,但是賭注的成分更大。


    陳啟楊也很意外,他自己這麽多是因為經驗豐富,陸靜然太年輕了點兒吧?


    上次對方住院,他是見了一麵的,當時覺得是個衝動的小姑娘,雖然很聰明。


    不過能把公司做大的,要聰明才行,平時憶琳說的話也就聽聽,這是第一次讓他感覺到這人很老練。


    年紀太小,怎麽會這麽高的覺悟。


    陳家也算是家底深厚,去翻族譜,從民國就開始發跡了。


    陳啟楊幾天後去了香港,推了和英國高層的賽馬,轉兒會見了中央掉到香港工作的官員,然後公開的宣布了支持的態度


    而且由著陳啟楊從中周旋,本來態度模棱兩可的有個企業家,也宣布期待天朝管轄下的香港。


    正式的站了隊。


    縣官不如現管,還是英國管理下的東方之珠。


    陳家的相關產業就陸續出了問題,明麵上來看,這是很正常的程序。


    很多行業都是灰色地帶,想要挑點錯出來,這還不容易。


    有幾位商人覺得很不屑,他們抵抗管轄權被英國讓出,所以很討厭陳啟楊的妥協。


    不過也就是討厭而已,這是一種情緒,事實上拿人毫無辦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九零年代之財運亨通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淅並收藏九零年代之財運亨通最新章節